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关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本章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献的回顾,目的在于从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以便找准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切入点。同时,本章还搜索了专家学者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以便为下面的研究作借鉴。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1990年,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ry Hamel)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张石森,2013a)。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给出了一个描述性概念,从此拉开了人们探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序幕,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相继发表。

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进一步描述核心竞争力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他们将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经营单位是树枝,枝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张石森,2013b)。其后十几年,有关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产生了一系列观点,主要围绕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组件构架观、平台观和技术观等八大观点(王毅、陈劲、许庆瑞,2010)。

传统上对核心竞争力的说法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更多学者则认为,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等(张石森,2013c)。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引入的,特别是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观点被普遍认同,加上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因此国内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很大程度受他们的观念影响。不同的研究者从技术观、知识观、资源观、组织与系统观等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范宪,2015a)。

一、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检索及分析,对不同的研究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总结国外学者们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优缺点和主要特征,以便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有更科学、更全面、更完整、更透彻的认识。

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对核心竞争力描述指出,组织中积累的学识,特别是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种学识的学问,强调能力整合,提出了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等观点。

Barney(1991)提出了构成核心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条件是价值性、异质性、不能仿制性,以及难以替代性。

Hamel(1994)提出确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是技能的融合、学识的积累。它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能够提供基本顾客效用的技能独特性、整合性和延展性。

Faulknel和Bowan(1995)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公司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和适应市场机会的,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可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一种复合性、整合性的能力。

Patel和Pavitt(1997)提出核心竞争力包括获得专利显示在技术优势的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方面。

Christine Oliver(1997)提出核心竞争力包括获取并拥有异质性资源方面的独特能力,具有稀缺性、不可模仿和非交易性。

Gallon(1995)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竞争能力因素的协同体,反映为职能部门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公司层次的和谐能力。

Leonard-Barton(1992, 1994)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是一种行动能力,是一个组织长期形成专有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关键所在,强调能力的知识特性并有明确的知识载体,与制度化关联、专有性、提供价值的持久性。

二、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总体上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阶段,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用以指导中国企业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白津夫(2013)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有的支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黄津孚(2011)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因素,即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

李建明(2011)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李品媛(2012)强调核心竞争力与创新、企业扩张、企业管理等的关系,并从论述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陈佳贵(2012)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

项国鹏、汪良军(2011)从知识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征及其培育、识别、部署、维护、更新过程中的知识流,提出核心知识竞争力和核心能力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两个维度。

管益忻(201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消费者剩余”的整个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

康荣平、柯银斌(2009)提出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理论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他们把企业竞争的市场划分为全球、全国及本地市场三个层次,结合时间的因素将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能力、亚核心能力和核心能力。

王毅、陈劲等人(2010)认为,核心竞争力概念理论框架为:能力元与能力架构组成的经营环境、企业与技术整合的知识系统。

李正中与韩智勇(2011)认为,核心竞争力概念具有逻辑层次,核心竞争力是能力体系、竞争能力、独特竞争优势,是持续的竞争优势。

范宪(2015b)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有:技术集合性、技术叠加性、盈利持久性、价值优越性、路径依赖性、难以代替性、不可占用性、动态调整性,以及可被感知性。

吴价宝(2012)识别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价值链分析、技能分析、资产分析、知识分析、顾客贡献分析,以及竞争差异分析等六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性识别方法进行评价。

众多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对基本的概念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这说明核心竞争力内涵的丰富。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侧重于某个角度界定内涵。

第三节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描述

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有局部优势性、显著增值性、独特性、时间性和延展性等多个特征。此外,也有人认为,核心竞争力还有资源集中性、动态性和非均衡性等特性。

黄继刚(2014)提出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可分为关键性特性和一般性特性。关键性特性包括显著增值性、领先性、延展性和整合性;一般性特性包括相对性、时间性、局部优势性,以及共有性和不可交易性。

田莉(2011)认为,核心竞争力拥有三个特征:一是能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实惠;二是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三是拥有开拓新市场的潜力。

王毅、陈劲等人(2012)认为,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所涉及的各个层次,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具有全面性、知识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

梁能(2012)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环节”, “要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关键是控制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张石森(2013d)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这概念包含五个方面的含义,即局部优势性、显著增值性、延展性、独特性、时间性。

陈佳贵(2012)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业务的组合,也是能力的集合,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知识的集合,特别是那些有关协调各种不同产品,将不同的技术集成起来的知识的集合。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必须是能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必须是有益于最终产品的顾客利益的。

上述对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基本能达成一个共识,与核心竞争力主体特性相一致,便于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 关于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

除了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一些学者还对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标准、指标、测评等提出论述。

郭斌(2010)针对技术型企业,着重于技术创新,从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核心制造能力、企业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营销能力五个维度共十个指标,同时考虑产业动态与企业绩效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诊断和评价。

范微(2012)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可从五个方面评价,分别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客户资本、社会资本,并以核心能力标准检验,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魏江、叶学峰(2011)从人员能力、信息能力、设备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14个指标来评价企业技术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评价企业技术能力。各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来确定。

杜纲、程继川和陈卫东(2010)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可从三个层面来评价,分别为市场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每个层面指标权重的确定可采用AHP法对各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层面评价的得分,三个层面再做加权平均,得到企业评价的总分。

陈志(2014)针对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提出六大要素体系,即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产业生产能力、智力产业产出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企业运行机制,以及组织文化建设。通过问卷筛选确定34项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定。

对企业竞争力特征研究最为系统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在其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迈克尔·波特,1980a, 1985a, 1990)当中。前两部分别发表于1980年和1985年,重点研究企业竞争优势;而最后一部发表于1990年,虽然讨论的是国家竞争力的问题,但波特仍是以产业和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这三部著作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提出了厂商如何在产业内定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高于平均利润的思想。波特认为,任何产业,无论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在五种竞争作用力当中,即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竞争作用力综合起来决定某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迈克尔·波特,1985b)。

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对企业战略相关的内外竞争环境,从企业内部活动成本,外部产业结构、地域产业集群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剖,这为人们了解竞争本质提供了视角。波特“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五力竞争模型,是行业竞争驱动力解剖的经典方法,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地位,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项保华,2005)。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描述了公司如何在产业中定位,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利。波特理论的突破在于:强调了企业选择行业的重要性,特别是行业结构的影响,强调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对战略制定的决定性作用,从产业角度来考察企业战略。他的基本假设是:各个企业拥有类似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资源在各个企业之间是流动的,因而寻求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并进行定位,寻求通用的战略。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寻找可以发挥自己优势时不一定会陷于传统的以资源禀赋的结构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而可以自己的产业优势获得竞争地位和优势(周三多,郭统钎,2012)。

第五节 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模糊评价

模糊数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为了放弃数学的准确性、严格性,而是使客观存在的一些模糊性的事物和现象能够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和处理。所谓“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中的不分明性和不确定性,其根源在于客观事物的差异之间存在着中介过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Zadch教授重新研究了数学的基础——集合论,并于1965年首次提模糊集合的概念,从而形成了模糊数学这一新的数学分支(李鸿吉,2015)。

模糊评价理论为定量分析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理论。所谓模糊评价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模糊评价的核心在于综合,由单因素确定的事务进行评判是相对容易的,而事物涉及多个因素时,就要综合诸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做出一个接近于实际的评判,以避免仅从一个因素就做出评判而带来的片面性。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很多。这就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因素过多,对他们的权数分配难于确定。二是即使确定了权数分配,由于需要满足归一化条件,每个因素的权值都很小,再经过Zadch操作数综合评判,常会出现没有价值的结果的现象。这时就可以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作为各种能力的整合和集成有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从这一能力的发挥和运用来看,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了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环境要素。尤其是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需要适应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超前发展,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成为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中,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和多种功能及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很难用精确的数值来表示。而模糊评价理论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研究有关非精确现象的科学,所以在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专业服务能力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均适合用模糊数学来评价。

第六节 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随中国汽车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汽车物流正逐渐朝着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的方向发展,汽车行业及学者对汽车物流行业及提供服务的企业的研究也在展开,如由中国市场情报中心2015年2月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汽车物流产业研究年度报告》,归纳了2014年全球与中国汽车物流产业发展情况,针对中国汽车物流产业各环节的特点,分析了中国汽车物流产业竞争格局,并对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该报告还分析了影响2015—2019年中国汽车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并对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预测(赛迪数据,2015),可见已将汽车物流业作为一个行业来研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薇、刘丽文(2015)从汽车物流基本概念入手,全面分析了汽车物流行业的特点,结合中国汽车物流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汽车物流企业短期关键成功因素和长期关键成功因素两个方面,对汽车物流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解析。他们认为,当前的汽车物流公司名义上是第三方物流,但实际上还是最基础的储运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价值增值环节的供应链优化环节缺乏发展和完善。真正的第三方专业汽车物流企业有其自身的专业化物流运作经验与技术,拥有专业化物流网络及设施、专业化的物流运作管理人才和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将有利于促进汽车产品总体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合理化。

陈建文(2014)认为,质量、成本和速度是汽车物流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三大关键因素,要有建立竞争优势的中国汽车物流业,高效的汽车物流体系是当务之急。

史培华(2015)认为,提升汽车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降低汽车物流成本,实现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资源整合。

同济大学叶明海(2010)认为,为了降低整个汽车生产企业的成本,汽车生产企业正考虑把非核心的汽车物流业务外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随着中国汽车物流领域也进一步开放,必将会使更多的国际汽车物流供应巨头进入中国的第三方汽车物流市场,这势必会给中国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从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方面进行调整,提高竞争能力。

江南(2014)专门针对为汽车生产企业供应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汽车企业最希望得到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流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而这些也正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软肋。

韩龙士(2013)提出,提升汽车物流的水平,首先要跟踪研究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汽车物流企业也可适当地引进外资,建立专业化的中外合资汽车物流服务企业,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的先进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因此,加快中国汽车物流业的发展速度的具体方法包括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建立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等。

陆其伟(2013)认为,国内的汽车物流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发展迅速,但物流成本降低不明显,与国外汽车物流企业的差距非常大。他提出汽车物流企业应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采用科学的采购方法,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龙少良(2016)对第三方汽车物流的概念、理论基础、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甚至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管理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进行分析,提出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为了适应汽车物流市场激烈的竞争,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快速、便捷,准确响应客户的需求,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寻求长期的发展。总之,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战略。

遗憾的是,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汽车物流行业及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研究文献有限,现有的文献大多都停留在概念的引进和定性分析上,只有少数文献是以典型案例的方式进行了相应论述。但总体来看多数文献篇幅较短,论述的深度和广度有限,也极少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

综观国内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关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今后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继续探索提供了较为宽泛的探讨空间,但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三方汽车物流等开展研究及实践的时间都不长。本书认为国内学者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研究思路上有所局限、非系统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学者只是从技术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认识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大部分还停留在局部问题的讨论上,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同时定量的模型和方法研究比较少。

第二,有关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培育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目前的研究难以科学地认识其内在机理,难以为企业提供系统战略指导。

第三,已有不少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研究。但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乃至提升,除了理论支持外,还应落实到实证研究来指导企业,就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关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资料来看,均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不足——理论实际运用的缺失。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证分析,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探讨就像“无源之水”。

第四,对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缺少必要的分析。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到底由哪些因素或资源构成,这是关系到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与提升的关键性问题,在为数极少的关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中,普遍缺少对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要素和资源等的详尽分析。

第七节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文化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并提出了各自的论据论证及逻辑分析,这充分地说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新观念、新思想,它附着在企业组织的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中。由此,可以认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发展,将从单一的子系统,转向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整个企业组织系统。同时,不同角度的研究思想是相互渗透的。这些不同流派的观点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印证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的探讨,对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参考。核心竞争力理论把企业看作各种不同的能力集合体,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从企业具体实践过程指导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不仅较好地解释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且解释了不同行业和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竞争能力的差异和绩效差异,还解释了这些差异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如动态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等,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论证分析,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界定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研究较多,对不同的研究评价应将其视作是相互之间的一种理论探讨和补充,是从不同侧重点及不同的研究阶段,以不同的研究内涵对核心竞争力的解释,而不应看成是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更不能断章取义,用理论概念“模糊、不清、片面”等语句去评价前人的研究成果。

其次,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关注企业内部因素,而对企业外部力量的重视相对不够。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强调企业立足内部能力积累和运用已形成和创造战略优势的同时,对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对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重视不够。特别是国内学者对国内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企业体制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力度不够,如宏观经济调整、体制变革等外部力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再次,核心竞争力理论实际操作性有待加强。核心竞争力理论虽然已被广泛传播,但是企业在如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管理、利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并简单明了的操作指导方法,使得企业感到核心竞争力理论高深。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理论易于被理解,是因为它有“五种力量分析模型”这样的可操作性分析框架。相比之下,核心竞争力理论至今更多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和企业管理层的理念层面上,至于如何识别、培育和建立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仍有待加强。

最后,对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由于受到局部限制产生非系统化。这主要体现在: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缺少必要的分析。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由哪些因素或资源构成,这关系到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在为数不多的关于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文献中,缺少对其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及构成要素研究。

部分学者是从技术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的局部来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理论性的研究过多,而对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由于缺乏系统的认识,使其广度和深度都有限。而有关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设计、定性与定量研究等还不够成熟,难以为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系统性的战略研究指导。本书从这些不足之处入手,来研究培育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第八节 本章小结

本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回顾。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概念是由国外引入的,因此国内学者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受国外观念影响,特别是首创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有关核心竞争的观点被普遍认同和引用。

本章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概念入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核心要素、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以及对竞争力的模糊评价,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建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作用,还对中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从不同的视角对核心竞争力概念进行分析,为后续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作了理论上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