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价值引领能力(2)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奋斗。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15】

因此,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把远大目标和脚踏实地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目标和小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分阶段分层次的价值引领让每个人都既富有激情,又立足当下,从容不迫。

2.三大历史飞跃与分步走战略

党的最低纲领,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同样把这一目标合理分解成一个一个更具体更务实的目标,让人们可感可实现,把任务书转化为方法论和路线图,这就是分步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贡献,国家的三大历史飞跃。这三大贡献和三大历史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第一次历史飞跃是1921至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专制的伟大飞跃。这是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新中国的成立,是制度性的贡献和飞跃,也是最基本的目标,没有民族独立就没有一切。

第二次历史飞跃是1949至197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第二个历史贡献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这是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一个民族的飞跃,我们党对民族的贡献。

第三次历史飞跃是1978至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第三个历史贡献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树立了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第三个阶段性目标,是党对人民的贡献。

这三次历史飞跃都是在共产主义最高纲领指引下实现的一个又一个最低纲领的达成,而党的一个又一个最低纲领的达成都是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实现。这三次历史飞跃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初心”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引领和精神动力。

四、价值引领与价值决策

价值引领重在价值决策。价值引领是面向未来的,价值决策则是植根当下的,只有通过价值决策才能够实现价值引领,而价值引领必须通过价值决策才能得以实现。今天,我们之所以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价值目标,从领导决策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我们党每一次重大决策都是基于价值导向的,有着鲜明的价值判断,能够及时走出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迈向新征程和新台阶。

价值决策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定要跳出当下,跳出局部,关注外部,关注未来。价值决策不仅要考虑干什么,如何干,更要考虑为什么干,干之后能得到什么,这一决策和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有助于终极价值的实现?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战略决策“三圈”模型,即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领导者应当尽可能寻找三圈交叉和重叠的区域做决策,这样做出的决策可行性更大。“三圈”模型对领导者做决策提供一个简约分析框架,这一决策模型对领导者最大的启示是,领导者应当明确并坚定决策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是优先考虑的。

领导决策时,必然会考虑决策的能力和资源,大家的觉悟和认可支持程度,但这两者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把能力圈和支持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决策最多只是管理决策,而非领导决策。领导决策一定是基于价值的,基于未来的,处理不确定性的,而面对不确定性最有效的决策规则就是基于价值判断进行决策。简单来说,领导决策“三圈”的排序是:能力没有支持重要,支持没有价值重要。

新中国成立后,究竟要不要抗美援朝?围绕这一战略决策,用“三圈”模型去思考:第一,能力和条件具备吗?无论是单兵武器还是飞机、大炮、装备,我们都不如美国;第二,大家支持吗?决策层从心底里愿意打这一仗的并不多,也没有个大多数。那最后毛泽东根据什么来下最后决心,决定出兵朝鲜?这个依据就是价值,是中国的独立自主,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依据价值做出的决策是真正的大智大勇,能力和条件不够,可以想办法;支持不够,可以想办法;但如果没有自身的价值追求,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第二节 价值引领与国家典礼制度建设

价值引领需要合适有效的载体与形式,国家典礼制度作为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有机构成,在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价值引领需要制度保障,需要仪式和形式,但不能形式主义。

一、价值引领需要国家典礼制度

治国理政既需要硬实力,又需要软实力和巧实力。完备的国家典礼制度和典礼仪式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巧实力,对内有利于增加国民的国家认同,凝神聚力,实现价值引领;对外有助于提升传播效果,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大国形象。典礼制度在我国治国理政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在治国理政中运用典礼仪式发挥无形的、柔性的影响力。如2015年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阅兵、2014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等活动在国内外的影响都非常大,反响都非常好。

这两个纪念日都是2014年由国家立法决定设立的,也是我国典礼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两个纪念日的设立既植根我国国情,同时也与国际接轨,国外很多国家也都有二战胜利日和烈士纪念日,有助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与交流。

各国典礼制度的组成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国庆庆典和总统就职典礼的设立源远流长,同时又能够不断与时俱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凝聚国民精神的客观需要设立新的纪念日和仪式,赋予原本传统色彩很浓的国家典礼制度以新的时代特点。

1.各国典礼制度的类型

俄罗斯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总统就职典礼、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9月2日二战结束纪念日等活动,其中以总统就职典礼和卫国战争胜利日最受关注。

美国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总统就职典礼、7月4日国庆日、12月7日国耻日、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老兵节、9·11纪念日等活动,其中以总统就职典礼最为隆重、9·11纪念日最受关注。

印度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1月26日共和日(国庆节)、1月30日甘地逝世纪念日、8月15日独立节、总统总理就职典礼等,其中就职典礼和共和日最重要。从1950年之后,印度每年国庆节都会在总统府和印度门之间的国家大道上举行阅兵和游行花车等庆祝活动。

英国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女王加冕典礼、国会开幕典礼、女王生日庆典、二战胜利日等,当中最有仪式感和象征意义的是国会开幕典礼。

法国典礼制度主要包括总统就职典礼、国庆节庆典、5月8日二战胜利纪念日、11月11日缅怀殉国者纪念日等典礼活动,其中以总统就职典礼和国庆节庆典最为隆重。

德国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10月3日国庆日、总统卸任荣誉告别仪式、5月8日二战欧洲战事结束日、慕尼黑惨案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以总统卸任荣誉告别仪式最受关注、二战欧洲战事结束日最为庄严。

巴西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9月7日独立日(国庆节)、11月15日共和国日、4月21日民族独立运动日、总统就职典礼等,其中以国庆节庆典最隆重。每天的独立日全国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会举行盛大阅兵式,以及舞蹈方阵、骑兵方阵、军队方阵等精彩游行。

韩国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韩国总统就职仪式、五大国庆日、8月15日光复纪念日、6月6日显忠日等,其中总统就职仪式最为隆重。

葡萄牙的典礼制度主要包括:四二五革命纪念日(自由纪念日)、6月10日国庆日暨贾梅士日(葡萄牙日、国庆日)、10月5日共和国日、12月1日恢复独立日等,其中以国庆日最为重要。国庆日当天最主要的官方活动是大阅兵以及授勋仪式,其中还会有展览会、音乐会、仪仗队、大游行等活动。

从当代各国典礼制度的类型来看,各国一般都设有总统就职典礼、国庆庆典、烈士纪念日、二战纪念日等典礼活动。同时,各国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俄罗斯典礼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隆重庄严,仪式感强烈;美国的典礼制度的主要特色是非正式性,民众的自发自愿特点明显;印度的典礼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各种宗教性节日特别多;德国的典礼制度尤为重视对战争和灾难的反思,忧患意识强烈;韩国的典礼制度特别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统精神浓厚。

2.各国典礼的筹备过程

由于各国典礼制度的差异,导致筹备过程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筹备过程较长,十分强调程序和仪式,最典型的是俄罗斯;有的国家筹备过程较短,随意性较强,如美国、法国等国家都是这样。

俄罗斯筹备总统就职典礼时,总统办公厅礼宾组织局负责确定出席总统就职典礼名单并发放请柬。一般来说,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主要人员包括俄联邦委员会成员、俄国家杜马议员、俄宪法法院法官、外交使团代表、俄联邦政府代表和地方政府代表以及俄文化、宗教、科学界代表。礼宾组织局甚至对观礼嘉宾的着装都做了具体规定以强化仪式感和庄重感,规定男宾客应当着深色西装,女宾客应穿中等长度的连衣裙。而且,为保证总统就职典礼仪式的顺利举行,礼宾组织局还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就职典礼的排练。

同样,俄罗斯特别重视二战胜利日阅兵庆典的筹备,庆典筹备委员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各种活动和庆祝气氛往往持续数天。每年一进入5月,俄罗斯各个城市就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道路两侧的草坪装点着鲜花,市中心挂上庆祝胜利日的宣传画或者缅怀光荣历史的老照片,主要街道两旁飘扬着旗帜,上书“胜利日万岁!”“向老战士致敬!”等标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的卫国战争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前,自发敬献鲜花的民众络绎不绝。

在胜利日前一天,俄罗斯总统会带领国家领导人向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并向烈士墓前的12座英雄城市纪念碑一一献上鲜花。胜利日当天,俄罗斯会邀请健在的老战士和家属参加红场阅兵式,与本国政要、各国外交人员一同坐在观礼台上观看仪式。

在胜利日前后几天,俄罗斯全国各地都会举办文艺演出、群众集会等其他庆祝活动。俄罗斯各主要电视台循环播放二战纪录片、战争题材老电影、二战老兵访谈等节目。而对于新婚的年轻人来说,身着婚纱和礼服前往无名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也早已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一项传统。

俄罗斯纸质媒体及网络媒体也积极报道纪念活动的相关筹备情况,并开设专栏介绍老战士情况、搜寻牺牲者遗骸情况,重点报道年轻人参与保护历史记忆、卫国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及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等内容。

二、国外典礼制度的主要特点

各国典礼制度的普遍特点是都非常重视典礼中的具体仪式,这既是典礼制度本身内在的特点,又是典礼制度能够发挥影响力的关键。仪式作为一种权力符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好看好懂,又好记好理解。其中,仪式感最强烈的当属英国的国会开幕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