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日本制造业发展近况

日本不仅是装备制造业强国,同时也是成功地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实现装备制造业赶超的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虚弱的经济基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政策,优先发展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学剂、石油等制造业。进入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钢铁、造船、电力、纺织、汽车等主要制造业呈现跃进式发展,造船、重型电机等传统装备制造业得到改造,电子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得以建立,装备制造业开始走向全面复兴。1955~1970年是日本制造业高速增长的时期,此期间日本制造业生产额年均增长16.7%,机械工业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3%,1970年制造业生产额是1955年的10倍,而1970年机械工业的生产额是1955年的22倍。[9]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等在此阶段发展更为突出,汽车、半导体、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品、电机、机器人等行业都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在世界同类产品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后,日本对高能耗制造业进行了较大的结构调整,高能耗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下降,如机械、汽车、家电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则进一步发展,机械工业的比重增长到36%。[9]20世纪80年代,日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工业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实现了突破,经济实现了长期稳定增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供应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内劳动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日本制造业空心化开始加剧。钢铁、造船、白色家电等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制成品产量均有所下降,产品质量问题常有发生,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开始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衰退。但即使进入“衰退的十年”,日本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一直保持在19%以上,制造业仍然支持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制造业也遭受沉重打击,增加值增速由2000~2005年的1.86%下降到2005~2009年的-1.46%[9],制造业PMI指数急剧下滑(如图1-11所示)。尽管如此,日本仍然将制造业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竭力保持其竞争优势并开始积极调整。一方面,日本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积极剥离辅业,布局智能城市、新能源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日本在关键设备、精密零部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制造业的回流,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产业变革方向也已初步明晰。[10]2015年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约0.9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20.5%。

图1-11 日本制造业PMI指数(来源:Trading Economics)

对应日本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其制造业发展的目标是不同的,且政策的针对性很强,主要集中在产业层面、劳动力层面和教育层面。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确立了“贸易立国”战略,利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自由贸易体制大量引进先进科技,在1955~1970年付出不足60亿美元,吸收全世界半世纪以来开发的先进技术;利用关税及非关税手段保护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而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在科研制度上进行创新,其一创设“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加强基础研究;其二创设“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其三创设“科学技术振兴调整费”推进尖端的、基础的研究,推进跨部门、国际共同研究。90年代中后期,日本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经济结构改革行为计划》,确定了日本将依靠科技创新而发展为“高度信息化大国”。2014年日本政府通过《制造业白皮书》,表示将大力调整制造业结构,将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再生医疗以及3D打印技术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比如《3D打印制造革命计划》《新策略性工业基础技术升级支援计划》《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机器人新战略》等。特别是2015年公布的《机器人新战略》,该战略提出3大核心目标,即“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为实现上述3大核心目标,该战略制定了5年计划,旨在确保日本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在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日本的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汽车、半导体等产品逐步风靡全球。像东芝、索尼、松下、丰田等一系列的制造业巨头也为世人所瞩目。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在世界首屈一指,日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一度占据世界70%以上的份额(如图1-12所示),诞生了安川、OTC、松下、FANUC、不二越、川崎等公司,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焊接、油漆、组装、操纵等领域。目前日本已有50余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名单,排名第三。除此之外,占日本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普遍历史悠久,其中持续经营200年以上的就有3000余家,占世界“长寿企业”半数以上。它们大多产品质量可靠,并在所属领域保持着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这些中小企业或为上游大企业提供核心零件,或单独制售中高档商品。如模具制造,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使用的都是“日本造”,因为美国造的模具可轧制3万次,而日本造的模具可以轧制6万~10万次。

图1-12 日本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