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

汉字源流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汉字是一个叫仓颉的人创造的。仓颉是黄帝时代的史官。他相貌奇特,长脸大口,状若龙形,生有四只眼睛,头顶高高隆起。

有一次,仓颉发现一只大龟的背上有许多青色花纹。他觉得稀奇,认为这些花纹是有意义的。他想,如果确定花纹的意义,岂不是人人都可用它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吗?

仓颉模仿星宿的分布、山川的脉络、鸟兽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确定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仓颉造字惊动了天地鬼神,天上的谷子像雨水一样洒落人间,鬼魂们也因为这件事吓得在夜里啼哭不止。因此,有“天雨粟,鬼夜吟”的说法。

仓颉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事实上,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仓颉作为史官可能只是文字的搜集和整理者。

彩陶上的符号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们大部分是生活用品。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有的比较完整。在这些彩陶上刻有一些符号,它能够显示半坡时期的文化水平。经过研究,这些形似文字的符号共有112个,符号的形状各异,按形状分可以分为22类。这些彩陶上的符号基本上是刻在同一个部位的,并且刻有相同符号的彩陶基本出土于同一遗址或是它的附近,这说明这些彩陶上的符号不是一种简单的修饰图画。最后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符号和甲骨文的字形基本相同,所以很多专家把这些符号看作是原始阶段的汉字。

王懿荣服药识甲骨

据说,甲骨文是由王懿荣发现的。王懿荣是山东福山古县村人,生于官宦世家,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

甲骨文的发现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1899年的秋天,王懿荣患了疟疾病,于是请太医给其医治,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有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派人去宣武门外菜市口的一家老中药铺达仁堂买药。药买回来以后,王懿荣在准备煎药的时候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和篆文相似。由于他是一位金石学家,所以就对这些文字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又派人去那家药铺以高价把所有的龙骨买下来,开始对这些文字进行精心的研究。最后王懿荣猜测这些文字是非常古老的文字,经研究断定其时代是商代。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刘鹗、孙诒让的甲骨文专著

刘鹗,字铁云,博学多识,是一个金石学家,喜欢古物,他知道王懿荣以高价买回了一批古物,就来到他家,经他们一起研究,断定这些刻有符号的龙骨是殷商时代的遗物,并且这些符号与他研究的金文很相似。经过考证,终于证实了这是一种比金文更老的文字,就把这些刻在龟腹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后来王懿荣为了偿还父债,变卖家中文物,刘鹗闻讯前来将这些龙骨全部买走,又到处收集,最后他拥有了5000多片甲骨文。在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刘鹗拓印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这也是第一次将我国的甲骨文资料公开。

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以后,清末经学家、古文学家孙诒让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1904年,他写成了《契文举例》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甲骨文考释专著。

“甲骨四堂”的甲骨文研究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他们分别是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郭沫若是四川乐县人,1928年开始研究甲骨文。他在日本的书库中花了一段时间读完了所有的有关甲骨文的著作,并且还通过走访寻找了实物资料。他先后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卜辞通纂》等著作。他使甲骨文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董作宾是河南南阳人,他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并且培养了一大批考古专家。他创立了甲骨断代学,这是他对甲骨学的最大贡献。

罗振玉是浙江上虞人,从小喜欢文物古董,他是最早发现甲骨文出土地的人。他对甲骨文研究的成果有《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考释》等著作。

王国维有《观堂集林》、《考释》等著作,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他不光研究甲骨文本身,而且还根据甲骨材料对照历史进行研究。

青铜器上的铭文

在商周时期,人们为了纪念祖先、记录赏罚、记述战功等,经常会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铭文分为铸铭与刻铭两种,而这些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被称为“金文”。古代人们称祭祀为吉礼,而在祭祀时用的铜器就称为吉金,铸刻在上面的文字则称为吉金文字,简称为“金文”。

齐国文字

在春秋时期,出现的第一位霸者是齐桓公,而以齐国为中心的鲁、邾、莒、杞、滕、薛、纪等诸侯国的铭器文字,逐渐通过发展演变,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字体系,被人们称之为“齐系文字”。其中以齐国文字为盛。

齐国文字与西周文字相比,其书体为高长型,笔画为直线并且较纤细。这些文字的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都逐渐失去了西周文字的特点,而呈现出东方的特色。齐国文字大都记载典章制度的条文、计功行赏等,为以后人们对齐国的研究提供了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人们可以通过对文字的研究,了解春秋时期齐国的职官制度及其沿革变化。

晋国的“栾书罐”

“栾书罐”是春秋中期的一件铭文错金银青铜器,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金银青铜器。该青铜器高48.4厘米,是用来祭祀的酒器,有金错铭文5行,总共40个字。它是由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栾书制作的,其铭文的大意是:在正月季春,栾书作此器,用以祭祀祖先,希望长寿,子孙永宝用。

战国秦汉时期的铭文大多是刻的或錾的,其铭文与铜器的本质基本没有区别,粗心的人有时会对铭文视而不见。但是,从春秋时期以后,人们在铜器上用黄金错成铭文,这样,铭文就闪闪发亮。所以在青铜器上铭文金光闪动,会首先进入你的眼睛,特别是当青铜器经过地下千年埋藏,它的表面变成了“绿漆古”或“黑漆古”。而金错铭文的光辉虽经过数千年,但是丝毫不减,闪闪发亮,非常美观。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是在1965年发掘山西侯马晋国遗址时发现的,是写在石片、玉片上的盟誓辞文,共有5000余件,那些文字都是用毛笔写上去的,大多都是朱红色,只有小部分是黑色,它们的字体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相似。

侯马盟书是晋国人的真迹,它是能直接而且真实地反映春秋时期古人书法艺术的一批书法珍品。由于盟书是来自多人之手,所以字体风格具有多种特色。盟书笔锋清丽,其书法犀利简约,熟练纤巧,洒脱飘逸。

这批文字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古代文字中,用毛笔书写的并且篇章完整的古人手写真迹。它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周文字,并进一步研究我国的书法历史。

南方特有的字体——鸟书体

鸟书也称为“鸟篆”,是文字和鸟形融为一体的字体,或者在字的旁边和字的上下加一个鸟形作为修饰,这种书体以错金的形式出现,它高贵并且华丽,具有装饰作用。它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侯国的一种特殊文字。

鸟书主要见于一些兵器铭文,这个书体给人一种秀雅多姿、浑然一体的美感,每个字看起来都飘飘欲飞,富丽堂皇,犹如花纹图案。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剑身上有两行铭文,使用的就是这种书体。

鸟书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的影响波及中原一带,能够体现南方的文化特色。

通关文书——鄂君启节

所谓“节”是指古时由帝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凭证。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竹节形。早期节的材质大都是竹子,后期有的虽然是青铜铸造,但也做成竹节形状。

鄂君启节是1957年在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里出土的,分为舟节和车节两种,而此次出土的共5件,车节3件,舟节2件。它们是战国中期的楚国节器,青铜制成的,形状和剖开的竹节相似。鄂是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城县,启是鄂君之名。

鄂君启节是楚怀王发给当时被封在湖北鄂城鄂君启的水陆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它们详细规定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它们为研究战国时楚国交通、地理、赋税制度和商业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今天这5件珍贵的鄂君启节分藏于合肥市的安徽省博物馆与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上的文字

编钟是把频率不同的钟按照大小依次悬挂在钟架上组合而成的一种乐器,它是用来在祭祀或者是宴会上演奏音乐的。而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可以称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的所有者是曾国的领主,名字叫做“乙”。这套编钟共有65件,其中的64件分3层悬挂在木质钟架上,另一件楚惠王熊章镈钟悬在木架下层的中间。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这是当时流行的美术字体。钟背上的文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和音律知识,是中国先秦乐律学的珍贵文献。

刻在石鼓上的诗

石鼓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唐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它是由十只形状像鼓而上细下粗头微圆的石头构成,每块石头直径约为三尺。这些石鼓上分别用籀文刻有一首四言诗,其格调与古代《诗经》中的作品相似,内容所记述的是秦王游猎之事,所以石鼓又可以称为猎碣。因其保存不善,而字迹磨损严重,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石鼓上的文字为大篆,形体特征独特。

秦公簋上的文字

秦公簋是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出土地不详,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

秦公簋上的铭文分别铸于器及盖上。器上有5行、盖上有10行,总共120多个字。铭文均由印模打造而成,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只见这么一例。秦公簋上的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的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这些铭文的大体内容是:“秦公谨遵先祖遗命,导万民于正途,讨伐逆秦之国”等等,该文与石鼓文相似。

终结图画文字的小篆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便由李斯等人整理文字,改变字体。在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字是大篆,统一后称为“小篆”或者是“秦篆”,它是在大篆上简化的一种文字。小篆以李斯碑刻为代表,现在存于西安碑林。当时秦始皇身体力行推行小篆,为此他巡游各地制作石刻。

“小篆”比“大篆”更加整齐,它的象形意味逐渐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的刻石

秦始皇的刻石用于炫耀他统一六国的功业、作为帝王的威严与自信、长治天下的意愿以及颂扬秦国的伟大历史。全国共刻有7处。

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峰山(山东峄县境)时刻立了第一块石刻——《峄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同年,秦始皇亲自登上泰山举行了“封禅”大祭(只有至德帝王才有资格举行“封禅”),同时立了《泰山刻石》。这些刻石上的文字全由李斯所书,都是标准的小篆字体,小篆字体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秦始皇刻石从容镇定、强劲有力的风格与当时秦王朝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它不仅表达了秦国的强大和秦始皇的威严,而且创立了一种使书法长期留存的方法,并开辟了艺术的新天地。

程邈发明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一种比较庄重的字体,它是为了书写方便而改进小篆后的字体,就是将小篆的曲线改为直线。它分为“秦隶”(也称“古隶”)和“汉隶”(也称“先隶”)。

相传隶书是由秦朝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创造的。他起初是个小官,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在监狱里,程邈觉得当时用的篆书写起来很麻烦,就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给他封了官。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这种书体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虽然程邈创造隶字的传说不完全可信,但应该承认他所做的编纂整理工作。

秦隶的出现,是我国文字史以及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并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书体。

王次仲发明楷书

相传楷书是王次仲发明的。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是东汉的书法家。他在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认字,聪明好学,志向远大。长大以后就在篆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得知王次仲发明了简易的楷书,就派人请他来做官,可是王次仲不想出山。秦始皇又连着下了两道旨意,都被王次仲拒绝。秦始皇大怒,就下令将王次仲押解咸阳。

在押送的路上,王次仲变成一只大鹏鸟,展翅飞向天空,在不断抖动翅膀的同时掉下两根翎毛,然后远去,翎毛落地后变成了两座山峰,被人们称为大翮山和小翮山。

这个神话传说说明王次仲对楷书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

云梦秦简

云梦秦简又可以称为睡虎地秦简,是由于1975年在湖北的云梦县睡虎地第11号秦墓被发现而取名。它是一些记载秦朝法律的竹简,这些竹简是墓主人生前的文书。墓主人死后将它们作为陪葬品。

云梦秦简总共有1100多枚,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也比较广,主要记载的是秦国的法律制度,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也最完整的法典。云梦秦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秦代的法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有利于深入地了解秦国的文化。

此外,云梦秦简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隶书,但是仍留有篆书圆笔的笔法,它对我们研究书法的演变也有一定的价值。

马王堆的帛书

帛书是指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在1973年,湖南长沙市的马王堆汉墓的3号墓中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帛书和2卷医简,它们都是用长方形漆盒存放的。

马王堆的帛书大都写在整幅的幅帛上(宽48厘米),只有小部分写在半幅的幅帛上(宽24厘米),总共有28种。由于年代久远,出土时已经破损严重,因此帛书的内容不全。

帛书的内容涉及面广,有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不仅是汉代简帛文献中的一次重要的发现,而且是研究我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资料。其中《周易》、《老子》和《战国策》都是流传至今的宝贵资料。此外,我们还看到了“古隶”的真正面目,这为我们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瓦当文字“汉并天下”

在古代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叫“瓦当”。瓦当上面既雕刻花纹,也刻有文字,这些文字就叫做“瓦当文字”。这些文字改善了瓦当的单调形态,形成了一种艺术。它是当时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字载体,内容丰富,书法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对瓦当文字的研究可以推知历史上的建筑,因此它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有一种瓦当上刻有“汉并天下”,这四个字凸起,用的是篆书体;这个瓦当的直径约为17厘米,圆形,材质是灰陶,边轮较宽,里边有一圈弦纹,中心写着“汉并天下”四个字。它出土于陕西省栎阳,项羽灭秦后就定都于此地,而汉高祖刘邦在此打败项羽、建立汉朝,该瓦当也正是刘邦为了纪念自己打败项羽、统一天下而制作的。

戍边军人的文字——居延汉简

在1930年,考古专家在甘肃北部的额济纳河流域的古“居延”地区发掘到汉简1万余枚,所以称之为“居延汉简”。这些被称为“旧简”,而1971年至1976年在破城子、肩水金关等地方发现的称为“新简”,它们大部分是木简。这两部分汉简加起来共有3万多枚,是国内出土的数量最大、涉及内容最广的简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居延汉简是20世纪中国古文明四大发现之一,其他三个分别为甲骨文、殷墟、敦煌遗书。它可以算是“国宝”。

《仓颉篇》与《急就篇》

《仓颉篇》最早是教人识字的书,是由李斯创作的。它的年代较早,使用于小篆通行初期。春秋战国时期字体各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作《仓颉篇》。《仓颉篇》一直流传到东汉,后来收藏在《三仓》中。

《急就篇》以63字为一章,总共是32章,是西汉史游著作的。它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应用字,那些应用字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都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急就篇》的实用性很强,包含有丰富的知识,简易并容易掌握,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它是一本典型的识字课本。

除此之外还有赵高《爰历篇》、胡母敬《博学篇》等都是用小篆书写的识字课本。它们都为识字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人们可以用这些书本教育自己的孩子,提高教育水平。

“古文经书”与“今文经书”

“古文经书”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那些儒家经书。当年秦始皇焚书时,一些儒生把一些经书藏起来,以至于一部分的古文经书没被销毁,而在后来被相继发现。鲁国恭王在改建孔子府时,从孔子故宅的宅壁间发现了大量的古文经书,这就是当年没被焚烧的一部分。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篇。

“今文经书”是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书。

后人把当年没被焚烧的使用早于汉代隶书的经书叫做“古文经书”;把当时用隶书书写的儒家经书叫做“今文经书”。这是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它们不仅在字体上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为经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许慎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由许慎编著的,许慎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许慎根据文字的字形,创立了540个部首,总共收录了9300多个字。

《说文解字》首先列出小篆,然后再解释字的本义,并且这些本义保留着最古老的含义。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检字法编排的书,也是第一部研究文字字形和字源的工具书。本书收录有汉字的形、音、义,而且汉字是按照字形相似或者字义相近的原则安排的。

《说文解字》有着对各种文字含义的解释,其中的内容也能够反映古代的经济、文化等,是我们对古代社会研究的重要资料,也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蔡邕刻石经

石经就是古代人们刻在石头上整篇的经书。在古代,儒家经书是口口相传的,有很多版本。国家为了统一教材,就将经书刻在石碑上来提供标准的范本。于是,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间,由蔡邕用隶书八分体在石碑上书写了许多经书,然后由石匠刻制,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石刻刻有7部完整的儒家经典著作,刻在46块石碑上,共20万字,因为是由一种书体刻成,所以称为“一体石经”。

《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的石经。该经书的经文是由右向左书写的,字体优美。它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校对范本,也对后来人们的刻石具有一定的启发,同时它还是后来研究书法的珍贵资料。

李柏的书信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竹木简和纸帛文书,其中出土于新疆的《李柏文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时,李柏担任西域的地方长官,在他攻打高昌时,为了打探敌情,给高昌附近一个小国的国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总共有三张,是三次草稿,其中有两封是完整的。20世纪初,列强在我国新疆进行大掠夺时,日本人橘瑞超得到了《李柏文书》,所以现在此书收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

李柏虽然是和王羲之处于同一个时代,但李柏书信上所写的字属于行书,仍然带有隶书的笔法,所以《李柏文书》的出土对研究东晋时代的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前凉惟一有史可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它不仅是重要的史学资料,也是书法史上的珍宝。

不朽之作——《兰亭序》

《兰亭序》也称为《兰亭集序》,是近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的。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约谢安等41人在山阴“兰亭”作诗。“兰亭”的风景优美,气候温和,王羲之和这些诗人们饮酒作赋,在这样的环境中王羲之用行书写下了《兰亭序》。

《兰亭序》中描写了当时周围的美丽景色和当时的快乐心情,而且还抒发了王羲之对人生真谛的感慨和认识。并且文章的结构严谨、书法飘逸、内容清新。这是王羲之书法中最著名的一篇。正因为如此,此序在历代的书法作品中堪称极品,被称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王羲之也被称为“书圣”。

唐太宗的书法——《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使我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而且还使唐代的书法在书法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温泉铭》是李世民传世的两件书法作品中的一件,另一件是《晋祠铭》,它们都是石刻。《温泉铭》是李世民为记述骊山温泉美丽风景而撰写的一块行文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三年,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就逝世了。李世民是历史上用行文刻碑的首创人。

《温泉铭》的书风高雅柔和,饱满润朗,字势磅礴。据记载,《温泉铭》的拓本有几十部,后来拓本失传。在光绪二十六年,有人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面有3件拓本,其一就是《温泉铭》。现在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少年卜天寿的《论语》抄本

历史上在新疆地区流行过很多种文字,大致可分为三大系统,即汉文字、阿拉美文字和婆罗米文字系统,其中汉字为新疆发现的时期最早的古文字,这些汉字文献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在阿斯塔那唐墓先后出土过许多件《论语》手抄本,其中一件是景龙四年的12岁私塾学生卜天寿的抄本。这个抄本是卜天寿在景龙四年三月份写的,也就是唐玄宗即位之前抄写的。这说明了在那个年代,那么小的少年就开始学习《论语》了。并且从抄写的文字来看,当时有许多字与现在的楷书字形不同。

则天新字的创制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不仅改朝换代,而且还相信文字能够统治思想,因此就发明了一些属于自己朝代的文字,为的就是炫耀自己的权力,这些新创的文字就是“则天文字”,或者也叫“则天新字”。

据史书记载,这些文字的创造者不是武则天自己,而是他的堂外甥宗秦客,最初颁布的则天文字只有12个,而关于则天文字总共有多少个有很多种说法,最终没有定论。

则天文字在武则天称帝的15年间一直盛行,很多碑刻和经书都使用了则天文字。后来,随着武则天的宣传,该文字不光在国内流传,还在外国流传。

汉字注音的由来

在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后来又一个传教士金尼格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在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职务的的英国人威妥玛拟定了“威妥玛式”拼音法。在1931年,中国教育部召集“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中国通行的字音,当时使用的是“注音字母”,方法是是将汉字笔画的一部分符号化,后来这种符号被改为“注音符号”。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该方案不仅使用了罗马字以外的文字和符号,还吸取了所有注音方法的精华。它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文字改革委员会

一个国家的成立往往会伴随着文字的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文字的整理以及改革的工作也相应增多。一些进步之士探索着语言的改革,在民间形成了一些协会。于是,在民间力量的影响之下,在1954年12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文字改革机构,直属于国务院。在1985年12月16日又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这样在中国政府的中枢机构设置语言和文字的专门机构,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汉字的简化

简化汉字的历史是悠久的,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汉字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但简化一直是汉字发展的方向。现在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今3259年。战国和秦汉时期是汉字形体大变动的时代,篆书变为隶书,再到楷书,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由古代篆书到近代汉字隶书的隶变是质的飞跃。东汉后期出现了楷书,从此字体才稳定下来。汉字形体是汉朝定型的,一直用到今天,这样我们的文字才称为“汉字”,到现在为止总共使用了一千八百多年。而在解放之后,出台了很多关于文字的政策,其中一项就是简化汉字。以前的中国人大部分是文盲,原因就在于汉字书写太复杂,不太好学。1956年我国正式规定了《汉字的简化方案》,这个方案分为三部分,此方案使得许多繁体字变得简单了。

敦煌文书

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很多的古文字抄本,包括5~11世纪的古代文献,这些就是敦煌文书。当时,有位叫王圆箓的道士流落到敦煌为当地人作法驱邪,有一天他所雇的一名男子,把吸剩的烟头插进洞壁的裂缝里,结果发现烟被吸进去了。他觉得很奇怪就把王道士叫来。把洞壁撬开一看,发现是一个洞窟,里面有一些卷轴,这就是“敦煌文书”。文书总数达到4万多件,其中汉文写本达到3万件以上。敦煌文献中最具有价值的是“官私文书”。敦煌遗书的发现,推进了中国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

印章的历史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产物,是用于印在文件上表示鉴定的文具,是身份或者职权的象征。它的材质多种多样,有金属、木头、石头等。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印章最晚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经被广泛使用。一开始印章只是用于秘封传递的行政文书,基本上是官方封印。起初,印章上的字是凹进去的,印章盖在封泥上之后字就可以凸显出来;但是后来印章都改在纸或者绢之类的材料上,所以为了凸显文字,阴文就转化为了阳文。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文字,很多是连考古学家都不认识的。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画细如头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

汉字究竟有多少?

我国文字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汉字,中间经历了许多次变化和改革;所以汉字越积越多。我国比较常用的《新华字典》就有1万多个汉字;1994年冷玉龙等编撰的《中华字海》有85000多个汉字,1990年出版的《辞海》中有14872个汉字;1716年编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个汉字;郭沫若生前曾经估计,大约有6万多个汉字。近来,根据北京汉字库公布,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有人估计汉字实际约在10万个以上;也有人估计在13万个以上;究竟有多少汉字至今尚没有定论。

《汉语大字典》共收录汉字56000多字,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全的汉语字典。

从何时起,汉字开始横着写?

中国古代汉字是竖着写的,这与汉字初期的书写材料是木简、竹简有关。汉代以后纸发明了,但汉字书写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人们已经习惯竖写。到了隋唐雕版印刷出现,宋代活字印刷发明后,文字仍是竖排。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力主改变传统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1909年中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对人们的书写习惯起到很大的影响。

1955年1月1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刚刚收到《光明日报》的老订户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熟悉的报纸变了,昨天还是从上到下竖着排列的文字今天竟然一行行横着走了起来。这样一来,看报纸的状态从原来的一边读报一边点头,变成了一边读报一边摇头。

在这一天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的文章:“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趋势。”

著名学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人的两眼是横的,眼睛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眼和头部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的人名、地名排写也较方便,同时横排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从此,开始了汉字横排的历史。

汉字发展的一个规律

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有一条规律就是“化异为同,化同为异”。

“化异为同”就是将原来不同形体的字用相同的笔画来表示。如“马”“鸟”“鱼”它们的繁体字都带有四个点,这四点是代表不同的事物,这几个字在隶书以前是形态各异,但是后来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形态就都用四个点来代表了,这就是笔画的化异为同。汉字简化后,这四点都用一横来表示。

“化同为异”就是将相同的形态化为不同的笔画。比如“烧、然、赤”这几个字原来都是带有“火”字的,但是“然”的“火”变成了四个点,“赤”字也慢慢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化同为异了。

古代测天象的“天书”之谜

在1979年11月,江苏连云港的锦屏山发现了很多人头和圆窝的岩画,这是远古人民观测天地的遗迹,也被称为古代测天象的“天书”。经过鉴定,那些人头是东夷人,圆窝是记载当时天文图像的符号。根据一些记载可知,连云港天象图是女和时期或者是羲和之国时留下来的。这幅古图是由中间的十字架构成,十字架有四个端点,其中三个端点刻有圆窝符号,这就是我国古代的《河图》和《洛书》中的“北斗星”符号。而《河图》和《洛书》是古代最古老的文字符号,因此连云港的古书就是古代测观天象的“天书”。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

女书起源于中国南部湖南省江永县,又可以称为“明江永女书”。“女书”又可以称为“女字”,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

“女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一般是写在手帕、扇面或者布上的七言诗体唱本,在湖南省永县及其附近的瑶族女性中流传。那里的妇女们常常聚在一起做女红、唱歌,然后互相学习女书。就这样,女书靠母女相传,老少相传,一代代被传承下来。

女书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新婚第三天的祝贺诗、自己诉说心事的歌、叙事歌、民谣等内容,不过以诉苦为主,是用来自娱自乐的。女书具有自己的特性,它是一种标音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现在记载的女书约有七百个。这些女书的字体秀丽,结构特异。

王安石发明“囍”字

关于“囍”字的发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王安石年轻时,到京都赶考,在路过马家镇时看到马员外门外挂着一对灯笼。旁边贴着一副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看见后觉得写得很好就是没有下联,但由于时间较紧而只能赶路。而在考场上主考官面试他时出了上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而他立刻用“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来对。考官听了赞叹不已。

在回来时,王安石用考官出的对联对出了马员外的上联,马员外很高兴就将女儿许配给了王安石。在新婚时,报子报来王安石得中进士,这使得王安石喜上加喜,于是王安石在红纸上写下了“囍”字。

从此以后“囍”字用来表示对新婚喜庆的祝福和添加喜庆之意。

刘半农发明“她”字

刘半农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曾经担任北大的教授,在现代汉语中代表女性的“她”字就是他首创的。

在古代第三人称代词都是不分男女的,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非常不便,起初人们以“伊”作为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称。刘半农精心研究后,创造了这个“她”。在1918年8月,周作人在《新青年》中暗暗透露刘半农想推出“她”这个字,但是引起了很大的骚动。而在1920年的时候,刘半农发表了《她字问题》,该文章表达了他对推出“她”的想法,后来就又发表了一首爱情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最后被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曲,经唱片公司发行,成为了一首流传至今的歌曲。由此“她”字也被人们所接受。

鲁迅发明“猹”字

有位苏联的翻译家想把鲁迅的《故乡》翻译成俄文,但是其中有一个字“猹”,他翻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查到这是一种什么动物。不仅外国人不知道,连中国人都不清楚。由于当时鲁迅先生还在世,这位翻译家便去询问鲁迅先生。原来,这个字是鲁迅先生自己创造的,过去的字典里没有这个字。其实“猹”和“渣”字音相同,就是“獾”一类的动物。后来有人向闰土的原型去考证,发现“猹”是一种獾猪,它喜欢偷瓜吃,和鲁迅书里写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