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一代帝王的睿智——汉高祖简论
一 刘邦其人
神秘的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祖籍为沛丰邑中阳里,据当时政区设置推测沛当是县名,丰邑为乡,中阳里为村(汉置沛为郡,丰为县)。姓刘氏,字季。《汉书》说:刘季弟兄三人,长兄刘伯,次兄刘仲,刘季为三。刘季当是刘邦起初的名字,刘邦则是其即帝位后所称。《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曰:“讳邦。”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史记索引》从另一角度来印证此事:“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是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又称姓也。”另外,《史记索引》还据皇甫谧说,刘邦名执嘉,也可作为参考。其父名太公,母名刘媪。关于刘邦,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以下三处颇显神秘的记载:
其一,神迹般的降生。司马迁说刘媪曾息于大泽堤岸上,梦见与神交合。当时雷电交加,天色阴暗,其父太公到塘坝接应刘媪,只见一条蛟龙蟠于刘媪身上,已而有了身孕,遂产下汉高祖刘邦。《史记索引》说:《诗含神雾》云“赤龙感女媪,刘季兴”。这些传说都为刚刚出生的婴儿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其二,赤帝子的化身。等到刘邦年长斩白蛇起义,又有一段记载:刘邦作为亭长,为县押送劳工到骊山服役,劳工半路多逃亡,刘邦估计到了骊山人也就跑光了,干脆就把他们都放了,说:“你们都走吧,从此我也逃命!”这些徒隶中愿意跟随刘邦者还有十多位壮士。刘邦喝多了酒,夜行大泽之中,派一人前面探路,探路者回来报告说,前边有一条大白蛇挡道。刘邦说,这有什么可怕,拔剑斩之而去。后边的人来到这个地方,见一位老太太在哭泣,说是她的儿子被杀,并且说她的儿子是白帝子,是被赤帝子杀死的,哭罢,老妪忽然不见了。赤帝、白帝都是传说中五天帝之一。赤帝为炎帝,主南方;白帝主西方。司马迁通过这位神秘的老妪之口,进一步将刘邦神化,暗示了他的天子身份。
其三,有天子气护身。秦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就带人东巡,借以镇之。刘邦就自作多情地怀疑这股天子气出于自己身上,为躲避秦始皇的巡视,就藏在芒砀山上石缝间。其妻吕雉到山中寻找刘邦,每次都能不费力地找到他,刘邦奇怪问之,吕雉说他所处的地方上空有五色祥云,所以就很容易找到他,刘邦听后非常高兴。
撕下刘邦身上这层层神秘的外衣,可以看到司马迁或者就认为,或者不得不认为刘邦就是真龙天子。从上述几段记载来看,《史记》里仍然存在一些唯心、阿谀的成分,与后人评价《史记》“不隐恶,不虚美”的实录精神不符。但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去看这一问题,就不能苛求司马迁了。一是时代局限,西汉年间,弥漫着浓厚的“君权神授”的思想;二是他个人的认识局限;三是当朝人为当朝人写史,其勇气已经为后人所敬服了!
其志也宏,其节也小
刘邦为布衣时曾在咸阳服徭役,逢秦始皇出游,前呼后拥,冠盖相连,甚是威风排场,“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语虽委婉,胸臆直露。一个农民工竟然对皇帝的威仪如此羡慕,如此向往,“当如此”三个字就把自己定格在眼前这一幕的标准上,其位如此之卑,其志如此之高,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这极大反差之中彰显出人物的非凡与卓异。
刘邦“隆凖而龙颜”(颜,《尔雅》:额也),鼻子高,貌似龙且左股上长有七十二个黑痣,《史记正义》引《合诚图》云:“赤帝体为朱鸟,其表龙颜,多黑子。”《正义》解释说:“左,阳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史记·高祖本纪》还记载:刘邦为亭长(《史记正义》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时,经常请假回家耕田,吕后和她的两个孩子在田间干活,一老父路过此地,为其子女及吕后相面,说吕后是天下的贵人,并说“夫人之所以尊贵,正是因为您的这个男孩啊!”老翁走后,恰好刘邦来到田间,吕后就将刚才老翁的一番话说给刘邦听,刘邦追上老翁,让给自己看相,老翁说:“君相贵不可言。”刘邦称谢,心中暗喜。再有斩蛇后老妪的狂言,吕氏芒砀山石缝间上罩瑞云紫气的梦话,使得这位布衣时期就有宏志的刘邦越来越自信,追求的目标越来越高,好像自己就是真龙天子,未来的皇帝非己莫属。
秦二世三年,秦将章邯、王离攻破赵,赵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次之,向北救赵。项羽杀了宋义,自率兵马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巨鹿之战,而沛公直接西进入关。按照刘邦与项羽之约,先至咸阳者封王关中。刘邦走了捷径,项羽救赵向北绕了个弯,所以刘邦幸运,顺风顺水到达咸阳,活捉了秦王子婴。但未被封为关中王,却被封为汉王,入蜀。韩信先属项梁,项梁死后归属项羽,因屡次献策项羽不听,故逃离项羽归汉。还未来得及得封官,恰逢一事犯法连坐,共涉及十四人。已斩十三人,最后一个轮到韩信。韩信对监斩官夏侯婴说:“汉王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何要杀壮士!”夏侯婴看其长相,听他口气都不一般,就留下韩信,并报告了汉王。汉王就拜韩信为治粟都尉(筹粮官)。汉王之所以不杀韩信,并不是他觉得韩信有多大才能,而是他对“得天下”三个字极为敏感,说到了他的心窝里,韩信才幸免一死。
韩信不满足这一官职,认为自己并没有被重用,因此又逃离汉王,萧何把他追回来。汉王责备萧何说:“逃跑那么多将士你不追,为什么偏要追一个韩信,让他走吧!”萧何说:“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汉王说:“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遂拜韩信为大将。
刘邦的这一言一语,一个事件,一个细节,甚至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一种姿态,无不流露出他要霸天下、位至尊的宏图大志,昭示其信心、决心与野心。刘邦虽有霸天下的宏图大志,却是一个不拘小节之人。司马迁说他:“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魏王豹评价刘邦:“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史记·魏豹彭越列传》)他经常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事情。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就记载,郦生要谒见沛公,沛公就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生何许人也,那是开封陈留的郦食其,贤人。陈胜过陈留,郦生藏起来不见,听说沛公能成大事,来谒见,不知沛公如此无礼,无怪乎郦生不拜。《史记·黥布列传》也见这样的记载,淮南王黥布归汉,刘邦已封汉王。汉王以什么姿态来接见淮南王黥布呢?仍然是坐在床上洗脚,召黥布入见。黥布一见大怒,后悔不如不来见汉王,“欲自杀”,羞辱得无法活下去。刘邦的这种做法一不符合自己身份,二不适合要见的对象,三会引起对方极大的反感。然而,即便如此,这些人最后都还是服帖为其所用,这就是刘邦的高招,那是后话。刘邦轻慢戏弄人,不讲礼节还有更甚者:御史大夫周昌,为人耿直,官高位显,封为汾阴侯,“自萧曹等皆卑下之”,这样一位重臣去见高帝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史记·张丞相列传》)更有记载说,刘邦不好儒,有带着儒冠来见他的,解其冠“溲溺其中”。
我们读《史记》到这里,这些事情和一位奠定大汉王朝四百年基业的开国皇帝联系在一起,令人难以置信。但细细品味,却不觉奇怪。这一方面反映了刘邦确实在礼节上的缺失,有失身份,影响不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种性格带来的积极因素:他可以肆意戏弄大臣,但他也能够容忍大臣对他的不敬,比如说,不拜,大怒,甚至直接骂他为桀纣,他都能一笑了之,从不计较。查勘此前史籍,如此君王者未见有也。
如果说上面的记载是说刘邦在小节上的问题,那么,下面的两件事让人更难简单评价。
先是汉王兵败彭城,楚兵追杀甚紧,汉王家眷失散,太公、吕后皆被楚军擒获;汉王在逃跑的路上遇见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元,上车一块逃跑,眼看楚兵越来越近,刘邦竟把两个孩子推下车,自己逃跑,幸有御者夏侯婴下车把两个孩子捡起来放在车上,“如是者三”。得脱以后,为此事汉王还要斩夏侯婴。
再有太公、吕后在楚军中为人质,楚汉两军对垒广武,当时项王部将彭越在梁地反,绝其粮道。项王有后顾之忧,就以太公、吕后为筹码,胁迫汉王退兵,如不立即退兵,就烹煮了汉王的父亲。汉王不仅不退兵,下面的一番话让我们每个读过《史记》的人都记忆深刻:“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欲杀之。幸有项伯劝说得免一死。
怎样评价这两件事,从正面说,可能这是政治的需要,为争天下可舍小家。但从感情来说,对上振振有词说太公,如此残忍,对下接二连三坠子女是那样的无情,这样的作为似乎让人们将他与一个少情寡义、厚颜无耻的无赖形象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也许这就是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伟大之处。也许这样记人物,才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展现给人们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侧面,是人,就不是神。这也许就是“实录”吧!也许司马迁受时代的制约,受王权所迫,将“君权神授”的神秘外纱披给了刘邦,而史官“不虚美”“不隐恶”的品格,又促使他自觉、巧妙而又无情地自焚了这件外纱。
为人大度
《史记·高祖本纪》云:高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天下大乱,与项羽先兄弟后仇人。项羽是上弑怀王、下杀无辜,城破之时不留遗类,坑杀士卒,残暴无比;刘邦先于诸侯至咸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降服。众人想杀掉他,刘邦不肯,招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以抚百姓。就连项羽死后“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实为大仁;刘邦初为亭长,当差押送劳工,于大泽中将众人释放,自己却无法回去交差,把风险留给了自己,方便让给了乡亲;楚怀王被杀,刘邦以原来天下共立缘故,昭告天下,素衣发丧,共击凶手霸王,不能算不义;刘邦虽不拘小节,然大礼不失。韩信初归汉,未显其能,然而他能采纳萧何的建议,让其将兵,并择良日斋戒设坛行大礼拜将;义帝死,刘邦袒胸大哭,为义帝发丧,祭奠三日。就连项羽自刎之后,刘邦也前去祭吊,“泣之而去”。大事面前不可谓无礼;刘邦从善如流,集天下智为己智,可谓大智;天下已定,刘邦与诸大臣剖符履约,不算是无信。刘邦虽先是不喜欢儒学,但儒之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在他身上都有彰显,这大概也是他能挫败群雄王天下的原因吧!
二 刘邦用人
刘邦大智还表现在他的用人之道上。刘邦在用人、驭人方面颇感自豪,而且以此作为他能得天下的根本原因。《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问王陵,项羽失天下,自己得天下的原因,王陵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
的确如此,刘邦能用人、善用人,天下豪杰乐为其用,这是他的大智慧。淮阴侯韩信有才、有能,更有傲气,刘邦曾与韩信论及诸将才能。刘邦问:“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所以为陛下擒也。”这一段风趣而又滑稽的对话,一方面流露出刘邦对自己用人、驭人智能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反映出像韩信这种不与樊哙、周勃为伍的狂傲之徒对刘邦的臣服。
刘邦用人,不拘一格
上至王公贵族,如张良、韩信之流;下至班差小吏,如萧何、曹参之辈;隐士、游侠者,如季布、郦生;市井末流、游手好闲者,如陈平、韩信;前朝旧臣,如章邯、叔孙通;势利叛将,如彭越、英布等。不论出身,不论卑贱,不计前嫌,只要能为刘邦定天下出力者,来者不拒,留者善用,形成了一个争霸天下的庞大的刘氏集团。在这些人中,有的终生追随刘邦,为刘氏争夺天下、治国安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奠定汉家基业的元勋,如萧何、张良、陈平、叔孙通等;也有中途叛逆,被刘氏淘汰者,但他们也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刘邦的大业输入了一定的正能量,如韩信、英布、彭越等。
大浪淘沙,蕴含着人世间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的哲理。但刘邦为达到争天下的目的所表现出来的过人睿智值得后人效法。
刘邦用人,用人不疑
刘邦用人,用人不疑。这也是刘邦用人、驭人,众豪杰愿为之驱使的秘诀。
刘邦入关中称王四年,这四年中,多是领兵在外打仗,关中一应诸事全部托付萧何。当此时,就像后来刘邦想治萧何罪时王都尉说的一番话一样,“摇足之间,关西之地已不属汉王了”,甚至建造的豪华宫殿,刘邦都不知道,可见萧何的权力有多大,但刘邦对他没有一点戒备之心,所以萧何才得以施展才华,镇国家,抚百姓,保障部队供给,保障部队兵源。
韩信由楚投汉,刘邦对他的才能并不了解,一旦他最信任的萧何向他介绍韩信才能,他便毫不犹豫设坛拜将,将带兵大权交与这位初识之人,表现出刘邦用人无限的信任和诚意。所以,韩信愿意为其出力,攻城略地,斩将搴旗,垓下一战,彻底消灭项氏集团,为刘邦定天下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陈平,乡里游手好闲之辈,人说其盗嫂,品质也有问题。先从魏王豹,又投项羽,项羽不能用,又从刘邦。刘邦遂封为都尉,使之参乘。众人说刘邦,楚之亡徒,还不了解,作为参乘不安全,刘邦却越发信任,这使陈平极为感动。陈平献离间计,让项氏君臣相互猜忌,以削弱项羽的力量。但代价是需要四万斤金,这不是个小数目,即使给他,他怎样去使用,如何监管他,都是众大臣脑子里的问号,而刘邦“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史记·陈丞相世家》)古人云,宰相肚里行舟船,在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驾驭宰相之人之大度。无怪乎在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陈平为“全社稷,定刘氏之后”不遗余力。
刘邦用人,知人善任
刘邦不善用事,而善用人。他善于观察总结大臣的基本品质,如能力、素养,尤其是忠诚程度。对于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了如指掌,用其长,避其短。其临终之时的一席话可窥一斑。“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王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刘邦对大臣的性格、才能、资历等了如指掌。推荐曹参,重在资历。曹参是武将,做丞相或有缺憾,但资历深,曾在定天下后论功排次时,与萧何不相上下,且年龄与萧何几乎相当,虽为相不大合适,但可作为一个短期过渡,以镇天下。王陵才能可胜任丞相,但王陵的缺点是憨,不会变通,不灵活,陈平辅之,可称万全。后来在是否封吕氏为王问题上得到充分验证。高祖十二年春三月,为保刘氏江山永固,特别警惕吕氏弄权。刘邦在太庙与群臣杀白马盟誓,包括吕后,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如违此约,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载:“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悦。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周勃曰:‘始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也可佐证刘邦识人之深刻。周勃很厚道,但文化程度不高,可为太尉管军事,并可安刘氏,这在以后都得到了验证。
刘邦有知人之深,才有任人之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隐恶扬美,方使人尽其才,士尽其用,堪称志在天下,不拘一格的大智者。
三 从善如流,积小智为大智
历代开国皇帝,从唯物史观讲,他们都是人而不是神,在他们身上都具备常人具有的东西,比如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与常人一样各具有其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但为什么这些人能从众豪杰中特立独出?大概总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刘邦也不例外,在他身上有好多不良嗜好和习惯,酒色之徒,轻慢侮人,怎么能当皇帝,殊不知在刘邦骨子里蕴藏着大智慧,那就是从善如流,积小智为大智,用小智为大智,这是他作为一代开国之君高妙所在。
司马迁写《高祖本纪》,用了一万两千多字的篇幅记述了刘邦叱咤风雨,起于布衣,终于至尊的传奇一生。阅读《史记·高祖本纪》,除了感受到这位皇帝的宏图大志外,也很难察觉到出于他自己的雄才和大略,印象最深的是他善于吸纳别人的意见。据粗略统计,仅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就记载有二十次纳谏。而阅读《史记》中的其他篇目,如描写汉初将相的《世家》及《列传》,多有与刘邦建言献策的场面,我们看到刘邦表态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善”字。《史记·高祖本纪》中每五百字就有谋士献策、刘邦纳谏的片段,描写西汉初年历史的其他传记中,“善”字比比皆是。刘邦善于吸纳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我们叫他从善如流。这些点滴智慧,像一条条小溪源源不断地流入刘邦的脑海中,汇成了一个巨大的智慧海洋,对于他定国安邦驭天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刘邦从善有大海不择细流的胸怀,不论贵贱、尊卑,只要是有利于夺天下、治天下的话他都听,上至文臣武将、智囊谋士,下至布衣百姓,内侍家奴,一以视之。张良是刘邦的智囊谋士,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邦言听计从,查《史记》中凡子房为刘邦谋划一生,唯有一次不听,那就是刘邦易太子之事。刘邦嫌孝惠不似自己性格,又加上宠戚姬,一直想废孝惠立赵隐王如意,张良进谏,不听。因为这是家事,同时掺杂着刘邦当时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刘邦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非常固执,刘邦不听,张良也不便苦谏,这样的情况,《史记》记载的只有一次。然而,太子最终还是依张良计,安排四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与太子孝惠一起饮酒,刘邦见后大惊,遂认为孝惠有威望以天下,不再提易太子事。(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高祖本纪》还记载,义帝被项羽杀死以后,刘邦“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并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项羽弑君不义之人。这是事关能否抓住项羽杀义帝、加强正面宣传、凝聚天下志士之心、为刘邦夺天下打造舆论基础的大事,而此等关天大事刘邦则是听从了一位叫董公的三老之一的高见。三老是一个什么官位?《史记·正义·百官表》说:“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三老掌教化。”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三老就相当于现在乡里分管文教的副乡长。当时刘邦已封汉王,但就这样官职卑微者的建议,他能听得进,并且采纳。《史记·高祖本纪》还记载一件事:高祖六年,刘邦行的是父子礼,五日朝拜一次太公,太公出身布衣,并不知礼。而他的家令说太公:“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来高祖再来朝拜父亲,太公就抱着扫帚到大门口迎接,倒退着行走,高祖大惊,下车搀扶着太公,问他怎么这样呢?太公就把家令的一番话说给刘邦听,并说:“怎么能因为我乱了国家的法度呢?”刘邦听后觉得这是建立国家法度的一项内容,他们说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封太公为太上皇,赐给家令五百斤金子。
至于隐者、降将,哪怕是初次相见,只要觉得他们的建议有道理,于政有利就采纳,可见胸怀若大海,才是大智慧。刘邦采纳别人建议,不但不讲对象,不讲身份,而且不讲场合,不论条件,不怕丢面子,不怕失身份。我们读《史记》,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他争夺天下的历史进程中,身边谋士如张良、陈平、萧何、周勃之流,随时为其出谋划策,刘邦采纳大家的智慧,把握斗争的方向,制定斗争的措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在《史记》中例子颇多,不再赘述。第二种情况是对于来访献策的对象没有信心,没抱多大希望,所以慢待访者,甚至做出无礼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听到有理的建议,刘邦总是不怕尴尬,不怕丢面子、失身份,马上换一副姿态,礼贤下士。比如与郦食其第一次相见,刘邦对这位无名之士不抱希望,一面洗脚,一面接见,何其无礼。等到郦生说,足下一定想诛灭暴秦,怎么能对贤士这样无礼?于是刘邦穿上衣服道歉,并请郦生上座,何等尴尬!但就因为他不怕丢这个面子,郦生才献奇计袭陈留,刘邦采纳其建议,遂得大批军粮。前面提到第一次见降将英布也是如此。刘邦称帝后,总感觉萧何权太重,恰好萧何向皇上请求让百姓到上林苑种田,刘邦大怒,怀疑萧何收了人家财物才替人说话,于是把萧何交给廷尉治罪。王卫尉问:“丞相犯了什么大罪,如此严厉惩罚他?”刘邦说:“我听说秦朝李斯为丞相,有功都归到皇帝身上,有罪自己承担,如今萧何收别人的好处,让人占我的上林苑,向百姓讨好,所以治他的罪。”王卫尉说:“身为宰相,如果为百姓争取对百姓有利的事,那才是宰相应该做的事情,你怎么能怀疑他收了人家的好处呢?过去你和项羽打仗的时候,萧何常留关中,那个时候如果他一摇脚,函谷关以西的地方早就不是陛下的了。那时他不去贪钱,现在还会去敛财吗?况且李斯的做法并不可效法,那秦王正是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才导致国家灭亡的呀!”刘邦无言以对,当天就释放了萧何。萧何一向恭谨,光着脚去见刘邦谢罪,刘邦厚颜狡辩说:“年龄大了,可别这样。你为百姓请占我的上林苑我不给,那我简直就是桀纣,而你是贤相,我拘禁你,并不是为了治你的罪,而是想让天下知道我的过失。”(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尽管刘邦轻松地用很难令人信服的理由把这档事给抹过去了,但我们通过刘邦堂而皇之的语言,或可窥测他的内心世界,他认识到这事办砸了,一是为皇家私利得罪百姓,二是这种方法使忠臣良将心寒,为天下笑。知道错了,就要纠正。作为一代帝王,不管怎样,能听进别人的劝说,知错能纠已不多见。
第三种情况是在有的事情上,刘邦已有自己主张,甚至非常坚定,但当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而谋者观点又恰与他的相反时,他会琢磨是否有理,是否有利于王天下,觉得有理,他就马上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改变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观点。比如萧何荐韩信,刘邦就很恼火,然而,一旦萧何说出争天下必需此人,刘邦就以大礼拜将;萧何在关中建宫室甚是奢华壮观,刘邦又是大怒,天下未定,怎么这么奢靡,萧何说:这是威严的象征,你想王天下,树皇威,没有这不行,刘邦转怒为喜;刘、项鸿沟划界后,刘邦欲入关中,认为可罢兵休息了,而张良等出主意,这正是消灭项羽的好机会,刘邦则率兵又东进,结果形成垓下决战的战略态势。
刘邦善于吸纳别人智慧,服务于自己的事业,实在是一个大智之人。刘邦打天下,关键的几步都是听取别人谋划的结果。在定都问题上,是都洛阳,都关中,齐人刘敬说以利弊,刘邦认为刘敬说得有理,遂都关中,为刘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刘邦先破咸阳,是占据宫室,掠夺财货或是还军霸上,约法三章,刘邦采纳了萧何、张良的建议,以收天下之心。刘、项鸿沟为界,战与不战,纳张良之谋,成为争霸局势的大转折。
《史记》中记载项羽谋士不多,够重量级的当为亚父范增,但几个关键的时刻范增献计“不听”,最终不用。更有一事可证刘项天地之别,鸿门宴后,项羽西屠咸阳,杀王子婴,烧秦宫室,收其财货妇女而东,有人说项王:“关中阻山河四塞,可都以霸。”项王则说:“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谁人知之。”献策者讥讽为“沐猴而冠”,却被项王给油炸了。这大概就是大志与小志、大智慧与小智慧的区别吧!读《史记》我们会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智慧与智慧的撞击,推动历史前进,同时也分出优劣、大小。大智慧战胜小智慧,这符合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史记》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刘邦把萧何、张良、韩信作为辅佐他打江山的三大能人,三者都是智慧之人,但他们的斗争也显优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萧韩智慧之争。
我们读《史记》,一方面看到的是一生受人诟病的刘邦,从这个角度看刘邦,刘邦甚至不如一个常人;另一方面领略的是刘邦的虚怀大度、海纳百川的胸襟,用尽天下能人、驾驭天下能人的大智慧,将这二者集于一身,这就是司马迁以“实录”精神塑造的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