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是懒人创造的

剑桥大学的面试是必须慎之又慎的。我面试了两次,第一次是由一位非常和蔼的招生导师卡尔·巴隆博士主持的。他问我,你有这么好的预科考试成绩,为什么不考虑当医生或者兽医?我只能猜测他读到的应该是别人的申请表,因为我的成绩单里A、B、C都有,能学习当个脊椎按摩师就很不错了。我支支吾吾地说我多么喜欢物理,我还有可能晕血之类的话。

我的学术面试,说得好听点是漫无目的的。在这里我应该解释一下:其实你并不能真正地在剑桥专门学习物理;事实上,你不能申请学习任何单一的学科。所有考生申请的都是包括各类学科,统称为自然科学。校方这样做的理由是说你需要先广泛地在数个科学领域打下基础,然后在最后一年专攻其中一科。因为我已经把我的兴趣写成了物理学,所以我的面试是跟一位物理学家约翰·沙克沙夫特博士和一位化学家保罗·拉丝比博士进行的。

一开场就很糟糕。沙克沙夫特博士问了我一个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问题;由于压力太大,我脑子一片空白,我说出了我当时能想到的唯一“答案”:“在学校里我们没有学。”这有点像是在说,在沙宣美发学院没人教过你怎么洗头发一样。他又试着问了我关于电磁的知识,我说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我觉得是出于同情心,保罗·拉丝比博士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两个东西放在桌上:一个壁球和一块硬塑料。“如果我告诉你,”他说,“这两样东西的化学组成成分一样的话……”

我顿时愣在那里。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运气有这么好。恰好那天早上,在从柴郡过来的火车上,我一直在填鸭式地读一本牛津与剑桥大学面试的实战手册,而那个问题正好在书上一模一样地出现过。问题的答案跟分子结构相关:组成壁球的分子又长又细又有弹性,它们松散地组合在一起;组成硬塑料的分子则是坚固的晶体结构。

我犹豫了片刻。如果我把早上看到的答案直接说出来,那不就是在作弊吗?在门外冰冷的走廊里,还有六七个满怀希望的十八岁少年,每个人都在祈祷,想要获得一次进入学术殿堂学习的机会。我们不是都应该公平竞争吗?

“我得坦白才行。”我听见自己的心声。一阵沉默过后,我眨了眨眼。“我们上课的时候没学,”我直勾勾地盯着保罗·拉丝比的眼睛说,“尽管我很想试试回答这个问题。”

几周以后,我收到了一封信——我被录取了。我从来没有那么兴奋过,一连几个晚上我都把它压在枕头下睡觉。我实现了我人生中的一大愿望:我被剑桥大学录取,可以去学习物理了。

事实上,我搞错了:我最终被录取的是剑桥大学的化学专业。在我开始上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我的志向跟我的新学院——圣凯瑟琳学院并不太相关。我站在约翰·沙克沙夫特博士面前,告诉了他我想要主修的专业是物理。“真的?”他有些吃惊地说,“但是你对那个化学问题给出了一个如此干脆的答案。恐怕保罗已经认定了你是他的学生。”我跟他表示我还是喜欢物理。“但是你动量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解释道,面试那天我状态不好,其实我是为牛顿物理学而生的。“好吧,”他叹气道,“欢迎你加入我们。”一直到我走到门边的时候,他才抬起头来,说道:“米勒先生?”我转过来,心里充满希望,会不会是要给我奖学金?“你们的学校到底教过你们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