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发展

创新首先在于理念创新,就是用创新的思想、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其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突出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创新理论的提出,到创新理论自身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我们理解创新、把握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 创新理论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作为一种理论,自熊彼特开创创新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着创新理论。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快速发展,创新主体、创新活动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形成了一批新的创新理论。

(一)创新理论的基础

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创新”这个词由来已久,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就包含丰富的创新达变的思想,如《易经》中《杂卦》里就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事物。

在西方,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一直是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之交相继出版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两本书中,熊彼特对创新加以全面、具体的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理论体系。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是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五种类型: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认为经济系统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因此,经济发展应该理解为一种变化,造成经济发展或经济变化的动因,“是流量系统自发的和不连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扰动,永远改变和替代不了先前存在的均衡状态”〔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5页。。这种经济系统内部“自发的和不连续的变化”,就是创新。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创新活动,在于获取潜在的经济利润或者争取带来盈利的机会,只有创新者才是企业家丁娟:《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6期,第27~29页。

熊彼特的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现象。他认为,创新的出现,造成了对生产资料和银行的扩大需求,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到较多企业后,盈利的机会就会减少,对生产资料和银行的需求也减少,导致经济萎缩;经济的衰退又会促使企业家进行新的创新以寻找盈利机会,从而导致下一轮经济的高涨、收缩,从而形成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同时因为经济领域的广泛性,创新不是单一存在的,不同领域、多种多样的创新因其时间的长短和效果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周期的不稳定性,呈现出长周期和短周期的差别。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以周期性的波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创新使潜在的利润变成现实的利润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一批无法创新的企业在此过程中被淘汰。据此,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来说,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丁娟:《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6期,第27~29页。

当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于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过程,熊彼特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Paul M. Sweezy, 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pp. 94-9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是经济理论,又是社会发展理论〔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贺力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115页。。熊彼特的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及加尔布雷思的新工业国理论等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理论的发展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引发了从系统总体的视角剖析创新过程机理的大量研究。

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开始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创新学派。以曼斯菲尔德(E. Mansfield)、施瓦茨(N. L. Schwarts)等为代表,从技术的创新与模仿、推广、转移的关系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另一个是制度创新学派。以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等为代表,把创新与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强调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丁娟:《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6期,第27~29页。

1.技术创新理论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提出了技术模仿论,他的理论主要解释一项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后,究竟需要用多久才能被该行业的多数企业所采用。尽管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对技术模仿和推广的解释,但因其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与实际相差太大,从而对现实经济的解释能力有限。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门斯(G. Mensch)提出了技术创新论,在其代表作《技术的僵局》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利用统计资料证实了技术长波论,把创新分为基础创新、改进型创新和虚假创新三种类型,由此提出了基础创新的前提和环境。他认为,当经济陷入危机时,只有新的基础创新和新的产业部门才能使经济走出危机。缺乏创新或者说技术的僵局,是导致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卡米恩(M. I. Kamien)和施瓦茨(N. L. Schwart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市场结构论。他们从垄断竞争市场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回答了什么样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最为有利的问题。他们认为,决定技术创新的变量有三个: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垄断力量。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中间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垄断统治条件下,因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不容易引起重大的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因缺乏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的垄断力量,也不利于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而在市场竞争保持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2.制度创新理论

诺斯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著作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重点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他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安排的一种变革。制度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创新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而这些收益在现存的制度安排下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人为地、主动地变革现存制度中的阻碍因素,才可能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制度的创新通常通过个人、自愿合作性的安排和政府的安排来实现,具体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成本和收益以及决策者的影响力的大小。

拉坦(V. W. Latan)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拉坦在综合舒尔茨和诺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创新理论模型。在他看来,“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327页。

(三)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世界经济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

有的学者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归纳为三个学派:宏观、微观和综合学派。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研究了日本经济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结合组织和制度创新,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这反映出国家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追赶和跨越,必须将技术创新与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创新系统。政府应充分发挥提供公共产品和制度供给的职能,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不断创新。伦德瓦等一些经济学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视角,探讨用户和生产厂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研究创新系统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有价值的知识,并在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经济学者迈克尔·波特则把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机制和宏观绩效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他认为,国家的竞争力反映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基础上,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为本国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构建适合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创新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框架,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这些理论仍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

20世纪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出的挑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特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创新性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理论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指引中国革命和发展走向胜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道路,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

二 创新发展理论

(一)创新实践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实践创造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劳动是实践最初始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人类社会就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实践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周围世界的活动,是人的主观标准和物的客观标准的辩证统一体,体现着人和周围世界的双重建构关系。由此,可知实践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讲具有创新性,是创新性和常规性的矛盾体。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践内含的创新性和常规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发展和变革,实践的本质日益由原初的常规性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创新性占主导地位发展,实践日益从常规性实践发展成为创新性实践。

创新实践指依据对事物的规律、属性和关系等方面的新发现或新运用,促使人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创新实践由于在实践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形式,因此能够创造出在质上不同于先前实践的新成果。创新实践以人在现存世界中产生的新需求为起点,“以主体的创造本性为主体性根源,以客体的可选择性、可利用性、可分解性和可组合性为客体性根源”蔡英田:《论创造性实践与重复性实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13页。,是人发挥其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预先对实践的结果和过程进行理性建构和设计,并通过对客体的现实改造活动,创造出新的、更高的、更能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和要求的实践结果的过程,其生动地体现了人类实践的质变、飞跃和发展。较之于常规实践,创新实践更能体现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能进一步拓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更能体现出实践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特性。

(二)创新发展的概念及特点

1.创新发展的概念

随着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本方式的实践日益由常规实践升华为创新实践,作为实践的成果和一般过程的社会历史发展也日益由传统发展升华为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把创新发展放在最高的战略位置,也是我们对当代中国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历史跨越。

创新发展指在人类实践发展到以创新实践占主导地位,并由此成为实践活动的主导形式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即物的生产、人的生产特别是精神性生产均呈现出以创新为主要驱动,以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创新为主导形式,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其过程杨启国:《创新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0。

2.创新发展的特点

与常规发展相比,创新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杨启国:《创新发展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0。。第一,凸显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人本性。在常规发展阶段,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依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人在更大程度上受“物的依赖性”的束缚,人的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在创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实践,人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物的依赖性”的束缚,逐渐地在社会生产中取得了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主体性,人能够更加自觉、更加自主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从而其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有可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第二,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第三,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时效性。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实践日益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创新实践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时效性。第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机遇性。第五,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性。

(三)创新发展的规律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也可以说当代经济表现为创新经济。

1.“知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创新发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从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把知识和财富看成两种形态的事物,那么,在微观组织层面上转化的过程就是创新,在宏观层面上转化的过程就是创新发展。创新强调组织单元对新知识的商业转化,创新发展则强调系统进入了新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状态。因此,创新和创新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经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资源Nelson, R. , Winter, S. ,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67.。与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具有累积性(即越被使用、越添加,则越多)Romer, P. ,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1990, pp.71-102.。累积知识的重新组合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基础,这种链式循环发展能够抵消规模递减效应Weitzman, M. L. , “Ecombinant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2), 1998, pp.331-360.,最终引致经济的加速增长。

知识资源的载体主要是大学、科技组织、社会信息部门和企业研发机构等。数据也属于知识资源,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革命使经济系统中出现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知识资源,使互联网成为新的资源载体形式(虚拟载体)。知识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着知识作为创新要素的流动和使用。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由知识资源永无止境的扩展推动的。当代经济已经表现出知识资源爆炸式增长的特点,加速膨胀的知识资源与现实经济发展日趋同步,其相互加强的作用明显提升并主导着现实经济的运行王胜光等:《创新发展政策学研究的基本命题》,《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3期,第321~329页。

2.“知识”的运用促进了创新发展

在商业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智慧的运用就会产生新的知识,如发明和专利。新知识一经产生,创新就不仅仅表现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还形成了新的生产要素,这种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增加了知识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能够智慧运用知识的人主要是创新者和企业家。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创新者和企业家整体的数量和水平。创新者和企业家整体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文化、历史、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在系统整体运行层面上,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政府等私营和公共部门联合构成的组织网络及其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决定着国家的创新绩效Freeman, C. ,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Pinter Publishers, 1987), p.104.。知识创新在产业系统中的应用和扩散带来了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供给规模的扩大。

3.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影响系统的创新

经由价值再分配,社会分享了发展的成果,并形成对创新发展运行的再投入;经由价值再分配,创新发展带来了社会福利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扩大了系统支撑发展的资源和对生产的再投入。一方面是社会价值再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对知识资源和创新过程不同的再投入力度。价值再分配决定着对知识资源增长和创新及其应用和扩散行为的投入力度,决定着能否建立起更为强劲的创新发展再循环。国家财政经费预算、税收制度安排、促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机制等政策安排都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够建立怎样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社会的再分配机制会增进或减损对创新企业的社会认同,形成有利于或不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关系基础。创新者和企业家队伍的形成、社会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形成都受到社会财富再分配机制的影响,围绕价值再分配所形成的制度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导向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王胜光等:《创新发展政策研究的基本命题》,《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3期,第321~329页。

三 从创新实践到创新发展

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开拓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境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深化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动力论,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位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中国传统哲学、西方熊彼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创新更加深刻、丰富的实践内涵:创新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价值创新,是社会价值的全面创新;创新发展不限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多种机制的集成创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创新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核心点。

创新实践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更进一步地体现出了人类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深刻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机制,也更科学地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新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实践概念的引入,在理论上为深入阐明社会矛盾的运动规律提供了可能。首先,作为生产实践高级形式的科技创新,通过发明新技术、形成新工艺、引起技术革命,使生产力成为了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科技创新“造成的生产力的质上的发展,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安排与新的生产力发生矛盾,而制度创新打破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为技术创新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生产力创造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庞元正:《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第22页。。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势必为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和达到要求的现实可能性,从而推动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由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包含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理论创新又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革,因此理论创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思想动力。其次,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又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观念意识形态即社会文化的创新。而文化创新则通过培育和涵养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社会环境基础。因而,正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有机构成的合力系统,推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和不断解决。

随着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本方式的实践日益由常规实践升华为创新实践,作为实践的成果和一般过程的社会历史发展也日益由传统发展升华为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