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方法和资料说明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以及统计与计量分析。

研究民间金融问题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就是资料收集上的困难。民间金融的交易分布范围广且零散,常常没有正式交易记录,再加上涉及私人资金隐私,研究者能够拿到手的资料非常有限。在民间金融的研究中,可靠而详细的资料收集始终是研究的瓶颈。

就温台地区民间金融研究而言,本书所采用的历史文献资料比较零碎,散布于各种书报杂志中。这些历史文献资料的可靠性有待鉴别确定,而且关于一个案例完整而详细的资料非常缺乏,专门以记载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更是寥寥可数。

改革后温台地区发达的民间金融市场较早就引起一些在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金融界人士的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部分原始资料。这些资料虽然未能从宏观上全面反映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全貌,但为我们了解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笔者有幸得到两位曾长期在温州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朋友的大力帮助,他们为笔者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其中有调查报告、文件和统计数据、原始会单、票据、照片和工作笔记。他们提供的资料是个案研究极好的材料,为本书提供了关于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基本背景知识。

因为这段历史并不遥远,笔者可以采用访谈法来弥补书面资料的缺失。笔者访谈了温台地区许多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实务界以及其他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工作的人士以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当事人。这些访谈为笔者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补充资料。尽管如此,由于时过境迁等原因,许多当事人还是没能找到,这实在是很遗憾也很无奈的事情。笔者还收集到了温州2004年春风镇标会会案中632个被地方政府中途停止执行的合会合约,这是目前标会会案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合约资料。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融业的运作逻辑,笔者曾到北京“浙江村”某服装批发市场、温州一家国有银行和一家民营担保公司、台州一家民营银行实习了一段时间,参与观察其实际业务运作流程,从而对国有银行、民营银行以及民营担保公司的中小企业贷款和民间融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

那么,资料的可靠性如何呢?

就本书中所采用的统计数据而言,笔者认为其中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金融统计数据特别是反映存贷款规模的相关数据还是比较可靠的。金融监管部门不像地方政府其他一些部门那样有非常强的激励去修改数据,因为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相比较而言是相对独立的。当然,金融企业也可能在金融监管部门某些业务考察目标的激励下使用一定的手段“修饰”数据,比如在严格控制呆坏账比率的考核指标下,金融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加大贷款发放力度,通过做大分母的办法来实现达标,但从总体上来说金融企业提供的数据特别是存贷款数据,在统计上有比较严格的银行内控措施,其可靠性相对来说比较好。但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不同来源的数据也常常有不一致的地方。

本书还会用到一些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各个时期调查得到的数据与资料,从抽样方法上看,他们几乎都没有采用随机抽样,大部分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所以这些调查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情况,在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笔者会适当加以说明。典型调查得到的数据和资料适合做个案研究。

笔者自己调查获得的632个标会的数据中,由于大部分会主被判刑或者外逃而未能访谈,所以大部分标会的详细信息(比如用直系亲属名义或冒名得会等信息)无法得到。笔者只成功地访谈到其中一个小会主,获得了她组织的5个标会的相关详细信息。本书将用这5个标会所有会脚参会、得会和组会行为的数据做微观计量分析,用632个标会的参与者、标会时间、标会利率等数据做宏观统计分析。

就本书所采用的访谈资料而言,被访谈者肯定会受其身份、个人价值观、个人利益、记忆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笔者会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多人的访谈并配合其他资料去做一些验证。在引用这些访谈资料的时候,笔者会尽量交代相关的背景资料。

正确地运用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料缺乏和失实所可能带来的问题。

笔者在运用这些资料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历史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对了解民间金融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变迁过程是最适用的,笔者主要利用这些资料提出理论猜想;而金融监管部门与研究者已经完成的案例调查和抽样调查以及笔者自己获得的会单资料则会被作为支持理论猜想逻辑推论的实证证据。尽管如此,由于缺乏相关可靠而系统的随机抽样调查和统计资料,笔者无法用统计资料更好地证明本书的一些逻辑推论。这虽然并不影响本书提出的一些理论猜想的意义,但确是本书一个无奈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