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专利文献的产生及作用
一 专利文献的起源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专利制度催生了专利文献,专利文献的出现又标志着具有现代特点的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早期的专利没有专利说明书,《垄断法》颁布时也未对专利说明书做出明确规定,直至1709—1714年英国安娜女王统治时期,法规中才对描述发明内容的专利说明书有了明确要求。提交专利说明书的时间规定为授权后6个月内。
英国专利史上最重要的变革是1852年《专利法修改法令》,依据该法令英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专利局,并且明确要求发明人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必须充分陈述其发明内容提交专利说明书,说明书将予以公布,公布日期为申请日起三周内。专利申请时提交的说明书可以是临时的,但在6个月内必须提交完整的。其后,1883年修订的《专利法》又将完整专利说明书的提交时间规定为授权之前。专利在申请后无论是否授权都要公开出版。
英国专利局建立了专利说明书处,专门负责专利说明书的印刷和出版。这标志着专利文献的出版首次在《专利法》中有了明确规定,它标志着具有现代特点的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专利法》中开始要求发明人必须充分陈述发明内容并予以公布,以此作为取得专利的条件。这样,专利制度就以资产阶级合同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专利说明书也随之出现。
从1852年起英国开始正式出版专利说明书,并向前追溯出版,配给专利号。现存第一份英国专利文献号码是1/1617 (1617年的第1件专利)。从1852年起还陆续编制了各种索引及分类文摘等文献。1857年英国专利局图书馆正式开放。英国专利局成立后,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大,1852年从原来的400件增加到2000件,1883年达到6000件,1884年专利申请量又激增到17000件。从1617年英国第1件专利说明书的出版到1907年,英国出版的专利说明书累计达37500件。
美国现存的第1件有正式编号的专利说明书是1836年7月15日颁发的专利,另外在1790—1836年间还有9957件未编号的美国早期说明书。目前,部分国家保存的第1件专利说明书的时间如下:德国1877年,瑞典1885年,瑞士1888年,丹麦1894年,奥地利1899年,澳大利亚1904年,荷兰1903年,波兰1924年,韩国1948年,中国1985年。
二 专利文献的定义
尽管各国专利法各有特点,但都反映了专利制度的两大基本功能:即法律保护和技术公开。以出版专利文献的形式来实现发明创造向社会的公开和传播是专利制度走向成熟的显著特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1988年编写的《知识产权法教程》将专利文献定义为“包含已经申请并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权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的或未出版的文件的总称。按照一般理解主要指各国专利局的正式出版物,包括发明申请说明书、发明说明书和官方的专利通报或公报等”。WIPO给出的专利文献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专利文献所涉及的对象是申请或批准为专利的发明创造,即“已经申请并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而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都须经过专利局的审批。
(2)专利文献是关于申请或批准为专利的发明创造的资料,同时包含技术性资料和法律性资料,这些资料是在专利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
(3)专利文献所包含的资料有些是公开出版的,有些则仅为存档或仅供复制使用,专利文献是上述各种资料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4)专利文献由专利局出版,是专利局官方文件及官方出版物。
综上,专利文献可以理解为“各国专利局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包含各种类型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说明书,各种类型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公报、文摘、索引,以及有关的分类资料。专利文献是记录有关发明创造信息的文献。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专利有关的一切资料;狭义的专利文献仅指各国 ( 地区) 专利局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或发明说明书。
专利说明书是专利文献的主体,它是个人或企业为了获得某项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在申请专利时必须向专利局呈交的有关该发明创造的详细技术说明,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著录项目。包括专利号、专利申请号、申请日期、公布日期、专利分类号、发明题目、专利摘要或专利权范围、法律上有关联的文件、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专利权所有者等。专利说明书的著录项目较多并且整齐划一,每个著录事项前还须标有国际通用的数据识别代号(INID)。第二,发明说明书。是申请人对发明创造技术背景、发明内容以及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通常还附有插图。旨在让同一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依据说明重现该项发明创造。第三,专利权项(简称权项,又称权利要求书)。是专利申请人要求专利局对其发明创造给予法律保护的项目,当专利批准后,权项具有直接的法律作用。
三 专利文献的特点
(一)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
同其他信息相比,专利信息揭示发明创造的实用技术,同时告诉社会大众专利权人所能独占的范围,另外也反映了专利产品的市场趋势。专利信息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科技信息,它的内容是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所取得的智力成果。专利说明书清楚完整地描述了发明创造的技术信息,从说明书中获得的技术信息可以让人了解该专利实质的技术内容。专利文献具有较强的法律意义,这是专利文献与其他类型文献相比的独特之处,有人称之为“契约”。专利文献中的权利要求书用于说明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是对专利实施法律保护的依据。专利信息与经济活动结合紧密,每个企业或科研机构的专利,可以展示他们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动态。每个国家的专利,可以展示各国的优势技术领域及发展方向,所报道的发明创造因受法律保护而易于实施和市场化。
综上所述,专利文献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于一体,从专利文献中可了解发明技术的实质、专利权的范围和时限,还能根据专利申请活动的情况,发掘正在开拓的新技术市场以及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鉴于专利文献与制定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政策和企业实施技术创新计划等方面关系密切,以及专利信息的可开发性,应将专利信息提高到战略性信息资源的高度来认识。
(二)数量巨大、涉及学科范围广泛
由于专利的保护对象为整个实用技术领域,绝大多数发明创造会申请专利,专利信息全面反映了人类实用技术领域的智力活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表明,每年全世界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出现在专利文献中,因此,专利文献的数量非常巨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信息源之一。专利文献涵盖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的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记载了人类取得的每一个技术进步,是一部活的技术百科全书。从其学科范围看,它涉及的技术内容从高新技术到日用生活物品无所不包。另外,许可发明成果仅通过专利文献公开,并不见诸其他科技文献。英国德温特信息公司认为有70%—80%的专利文献未在其他刊物发表,欧洲专利局则认为这个比例为80%。可见专利文献是许多技术信息的唯一来源。
(三)公布快捷、内容新颖
为了促使发明人尽快申请专利,大多数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均采用先申请制,当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这就要求发明人尽早完成自己的发明创造,并在第一时间申请专利。申请人为了防止竞争对手抢占先机,在发明创造完成之后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专利申请。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3的发明创造是在完成后的一年之内提出专利申请的,第二年提出申请的接近1/3,超过两年提出申请的不足5%。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案例表明,以专利文献形式公布的重要发明比其他形式的报道要早5—10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多数国家实行了专利申请早日公开、延迟审查制度,所以专利申请的公开时间大为提前,进一步加快了技术信息向社会的传播速度。
专利信息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最新技术信息。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的授予条件是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也就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技术未在国内公开使用过、展示过,并且未在国内外的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性的首要条件,因此,发明创造总是首先以专利信息而非其他科技信息的形式向外界公布,否则将影响专利的新颖性。
(四)格式规范化、高度标准化
作为专利信息的载体,专利文献是依据专利法规和有关标准撰写、审批和出版的文件资料。各种专利说明书均按照国际统一格式出版,采用统一的著录项目识别代码,统一的国家名称代码,这使得专利文献系统性强,著录项目齐全,便于管理和检索。专利说明书一般都有说明书正文、摘要、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其扉页的著录项目,有统一的编排体例,并采用国际统一的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专利说明书正文具有法定的文体结构,从发明创造名称、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到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等,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撰写要求和固定的顺序,并严格限定已有技术与发明内容之间的界线。权利要求书从整体上反映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这种统一的撰写风格明显不同于其他科技文章。另外,国际专利分类系统使各国专利文献实现了分类科学化、统一化、国际化,其分类号的组成及结构超越了各种自然语言的禁锢,使得世界上大部分技术信息通过统一的分类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只需借助属于自己从事技术领域的国际专利分类号,即可获得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
(五)内容完整、准确、详尽
专利文献对发明创造的揭示完整而详细。各国专利法要求的充分公开,使得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十分详尽。发明说明书等有关文件的撰写大多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代理人会同发明人共同完成的,而且还经过专利局的严格审查。申请人为了满足《专利法》的要求,以及对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要求,必须在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对发明创造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而且参照现有技术说明其发明点所在,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给出有益效果。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按照说明书中的描述实现该项发明创造。另外,专利文献不仅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同时也对该技术领域的已知技术做出简要介绍。有些国家在出版专利文献时还附带检索报告或在文献的扉页上著录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因此,专利文献提供了一个对特定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探索的独特视角。通过阅读专利文献,人们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一技术领域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进行概括的了解。
(六)公开性与实用性
各国设立专利保护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在保护专利申请者合法权益的同时,鼓励和保证发明创造成果信息的社会公开化和大众可获得性。因为公开发明创造的成果是专利申请人获取专利的法定条件之一。所以专利信息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公开信息,即记载专利信息的专利文献绝大多数处于公布状态,具有公开性。因此,专利文献所传播的专利信息是公开性信息。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包含为解决具体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要具有实用性,所以专利申请人提交的说明书必须能够清楚、完整地说明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并以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为准。对权利要求书,则要求说明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因此,可以说专利文献是非常详尽、清晰可用的技术资料,它相对于一般科技论文更为实用、更有价值。
四 专利文献的作用
美国汤姆森公司曾指出:“专利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商业经营的最重要的数据信息来源之一,80%可得技术信息都会出现在专利文献中并且通常不会在其他地方再现。”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各国出版的专利文献已超过150万件,全世界累积可查阅的专利文献已超过6000万件。鉴于专利文献所具有的数量巨大、内容广博、格式规范、观点新颖、完整详细以及包含大量技术细节等优良属性,专利文献既是传播最新技术信息、获取科技和商业情报的重要渠道,也是科学计量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专利计量即是通过对专利文献信息的内容、专利数量以及数量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研究活动,是情报信息工作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产物。
(一)科技管理方面
政府部门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制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规划等任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科学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离不开信息和情报,特别是专利信息和情报。利用各国专利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有关专利的统计信息,对其中的专利技术信息和专利法律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各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情况、工业发展趋势以及各个国家的技术实力和水平,从而可以为政府机构制定宏观经济、科技发展计划、进行重大战略决策等提供依据。
(二)技术创新方面
科研选题、立项时,检索有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可全面了解特定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水平,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避免重复劳动和投入,节省时间和经费。科研活动进行过程中,利用专利信息了解已取得的成果及各种解决方案,有助于科研人员开拓思路,启发创造性的思维。专利文献记载着发明创造的丰富信息,反映了现代技术的最新水平。利用专利文献中某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变化情况,可分析出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历史、技术现状、发展动向、研究重点或空白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专利申请数量的变化情况,能够反映出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反映出某项技术的兴衰。因此,利用专利文献可以预测各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及前景。
(三)商业经营方面
在商业经营方面,专利文献是商业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专利文献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应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确定竞争对手,专利文献在披露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的同时,还反映了专利权人的信息。专利文献所包含的专利权人信息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专利权人的市场动向,以及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策略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企业确定竞争对手,并采取措施对竞争对手进行跟踪调研和监视分析。
其二是分析竞争对手,把竞争对手申请的全部专利按照类别进行排序并考察其分布情况,可准确判断出竞争对手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所在,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政策和发展方向。通过考察竞争对手专利申请与专利审批数的比例,可以分析其技术开发研制效益情况;通过考察竞争对手国外专利申请数的比例可以分析其经济实力;通过考察竞争对手每年申请的专利数与实用新型数的比例可以分析其技术实力。
其三是制定竞争战略,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企业若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正确分析所处的竞争环境、竞争态势、竞争对手等情况,及时掌握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覆盖率和国外市场的占有率,确定企业的生存空间及发展方向,找准在国际市场中的位置及竞争优势。
其四是提高技术引进的有效性,指导进出口贸易。利用专利信息确定欲引进技术的时效性和地域性,从而判断其有效性,还可以评估欲引进技术的先进性水平。为避免技术引进的盲目性,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对于产品与技术的进出口贸易,务必预先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检索。这一措施不仅可以主动避免侵权纠纷的产生,避免国家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还可以利用出口产品和技术的专利权更加有效地占领国外市场。
综上所述,专利制度导致了专利信息的产生,专利信息又成为专利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专利信息随专利数量的增长而急剧增长,其倍增周期不断缩短。专利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竞争情报信息源。专利信息的有效传播及恰当利用是专利制度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专利信息资源的开发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效率和速度,成为推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杠杆,并由此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专利信息的有效收集、管理和专利竞争情报的运用决定了企业专利战略的成败,乃至企业的盛衰。因此,作为制定、运用专利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专利信息分析无疑是国家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知己知彼、克敌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