第5章 长江三角洲城镇化实践(1)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欧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迅速加快,其基础产业,如重化工、冶金等开始向外大幅度转移,而此时的长三角要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有良好的金融服务及航运海事服务;要提升产业机构,需要有更高产业机构的引导;要发展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需要有中央赋予更多的先行先试政策。而这些条件在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下得以满足,浦东的开发开放在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强化了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同时,还探索了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创新平台,为国际产业进入长三角奠定了基础。浦东开发开放所形成的外部效应有利于长三角代表中国和亚洲参与国际分工,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

在浦东开发后,我国确定把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国际中心城市都拥有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日趋复杂的城市功能,这是孤立发展的单体城市所难以承载的。著名的国际中心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芝加哥、洛杉矶等,无不依托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在这些城市群中,不仅其核心城市是全球政治、经济活动的中枢,而且其高度专业化的次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也都是专业性的金融、贸易、工业、交通、科技、文化中心,在城市群内部承担了重要的专业化中心城市功能,形成特殊的有机联系。要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必然要在其周边加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使得上海对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形成正溢出效应,进而带动长三角的城镇化进程。

一是上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正溢出作用。上海通过消除行政区划从长三角整个经济区域的角度规划交通网络、城市体系、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体系,在建设道路、交通、环境等区域性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方面承担起中心城市的责任。

二是上海作为长江沿线的功能城市的正溢出作用。上海在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岸地带提供先进的科技,高素质的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岸地带的产业升级,优化长江沿岸地带产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

三是上海作为国际性都市的正溢出作用。上海以国际经济中心、金融、贸易、交通枢纽中心的标准做强自身,真正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世界级城市,提高城市本身在长三角及全国的能级差,带动长三角共同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圈,进而辐射长江沿线地区的发展。

一、基本概况

长三角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在经济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已批准实施《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规划给出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这个城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长三角的GDP超1万亿美元,占全国GDP的21.4%,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

在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断崛起:“超级巨人”上海,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0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重量级巨人”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亿—5000亿元;“小巨人”绍兴、合肥、常州、台州、嘉兴、徐州、温州,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亿元以上。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08年11月揭晓的全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七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十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的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城市群的崛起不断吸引世界各地资金的融入,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使得这里成为了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并形成大融合的态势,苏浙沪三地的项目已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等多个领域,并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

二、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镇化发展

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于20世纪70年代就预见长三角将形成世界第六大都市带。这一预言已经实现,随着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及区域分工合作关系的建立,长三角内部16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长三角城市密集区正逐渐真正形成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都市带,其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与区域城市未来关系的重构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长三角城镇化发展评价

1.城镇化水平高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80多个市、县、区,土地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4亿(2009年),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2008年数据显示,长三角平均城镇化水平已达到61.2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大部分城市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超过70%的有上海、南京和无锡;城镇化率超过60%的有苏州、常州、镇江、杭州和宁波;城镇化率在50%以上的有嘉兴、南通、扬州、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即使泰州的城镇化率也达到48.6%的水平。总体来看,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3-1 相关年份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城镇化水平实际值

地区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3年 2008年

上海 0.755 0.783 0.819 0.843 0.88

南京 0.562 0.592 0.653 0.75 0.786

无锡 0.518 0.587 0.598 0.733 0.75

苏州 0.43 0.496 0.608 0.666 0.68

常州 0.407 0.507 0.572 0.634 0.65

镇江 0.419 0.472 0.535 0.581 0.61

杭州 0.48 0.461 0.539 0.592 0.621

宁波 0.353 0.402 0.476 0.54 0.63

嘉兴 0.347 0.366 0.373 0.529 0.502

南通 0.314 0.377 0.434 0.451 0.51

扬州 0.326 0.372 0.456 0.559 0.563

湖州 0.293 0.34 0.43 0.48 0.525

绍兴 0.253 0.337 0.423 0.478 0.569

舟山 0.19 0.414 0.457 0.497 0.523

台州 0.055 0.276 0.083 0.416 0.515

泰州 0.078 0.099 0.406 0.472 0.486

2.城镇化速度较快

城镇化发展以经济的强劲发展为基础,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其城镇化进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1982年和2000年数据进行比较,全国城镇化水平从1982年的20.55%到2000年的36.09%,增长了15.5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86%;长三角地区1982年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25.9%,到2000年时上升到52.6%,增长26.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几乎为全国城市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之后2000—2008年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到2008年增长了13.22个百分点,整个地区呈现出城镇化发展较快的特点。

从长三角内部比较,城镇化速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相对落后的地区城镇化速度较快,经济程度好的城市速度相对慢一些,这充分说明该地区城镇化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18年间,台州和泰州增长速度均超过40%;绍兴与舟山的城镇化率在30%以上;而上海、杭州、南京等原先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由于基础较好、人口总量规模较大,城镇化增长都低于20个百分点,长三角其余城市的城镇化率均在20%以上。

3.长三角城镇空间分布均匀,体系合理

在长三角县级以上城市中,1000万以上人口的巨型城市有1个,即上海,它是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的核心和经济文化中心,居于长三角城市体系的第一层次;500万~1000万人规模级的城市是南京,仅次于南京的是杭州,尽管杭州人口没有上500万,但已比较接近,此外南京和杭州是江浙两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居于长三角城市体系的第二层次;100万~500万人规模级的城市有8个,分别是苏州、常州、宁波、台州、无锡、扬州、湖州和镇江,是长三角地区发展较快且较发达的城市,为第三层次;50万~100万人规模级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南通、嘉兴、舟山、泰州和绍兴,属于第四层次;其余城镇属于长三角的第五层次。

表3-2 长三角城镇规模分布情况

人口规模/万人 上海市 江苏省8市 浙江省7市 总计 备注

>1000 1 0 0 1 第一层次

500~1000 0 1 0 1 第二层次

200~500 0 2 2 4 第三层

100~200 0 3 1 4 第三层

50~100 0 2 3 5第四层次

20~50 1 8 7 16 第五层次

<20 5 24 27 56 第五层次

总计7 40 40 87

整个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体系中各级城镇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形的格局。其中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具优势的城市和该地区发展的中心;南京和杭州在区域内的次级领袖地位也已经很明显,同时在全国城市体系中亦占据重要地位;而苏州、无锡和宁波等城市依托其优越的经济条件也已经在区域内部发挥了重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因此,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总体上处于较高层次,大城市极具优势,中小城市发育良好,城市等级结构比较完善,空间布局比较均匀,城市密度较大,整个体系具有较强的发展态势,具有成为超级城市群落的良好基础。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传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即指中心城市的扩散、扩展,大型建设项目的带动和引进外资兴建开发区等;此外就是自下而上的拉动模式,即指通过民间集资,大量发展乡镇企业,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兴建二、三产业及城镇配套设施,拉动乡村城镇化的进程。长三角地区快速城镇化除了其本身高速发展的经济外,还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1.自上而下的政策作用

政府政策对于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影响重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策一直都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沿海地区这一变量更显重要。国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实行政策倾斜的极化开发战略,推动了大部分重大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加快了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例如,2002年7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2003年8月,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浦东新区也发布了《浦东新区关于(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行政流程的改革,有效地推动了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城镇化步伐。

2009年长三角GDP达59710.25亿元,占全国的21.4%;人均GDP达6800美元,各城市也都超过我国人均GDP的平均水平;2011年,长三角16个城市GDP突破8万亿元,达82023亿元,占全国的17.4%。其中江苏8市GDP总额38767亿元,浙江7市GDP总额24061亿元,上海GDP总额19196亿元。GDP比2010年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体现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发展的成熟度越加提高。有6个城市于2010年超过5000亿元,总量排前五位的城市为:上海16872.42亿元、苏州9168.91亿元、杭州5945.82亿元、无锡5758亿元和宁波5125.82亿元;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发达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