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累,交往越深越难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和矛盾,越感到与人相处很累,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轻松。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按理说,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
这其实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叫心理距离效应)来解释。那么,什么是刺猬法则呢?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所以无论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两只刺猬就分开了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它们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一个你原来非常敬佩或喜欢的人,与其亲密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方的缺点就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其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非常失望与讨厌他。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他身旁,来测试他的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整整80个人,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经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这也说明了人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伟大也会变得平凡。戴高乐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与自己的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的关系。在戴高乐担任总统的十多年岁月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过两年。他总是这样对刚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只能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做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他的规定。
后来,戴高乐解释说,这样规定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觉得调动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受到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第二,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唯有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并充满朝气,同时也能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徇私舞弊。
戴高乐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如果没有距离,别人就会随意侵入你的空间,干扰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一长,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相处,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好。
做人累,过度热情招人厌
有的时候对人过度热情,反而没有任何效果,甚至会招来反感。例如,有一位顾客就经常抱怨:三番五次地接到通信公司发来的服务短信,说什么你刚才拨打的电话彩铃非常好听,要不免费试用两个月?弄得他烦不胜烦。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美容店、理发厅给爱美的女士极力推荐美容新产品,推销办理各种会员积分卡、消费卡;影楼拍摄照片,店员极力推荐所谓的“优惠套餐”,并想尽办法让你增加洗片数量;到银行办理贷款,柜员费尽口舌要你办理某种理财业务;进入超市购物,服务员极力推荐某种洗发产品,等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商家来说,顾客是上帝,必须提供热情的服务。但是,倘若“热情”过度了,便会使消费者觉得毫无真诚可言,甚至引来反感。这种看似的“热情”,实则比冷淡还难以令人接受。
热情过度的服务,难以收到商家预期的效果。随着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心理越来越成熟,绝大多数人已不会凭一面之词的夸赞就相信某一种产品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选择商品更加理性。
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人往往都具有一种天生的逆反心理。你越讲得好,越吹得天花乱坠,他反而会产生怀疑,最终导致消费者对这一产品不信任甚至厌恶。
所以,不妨改变一下策略,有的时候创造“热情”,不如创造“距离”,保持点“神秘”。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出版商为了让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取得轰动的销售成绩,特意制造了媒介、书迷和作者的距离感,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收效。出版商是怎么制造距离的呢?
原来,出版社在出版前全面封锁消息,书籍的标题、篇幅和价格保密到发行前两周。不赠送供评论用的赠阅本,不允许采访作者,因为担心考虑不周导致内容泄露而推迟译成外文版本。
首发日之前,刺激性的情节细节,包括关键人物之死和哈利的性唤醒一点点透露给垂涎已久的记者团,并要求印刷商和销售商签订绝对保密的协议。经销商受到严格审查,不过有些被允许在2000年7月8日前,在限定的场地短时间内展示令人眼馋的几册新书样本。
当时,几册新书样本“无意中”由西弗吉尼亚州最偏僻的一家不知其名的沃-玛特连锁店售了出去,不过其中一个“幸运的”孩子被全球媒体长篇累牍地加以跟踪报道,并刊登在了备受关注的每个头版的显著地位。
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拉大了书迷们和书的距离,从而使书迷非得到不可的情绪更为狂热。最终,该书十分畅销,出现在了杂货商店到路边餐馆的每个地方。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该书在出版之前,就过度热情地接受各种媒体的访谈,毫无保留地披露书的内容,恐怕书迷的热情一定会随之降低,不会出现如此疯狂热销的情况。
所以,巧用距离感来活化人际交往,不失为一种策略。只要运用得当,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交往距离多少才合适
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看来,通常而言,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的。据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者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人际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近范围是在6英寸(约0.15米)内,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以及气息;它的远范围是6英寸~18英寸(0.15米~0.44米),在此距离内,人们可以挽臂执手或者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来体现出相互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距离主要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在同性间,常常仅限于贴心朋友;在异性间,仅限于夫妻与恋人。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倘若一个不属于该亲密距离圈中的人,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时随意闯入这个空间,无论其用心与目的怎样,都是不礼貌的行为,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彼此的尴尬,一般会自讨没趣。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
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已不多。其近范围在1.5英尺~2.5英尺(0.46米~0.76米),以能够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谈为宜。这是熟人之间交往的空间。若是一个陌生人贸然进入此空间,就会构成对他人的侵犯。其远范围在2.5英尺~4英尺(0.76米~1.22米)。所有朋友与熟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距离,但一般情况下,和比较融洽的熟人谈话时,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交往时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
它和个人距离相比,无疑又远了一步,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其近范围是4英尺~7英尺(1.2米~2.1米),人们在工作场所与社交聚会上通常都保持这种空间距离。
一次,主办人在安排外交会谈座位的时候发生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未摆放茶几。结果,坐在那儿的两位客人一直都尽可能靠在沙发的外侧扶手上,而且身体也经常后仰。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境和关系下,人们就需要调整不同的人际距离。倘若距离和情境、关系不对应的话,就会使人们出现明显的心理不适。
这种社交距离的远范围是7英尺~12英尺(2.1米~3.7米),它被认为是一种更正式的交往关系。在公司里,经理们一般使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在离桌子一段距离处摆放来访者的座位,这样就能和来访者在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同理,在企业领导人之间谈判、工作招聘面试、教授与学生的论文答辩等时候,也常常都要隔一张桌子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便增加了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得体与正式。
第四种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是在公开演说时演说者和听众之间保持的距离。它的范围一般在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其最远范围在上百英尺以外。这是一个基本上能够容纳所有人的“门户开放”空间。在此空间内,人们是可以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此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和他们交往。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时,双方之间相距的空间距离是彼此之间是否亲近、友好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的空间距离非常关键。
心灵应贴近,形体有距离
交朋友难,而保持友情更难。我们从小就会交上朋友,走上社会,交的朋友更多,而且这些朋友层次不一,等级不同。有的只是普通朋友,有的则是挚友;有的只是生意上的朋友,有的则是生活上的知音和事业上的伙伴。
我们经常会对生活中的交友感慨无限,一些好得不得了的朋友,最终还是散了,有的缘尽情了,有的则不欢而散。“做人难,做人累”啊!
当然,朋友失去了还可以再交,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为了避免失去朋友,让多年的友情随风而散,有一个交友原则值得你考虑——好朋友也要保持距离!
这话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是好朋友,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吗?而现实中很多人友情疏散,问题就恰恰出在这种形影不离之中。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人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出身背景不同,彼此所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学识修养、思想观念、处世方式等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挨得太近,甚至不分彼此,形影不离,时间一长就难免产生矛盾,互相指责对方,说对方的不是,关系出现裂痕,最后人离情散,甚至反目成仇。
世上再亲密的关系,即使如夫妻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过于亲密,时间长了,不仅感情会麻木,而且容易产生矛盾。密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夫妻之间相处的艺术有些共同之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与其因为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适度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而且还能增进对方的感情。
所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过于亲密,一天到晚形影不离。也就是说,心灵应贴近,但形体应该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伤害。但运用这一技巧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如果距离过大,就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现代商业社会,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奔波,实在挤不出时间,这样很容易忘了对方,因此一对好朋友也要经常打个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吃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一般的朋友,最后变成只是熟人罢了,两人的友情等级会逐渐递减!
因此,为了保存你们之间的友谊,为了让你的人生不再孤寂,那就遵循这一原则——好朋友也要适度保持距离!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在交往时,社会地位不同,自我空间范围也会有所不同。通常而言,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就会大一些。当人们与有权力和地位的人接触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可能坐到距离远些的地方,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因为侵犯了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不高兴。
除此以外,人们确定彼此之间空间距离的因素还有性格与具体情境等。比如,性格开朗和喜欢交往的人更乐于接近他人,也较易容忍他人的接近,他们的自我空间比较小;而性格内向和孤僻自守的人就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人,宁可将自己孤立地封闭起来,对接近自己的人非常敏感,当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时,他们很容易产生不舒服感与焦虑感。
我们在了解了交往过程中人们需要的自我空间和交往距离后,就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和他人交往时的最佳距离,以便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尽管我们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还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以下几点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处个人心理空间。人们总以为亲密的人比如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越要尊重对方的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
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个性差异,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最后,要懂得运用和操纵距离效应。
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便能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在这里,距离成了情感的添加剂。可见,有时距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应当培养自己保持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虽然能够显示自己的坦荡,但也会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埋下祸根,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方面出现压力,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明智。
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距离
交友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彼此气质相互吸引的过程,因为你们有共同的“东西”,所以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了好朋友,甚至“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两人的“蜜月期”一过,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试图改变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以致结束友谊。
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了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因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
有些人自以为朋友和自己亲密无间,说什么他都不会计较,便常在朋友面前诉说对他的不满。如果这位朋友心怀宽广,知道你的良好用意还好,但如果他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大度,则很有可能记恨在心,甚至找机会报复你。因此,你在坦言之前,最好是认真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后果,看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是否会产生逆反心理,是否感到你的行为过于轻率,是否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友谊。
与人相处,应当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是说把自己完全暴露给对方,与人亲密得像亲兄弟一般。过于坦诚,对友谊并无多少好处。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对对方本身就是一种负担。与对方靠得太近,就会侵扰别人的生活空间,妨碍别人的生活节奏,久而久之,对方就会对你心生反感,虽然有时嘴上不说,内心却在排斥你。
什么事情都有限度,如果和朋友走得太近,太过不分彼此,只能给别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与朋友适当保持一点距离,让彼此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
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友谊之情长久。
距离得当,关系响当当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说每个人没有朋友是不行的,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依靠朋友帮忙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朋友能给我们带来温暖,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朋友的交往妨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朋友的热情也让我们害怕。
人与人之间交往,朋友之间往来,要认清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各自的家庭、工作和其他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如果不考虑实际,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对方经常与你交往,势必会给对方带来困扰。
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彼此之间也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不干扰和擅自占有他人的个人空间,是对对方的尊重。不过分亲密,也不过分疏远,交往有度,距离适宜,才是最佳的相处之道,才有利于彼此沟通。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交往的次数越频繁,这种差异就越是明显。过于频繁地交往会使这种差异给相互的友谊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张早就知道好友小王有大手大脚、不拘小节的特点,他一直认为这是男子汉粗犷豪放的体现,甚至因此埋怨自己什么事都算计,节俭得过分。后来小张通过小王调到了他们的单位,两个好朋友一下子形影不离了,聊天、旅游、喝酒,出则成双,入则成对,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不久,小张就厌倦了这种生活,原来在他眼里的小王的那些优点不知怎么都变成了缺点。原来的粗犷豪放现在变成了粗心大意,不理解人。比如每次吃饭,小王都会要上满满的一桌菜。有时吃完饭,一抹嘴起身便走,留下小张“买单”。一开始小张还不怎么在乎,可时间长了,并不宽裕的小张就有点受不了了。劝了小王几回,但小王就是那个脾性,根本不想改。有一次吃饭,上述情况再一次出现,这一次小张忍无可忍,终于表达了对小王的不满,使两人的关系蒙上了阴影。而小王也觉得小张小气,不够朋友。
这样的情况的确让人感到遗憾。但生活是现实的,每个人都面临着一定的生活困难,不考虑对方的生活状况,交往时不顾对方的感受,就会给对方造成损害,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做任何事都要有合适的分寸,交际也是一样。我们固然需要朋友,但和朋友也要有适当的距离。距离保持得不好,可能反而给我们造成麻烦。
因此,我们要记住一点,交友不要过往甚密,一则影响双方的工作、学习和家庭,再则会影响感情的持久。交友应重在以心相交,来往有节才比较合适。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在管理实践中,交往中的刺猬法则一样适用。具体来说,领导者如果要搞好工作,则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等行为,但也要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防止员工产生依赖心理,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都往上面推,从而给领导的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没有距离感就难以树立权威。上司为顺利展开工作而注重同下属保持亲密关系固然重要,但一定要避免与下属私交过密。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束缚人的心灵,从而使你对下属难以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
希尔顿为自己的旅馆王国立下过一条原则:最低的收费和最佳的服务。他要求饭店的所有职员一定要做到和气为贵,顾客至上。不管谁违反了这一规定,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平时的工作中,希尔顿总是和蔼可亲,他爱与员工们谈天,关心他们的生活,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所以员工们与他的关系都很融洽。和希尔顿聊天,就像是和一位长辈谈心,不用拘束,也不用担忧,因为他是把每个人都当做酒店的主人来对待的。
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他是绝不含糊的。在工余时间,他从不邀请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
一次,饭店一位经理与顾客发生了争执,居然还大吵了起来。希尔顿知道这件事后,立刻辞退了这位经理。虽然这位经理业务能力很强,为饭店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但希尔顿并没有姑息他,而是严格地执行了规章。希尔顿这种说一不二的性格,使得许多员工都认为他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人,所以都很尊重他。希尔顿的威望与日俱增。
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希尔顿的企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因此,领导和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更能提高其威望,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刺猬效应告诉我们领导要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过于亲密,否则容易丧失领导权威,失去工作原则,但是如何做到与下属之间的适当距离呢?
首先,通过细心观察了解下属性格。
对于性格比较开朗的,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领导应该多接近下属,让他敢于、勇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目的是给他建立自信,更好地激励他的工作热情。
其次,在工作期间一定要分清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在下班以后可以视为朋友、哥们,但工作期间要注意场合,把握好分寸。
最后,当员工碰到难题时候,应该提供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管理者可以帮员工一起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走得相对近一点。
留出空白,让彼此“思念”
中国画里有一个术语叫“留白”,就是画家在绘画时故意留下一角空白,以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尽的遐思。一幅画能够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效果。在音乐中,作曲家作曲时也经常在乐曲中间留下停顿,也能起到和“留白”同样的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也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触动,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这种现象是由空白效应所致的。空白效应是指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空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留白。
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感情的发展不利。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针对某些双方有矛盾、有争议的问题,不妨先放一放,停一停,给彼此一些自省的空间和时间,让大家慢慢去体会、醒悟。
当双方的矛盾或者分歧就要一触即发,当对方瞬间就要大发雷霆的时候,不妨用沉默或者其他如喝杯茶、吃个饭之类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暂时避开对方的锋芒,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通常这样更有利于理性、和平地解决双方的问题。
双方交往中,更要适当地留出空白、空隙,像取暖的刺猬一样,彼此过于亲近,就会互相刺伤,要保持一个亲密度,留点缝隙,让新鲜灵动的空气自由出入。
与人交往,多同流,少合污
小孙进市场部不久,他就发现在这个近十人的部门里,有一个三四个人组成的小圈子。这几个人干活相互之间特别默契,但对这个圈子外的人则多少有点不配合,有时甚至暗中使绊;部门经理有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个圈子中核心人物的无形影响似乎比经理还大。这些天,那个圈子里的马大姐中午有事没事跟他套近乎,昨天问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今天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当她知道小孙现在还没有女朋友时,马上表示愿意为他当“红娘”……小孙知道马大姐是想拉自己“下水”,成为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他有些犹豫;如果自己不进他们那个小圈子,今后自己在工作中也难免不会遭到刁难;如果进入他们那个小圈子,自己又从心里厌恶这种拉帮结伙的行为……他有点不知所措。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以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某一天突然被推到一群陌生的同事当中,就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尽快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你可能会觉得与其跟一大帮无趣的人混在一起,还不如坚守自己的空间。于是,你坚持“三不原则”,不和同事做朋友,不和同事说知心话,不和同事分享秘密。每天例行公事后,就埋头看书,与同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但是,你渐渐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虽然自己谁也没得罪,可一些负面评价老是陪伴着你左右。最后,你才明白,其实人的最本质的特性就是社会性。人们总是寻求同类,排斥异己的。
所以,与同事多“同流”会帮助你尽快摆脱困境。
当然,这里说“同流”并不是说可以“合污”。混迹职场,少“合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群同事老是算计着老板的资财,整天想着怎么把公司的钱多贪点,那你最好远离他们。因为“同流”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影响公司利益,不损毁个人形象,说白了,就是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多“同流”是没有坏处的。而一旦“合污”可能引起大是大非问题,可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
作为白领,你可以与办公室的那些小圈子里的人“同流”,因为不管你看不看得惯,他们都存在,他们都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即使看不惯同事之间的小圈子,你也得习惯与这种小圈子打交道,敬而远之不是个办法。
当然,“同流”也是要讲原则的,那就是要少“合污”:一是,你不能对不是圈子里的同事采取排斥态度,真的“拉帮结伙”;二是,如果这个圈子真的开始“结党营私”,谋取私利,比如统一口径,虚报加班费的话,你就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