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没有理性的投资】
投资能让钱生钱,是我们扩充财富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大家满怀着对投资市场的信心买入股票、基金、债券甚至是期货,热切地盼望自己可以成为最后的赢家。我们的幻想能不能同时实现呢?
不可能。因为投资者面对的往往是零和博弈,有人赚就一定有人赔。那为什么每个在市场中浮沉的人都坚信自己能赚钱?显然,不断变化的账户已经令许多人抛弃了理性。
投资者的理性都是有限的,在投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认知和行为的偏差。举个例子,某些股民一边看着大盘下跌,嘴上喊着“抄底”,却永远不肯做空仓,眼睁睁看着自己赔钱,这就是理性不足,聪明人做了傻事。
2008年,我国股市遭遇巨大动荡时,股市中约有70%的人是从没经历过“熊市”考验的新人。这些人连基本的公司财务状况都不明白,甚至没有看报关注国家政经大事的习惯,纯属跟风炒作,他们听说股市能赚钱就想来分一杯羹,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理性,结果被牢牢套在里面了。
这些被套牢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钱都是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有些人甚至连给孩子上学结婚的钱都拿出来了。他们满怀幻想地把钱放进市场里,换不到分毫利润不说,还赔了个血本无归。一个业内人士对此无奈地说:“这些人就是送上门来给人家骗的,当时的市场已经疯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人只要肯稍微理性地动动脑子,就能抓住最后一丝机会逃离。但是他们大多数已经被高昂的回报蒙蔽住了眼睛,拒绝思考,最后落到这步田地,其实只能怪他们自己。”
诚然,每个进入市场的投资者都要追求利润,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规避风险。在追求利润的途中,要抵抗住风险的洗礼,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理性。
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曾经这样定义成功的投资者:“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若他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也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
曾经有一家专业机构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进行了罗列,它们包括:
第一,过度自信。投资者刚愎自用。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武断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第二,从众心理。许多不懂得投资的人群都有从众心理。人总是潜意识地认为人多的地方是安全的,导致很多投资菜鸟选择跟着大家走。
第三,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过度反应的意思是,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反应不足则正相反,对公司近期的信息不够重视。这样的非理性会使投资者在坏消息的影响下过度悲观,导致证券价格下跌过度;在好消息的影响下过度乐观,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过度。
第四,对损失的心理逃避。同样数量的投资损失会比盈利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情绪影响,因为许多人在面对必须思考损失的情况时,会选择逃避或者匆匆而过。
第五,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是一种认知倾向:人们把事物分为几个典型的类别,然后在对事物进行概率评估时,过分强调典型类别的重要性,忽略其他潜在可能性的存在。这种非理性会使投资者认定“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而忽略“好股票”价格过高就会变成“坏股票”这一事实。
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情况与上述五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进行对比,来反思自己是不是丢失了理性。理性投资并不是专业投资人士和机构的专利,事实上非专业人士的心态往往更容易放平,从而取得成功。
孙先生在2010年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他对汇源果汁集团进行了长时间的了解后,决定对其投资,并对汇源的股票前景做了预计,认为它会在4.9到6.2的区间上进行调整。当时,由于汇源恢复派息,他的成本已经低于5港币。在确认了汇源股票的价值后,他大着胆子,完全忽略了市场的大幅恶性下跌,专心等待大跌后的增持,最后果然获得了不俗的回报。
孙先生分析说:“汇源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民族知名品牌,而且是高浓度果汁的第一把交椅,拥有自己的上游果园,再加上它的生产成本控制得很好,一定可以进一步发展。”
投资者要规避没有理性的投资,首先应该对所投资的领域进行深入了解,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运气;其次,要慎重决定、大胆执行;再次,要注意搜集与个人意见相悖的资料;然后,进行长线投资,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最后,投资者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
巴菲特说过:“一个投资者必须既具备良好的公司分析能力,又具备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市场中的情绪隔绝开来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投资市场中的过度狂热和过度恐慌都是瘟疫,投资者只有保持理性,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保证自己的资金稳步上升,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不要过分相信投资天赋】
投资者在学习并进行投资的时候,免不了从许多专业人士、成功人士身上学习经验,包括本书之中,也提供了很多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的例子,时间久了,“股神”、“投资天才”等印象就会深深印在投资者脑海里,以至于投资不顺时,我们就会忍不住感慨“如果我也有巴菲特那样的投资天赋就好了”或者“看来投资这方面我没天赋”。
这样的感叹其实并没道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股神”,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者,大部分在投资上有所建树的人都会反复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分相信投资天赋。
在美国投资市场上,有一个被舆论长期推崇为投资天才的人,他叫斯文森。1980年,27岁的斯文森拿到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来到华尔街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正当他的事业稳步发展时,他的母校耶鲁大学的基金投资回报率却长期陷入了低谷。1970年到1982年,耶鲁捐赠基金的年均净收益率仅为6.5%。于是在1985年,斯文森被举荐任命为耶鲁捐赠基金的投资主管。
起初,斯文森并没有资产管理的经验,不知该怎样管理耶鲁巨大的捐赠基金。为此,他首先雇用了一个老同学作自己的战略伙伴。他们两人花了数年的时间评估各种投资组合,并研究不同的投资战略,通过多次的实验,逐渐开阔了视野,斯文森也慢慢地摸索出了自己的投资组合,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他将原本投在国内股票债券上大约四分之三的耶鲁捐赠基金分散到其他一系列的投资项目中,包括购买公司的基金、股权和地产、建材、厂房、设备等硬资产。他的这一系列投资项目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但这些投资组合却恰恰验证了他的投资组合理论所预料的:投资组合降低了波动性,从而提高收益率。事后证明,斯文森的这套投资方式使耶鲁捐赠基金的收益无数倍地增长。
后来,人们不仅将斯文森的成功归功于科学的投资战略,还引申为斯文森的天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直以来,斯文森最令人震惊的举动是聘用基金管理人,这一项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他是如何做的呢?斯文森通过挑选聪明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将耶鲁的捐赠基金分派给100多个不同的经理人,包括几十只对冲基金。他成功地利用这些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开创了现代基金管理模式的先河。
人人都将斯文森当作是天赋起决定作用的例子,但斯文森本人却说:“我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只是因为方法对路而已,在这背后我曾经付出了无数艰辛和努力。至于挑选基金人才,也是我不断虚席的结果。我对有才华的人很感兴趣,我喜欢那些有激情、对自己的事业狂热的人。”
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也是一位广为人知的天才投资家,他曾经表示,投资过程中是没有天才的,所谓的“投资天才”和“股神”,无非是能够根据其自身的投资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的人。而这些方法,只要一般的投资者能够付出努力和时间,也一样可以掌握,任何投资才能都是后天的努力所得。
敏锐的投资眼光来自不断的摸索和学习,如果投资真的是天赋的话,为什么巴菲特的家族中只有他一个人对投资感兴趣?
我们要看到,很多被神话了的投资成功者都是出身于专业机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在分析信息方面占据集中优势并且资金雄厚。如果把他们所依赖的信息源和下属工作人员抽离,他们也会是最普通的投资者。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认清这一现实,肯定自己的能力,牢记成功只能靠自己创造。
王某和吴某是一所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他们都对股票非常感兴趣。大三的时候,两人一起把自己的压岁钱和奖学金投入了股市。因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本来对自己的投资眼光充满信心,谁料一入股市深似海,他们入市不久就遭遇了一个小动荡,几乎把钱全部赔光。
两个年轻人都非常沮丧。王某认为自己没有投资天赋,他垂头丧气地拒绝继续投资,甚至因为这次打击放弃了本来打算攻读的金融学硕士。吴某却没有气馁,他开始跑证券交易市场,近距离跟有经验的老股民和操盘手取经,同时尝试着把理论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他将自己曾经赔掉的钱又重新赚了回来。
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收获回报。把时间浪费在艳羡他人的天赋上是没有意义的。作为一个投资者,只要能在投资市场中聪明地保住自己的资金,谨记先保本再赚钱,不选择成本过高的投资产品,理性消费,善于做出投资计划并坚决执行,就一定可以达成自己的投资目的,锻炼出自己的理财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