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炽煦”方为大问题(1)
- 四哥的胜利:绝代帝国
- 燕山刀客
- 4495字
- 2018-04-11 11:25:16
一、三个儿子,没一个称心
按照汉族封建专制传统,皇位继承人必须是皇后所生之子,称为嫡子。其中的最长者——嫡长子,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只要此人没有特别明显的智力缺陷,没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没有对现有体制进行特别不同寻常的冒犯,不管他才具高低,品格怎样,情趣如何,都几乎注定了他会继承皇位。
说来也怪,这种按年龄而不是按才能确定接班人的制度,看似极其荒唐背离公正,却保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平稳延续。而那些试图搞择优录取的皇帝,却往往因自己的标新立异,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中国人极其重视历史,特别善于从既往中总结成败得失,因此,历代王朝几乎都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皇位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坐上龙椅的当天,他马上就册立正妻马秀英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什么是真爱?这才是真爱!
可朱棣呢,他自己是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登基的,但过了四个多月,直到十一月十三日,才册封发妻徐仪华为皇后。至于皇太子,他更是迟迟不立,这让朝中大臣没有理由不相信:
皇上对老大朱高炽很不满意啊!
事实上,朱棣在南京登基之后,朱高炽还继续留在北京,父皇不叫他来南京,他当然也不敢来。
虽然说长子继承是历史传统,但朱棣自己本身就是通过武力夺位的,他也是一个喜欢不按牌理出牌的英雄。
朱棣出身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二十岁就藩北平,在与蒙古军队的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统帅,并通过“靖难”夺取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大明江山。他天生是一个战士,骨子里流的是军人的血,战场上的拼杀,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负担,而对朱棣则是一种享受。诗人的才华在笔尖上展示,战士的激情在刀光中挥洒。就算进了南京,当了皇帝,他内心那种战争的冲动,也依然无法完全抵制。
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这个道理朱棣也明白,进入南京之后,他特别重视对读书人的拉拢,亲祭夫子庙,编修《永乐大典》。但作为一个篡位之君,内心的阴影是难以抹去的,和有类似经历的唐太宗、元世祖一样,他需要用自己的文治武功,让后人忘记那些不光彩的往事;他需要用一次次大手笔的行动,让周边国家感到发自内心的震慑;他需要用一个空前强大的永乐盛世,向质疑者证明,由他代替朱允炆,对大明江山的长久稳固是更有好处的,对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是更有保证的。
当然,他也希望告别人间之后,自己一手开创的基本国策能够很好地执行下去,让大明帝国延续到千秋万代,让后世历代帝王的作为,都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
可是,自己的长子朱高炽,似乎并不是这样的理想人选。
从形象上来说,朱高炽过于肥胖,没有一国之君应有的威武;从学养上来说,朱高炽饱读诗书,虽说不上才华横溢,但比起父亲来,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了;从性格上来讲,过去那些年里,朱高炽身上所展示出来的书生气质,与朱棣显得反差过大,倒是有几分接近朱标与朱允炆父子,这让当爹的很不满意。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为人比较保守,不善变通,缺乏进取精神。这是朱棣最不放心也最不欣赏的地方。朱棣实在不想等自己百年之后,朱高炽重蹈其堂兄朱允炆的覆辙,把老子辛辛苦苦开创的大好业绩白白葬送,这种可能性,并不是一点儿也不存在的。
不过,朱高炽的燕世子身份,是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老人家亲自封的。当时,朱元璋将秦、晋、燕和周四王的世子都召到南京,并责令他们检阅卫士。
当天,小胖子朱高炽姗姗来迟,最后一个到场。按理说,不挨一顿狠批是过不了关了。但事实却是,朱元璋龙颜大悦,表彰了这孙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朱高炽不紧不慢地告诉皇爷爷:“白天天气太冷,我想等士兵们先吃完饭再检阅,因此就来迟了。”
朱元璋又命诸皇子分阅奏章,朱高炽专门挑出关于对军民生计密切相关的那些文件,并上告皇爷爷。但是对文中的错别字却根本不在意。于是朱元璋就好奇地问:“孩子,你看不出来吗?”(我一个半文盲都看出来了呀!)
朱高炽的回答又令老皇帝相当满意。他说:“我不敢忽视,但这种小过失不足以渎天听。”于是老朱又问:“尧汤之时发生水旱灾害,老百姓是靠什么活过来的?”这孙子略作思考答道:“靠的是圣人有恤民的政策。”这回答把朱元璋说得大喜,认为这孩子有当皇帝的潜质。
说来也怪,朱高炽身上这些文弱特质,朱棣相当反感,但朱元璋却相当欣赏,而比朱高炽更加迂腐的朱允炆,更是成了朱元璋的接班人。
二子朱高煦,倒是有很多朱棣年轻时的影子,朱高煦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的多场战事中表现勇猛,和诸多武将成为至交。而且,朱高煦为人果断,有魄力也有野心,这一点也是朱棣相当看重的。
但朱高煦毕竟不是朱棣,作为武将,他的勇猛与强悍自然是没有话说,但作为皇位继承人,他那争勇斗狠的个性不懂得收敛,头脑简单、容易发热的弱点实在是致命伤。对于治理国家,平衡各方面关系,他明显让人感觉不够成熟。就算有名臣贤士辅佐,也让朱棣无法放心。更何况,朝中的文臣大都不看好他。两个孩子,都不能令自己满意,但发自内心地说,如果朱高煦是老大,朱棣就根本不用犹豫和费神了。可惜他不是。
各位同学也许会问了,不是还有老三朱高燧吗?当爹的为什么一点儿机会都不给?朱棣登基时,老三只有十七岁,自然在“靖难”中很难有所表现,而且生得比普通人还要瘦小,朱棣又怎么会想到将他纳入皇储竞争者之列呢?
朱棣在两个儿子之间游移不定,朝中大臣也很容易地分成了两派,支持朱高煦的,以“靖难”时的武将为主,他们不希望自己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却被朱高炽这样的无能之辈坐享其成(其实朱高炽也是出过力的,北平保卫战就体现了他血性的一面)。而支持朱高炽的,以文官为主,组成了“世子党”,他们希望国家能尽快走入正常轨道,以仁孝礼义(解释权在自己)治天下,绝不能让朱高煦这样的粗人领导。
二、拼儿子也算本事
“靖难”功臣中,也并非完全都是朱高煦的支持者,至少金忠和袁珙站在了老大一边,他们非常希望老师道衍能出来说说话,知道朱棣最看重这位大师的意见。可惜,道衍根本不想趟这个浑水。
金忠无奈之下,想起了求助朱棣身边的一大红人,正是这个人的作用,让朱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个人也因为卷入太深,不仅丢掉了官职,丢掉了自由,甚至丢掉了性命。
当官是门技术活儿,当红的大臣与当宠的妃子一样没有保障,甚至只会更加危险。你和后者一样,都要面临太多的竞争对手,承受太多的流言蜚语;你和后者毕竟又不一样,你是男人,无法让皇帝一睁眼就看到你,无法跟他建立起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金忠找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解缙。熟读二十一史的解缙并不傻,他知道一旦卷入了夺位争储的纠纷,押上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程,甚至可能包括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可是金忠不仅善于算命和表演算命,还善于开支票。
金忠告诉解缙:“世子登基,必将大力倡导文治。而先生作为内阁之首,必将得到重用。”
解缙看着金忠认真的表情,怎么看都不觉得对方是在开玩笑。他知道金忠与大胖子的关系,心想这八成就是朱高炽的原话。自己如果不答应,岂不是得罪了老大,只能被推到朱高煦那边,而问题是,人家二皇子未必能接纳你!
站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时候,站不站得对是一回事,站不站又是一种说法。二选一的成功概率是一半,已经很高了。想置身事外,你会把两边都得罪了!
思考之间,解缙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此,世子党的庞大文官队伍中,又多了一员得力干将。而且,他起的作用,是别人无法做到的。
不久,朱棣居然单独召见了解缙,而正是后者的一番劝说,让这位父亲下定了决心。永乐二年(1404)四月初四,朱棣正式下诏,立皇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而把二子朱高煦封为汉王,三子朱高燧封为赵王。
就在宣布此事之前,朱高炽已经回到了南京。永乐朝的事业已经步入了正轨,因而册封太子的仪式,甚至比朱棣自己登基时,搞得还热烈隆重(前一次是经验不足)。
那一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解缙是如何让朱棣下定决心的?
解缙一点都没猜错,皇上心里更偏爱的还是老二,而绝对不是老大。但朱棣担心的,是汉族王朝的传统习惯,废长立幼,不仅不符合礼法,由此而带来的祸患比比皆是,甚至有了秦与隋的二世而亡。但真选了老大,他又实在不放心也不开心。
朱棣如果是一个尊重传统、循规蹈矩的人,他根本就不可能当上皇帝,也没有勇气开拓永乐盛世。废长立幼的事情,别人轻易做不出来,对于他来说,其实还真没有特别大的心理障碍。但朱高煦在治国能力上的欠缺与不成熟,确实也让朱棣很不放心。
朱棣向解缙诉说心中的苦恼,解缙明白了这位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皇上,您只能选择皇长子!”
“这是为何呢?”朱棣见他如此坚定,不觉得有些意外。
“陛下,两位皇子各有所长,难说孰优孰劣。不过陛下您要选的是大明未来的天子,而不是出征漠北的统帅。治理天下,当然要让天下人信服。大皇子性格柔弱,领军打仗也许会成为其弱点,但治理天下,爱民如子,天下人自然会拥戴他。况且,大皇子也非一味软弱,当年镇守北平,也是相当果敢。”
“说下去……”朱棣若有所思。
“二皇子作战勇猛,在军中威信颇高,但于治国安邦却一无所长,况且脾气暴躁……”解缙一边说,一边警惕地观察老大的眼神,见他并没有发火,底气也就更足了,“王府之内责打后妃,朝堂之上羞辱大臣,这样的事情他可没少干。而且二皇子为人过于自负,远不及大皇子从善如流,如果真立二皇子,臣以为……”
“怎么样?”
解缙突然跪了下来:“请恕臣死罪!”
“爱卿说吧,朕不怪罪就是。”这时候的解缙,那是朱棣跟前的红人啊,所谓死罪,完全是作秀。
“臣以为,如果真立二皇子,那在皇上归天之后,将会引起天下大乱,重蹈秦二世、隋炀帝的覆辙,使您一生心血开创的永乐盛世毁于一旦,不能不防啊!”
这话也就当时的解缙敢说,换成别人,敢把当朝皇帝最偏爱的亲儿子比作隋炀帝杨广,暗讽皇帝自己就是眼光昏庸的隋文帝杨坚,这岂不是分分秒就要掉脑袋的事情。
但朱棣也不得不承认,解缙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不过,解缙应该清楚,朱棣和朱高煦是亲生父子,他们俩一起聊天的时间,当然是朱棣与解缙说话时间的数倍,如果他指责朱高煦的一席话,不小心传到了这位脾气火爆的二皇子耳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爱卿,高炽自幼体弱多病,我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担此大任?”当皇帝才一年多,朱棣对于这份工作的辛苦已经深有体会,坐在龙椅之上,接受群臣跪拜当然威风,杀伐决断当然痛快,但你要承担的精神压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何况一个病夫?
“皇上多虑了,您忘了一个人吗?”
“谁?”
解缙一说出口,朱棣那紧绷的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
到底什么话有这么大魅力呢?其实,解缙只说了三个字。
这可以说是大明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三个字,比“我爱你”的威力要大得多。
“好圣孙!”
朱棣的长孙朱瞻基这时候还不满六岁,却已经表现得格外聪慧,异于常人。与大胖子父亲小时候一样,他读书很努力;与书生气过重的朱高炽不同的是,他小小年纪就喜欢打拳习武,舞刀练剑,让朱棣依稀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
爷爷是真爱孙子啊!
朱瞻基生于“靖难”前夕的北京,朱棣给孙子起的名字中,本身就有很强的预言色彩。都说隔代亲,朱棣对长孙的疼爱,根本不需要什么掩饰,也从来不用顾忌高煦和高燧可能有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