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五谷丰登的“年”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年。在甲骨文里的“年”字,上部是个“禾”字,下部是个面朝左、臂向下伸的“人”字,意思是人背着丰收的庄稼往家里搬。而金文里的“年”字,上部是个穗子下垂的“禾”,下部是个忙着搬运庄稼的“人”。“年”的本义是收成、年景、丰收的意思。在古代,中国人把五谷丰收叫“有年”,大丰收叫“大有年”。后来,庄稼收割完了,要过一个庆丰收的节,这个节就被称为“年”。

过年的来历也有很多的传说故事。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而后人们慢慢发现,这个怪兽怕响、怕光、怕红。因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茶”字的演变

相传,古时候人们以打猎为生,什么食物都吞咽,经常会闹病。神农为了给人治病,遍尝百草。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靠着坐下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叶子,于是神农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随之而来,顿时倍感清爽,精神振奋。于是,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将它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杨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中称之为“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之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为“皋芦”;此外,还有“诧”“奼”“茗”“梌”等称谓,均认为是茶之异名。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意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写《茶经》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醋”的产生

醋的产生有很多传说。相传,酒的发明者杜康的儿子黑塔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于是,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储藏着作为“调味浆”。并且黑塔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

“员”的由来

现代汉语的“员”是指某个单位的个体,比如做教师的叫“教员”,学生叫“学员”,还用作量词,比如“一员大将”。甲骨文的“员”字上边是个椭圆形,下边是一个鼎。与这个字形相对应的是指“圆”, “方圆”在古书里记载的就是“方员”。

从“员”的字形上看,古人对圆形的认识是依附于具体器物的,而“员”字下边的鼎并不仅仅指“鼎”这种器物,也指各代器物的代表。古时候的陶器口基本上是圆形的,那么人们可以想象得到器皿器口的形状,所以“员”就代表了物品的数量。在以后词语的不断演变中,“员”也就产生了现在的诸多解释。

“自”最初的意思是“鼻子”

“鼻”的本字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鼻子的摸样,古代“自”和“鼻”的读音也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我”或“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在秦汉时期人们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来代替它,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用途。

“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就是说“自”也可以当“始”讲。《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

武则天造“裙”?

有这样一种说法:女皇武则天晚年因双腿日渐肥胖,穿上绫罗绸缎的裤子,走路时蹭得裤子“哧哧”直响。于是,她想了个办法,用一块缎子把下身一裹,这样前后都看不到腿了,而且走起路来飘逸好看。这种衣服很快在宫廷里流传开来,大家请武则天起个名字,她左思右想,后来觉得平时穿的衣服都有个“衣”字旁,自己是一国之君,干脆给“君”字加个“衣”字旁,就叫“裙”好了。按照这种说法“裙”字是武则天发明的。

难道唐朝以前没有“裙”吗?我们来看看工具书中的解释。《汉语大词典》:“裙:亦作‘帬'。古谓下裳,男女同用。今专指女人裙子。”《说文解字·巾部》:“帬,下裳也,从巾,君声,渠云切。或从衣。”可见“裙”是形声字,形符为“衤”,声符为“君”。而按照前文的说法,“裙”字之所以有“君”是因为它是君王武则天发明的,那么“裙”应该是会意字。武则天造“裙”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常衣大练,裙不加缘。”西汉识字教材《急救篇》里收录了“裙”字,可见裙子在汉代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服装了。

“我”原来是一种武器

现在的“我”是第一人称代词,而甲骨文中的“我”却是一种像锯齿似的锋利兵器,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上部朝左的部分是三锋戈,中间是一条长柄。金文与甲骨文类似,右边也能看出“戈”形。小篆则不像兵器的样子,楷书则演变为现在的“我”字。

“我”字最初是一种武器,后来人们借用这个字指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用“我”字的本义,仅用它的假借义。比如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时,“我”也指“我方”、“我国”,比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意思是,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说文解字》中:“我,施身自谓也。”也就是说,“我”是说话人对自己的称呼。显然,许慎把“我”字的假借义当成本义了。

“止”最初的意思是脚

“止”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的“止”很像一只脚,脚趾朝左,脚跟朝右。金文和小篆则像一棵仙人掌的样子,楷书的写法由小篆直接变来,已经看不出脚的形状了。

事实上,“止”的本义就是脚,如《左传·刑法志》:“斩左止。”意思就是把人的左脚砍掉。后来,人们在“止”的左边加了“足”字旁,产生新的形声字“趾”,表示脚。

那么“止”是如何衍生出“停止”的意思的呢?“停止”与脚有关,脚不前行为“止”,比如《韩非子·难势》:“令则行,禁则止。”再如《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止于桑”就是指脚停在桑树上。

“止”是个部首字,汉字中由“止”组成的字大都与脚有关。比如“此”、“步”、“徙”、“陟”、“址”等。

“足”不同于“脚”

在我们的印象中,“足”和“脚”是一个部位,但实际上他们有区别。甲古文中的“足”像是一条腿和一只脚的样子,后来金文里把膝盖部分画成了一个圆圈,下面画个脚印。到后来慢慢变化成为现在的“足”。实际上,“脚”是指小腿那部分,也就是膝盖到脚的那部分。“足”是指下肢,但是下肢支撑整个身体,如果这里有劲那就是“劲足”,但是如果没什么力气那就是“不足”。由此也引申出一系列新的词语,如满足、充足,等等。

怎样才算“好”?

“好”字的本义不是与“坏”相对,而是与“丑”相对,表示“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语中“美好”“面目姣好”等词还保存了美的本义。在甲古文中,“好”的左边是一个成年女子,右边是一个婴儿,这是表示女子有了孩子,这代表古人的美就是能生孩子。在古代人们对生育行为怀有热烈的崇拜和赞美,这是由于古时候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求发展,生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成为古人们的追求。因此人们就把生育和美相联系,把生育作为美的标准。

疾——腰部中箭

“疾”的甲骨文字像是一个人被箭所伤,这也正体现了弓箭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超自然神力。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前是以渔猎的方式维持生存的,后来发明了弓箭就提高了狩猎的效率。它不仅能作为工具也可以作为战争的利器,所以人们把弓箭的使用作为人类进入更高级阶段的标志。在先民的思维中,凡是具有强大力量的或者是对人类有着重大影响的事物就被看作是具有特异功能,并被赋予了神的力量。所以古时候人们认为弓箭可以带来福气,也可以祛除疾病。这样,“疾”字的字形正是体现了弓箭能祛除疾病的这一特性。

无“豕”不成家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私访,在一个村里看到一个妇人在喂猪,就笑了笑,他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以为皇上看上了这位姑娘。回宫后,马皇后就询问皇上的情况,这个小太监就把他看到的如实禀报。于是马皇后就让这个小太监去把那个妇人招来献给皇上,招来后皇上看了看总感觉这个女子在哪见过,就问:“这个女子我好像在哪见过?”马皇后就说:“这就是那天在村里喂猪的那个女子,我以为您喜欢她,就把她找来侍奉你!”皇上笑着说:“你们误会了,我是看见她喂猪想起了古人们造字的意思。家是由‘宀’和‘豕’组成的,所以无豕不成家,我是因此而笑的,不是有意于妇人。”于是马皇后赐给这个妇人很多东西让她回去了。

家是由“宀”和“豕”组成的,“豕”是指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金文的“家”字非常形象,屋内有一只头朝下的猪。

“羊”加“大”为美

甲骨文里的“美”是一个头戴羊形装饰的“大人”。在原始社会,羊是人们的主要食源,所以很多部落把羊奉为祖先,把羊作为图腾崇拜。他们也经常把图腾崇拜看作是最庄严、最美的事物。在崇拜羊图腾祖先的民族中,牧羊人所扮的图腾羊,跳的图腾羊舞,被认为是最美好的事物。

“美”这个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羊大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又肥又大的羊,味道肯定鲜美。

“行”字是指十字路口

从“行”的甲骨文和金文可以看出,“行”就像城市规划图一样。甲骨文的“行”中间是一条大路,左右两侧又分两条小路。金文的“行”字是东西南北都能通行的十字路口。小篆中的“行”已经变得看不出十字路口的样子了。楷体的“行”则完全看不出道路的样子。

行的本义就是“路”。比如《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一句“遵彼微行”,意思就是“沿着那条小路走”。后来“行”字发展出“行走”的意思,当动词用。比如李商隐的《瑶池》诗中有一句“八骏日行三万里”。后来,“行走”义引申出“离开”的意思。比如“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意思是子明把他杀了,又带着自己的妻子离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李”与古文中的“行李”不同。现在“行李”的意思是出行者随身携带的衣箱、铺盖等。古代的“行李”指的是使者。另外,古代的“行”相当于现在的“走”,古代的“走”相当于现在的“跑”。

“得”——抓住漂亮的玛瑙贝

甲骨文“得”字,是一个会意字。左上方是一个张开的玛瑙贝,右下方是一只手。玛瑙贝在最初的几个朝代里当作钱币使用。它们有几厘米长,有像瓷器一样闪光而坚硬的外壳,还有一个布满皱纹的小“嘴”。手里拿着珍贵的玛瑙贝,意思就是得到。金文“得”在手抓玛瑙贝的左侧又加了个“彳”,表示得到之后又拿走了。小篆“得”字左边的“彳”和下边的手(寸)还存在,但是“贝”字却蜕变成了“见”。楷书“得”字右上方又变成了“日”。

“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得”的引申义为“能够”、“可以”,比如“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另外,“得”还有“一定”、“必须”的意思——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那种有些尴尬的境地,由于某种原因我们一定要“得”到钱。

“奔”——在草地上奔跑

“奔”字如今已看不出原来的含义,但是在金文上显示着全速:一个人摆动着双臂在草地上奔跑。上面从“大”(人),像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

现在表示:急走,跑。词语有“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比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本”与“末”皆源于“木”

“木”字能组合成很多合成字。“木”字下面加一横就是“本”字,上面加一横就是“末”字。

“本”,源于“木”,表示根。甲骨文的“本”上部是“木”(树),下部是三个小圆圈,表示树根的所在。金文变为三个小黑点,意思一样。小篆则把三个小黑点连成一条线,同样指根部所在。楷书则是在“木”下加一横。可见“本”字是指事字。后世把“根”和“本”连起来,构成一个复音词“根本”,意思是本源、基础。

“末”,也源于“木”,意思是“树尖”、“树梢”。有“本末倒置”一词,事实上,金文“末”字就像把“本”字倒过来一样。金文“末”上部为树头,下部为树根,在树梢上加一小横,表示树梢,可见“末”也是一个指事字。

树根比树梢更重要,“本为主,次为末”,引申为重要的东西为“本”,不重要的东西为“末”。比如成语“舍本逐末”。

“斤”字最早代表斧头

“斤”字最早代表斧头。从甲骨文“斤”字中,人们能辨认出斧把和斧片,锋利的斧刃很突出。这是一个像斧子形状的象形字。所以在上古“斤”就是斧头的意思。金文“斤”字是刃朝右的两把大斧子。小篆“斤”字形体虽然美观,但是已经不像斧头了。楷书更看不出斧头的样子了。

斤的本义是斧头,如《左传·哀公二十五年》:“皆执利兵,无者执斤。”意思是士兵都拿锋利的兵器,没有的就拿大斧头。有“斤”旁组成的字,往往与斧子或斧子的动作有关,比如析、折、斯、断、所等等。

既然“斤”的本义是斧头,那么它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重量单位的呢?其实,在古代已经有了表示重量的词,但是没有这个字,于是人们借用发音相同的“斤”字,并且永借不还了。可是表示“斧”的字怎么办呢?我们的先祖在“斤”上加了一个“父”字,创造了形声字“斧”。这样“斤”和“斧”就各司其职了。

可怕的“囚”笼

一个人被“囗”围起来就成为了“囚”字。从甲骨文“囚”的形体看,周围像个土坑或井形,中间是一个面朝右的人,那个人身体周围有几个点,表示他难受得直出汗。显然,这是把罪人或俘虏关起来的意思。看到此字,我们不仅想到了“囚犯”、“囚笼”。所以,“囚”字是一个会意字。小篆的囚字是一个面朝左而弯腰的人,身上的汗点去掉了。楷书由小篆变形而来,在“囗”中有一个“人”字。

“囚”字从“囚犯”的本义引申为“拘禁”的意思,如《尚书·蔡仲之命》:“囚蔡叔于郭邻。”意思是把蔡叔囚禁在郭邻这个地方。

囚笼是刑枷的一种变化形式,给盗墓者和严重的刑事犯使用。古代,这种囚笼经常摆放在官府衙门前面或城门上,让公众观看。有的囚笼很矮,囚犯直不起身体;有的囚笼很高,囚犯够不到地面,不得不踩几块砖。每过一天脚下的砖被拿掉一块,囚犯只得踮着脚。当最后一块砖被拿掉以后,囚犯只能用身体撑在四壁上。当他的力气用尽的时候,就被自身的重量勒死。这个过程一般只有两三天。

“黑”字之谜

“黑”字的甲骨文,乍一看像一个器具的图像,但究竟是什么东西,人们提出了多种解释。

按照《说文解字》的传统解释,它是锅灶冒出的烟在窗子上的风斗形成的烟的图像。“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烧火的时候自然会把烟囱熏黑。后来,人们就用“黑”来指熏黑的颜色。因此《说文解字》说:“黑,火所熏之色也。”后世的评论家则认为,它表现的是一个人,脸和身体沾满黑点——可能是作战时涂的颜色,也可能是战争中留下的伤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萨满教巫师的形象,他(或者她)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跳舞时在脸上和身上绘有各种图案。时至今日萨满教巫师仍然这样做。

“王”字缘何取斧形

“王”在甲骨文里像是一把斧头。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以狩猎和采摘为主,由于人自身的条件有限,就需要借助工具。一开始只是使用一些简单的石器,后来慢慢发展成为斧头。斧头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狩猎、伐木时都有重要作用。最后随着部落中领袖地位的不断提高,斧头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权力的武器。谁有这种武器,那就是最高统治者,也就是“王”。这个斧形的武器代表着“王”的权力和地位。后来,社会进入农耕时代,“王”不再需要担心食宿问题了,但是斧和王还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是因为斧逐渐又演化为调动和管理军队的牙璋,这是一种像牙齿的武器,和石斧没什么差异。

以上都可以说明斧子在历史的演变中一直是权威和领袖的象征。汉字中凡是由“王”字组成的字大都与“君王”“天子”有关,如“皇”“闰”等。

言——吹奏乐器

“言”,现在的意思是“话语”,但是它本义是用嘴吹奏乐器。甲骨文的上部是箫管之类乐器的吹嘴,下部的“口”表示用嘴巴吹。金文上部的吹嘴复杂了一些,小篆的形体则更加复杂。《尔雅》:“大箫谓之言。”后来这个本义消失了,转为“说”的意思。比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言”字可以组成很多褒义或贬义的描写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合成字。如“读”、“诵”、“评”、“训”、“询”, “批评”的“评”, “调查”的“调”, “间谍”的“谍”, “警告”的“警”,“证明”的“证”, “谴责”的“谴”, “失误”的“误”, “保证”的“证”, “感谢”的“谢”, “发誓”的“誓”, “争论”的“论”, “荒诞”的“诞”。

“东”与“西”

“东”,太阳从东方升起,有了太阳,才有了万物。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对东方也就有了万物之主这一崇高的概念。自周至汉,室内向东的座位是最尊贵的,客人入室就把尊贵的东向(即西方)座位让给客人,主人就坐在西向(即东方)的座位。所以后世人称主人为东人、东家、东翁、东道主。古代王侯的宅第,也建在城市的东边,成为东第,把封建帝王的太子称为东宫。

再说“西”, “西”表示太阳落山的西方,所以“西”是衰败的象征。与被尊崇的,有朝气的“东”相反。一个人死了,就叫西归或上西天,人的垂暮之年又叫“西夕之年”。

所以古代神话中,东西对举的神人和神物特别多,如有西王母就有东王公,东有泰山西有昆仑山,都是东西并举。

“您”字的变迁

现在我们对长辈或者上级都用“您”来称呼,以表示尊敬。纵观语言发展史,“您”字出现较晚。据考证,唐代时只有“你”,没有“您”。唐代之后开始有“你们”的说法,当时写作“你弭”。“你们”二字连读,读快了即成为“您”。但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没有尊敬的意思。

到了宋代,“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表示单数过渡;再后来才用于单数的第二人称,表示尊敬。据《改并四声篇海·心部》引《俗字背篇》:“您,你也。俗。”这表明“您”字一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后来才出现在词曲、小说中。例如:元代张国宝《合汉衫》第一折:“您言冬至我疑春。”明代《永乐大典·忠传》:“(崔杼)杀牲对神道说誓,说您众人有不知俺两家同心的,著他便死。”

“风”与疾病的关系

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怎么会与疾病有关系呢?比如 “伤风”、“风寒”、“中风”等等。

风(风),在小篆中从虫凡声。许慎的《说文解字·虫部》中说:“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也就是说,“虫”是一种小蛇,“蛇”在《说文》中也被解释为“虫也”,可见“虫”本指蛇,现在俗语还将“蛇”称为“长虫”。上古先民“穴居而野处”,蛇对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风”(风)字从虫,表明在古人的观念中,风像虫一样也是对人有害的事物。大风之后往往伴随着雷、雨、雪等恶劣天气,或是风旱。这对食不果腹、巢居穴处的先民们来说,当然是严重的灾难。

以“风”名病,是源于古人对于风给人体造成伤害的认识。中医认为“外感六淫”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而“风邪”则是致病之先导,《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于是诸病皆以“风”为名。

“何”字溯源

“何”字在战国时期是个国名,国消亡了,作为姓保留至今;在中药宝库里还有个“何首乌”,作为名词也保留下来了。此外,“何”字作疑问词使用,读音为hR。“何”字的生命力最强,在当今的白话里保留得也最多。如:何人、何物、何事、何往、何况、从何而来、从何说起、何去何从、谈何容易、何乐而不为……这些词语中“何”都作虚词出现。

“何”字在最早的时候不是国名、不是药名、也不是虚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动词。《说文解字》上说:“何:儋也”,与“荷”相通。“儋”即“担(担)”也。读音为hR。

到了汉朝,因为“何”可作反诘疑问词,于是从“反诘”中引申出来,“何”又多了一个“谴责”“呵斥”的动词意义。如《汉书·贾宜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读音为hE。

现在“何”不再作动词用了,一般都读为“hR”,即使作姓、作药名也读作hR。

“国”与“或”

“或”是虚词,在文言中如“或数年不至,或一年数来”;现代文中“或”作虚词更加普遍,如“或许、或则、或者”等,不是作副词,就是作连词。

其实,“或”的本义是实词。《说文解字》、《中华大词典》等工具书上均注明“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何谓邦?清朝语言学家段玉裁在《说文注》中指出:“邦者国也”。那么,“或”是怎么变成“国”的呢?这同周期的分封制度有关,周朝把土地一块一块地赏赐给各诸侯,渐渐地中央实力减弱,诸侯日益强大,到春秋、战国时期,竟然出现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国家。因此,段玉裁指出:“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国”就是现在的“国”的繁体字。

到太平天国的时候,进行了文字简化的工作,把“国”简化为“囯”——以“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地域谓之“囯”。于是“太平天国”成了“太平天囯”。

新中国建立后,全国进行了文字改革,在简化汉字时,剔除其封建色彩,以有“石之美”的“玉”替代“王”,从而出现了如今的“国”字。

“青”乃生命之色

“青”在词语中,与春天有密切的关系。“青阳”可指春天,又可指春天的祭歌。“青币”则是春祭时的献礼之一。帝王、后妃在春天里的所有活动几乎都是与“青”相关。

《说文解字》中“青”是“东方色”,可见青还是与东方相联系的颜色。东方之神为“青帝”,东方日出之所为“青土”,祭祀东方所用的玉器称“青圭”。在处于中原地带的古代先民心目中,山东一带位于东方,在九州中自然也成了“青州”。

“青”在《释名·释采帛》解释为“生也,象物生时色也”。青作为一种颜色,正是植物生长的颜色。可见青色在古人心目中就是生命之色。我们也就很自然地明白古人将青色与春天、东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了。正因为青色是生命之色,以长生不老为特征的神仙们自然也就很青睐这种颜色了。一直到现在,我们对“青年”、“青春”等生机勃勃的词充满了感情。

“冬”表示“终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根据时序的先后排列的。其中“冬”是最“终”的一个季节。从古书看来,“冬”字专门用来表示时序、时间。但是,我们要是考察出土的文字材料就会发现,甲骨文、睡虎地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文献,都是用“冬”来表示“终”这个词的。这至少说明较早的“冬”是可以表示一般的“终了”的,而并不是专门记录冬季的。

“冬季”一词,习惯上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我国农历是指十、十一、十二3个月。在这段时间里,黄河流域万物萧条,不少动物进入“冬眠”蛰伏状态,草木之类大部分枯死,一岁轮回终结。但应该说明的是,古人关于冬季特定时序的物候特征的观察,跟“冬”的季节概念之间是一种混合杂糅的关系。换句话说,“冬”作为“冬季”的意义,即它的抽象和独立属于后来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冬”字才出现开始所讲到的文献使用情况,也就可以表示一般意义上的“终了”。

“昔”字表现了古人对洪水的恐惧

古时候,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神话。在诸文字构形中,汉字的一些形体,也直接地传达出上古时代洪水为患的信息。

“昔”字,充分体现出祖先们对洪水的恐惧心理。在甲骨文、金文中,“昔”字都是大水与日的组合。这足以显现造字者心目中对往昔滔滔洪水遮天蔽日之凶猛来势的深刻印象。

正因为水患无穷,先民们便将治水视为头等大事。史籍记载,大禹带领人们治水。“禹疏九河”。其中“九”字实为虚数,仅意味着大禹疏通多条水路,以减轻水患。大禹治水成功后,虽然洪患不会彻底根绝,但足以毁灭整个民族的洪水毕竟成为了历史,于是,人们以表洪水的“昔”字作为表“往昔”的文字,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个“昔”字的构形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水患确是上古中国最可怕的灾害。

“主”与“火”的关系

“主”字在我国古代通常用来指称尊者,如与“皇”“帝”“君”类似。“主”字的这一意义一直流传至今,如现在的“主席”“主顾”“主人”等。

在甲骨文中,“主”字就像点燃的火把,上为火苗,下着树枝,是“炷”的本字。“主”字本是“火炷”的意思,怎么用来表示“尊者”了呢?这要从“主”(即火)在上古社会生活中不可超越的作用说起。

人们钻木取火,吃上熟食,增强了体质;用火驱赶、围歼野兽来提高狩猎的效率;人们原始的耕作方式是火耕,既清除了树木和杂草又增加了土地的肥力。所以,火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对火便产生了一种敬畏和崇拜的意识。人们有祭火拜火的古俗,逐渐地,火就被人们神灵化了。火成为人们生活中须首先关注的事物,这样“主”被赋予了和“皇”、“帝”、“君”类似的意义,就可以理解了。

死而复生即为“神”

在人们的心目中,神仙似乎总是长生不老的。但实际上最初的神却以不断死去又不断复生为特征。

汉字中“神”的造字思维与西方文化中神死而复生的理念颇有相似之处。“神”字以“示”“申”会意,“示”是表示神灵的文字符号,“申”则表示循环往复之义。《诗经·小雅·采菽》中有“福禄申之”一句,毛传:“申,重也。”《尔雅·释诂》和《广韵》等均以“重”解释“申”。生命的绵延秘诀就在于重复,其最常见的经验现象乃是大地一岁一枯荣的循环变易,先民理解为地母的周期性孕育。

中国汉族关于“神”的观念显然根植于此。《论衡·论死》这样解释说:“神者,伸也。申复无已,终而复始。”这与耶稣基督等死而复生的神话原型正相吻合。

“冕”与兽角的不解之缘

从“卫冕”、“加冕”、“冠冕堂皇”等词中我们不难体味出其中“冕”字所含的第一、崇高等意义。在古代,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行朝礼、祭礼时所戴的礼帽。它代表了权力和地位。但文字中的“冕”却与兽角有着不解之缘。

冕的形体可分为两部分。从“冕”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冕上原本是有角的。只有社会上层人物才能戴的高级礼帽“冕”上,怎么会有兽角呢?从我国古代的岩画中可以发现,上古先民曾经盛行以角作为头饰的风俗,这种头饰往往作为地位的标志。后世的文献记载中也还隐约可以看出上古的这种风俗。《帝王世纪》里说神农“人身牛首”,实际上就是他的头上戴了角形装饰,这个角形装饰就是他地位的标志。这种风俗也存在于国外民族中。易洛魁部落世袭酋长的就职、罢免和死亡,都有象征性的“戴角”和“摘角”仪式。首领就职的象征性说法叫做“头上戴角”,被罢免就称为“摘角”。

“裘”为所求之物

在上古时代,“裘”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遮身蔽体的东西。对先民来说,裘皮的主要作用是御寒。原始狩猎的生产方式是先民整个物质生活的主体,并不只限于寻求蔽体御寒的东西。在古代,人们对于狩猎的野兽,要吃了它们的肉后再用它们的毛皮,因此,人们在获得护体御寒的裘的同时也得到了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也就是衣食同时得到了满足。由此看来,人们在获得了裘的同时就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条件,这样看来,以古人的逻辑思维,以“裘”为“求”是自然的。这种思维导致了这两个字同字异构。但是,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两字一体对于语言交际来说不方便。后来,在汉字的发展中才将两个字分开。

智者的眼睛

人的智慧来自于大脑,在汉字里,人们经常会把心智和眼睛联系在一起。古人认为,心是“神之主”,而目是“心之窍”,所以在他们看来,眼睛、心灵以及身体是密切联系着的。古文的记载有“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里的“精”最后被写成了“睛”,因为眼睛是由精化成的,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人们常常把“心”和“眼”相连。

在传统的思想中,“智”和“心”是相连的。“心”字是在金文中才出现的,这表明人们对心的意识是后来出现的。在“心”出现之前,人们就把眼睛和人的智慧联系在一起。很多字都可以体现出这点,比如“睿智”的“睿”是以“目”为义旁,指目光犀利,深远。一系列由眼组成的词语比如:眼力、慧眼、别具只眼等都表示有智慧。

“享”“亨”“烹”三位一体

“烹”是指把生的食物加工成熟食,它的下面是火,把生的变为熟的是需要经过火的加工,而上边是“亨”是“亨通”的意思。宋代的《广韵》中记载:“亨,煮也。俗作烹。”《集韵》中记载:“烹,煮也,或作亨。古作享。”由以上这些资料可知,在古代“享”“亨”“烹”三个字是有密切联系的。

在古代宫廷中,供给人们的膳食和供给神鬼的祭品是烹饪最主要的两个目的,这说明熟食、烹饪等是与祭祀有密切联系的,那么“烹煮”就与“享受”“亨通”有联系了。因为祭祀神灵的都是可口的食物,所以神灵自然要享受人间供养,这就称为“享”;在祭祀中所供给的是可以吃的熟食,这便是“烹”;而在烹煮食物时,热气会飘向神的住所,这正是和灵界进行沟通,这样神仙就会给予美好的祝福,就有了“亨通”的意思。因此“享”“烹”“亨”在这个活动中就三位一体了。

“羽”和“雨”有什么关系?

从甲骨文看,“羽”与“雨”的异体字在象形上有联系。雨是农业的生命,在原始人心目中,雨是由神灵控制的。因此,在天气很干旱,危害到作物生长时,人们就会祭祀求雨。在古代,人们认为云和雨是孪生兄弟,二者联系紧密。于是,人们在求雨时,就希望通过模拟云来达到下雨的目的。人们又发现羽毛和云很像,就用羽毛来模拟云。由此看来,正是羽毛在求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才在汉语言中表现出“雨”和“羽”的密切关系。

“回”中为何有贬义?

“回”是“口”字套“口”字的形状,甲骨文里、金文里都是一个环绕在一起的线条。“回”的本义是曲折环绕。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词是“回护”,有“庇护”的意思。此外,“回”字还有另外一种贬义的用法表“奸邪”。

“回”字有贬义的意思,得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去发掘。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含有“曲”的词大都是与“丑恶”和“奸邪”相联系的,而“回”本身就有曲折回环的意思,因此“回”也与这些表示否定的词相联系,具有贬义。比如在成语“是非曲直”中“是”与“直”是一个意思,而“非”与“曲”是一个意思,表示否定。

七刀和八刀——“切”与“分”

有一个关于汉字拆分的有趣对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菜,横七刀竖八刀。”这里对“切”和“分”的形象表达让我们想到这两字与刀的关系。

甲骨文里“七”是横切一刀,竖切一刀的样子,与在树上划的十字形口子相似,这是人们在切割漆树采漆时的记号。《说文解字》:“七,阳之正也。”这并非七的本义,七的本义是切,后来被借用为数字了。

“八”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八”都像一个东西被分成两半的样子。因此八的本义就是分。小篆的“八”字好像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有分别的意思。有人认为“八”就像人的鼻孔呼出的两股气体分到两边的形象。这样看,“八”就是分开、分离的意思。后来,“八”被借用为数字,当“分”讲的本义逐渐消失。

“汉”字探源

“汉”字具有不寻常的结构和意义。“汉”的繁体字“汉”的表义旁是“水”, “汉”与水确实有一定关系,本义是指一条河流“汉水”。汉水和黄河、长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早期的汉水流域是我们祖先的栖息地之一。后来汉水的中游又叫做“汉中”,它成为演绎历史的一个舞台并且因此而得名,刘邦的“汉王”之称也是由汉水而来的。

强大的汉朝的建立更是给“汉”字增添了不寻常的色彩,汉朝经历了两汉,国力强盛、地域辽阔,所以“汉”变得更加知名了。在西汉初期时,中国人被称为“秦人”,西汉中期被称为“汉人”。后来民族的交流不断增多,“汉人”被赋予了民族气息。发展到南北朝中叶中国人分出了“汉人”的族称,最后由汉人组成的民族被命名为“汉族”。

汉族为何称为“夏”?

“夏”是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的自称。夏字的纂文形似一个正在跳舞的人。考古发现证明了古代的汉族音乐舞蹈艺术很发达。当时的各种礼仪活动都要在音乐和舞蹈的伴奏下进行。古代乐舞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人们很重视音乐的作用。古人将乐舞与礼都看作是道德教化的根本。音乐能洗涤心灵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在很多时候,人们将音乐和舞蹈作为政治好坏的标准。显然,在当时,华夏民族以其音乐和舞蹈代表的礼仪教化而闻名。因此,在表达自己形象时,他们选择了有舞蹈形象的“夏”字。

“县”的本义是悬挂

“县”在金文里像是一颗头悬挂在树上的样子,所以与这个字形相应,“县”是指悬挂的意思。用悬挂的人头来表示“悬挂”在现代人来看比较恐怖,但却是古人造字的一种自然创意。古代在战争中会把敌人的头砍下来,然后悬挂起来炫耀战功,古人利用这种形象制造了本义为悬挂的“县”。

后来,在中国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一些统治政权直接统治的地区被称为“县内”,也就是天子所治理的区域。因为在统治的区域内有中心区和边缘区之分,那么相对较远的地区对于中心地区而言就是有点“悬”于主体的感觉。所以就用“县”来代表这种相对边缘的地区了,因此这个具有“悬挂”之意的“县”就表示那种位置偏远的地方。

古人以何为“辱”?

“辱”字“寸”为义旁,“辰”为音旁,“寸”表示法度。《说文解字》里解释道:“辱,耻也,从寸在辰下。失耕时,于封疆上戮之也。”由此可知,“辱”所违反的法度是指不符合农时,也就是失去农时。“辰”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房、心、尾三宿,这也与农耕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大辰标志着农时,它给农业带来了准确的节候,在古代人们把大辰和地上的农神相联系。农业是古代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为了保证农业正常地进行,“不违农时”是最基本事。因此,在古代设有专门守候农时的官,如果贻误农时,这个官员就是失职,会被杀头的。

受人尊敬的“爷”

“爷”的繁体字是“爷”,上边的“父”表义,下边的“耶”表音,用“父”表义是因为它最初是“父亲”的俗称。但是它并不只是亲属的称谓,也是广泛使用的敬称,比如,在古代大自己一辈的男子可以称为“爷”,官僚财主也可以加一个敬语“爷”。“爷”之所以成为一个泛语,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的。在中国父亲的威严是无与伦比的,父亲的这种权威和尊严,正是在父权制度下男性在家庭中占主体地位造成的。中国古代主张的孝道是“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所以在父权社会中,父亲在家庭里的地位是受到尊敬和拥护的。

父亲有着至高的权威和尊严,“爷”作为父亲的俗称便逐渐发展成人们对别人的敬语。后来“爷”被广泛使用时,只要被叫一声“爷”,那就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威严的主宰者,也表示你受到别人的尊敬。

“位”表示等级秩序

“位”是一个会意字,由“人”和“立”组合而成,它最初是指古代朝廷群臣的位列。古代,君臣在朝廷上所处的位置都是有规定的,每个大臣都有固定的站立位置。这种制度不仅限于朝堂之上,也经常应用在古代的各种祭祀典礼等重要的场合,所以“位”就以“立”为义旁。

我国这种严格的位列制度具有很深的社会背景,殷商时代是礼治时代,它的核心是对贵族等级制度的维护,所以不同的身份被限制在不同的位置上。因此“位”正是人们身份地位的体现,后来“位”字慢慢被泛化,指人或者物所占的地方。

“秩”与禾苗的关系

“秩”是个形声字,“禾”是义旁,“失”是声旁。在甲骨文中“禾”像是禾苗的形状,在古代专门指的是粟,所以泛指粮食。“秩”本义指积聚的粮食,而现在的词语“秩序”是指次序的意思。粮食和秩序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原因的。

古时候,工资是用粮食来计算的,“粟”是一种粮食的名称,但是它也指俸禄,并且“俸禄”的“禄”在古代也是以“禾”为义旁的,古人也会把俸禄称为“秩”。这样,官吏们的等级是按照他们领的俸禄来分的,而古代的俸禄又以粮食来计算,所以“秩”也可以指官吏的级别,在古代的等级制度里,社会的品级制度是不能够弄乱的。“秩”字的次序这层意思就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刑”与“罚”轻重有别

“刑罚”是指由国家创制的、对犯罪分子使用的特殊的制裁方法,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的剥夺,但是把“刑罚”分开它们也有不同的意思。“刑”是个会意字,在甲古文中左边是个刀,右边是个井,意思是拿刀守着井。这是由于在古代的时候许多人共用一口井,所以就会出现争吵和斗殴,因此朝廷就会派人守着井执法治罪。古代后来有“五刑”包括墨刑、割鼻、砍脚、宫刑、杀头。这些刑罚都是非常残酷的。

“罚”与“刑”相比,受到惩罚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罚”的程度要轻一些,它是针对那些犯罪情况比较轻的罪犯。一般是罚款、劳役等。

势利的“趋”

《说文解字》:“趋:走也。从走刍声。”在现代汉语中,“趋”具有“攀附”的意思,比如“趋炎附势”、“趋奉权势”等等。实际上,“攀附”的意思是由“走”引申出来的,“攀附”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走”。在古代,“趋”是指地位低下的人去见那些权贵者时的一种特殊的走路方式。在《战国策》里记载,触龙在进谏赵太后时,是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显然“趋”是一种缓慢而没有声音的走路方式。

“趋”是下级见上级时的一种表示敬畏的走路方式,由此可以想到“趋”与攀附权贵的联系,那么由此便引申出一系列相关的意思。

夭:生与死的对话

“夭折”是指未成年就死亡了,而“夭”也指草木的茂盛和年轻女子的好身材。为什么一个“夭”既表示生又表示死呢?“夭”在甲骨文里像是一个奔跑的人,所以起初的意义是奔跑,比如“逃之夭夭”正是表达了这种意思。在《说文解字》中,“夭”的字义是“屈”,而在生物学里显示生命的生长是以螺旋式进行的,所以万物初生的形态是屈曲不伸的。这样,“夭”就可以表示那些初生的动物或者植物。另一方面,初生的事物都是生气勃勃的,所以“夭”又可以引申出草木茂盛的意思。

但是,初生事物的生命力也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样“夭”进一步引申出了死亡的意思。一个“夭”既表示生又表示死,这正体现了汉字含义的丰富。

“姓”的流变

在我国,子随父姓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光这些,古代女人出嫁后就改为夫姓,这是表示“从夫”。“姓”的本义源于同一母系氏族的共有的符号标志。在甲骨文里“姓”是像一个女子跪拜在一棵小树苗前,古代把代表人类生育的“女”和破土而出的“生”组在一起作为了血缘的划分。

《说文解字》中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为天子。”古代人认为圣人是因为他的母亲感动了上天而生下的,这样也表现了古代人对女权的崇拜,也由此产生了一批姓氏,如姬、妃、姜等等,同时也表现了对女性的崇拜。后来逐渐进入父权社会,“姓”也逐渐变成了男性的专利,嫁过来的女子要随着丈夫的姓。再后来随着男女平等的推崇,许多家庭生两个小孩也会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从姓字的演变,可以折射出我国两性之间的关系的变化。

“聪”与“圣”

“聪”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也就是智力超常的意思。“耳”在这里表义,“聪”原本表示听觉灵敏。而“圣”字的繁体是“圣”,也是指具有非凡智慧的人,它在甲骨文里像一只大耳朵。

在古人眼里,耳和心是相联系的。因为,在古代教授知识的方法就是口耳相传。后来有了文字,被统治者所用。但一般人还得口耳相传。这样,学习就得靠听,听得多了也就变成了聪明人、圣人。这种观念体现在汉字上,一些以“心”和“耳”作为义旁的可以互换。由于听与知识可以联系在一起,那么耳大就表示听觉好了。古代文献中记载大耳朵是圣贤的象征,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那些圣人个个都是耳能垂肩。

因此,“聪明”和“圣人”与“耳朵”正是通过这些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的。

皇:太阳和君主

皇在金文中的形象,下面是土,上面是太阳。在蒙昧时代,太阳是各民族共同崇拜的对象。太阳崇拜是当时最高的崇拜。在最初,人们把人间至高的权力与太阳紧密联系起来。比较常见的是将君主看作太阳的后代。也有一些记载将君主和太阳等同起来。这样看来,将君主和太阳等同的观念由来已久,这是由原始人类的思维特点决定的。他们主客体不分,认为人与万物没有本质区别。后来,伴随神权政治的产生,这样的观点得到强化。于是皇就成了太阳和君主的象征。

牛为大物

“物”是由“牛”来表义的,它是天下万物的总称。在《说文解字》里提到:“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牛为大物”并不是指形体,在古代很多汉字的义符都是用“牛”,如“牲”“牧”“牡”等等,这些说明了牛是牲畜之一,但是却是全体牲畜的代表。在古代祭祀神灵是一件重大事件,而牛又是祭牲的代表,这是因为古人觉得牛是能讨好神灵的一种动物,所以地位就比较高。

此外,很多的文献中记载牛是祝祷祛病的牲畜,如此看来牛在古人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当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牛又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农业民族自然就会对牛更加崇拜和尊敬。因此牛便为大物了。

“特”为何特别

不一般就叫做“特”,比如“特别”, “特产”, “特长”等等。从“特”字的结构上看,表义的一边是“牛”。“特”字最初是公牛的意思,所以就用“牛”来表示字义。在古代社会牛具有不一般的作用和地位,这个不一般的动物中的雄性就更不一般了。因为古代为了发展畜牧业,人们为了使动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就把一些雄性动物进行阉割。大量公牛被阉割,所以很少有公牛作为种牛留下来,最后留下来的公牛质量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要承担繁殖的任务。因此这样选出来的公牛那就很“特别”了。

“特”还表示干不一般的事情的人,比如“特务”这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职位,是指那些经过专门训练的负责刺探情报的人。此外,“特”还具有“不一般的对待”的意思,比如“特意”“特地”,等等。

“羊”与“义”的关系

“义”的繁体字是“义”,它上边是“羊”表义,下边是“我”表音。在古代,羊是美和善的象征,人们用羊来表示“高洁”和“正直”,正因为如此,羔羊也就成了朝廷征纳贤士的聘礼。除此之外,羊裘还用来作为朝廷诸侯们的朝服,也是为了象征这些贵族们的美德。

并且,羊这种动物喜欢成群却不喜欢勾结。除此之外,羊在古人的眼里是有识别犯罪的特异功能的,这样羊就成了正义的象征,那么用羊来表示“义”的义旁也是有实际意思的。

“羞”是羊丑吗?

从“羞”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是从“又”从“羊”的,意思是用手拿着一只羊,表示进献的物品,这是“羞”的本义。《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羞,进献也。”在古代用来进献的物品一定是最美好的东西,于是把羊作为代表。

在古代,“又”和“丑”都是人手的形象,二字字形相似,也经常会被误写。在古代汉字结构的演变中,有一种不是形声字的逐渐演变成形声字的形声化趋势,本来“又”和“丑”字形相似便可以相互替换,那么“羞”从“羊”从“又”就逐渐变成了从“羊”从“丑”。“丑”在这里是表音的不是表义的,所以“羊丑为羞”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在现代汉语中,“羞”是指“惭愧”的意思,这是一种假借义,与字形无关。

“桌”的由来

桌子是居家用具,通常是木材制造而成,所以“桌”以“木”作为表义的部分。但是古代记载“桌”的前身是“卓”,而“卓”本义是表“高”。

我们可以从汉字中观察到古人的基本姿态与现代人是不同的,如甲古文中的“即”就像一个人跪地靠着装满食物的容器,表示“就食”, “既”像是一个跪地的人转过头后脑勺对着食器,表示“食毕”。饮食是一种居家行为,而以上的字中表示食者都是跪着的,这说明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家姿势。既然古人在家是跪着的,那么刚开始桌子进入生活时不免给人们高的感觉,所以就用“卓”来表示那些高的家具。因为家具大部分都是木制的,所以后来“卓”字中添上了木字,变成了“桌”。

“春”“秋”的由来

在人们意识当中,一年四季即为春夏秋冬。其实,在甲骨文中,只有“春”“秋”而没有“夏”“冬”,说明最早只用“春”“秋”来表示四季。

其实,“春”字的本意就是春季,它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字。其左边的上下两部分都是“草”,中间是“日”,表示太阳东升,春回大地。“秋”字,甲骨文中下为火形,上为秋虫之形讹变为“龟”,古音读焦。到了战国,大篆“秋”字中“龟”下面的“火”上多加了个“禾”字,以表示“秋”是个禾谷成熟的收获季节。

春秋现在有几层意思:1.春季和秋季;2.指年月;3.指人的年岁,如“春秋正富”;4.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5.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力”的由来

“力”是指“力量”,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力”字像是古代耕田用的犁。在农业社会中,人们要从事农耕,以便产出物质资粮用来糊口,但是农耕要比狩猎付出更多的体力,远古人民对此有很多的体会,而“力”字的创造就能直接表达这种体会。此外“力”还表示“能力”。农业生产者的生存状况与采集和狩猎相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得面临更大的食物紧缺危险。在古代,采集和狩猎是在农耕以前的生存方式,但是人们没有以采集和狩猎的工具作为“力”字的构型,是因为在古代造字者心中只有农耕用具才能显示人的力量,也最能体现人们努力的程度和生存的能力。

古人不识“海”

古人与今人对“海”的理解是不同的。《周礼·校人》中记载:“凡将事于四海山川。”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在这里,“海”为方向的代名词。这表明。在古人心目中,海乃是天下的尽头,所以可为方向的名称。“海”可与“宇”同义连缀构成复合词,“宇”指空间世界的边缘,《淮南子·齐俗训》:“四方上下谓之宇”,可知“海宇”中的“海”类似于“宇”而指大地的边缘。

华夏先民以自己所居的黄河流域中原一带为天下的中心,故称己邦为“中国”。而中国四周的异族则被认为处于大地的周边,因其近于海,所以也被称之为“海”。这样一来,“海”又成了“中国”与中国以外世界的界线;“海内”指中国之内,“海外”、“海表”指中国境外,“海关”则是设在国境上的国家行政监督机关。显然,与“海”有关的这一系列词语,实际上都是古人透过其有色眼镜看“海”的观感表述。

“币”中为何有巾?

“币”字的繁体字是“币”,上边的“敝”是表音,而下边的“巾”是表义,但是“巾”是织物,似乎与“币”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币”字原来并不表示钱,只是一种丝织品,在后来的社会中,便于携带的是丝织品,所以人们经常带有相对贵重的丝织品“币”。由于“币”是纺织品中价值较高的,所以人们把它用来当作礼品。人们赠送客人或祭祀神灵的礼品不仅仅是这种“币”,还有车马玉器之类的,但是“币”中丝织品是最基本的。所以后来就把以羔羊为礼的叫“羊币”,以玉器为礼的叫做“玉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便于携带的“币”逐步发展成了货币,可见“币”与“巾”有很密切的联系。

大庇天下的“广”

“广”是“广”的简化字。“广”字作为一个部首,表示房屋,如“库”“庙”“府”这些都是表示某种建筑的形式。

在人类早期,人们并没有建造房子的能力,只能栖身于山洞,后来就慢慢地依地势造房子,所以“广”指的就是这种当时最常见的建筑形式。“广”原本写作“广”, “广”是表义的,它的基本意义是“大”。“广”的“大”表现在“廓”字中,“廓”字也是“大”的意思,而“廓”字中的“广”也是表义的。

“庇”表示“保护”,它的义符也是“广”,意思是房屋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被保护的感觉。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人把生存的自然空间也看作自己的住所,把它视为一座大房子。所以“广”是“大”的意思,并且庇护了天下。

“廳”中有何可听?

“廳”是“厅”的繁体字,是表示房屋建设的意思;是由“广”和“聽”构成的,“聽”是“听”的繁体字。而这个“廳”不仅表示音,还用来表示义。

据古书的记载,古时人们把官府办公的地方叫做“聽事”,又简称为“聽”,后来人们在上面加上了“广”字头,这就表示了房屋建筑。在古时候,官府办公的地方总有事需要听,所以就叫“聽事”。虽然在古代已经有了文字的运用,但是那些文字都很简略,只是一些帮助记忆的符号,所以古代在处理政务时要以口头表达来解释。古代的人不仅要看,还要听,因此办公场所就叫做“聽”,后来变成了“廳”。

“门”与“闻”有何关系?

“闻”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从耳,门声。”后来人们依据许慎解释的,就认为“耳”表义,“门”表声,但是“门”在这不仅仅表音而且也表义。

《说文解字》中解释:“门,闻也。”由此可见,门和闻有很大的关系。在甲骨文中,“闻”下边的人是跽跪的姿势,上边是个“耳”字,这个字形包含“跽跪”之义就是表示了“闻”是在室内发生的。而一个封闭的系统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就得通过“门”,由此可见“闻”字的字形中已经有了“门”的影子。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闻,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可见“闻”就是指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两个方面,这样内外的交流只能通过“门”来实现,由此“门”也可表“闻”之意。并且提到一些涉及名声的词“门第”、“门面”等都与闻字有关,自然“闻”就和“门”也联系起来。

“监”的本义

“监”是“鉴”的初文,在甲骨文里,“监”像是一个跪着的人在水盆旁边,低头看着自己的容貌。在金文中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人的眼睛和身体分离成为两部分,器皿中加了一点水。《说文解字》中解释“监”是归入卧部。后来,“监”从用盆盛水的本义慢慢引申出许多的派生词。

它除了可以表示盛水的盆,也可以泛指视和看。可以观察和审视一些事物,也可以观察一些政治历史事物。后来进一步引申出了监视的意思,以及一些监督机构等。“监”字的引申义越来越多,为了避免混淆,“监”根据质地来区别那些盛水的容器,一开始“监”是指陶制的,所以就被加上义符,后来就逐渐写作了“鉴”。

“荤”的本义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荤,比如家里做饭有荤菜也有素菜,“荤”在现代汉语中是指肉类食物,而在古代的记载中,“荤”的本义是指葱、姜、蒜等等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说文解字》中记载说:“蒜,荤菜。”又有“荤,臭菜也。”“臭”在这里是指气味的意思,这正是突出了蒜、葱等发出的刺激性气味。“荤”的“臭菜”与古代记载的“腥”“膻”意思相近,所以后来有了“荤腥”“荤膻”等词语,指那些气味比较大的食物。

随着语言的演变,“荤”不再指气味较大的食物了,“荤腥”“荤膻”就用来指肉类食物了,慢慢地,“荤”的意义加强,独自来表示肉食,也就成为现在肉食的代名词了,并且与“素”相对。它原来指有浓烈味道的菜的意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全聚德”的“德”怎么写?

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可以称为世界之最,“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创始人是杨寿山,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烤鸭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但是“全聚德”烤鸭店那块金字招牌上的“德”是和通常的写法不一样的。“德”字应该是15画,但是牌子上的是14画,这是由于“德”字“心”上没有那一横。

“德”是个形声字,在金文中“直”字下边加上了“心”,到了汉代“心”上又加了一横表示专一。但是汉字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它在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其中就有“徳”这个字,历代的书法家也是把这两个字混着用的。“全聚德”的匾额正体现了汉字的变化这一特征。

哲人全凭一张嘴

在战国时代以前,文字只在一些高层如朝廷、贵族之类的人中使用,普通人只能口耳相传。像孔子、老子等圣贤之士也没有用文字诉说自己的学说。古代人们不主张使用文字,所以知识和智慧大都与文字无关,只靠着口传。古代人们对口头语言是非常重视的,以“言”为“身之文”,以“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作为君子的标志。这些都可以说明口头语言在古代的重要性。

所以,哲人的智慧和知识是通过他们的口头语言相传的,因而,“哲”字以“口”为义旁,金文的“哲”是以“言”表义,而“哲”本身是与人的知识、智慧有关系,这也正表达了哲人是靠着嘴来传授知识的。

“茵”是什么?

“茵”和“英”读音相近,所以会有人把这两个字混用。人们经常把“茵”当成草,有些文章里会用错“茵”,如“茵绿色的长袍飘飘欲举,让人想到春天的原野”,还有类似的词语“碧绿如茵”等等。但是,事实上“茵”既不是指花,也不指草。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茵,车重席。”“茵”是指车上的坐垫,过去的垫子是草编织的,所以就以草为形旁。后来,“茵”不再限于草了,因为在《诗经》里有记载:“文茵畅毂”,其中的“文茵”是指虎皮垫子。由此,“茵”字又演绎出新的字“鞇”。

后来,“茵”不光是指车上的垫子,也泛指其他的垫子。比如“绿茵场”的“茵”是指绿草地软绵绵的像垫子。所以“茵”并不是指草。

“玉”——洁白美好的象征

“玉”字是个象形字,最早出现在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中从玉的字近500个,有玉的词组更是不计其数,汉字中描述珍宝的词组都与玉有关。“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美好的人或事物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

古人把玉石制成各种珍贵的玉器,在朝拜、祭祀、丧葬、祭祖及各种宗教活动中使用,表示敬重。可见,人们对玉的喜爱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人们已开始使用玉,人们把捡到的玉石做成装饰品,后来玉器又被赋予了财富、权力、等级、贵贱的色彩。几千年来,玉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用品,更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人们用玉貌、玉颜、亭亭玉立等来形容人体的美;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用来比喻为保持高尚的气节而不惜牺牲生命。玉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是美德的代名词。

“父”的演变

“父”在现在是与“儿女”相对应的词,但是它并非仅这一个意思,而是泛指家族里的男性长辈,比如“祖父”“叔父”等等。在甲骨文中,“父”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一条竖线表示男性生殖器,这就是强调男子的性交功能,体现了父亲的含义。

在远古时期,实行群婚制,女子没有固定的配偶,在这种不确切的婚姻关系中,与女性有着密切关系的都是她孩子的父亲,所以孩子对这些男子的称呼没有差别。当进入父权社会时,“父”就是指“父母”的“父”,也就是给予孩子遗传基因的男子。后来群婚制被专偶婚取代了,女性的配偶固定了,所以“父”又慢慢就衍生出了相应的亲属概念。

“母”字突出乳房

“母”字与“女”字字形相似,在甲古文中的“母”字比“女”字多了两个点,用来表示乳房。同样是女性,不同的是,“母”突出了乳房,也就是突出一个女性生养和哺育孩子的那种母性的特质。甲骨文中的表示乳房的那两个点,正好在女子胸部。但是在以后的逐步演变中,为了书写方便,最后调整成为现在的上下两点。

“母”字的本义是母亲,这也与乳房有关系。因为孩子生出来以后,生母不哺乳,孩子就会和哺养他的乳母关系亲密,可见“母”字与乳房是有密切关系的。在古代,“母”不仅指生母,还指母亲的姐妹。在现代汉语中,“母”字还表示雌性的动物。

“妻”字的本意

“妻”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妻,妇与夫齐者也。”在甲骨文里,“妻”是女字旁边增加了一只手,表示性交过后男性帮助女性梳理头发。后来“妻”字变为了男人明媒正娶的配偶。

“妻”源于女性在性交后与男性关系的实质性改变,在母系社会时,“妻”是表示女性意愿的自由度,后来发展到男系社会时,“妻”就指嫁出去的女性,与“夫”相对。男女关系发展一定阶段,伴随在男性左右的女性,就称为“妻”。“妻”在古代还可以作为动词,是表示嫁到男方家为妻,这时“妻”字读作qK。

“大”对上辈男子的尊称

“大”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字形像是一个顶天立地、两臂伸展的男子。两臂伸展着、双腿叉开,显得形象高大,占的空间也很大。这样的形状包含着远古人民对成年男子魁梧身材的赞美,也是古人对上辈男子的尊称。

“大”源于母系社会中母亲的兄弟们,也是对上辈男子的称呼。在陕西关中地区,称“父亲”为“大”,叔父为“大大”,这是远古遗传下来的。“大”是人们对长辈形体的描述,后来使用了它的引申义,与“小”相对,表示超过它的比较对象的,比如“房子大”“年纪大”等,后来又引申为程度深、范围广,还可用于敬语。

“夫”表示成年男子

“夫”字是由“一”和“大”组成的,而“大”在古时候是对男子的尊称,而上边的“一”表示男子头上的发簪,在古时候有个习俗,就是男子在性成熟以后就要把头发梳起来,表示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所以在甲骨文里,“夫”是一个束着头发的男子形状,表示成熟男子。

在父权社会里,男子成年以后就可以娶妻了,这样,“夫”还表示丈夫,与“妻”相对。

男子在成家以后要养家,要进行社会劳动,所以“夫”还可表示民夫、渔夫、农夫等。

“夫”字在古代还可以作为代词、发语词和助词。

“妇”表示拿着扫帚的女人

“妇”在甲骨文中是左边一把笤帚,右边一个跪着的女人,表示拿着笤帚清扫屋子的女人,后来,为了整齐就把“女”移到了“帚”的左边,简化以后就写作“妇”。

“妇”是一个会意字,构造上就是强调了女性打扫屋子的特点。在古代,有了女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女人有了家需要打扫居室、操持家务,这就是体现了“妇”字的真正含义。“妇”在古代也指那些有了个人居室可以留男子住宿的成年女子。在父权社会里,“妇”则是指已婚妇女。后来随着词义的不断演变,“妇”则是妇女的通称,而在古代“妇”就是指已婚的,而“女”是指一般意义的女性,这两者不可以混淆。

“男”与农事或畋猎有关

“男”也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里,他的左边是一个“田”字,表示“农耕或者畋猎”,右边是一个“力”字形,指的是男性的生殖器,也就是指男人。那么“男”字合起来就是表示与农耕或畋猎有关。

“男”的本义是“男服”,就是从事农耕、狩猎的,并进贡农牧产品的外部族首领。到了周代有五等爵位,其中有“男”爵位就是赐给那些对农事有功的大臣。当我国进入农耕时代时,狩猎活动减少,农业成为主要的活动,那么强壮的男子变成了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所以,“男”是男子的称呼,并且《说文解字》里解释道:“男,丈夫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男”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改变,后来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男性家长。

“考”的本义是老男人

甲骨文里的“考”字,像是一个头发稀疏的人,拄着拐杖,而下面是一个表示男性的符号,整个字形显示了一个老年男性的特征,也正是凸显了“老男人”的意思。

在《诗·大雅》里记载的“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其中“寿考”就是年纪老了的意思,古人还由男人的年纪大引申到去世的父亲,如“如丧考妣”中的“考”就是对死去了但仍活在心中的父亲的尊称。老人行动不便就只能拿着拐杖敲击年轻人,以发泄怨气,这就引申出敲击的意思,又由此引申出“考察”的意思,还有推求研究等新的意思。

“老”的本义是老女人

甲骨文的“老”字,像一个弯着腰的老人,并且还长着一头茂密的头发,像是个老妇人,所以“老”的本义是“老女人”。而金文里的“老”,上部与“考”字相同,下边是个倒着的“匕”表示是女性的生殖器,最后演变到现在的“老”字、“老”字带有“匕”原本就是女性生殖器的符号,在这里使老女人的意思更明显了。

“老”由它的本义中引申出新的意思,就是“老人”,现在“老”表示对年长之人的尊称,含有年老、年长的意思。人们经过世事沧桑的洗礼一定是经验十足,于是又引申出“老谋深算”的词语。“老”还做了许多词的前缀如“老师”。

“后”的本义是有权威的女性长辈

“后”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里解释道:“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意思是后字像个人的形状,发号施令,而在古代能发号施令的人就是君后。在甲古文中,“后”字右下方是个“口”字,左边是个做成圆筒形状的手,表示人把圈住的手放在嘴上,以便声音传得很远。

在古代,母性社会吃饭时发号施令者肯定是那些具有权威的女性。因此,“后”就用来代表那些有权威的女性长辈,或者是女性的首领。而历史进入父权制社会时,“后”指帝王的正妻,如皇后。

“每”指受人尊敬的女性长辈

“每”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每,草盛上出也。”在古代,女子不剪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也越来越长,到了年老的时候就把头发盘在头顶。而这个“每”字就在“母”字上添了一横,也就体现了年老女人的特征。而“每”字的解释是“盛”,这也就预示了“儿孙”的盛多,这样正是“每”字造字的本义,是指那些养育很多子孙的受尊重的女性长辈。

在字的演变过程中,“每”又表示“整体中的一份子”,这是因为每个女子都会儿孙满堂,成为受人尊敬的女子,“每”就成为其中一份。随后又引申出新的意思,表示经常。

“字”的本义是哺育孩子

“字”是一个会意字,上边的“宀”是义,底下的“子”字是表音,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字,乳也。”就是哺育孩子的意思;《广雅》里记载:“字,生也。”是指生育孩子。古时候,“字”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屋子的形状,底下是个双脚被绑、双手在挥动的婴儿形状,这表示孩子在家里被抚养。

后来经过演变,字还有“表字”的意思。“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是前辈所起的,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由师长或自己所起的,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在古代,把按照事物的形状所创造出来的象形字叫做文,后来由此衍生出来的叫做“字”。

女居室中为“安”

“安”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就是“平静稳定”。甲骨文里的“安”从字形上看,上面是一座房子的形状,下面是一个女子端坐在屋子里,来表示“静如处女”之意。

中国古汉字中的“安”字,离不开中国古代人所处的社会人文背景。古人创造“安”字的时候,正处于母系社会,那是一个是由女人当家作主的社会。在母系社会中,已经发育成熟的女子,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她只能与心爱的男子在荒地野外发展他们之间的爱情,并养育孩子——这些都是不安定的社会现象。

因此,“女居室中为安”——母系社会中的成熟女性,有了房子,才有了家庭的安居,然后才有了整个氏族的安定、兴旺,最后才有了中华民族繁荣兴旺。

“姑”的本意是丈夫的母亲

《说文解字》里写道:“‘姑’,夫母也。”这就是说,“姑”是丈夫的母亲。金文里的“姑”字是右边一个“女”字,左边一个金文的“固”字。但是,在演变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字简单化,“固”字逐渐被“古”代替,就变成现在的“姑”。这样“女”“古”表其意,表示活了很久的女人,也就是“婆婆”。

再到后来,“姑”字又引申出新的意思。就是对年长的妇女的尊称,如“姑姑”。同时也对婆家的未婚女儿称“小姑”,即丈夫的妹妹。年轻的未婚女子又可称为“姑娘”,几乎所有的女子的尊称里都带有一个“姑”字。“姑”字词语还是很多的,比如“姑息”,表示婆婆对待儿媳不严格,碰到媳妇犯错不去严惩而且无原则地宽容。

“威”最初指婆婆的威势

“威”是个会意字。《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中把“威”解释为“女戌会意”。就是说,“威”由“女”和“戌”组成,并且把两个字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其意思。《说文解字》对“威”字的解释是:“‘威’姑也。从女戌声。”其中“威姑”就是婆婆,即“夫母也”。

如此说来,“威”字的原始义指婆婆。在古代社会,婆婆是封建家长的代表,在家庭内婆媳关系是上下尊卑的集中体现,这必定与“权”有关系。到了后来,便把婆婆的一个显著特征(尊严、威严)抽象出来,独立成义,久而久之,“婆婆”的含义反倒消失了。而由此产生出“威”字的基本义为“尊严”“威严”,并进一步引申出 “权势”“震慑”“畏惧”这些意义。

“加”最初指女人生育男孩

在甲古文中,“加”字左边是一个女人的形象,右边是一撇上多一小捺,这就是表示多出来的物件,即男孩比女孩多出来的生殖器,而“加”字也专门用来指妇女生育男孩。金文的“加”字变成了上边是一个一撇加一小捺,下边是表示妇女生殖器的图形,组合在一起也是表示生下男孩。后来因为人们对两性生殖奥秘的了解,最后认为男人才是生命之根,所以后来的“加”字不再表示男婴。

到后来,人们根据“加”字的构造,用它来表示多出来的一点点东西,意思就是“增多,添加”。

“祖”——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

“祖”字在甲骨文里是“且”字,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文字。在所有的宗教中,最深刻、最使人敬畏的自然属性是生育和生殖能力。最早,人们认为生育是女性单独完成的,但是后来发现男子才是创造生命的主宰,所以女神崇拜逐渐被男根崇拜所代替。“且”字的本义是男根,而随着过去人们对两性的认识,还有王权的上升,“且”字就慢慢变成了“祖”字,代表的意义也随着改变,用来表示部族的男性祖先。后来这个字又上升为华夏民族的先祖。《说文解字》里提到的:“祖,始庙也。”这也就是说:“‘祖’是祭祀男性始祖的宗庙”。

在现代汉语中,“祖”不仅指祖先,还指父亲的上上辈,它也代表了人类血缘的开始,也可以引申为万物之源。

“嫁”——将家移到男方氏族

“嫁”是指“女子结婚”,跟“娶”是相对的,它是个形声字,“女”字表义,“家”字表音。金文的“嫁”是,“家”和“爪”组成,表示将家移到男方家。而现在的“嫁”是由“女”和“家”做成。

“嫁”是女子无家,当女子嫁去男子家时,以男子家为家。所以就有“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的古语。女子结婚就是归家,《诗经》中记载“之子于归”,就是指女子回家的意思。所以家、嫁音近义同。当对偶婚制产生时,女子已不再拥有财产权,它全归男子。这样,女子无财产也就无家,所以出嫁就是归家。因此,“嫁”字是指女子把家移到男方作为自己的家。

“宴”的本意是用女人款待客人

“宴”是一个会意字,在甲古文中左边是个圆圈中有个点,右边是个“女”字;金文中的“宴”外边像是个屋子的形状,里边是甲骨文的“宴”字,表示与女子在屋子里交合。它的字形都是源于男性宾客与女子发生性关系,但是引申以后就表示女人款待客人。实际上在古代,以女俘来款待客人是一种普遍的习俗。据一些文献的记载,西周时代就开始养女乐,有人称为“奴隶娼妓”。后来一些王孙贵族以及富商就以此为乐,甚至以女奴的多少作为权势和财产的标志。这些女奴还用来招待客人,招待客人也一定会有宴席。“宴”字的构造和含义就由此而来。

“结婚”“昏时”和“发昏”

“结婚”的“婚”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婚是个形声字,女是形旁,昏是声旁,因为古时黄昏迎亲,所以这个“昏”字同时也表示字义。但是古代把婚期定在“昏时”是古人“发昏”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据古代的记载,把婚期安排在昏时是取自“阴来阳往”的意思。“阴来”是指夜晚将来,同时也是指新娘即将嫁入夫家;“阳往”是白天即将过去了,同时也是指新郎即将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而昏时正是白昼交替的时期,在此时正是人和天的“阴来阳往”一致的时间,所以在此时结婚预示着结婚的美满和幸福,也正预示了大吉大利。

从“取”到“娶”

“娶”的意思是把女子接过来成亲,有词语娶亲、娶妻、迎娶、嫁娶,“娶”是个后起字,它的本字是“取”,而“取”又是一个会意字,可以分为两部分,为“又”和“耳”,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这是因为古代作战的时候,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是“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这样,“取”就有了“捕获”的意思。

在先祖时人们是以氏族为单位的群居生活,而当时争夺妇女也是部落之间经常发生的事,在古人看来,这个“搞对象”的过程和“取”的意思相似。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抢婚制,一个男子不等女子部落同意,就以武力夺取女子为妻。这样“取”发展到最后成为“娶”,因此在古代“取”和“娶”通用。

吉祥的“福”字

“福”字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吉祥文字。在甲骨文中,其字形为两手捧示于前,反映民众对求福的祈望。《说文解字》中解释:“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福”字的含义,《尚书·洪范》中说得更具体:“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遵行)好德,五曰考终命(年老善终)”。福字的含义在于事事顺利,心想事成。

“福”字被赋予如此吉祥的意义,不仅百姓喜爱,连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书写“福”字始于康熙。皇帝所书“福”字,一是在宫殿、苑囿各处张贴;一是赐予臣子、内外臣僚,官至二品及内廷供奉可得赐“福”字;皇帝还赏赐“福”字给皇后、嫔妃、阿哥、公主等人。

现在福字的释义:1.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2.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3.祭神的酒肉;4.保祐;5,姓。

象征幸福的“喜”字

在甲骨文里,“喜”字上面是个“鼓”字,下边是个“口”字,“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整个字看起来像是一个张口大笑的人击鼓来表达心中的喜悦。它的本义就是“快乐、高兴”。由“喜”组成的词语也有很多,比如:“喜笑颜开”形容心中喜悦,笑容满面;类似的词还有“喜闻乐见”“喜上眉梢”“喜怒哀乐”等等。还有“喜娘”意思是旧式婚礼时陪伴照料新娘的妇女,这个“喜”字多半有欢乐,喜庆之意,所以也会与婚姻等喜庆的事相联系。

古代有记载说萧昭业在祖父死后,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就写了一个大大的“喜”字,在周围又写了三十六个“喜”字,用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还有北京的定陵中有许多装饰“喜”字的陪葬品。这些都表示了“喜”字代表了人们喜欢美好的事物,它是幸福的象征。

万寿无疆的“寿”字

“寿”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久也。”意思是长寿、寿辰。据说,“寿”字在伏羲氏时期,人们创造了“龙书”;新石器时期的神农氏创造了“穗书”;黄帝时期仓颉创造“鸟迹书”;尧帝时期的“龟书”;高阳氏时期的“蝌蚪文”等,虽然都是取了实物的形态,用来表示“寿”的含义,但它只是作为一个吉祥的图案出现,还没有六书造字的规范特点,只是寿字的雏形。再后来,寿字经过了千变万化,最后发展到现在的“寿”字,“寿”字在汉字中可算变化最多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