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权位之争,历代王朝的开场大戏(2)

玄武门之变是被逼政变,还是野心篡位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举贤任能,体恤百姓,减轻刑罚,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因此,在后人眼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中国历代帝王的表率。但即使是这样一位英明圣主,他的一生仍有很多瑕疵,“玄武门兵变”的历史实情一直让后人迷惑,而他后来修改国史的行为也让人议论纷纷。

贞观三年(629),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别设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但是同年闰十二月,太宗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由宰相监修。从此之后,史馆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门下省的一个常设机构,不再具有修史职责而是专门负责修撰当朝国史。唐太宗究竟出于何种动机要重置史馆,修改国史呢?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仍没有确定的答案,因此成为历史上的一桩疑案,并引发后人对此的诸多不同观点。

一种说法认为唐太宗修改国史,是为自己杀兄逼父篡位辩护。这种观点认为,李世民的皇位并不是合法继承而来,是其弑兄逼父的结果。这一行为并不符合封建法统和道德伦理,就在李世民自己看来,也是不能贻示子孙、垂为法诫的。所以,为掩盖这种残暴的行为,也为了确立他登基的合法性,李世民决定撰修国史,下令创立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这就使史官很难做到秉笔直书,只能按统治者的意图撰写历史。

李世民在位期间,曾不止一次违例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并称是“使得自修改耳”。其实,作为帝王原本是不可以随便看史官写的起居注的。在李世民授意下,史官们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因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大义行为,从而严重歪曲了历史事实。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史官费尽笔墨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李建成的成绩,降低高祖李渊的作用,而且把太原起兵的密谋描绘为太宗的精心策划,而高祖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样,李世民便成为开创李唐王业的首功之人,给人民造成皇位本属于他的印象,李渊退位后也就理应由他继承皇位。如此一来,李世民登上皇位便显得合理多了。

还有种说法认为李世民之所以要修改国史,抬高自己在太原起兵中的地位,贬低李渊的功劳,乃是出于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他要求贞观史臣把太原起兵中李渊由主动起兵变为被动起兵,目的是为了把李渊描绘成一个忠臣的形象,从而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李世民将李渊描绘成是在隋炀帝要下令逮捕他,李世民和刘文静等又设下圈套逼得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不得不反的形象,而且在起兵时李渊还曾号称“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这样一来,李渊就成了大忠臣了。很明显,这种刻画有利于维护李世民的统治,防止人们以此为例,起兵谋反。

以上说法多是各家的推测,并没有明确的史料依据。但是李世民继位后修改创业国史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是他为何要修改国史,其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判断了。

唐宣宗装疯卖傻,不容易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的儿子,武宗的叔叔。他原名李怡,做皇帝后才改名为李忱。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体贴百姓,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使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遂被称为“小太宗”。

然而这样一代明君,在他登基之前却一直被视为傻子,这是为什么?难道唐宣宗真的是傻子?

其实不然,唐宣宗虽然表现得糊涂,其心里却如明镜一般。可他为什么要装傻呢?

这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李忱是唐宪宗庶出的儿子,其母亲郑氏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由于庶出和母亲身份卑微的原因,李忱本当不了皇帝。后虽被封为光王,却一个人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孤独成长。他从小就显得郁郁寡欢、呆滞木讷,与其他亲王相处往往终日不发一言。在宫中,多数人都讥笑李忱呆笨,唯有他的哥哥唐穆宗知晓他的聪明,曾抚着他的背说:“这是我家的英物。”

李忱长大后,痴呆情况愈发严重。人们纷纷猜测,这可能和他在穆宗年间遭遇的一次惊吓有关。当时李忱入宫谒见太后,不料刚好撞上有人行刺。虽然此事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从此以后光王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于是皇族宗亲们认定,这个本来就呆头呆脑的人一定被吓傻了。此后无论大小场合,李忱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

其实李忱不傻,他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生背景注定不能称帝,唯有在乱世之中才有可能夺取政权。穆宗继位后庸庸碌碌,党派之争、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使得唐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李忱装傻让宦官对他放松警惕,他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可以让他夺取政权的机会。

当唐武宗发觉出这位皇叔有问题时,想要置他于死地。可是就在这时,宦官仇公武救了他,并将他送出宫。

会昌六年,唐武宗病危,李忱就在宦官仇公武、马元贽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仇公武等人决定拥立李忱做一个傀儡皇帝,然后顺理成章地掌控朝政。但是当李忱开始着手处理政务时,仇公武就傻眼了。因为对他来说,傻子李忱忽然变得无比陌生,他神色威严,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决断政务有条不紊,和从前简直判若两人。

直到此时,仇公武才恍然大悟,明白当年武宗为什么要把这个“傻子”皇叔置于死地,那是因为在他愚痴木讷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常人莫及的才干和韬略。可惜仇公武明白得太晚了。

“金匮之盟”,杜太后难道有超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赵光义乃合法继位,因为他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宋史》有好几处提到“金匮之盟”,《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三年(962),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的天下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赵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在司马光《涑水纪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一千多年来,没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这一盟约就成了宋太祖坦荡无私的例证。直到清代,古文学家恽敬对盟约内容提出了疑问。

21世纪40年代初,张荫麟曾作《宋太宗继统考实》,后收入《张荫麟先生文集》,认为“金匮之盟”是赵普伪造的,全盘否定此事。除此之外,邓广铭、吴天墀、李裕民、顾吉辰、王瑞来等学者也持相似观点,或怀疑此事的真实性或断定“金匮之盟”实属赵普伪造。

其理由大致如张荫麟所言,建隆二年(961)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34岁,正值年轻力壮之时,赵光义才23岁,而太祖长子德昭也已经14岁。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夭折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20年,那时,长子德昭也已30多岁,怎么会有幼主之说?杜太后凭什么猜测太祖早死、幼子继位,而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呢?实在没有道理!如果确如杜太后所预料宋太祖中年夭折,人们还可以推测,也许杜太后凭经验或灵感有超前的洞察力,尚可勉强解释。但是,太祖活到50多岁,并没有出现因自己早逝而使得幼子主政的局面。如果真有遗诏,太祖临终前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就算是突然死亡,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为什么要等到太祖死后六年才由赵普揭露出来呢?即使公布遗诏,赵光义也应该把全文都公布出来,因为这是他合法继位的有力证据,但实际上却只说了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多有含糊之处。更何况,太祖并未遵守遗诏办事,传位给他的弟弟,而是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

但对“金匮之盟”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证据。关于立此盟约的条件,持肯定论者认为它符合常理。杜太后亲身经历过五代的动乱,这是一个王朝更替频繁的特殊时期,五代君主13人,在位超过十年的绝无仅有,有7人死于非命,杜太后凭什么肯定宋太祖一定可以摆脱前任帝王的“宿命”,不会重蹈周世宗英年早逝、最终幼主执政失国而终的覆辙呢?杜太后在赵匡胤刚当上皇帝时说出了“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这一段话。杜太后认为刚刚建国,根基未稳,随时有可能成为短命的“第六代”。尽管当时太祖正值壮年,但政治风云变化无常,哪里知道宋太祖会不会暴死?哪里知道宋太祖不会被人杀掉?假如真的发生了,十多岁的德昭显然是不足以应付之后的复杂局面的,而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自然就是理想的继承人。

“金匮之盟”疑案属于皇家禁宫疑案,否定也好,肯定也罢,都是根据当时历史事实、政治背景所作出的推断。比较双方的观点,其资料和推断均偏向于对己方所持观点有利的一边,因此越争论疑点越多。

夺皇位,宋孝宗只用了十个女人

皇帝是古代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业,这个职位待遇高,权力大,而且还是终身制,可以世袭,所以前赴后继的竞争者有如过江之鲫,但胜利者却寥寥无几,毕竟皇位只有一个,想要从这么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没有点非常手段是不行的。

宋孝宗赵昚所使用的手段便是十个貌美如花的处女。作为南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赵昚并非嫡出,他本来的名字叫作伯琮,不是前任宋高宗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赵匡胤的后人,是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

自从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宋朝的皇帝便没再从赵匡胤的后人中出现过,按道理,赵昚没有机会登上皇位。但从1127年,宋钦宗胁迫宋徽宗困守东京汴梁时,局面才有了转变。当时刚刚灭掉辽国的金国一鼓作气,攻进了宋朝的首都,将这两个皇帝全部俘虏,同时还抓走了宗室、大臣、后宫嫔妃共计300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对于宋王朝来说是耻辱,但对于赵昚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当时侥幸逃过一难的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创立了南宋,赵构即日后的宋高宗。但宋高宗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就遭到了叛乱,他唯一的儿子在这次叛乱中丧命,而后在建炎二年,金兵攻入了宋高宗所在的扬州城,当时他正和一名妃嫔温存,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失去了生育能力。

眼看着香火难以为继,为了保住赵家的香火,宋高宗从老赵家后人中千挑万选,选出了一名候选人,即赵昚。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宋高宗为赵昚安排了最好的老师,之后在赵昚成年后对他又是不断地加封,但就是不肯将他封为太子。因为宋高宗始终不死心,他试遍各种偏方,想要生出自己的子嗣,但20多年过去了,却毫无效果,宋高宗也只得把心思放在了赵昚身上。

而不立赵昚为太子还有一个原因,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十分喜欢一个名叫赵琢的人。他从小在宫中长大,深得韦太后喜爱,所以韦太后想立他为太子。这令宋高宗十分为难,为了更清楚这两个人谁才是帝王之才,宋高宗想出了一个测试的办法,他派人挑选了20名绝世美女,分别给赵琢和赵昚送去,想测测这两个人的人品和定力。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当宋高宗将这20名美女重新召回的时候,结果出乎意外,他发现送给赵昚的10个美女还是货真价实的处女,而送给赵琢的则已经不是了。通过这件事情,让宋高宗最终立了赵昚为太子。

其实,并非是赵昚的定力好,而是他有一个好老师史浩,此人深谙帝王之心,他告诉赵昚千万不要碰这10个美女,这很可能关乎他将来一生的前程。听了老师的话,赵昚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赵昚就这样赢得了宋高宗的青睐。

绍兴三十一年(1619)九月,金国再次南下进犯,受到南宋的抵抗后,金兵退去。但此时,宋高宗一直奉行的求和政策受到了军民的一致声讨,迫于压力,宋高宗终于将皇位让了出来,赵昚才算正式坐上了龙椅。

这个用10个女人换来皇位的男人可以说是南宋一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他36岁登基,大力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一心想要收复失地。但可惜那时的南宋早已朝中无人,几次征战相继失败。面对残酷的现实,赵昚不得不放弃收复失地的想法,转而将精力放在内政治理上。他从政府、农业、军事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南宋焕发出了难得的生机。

在赵昚的积极治理下,南宋颓废的气象一扫而光,后世将他治理的这段时间称之为“乾淳之治”。国富兵强后,赵昚还是想要收复失地,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所看重的大将军虞允文病死四川,此后他手下再也没有能够北伐的大将,于是,赵昚也就一直致力于内政,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