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六一风神”之内涵与文体分布

欧阳修散文深情幽韵、言近意远、一唱三叹、回味无穷,令人激赏不已。茅坤认为欧阳修文章“往往点次如画,风神烨然”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十《庐陵史钞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肯定其叙事描写刻画生动逼真,使读者如睹其人、如见其事、如临其境一般。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云:“永叔之文,多以风神姿媚胜。”高步瀛撰注《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789页。吴闿生云:“欧公之文,丰采敷腴,风华掩映,神韵之美,冠绝百代。”吴闿生:《古文范》卷四,民国八年上海朝记书庄宁波文明学社刊本。他肯定欧文风神摇曳、顾盼生神的“容仪”姿态美,能焕发无穷魅力。方东树云:“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回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避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第276页。廖燕云:“韩、欧之文,悠扬澹宕。”廖燕著、屠友祥校注《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三《令粤诗刻序》,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62页。两人都赞赏欧文“风神”韵致悠扬、令人回味的美。林纾更是对欧文“风神”之美频频点赞,云:“(欧文)风神自远”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91页。,“欧公特为夷犹顿挫之笔,乃愈见风神”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20页。,又云:“欧文之多神韵”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345页。,“亦自饶风韵”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394页。,等等,对欧阳修散文抑扬顿挫、余味深长又含蕴丰富、极具魅力的风韵之美大加肯定与推崇。熊礼汇曾概括说道:“大抵欧文中论赞、序跋、杂记等类文字,多有风神之美。而表现形式多为‘感慨系之’,‘一唱三叹’、‘不尽说,含蓄不尽’,‘抑扬顿挫’,‘跌宕遒逸’、‘因而慨叹淋漓’,‘尤长于言情’,显得‘神韵缥缈’,‘穆穆有余韵’。”熊礼汇:《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接受和超越》,载刘德清、欧阳明亮编《欧阳修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第29页。可以说,这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六一风神”内涵所做的较为全面的概括。以下笔者将结合文本,主要梳理、综合前人评点资料,就“六一风神”的内涵试做阐析。

茅坤可以说是第一个关注到欧阳修散文“风神”特点的,在《唐宋八大家文钞·庐陵文钞》中,他多次以“风致”“风韵”“兴逸”“兴致”“逸调”“韵味”“佳致”“风神”等词语,来评点欧阳修散文独具的特点。在《新五代史》史传人物评语中,他几次明确提到“风神”概念,而除此之外,在对其他文体的评语中,则多用含义与“风神”十分接近的“风致”“风韵”“兴逸”“兴致”“逸调”“韵味”“佳致”等词语。茅坤等学人此类评语关涉的文体,包括记文、序文、祭文、墓志、书信等。如:

 

茅坤评《菱溪石记》:“风致倏然。”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浮槎山水记》:“风韵倏然。”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醉翁亭记》:“读已,令人神骨倏然长往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画舫斋记》:“兴逸。”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送梅圣俞归河阳序》:“有逸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六《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风韵跌宕。”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六《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续思颍诗序》:“风韵自在。”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七《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集古录目序》:“近览下廷尉古卞画题跋,亦煞有欧公风致。”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七《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礼部唱和诗序》:“虽文之小者,亦好兴致。”10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七《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逸调。”1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五十六《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祭程相公文》:“韵味自佳。”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五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与蔡君谟求书集古录序书》:“风韵佳。”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与谢景山书》:“有佳致”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答李大临学士书》:“佳致”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新五代史·朱宣传》:“风神可掬。”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七十三《庐陵史钞·朱宣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新五代史·皇甫晖传》:“殊觉风神独畅。”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七十五《庐陵史钞·皇甫晖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茅坤评《新五代史·唐秦王从荣传》:“固多风神。”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十三《庐陵史钞·唐秦王从荣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归有光评《新唐书·兵志论》:“风神机轴逼真太史公。”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五,清刻本。

归有光评《浮槎山水记》:“兴致悠然,风韵倏然。”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七,清刻本。

葛端调评《梅圣俞诗集序》:“风味宛曲。”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清康熙丙申刻本。

孙琮评《送杨寘序》:“何等神采!”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孙琮评《记旧本韩文后》:“叙得文之由,便写出一见可爱神情来。”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四,清康熙刻本。

孙琮评《秋声赋》:“一个‘声’字,写作两番笔墨,便是两番神境。”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四,清康熙刻本。

孙琮评《礼部唱和诗序》:“神韵悠然自远。”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钟惺评《菱溪石记》:“浅易中自有风致。”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评《江邻几墓志铭》:“便有无限风致。”16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爱新觉罗·玄烨评《丰乐亭记》:“俯仰处更多闲情逸韵。”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古文渊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973页。

姚鼐评《岘山亭记》:“此文神韵缥缈,如所谓吸风饮露、蝉蜕尘埃者,绝世之文也。”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刘大櫆评《新五代史·伶官传论》:“跌宕遒逸,风神绝似史迁。”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37页。

顾锡畴评《梅圣俞诗集序》:“何等淋漓丰釆。”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六,清刻本。

顾锡畴评《尚书屯田员外郎张君墓表》:“风雅跌宕。”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十,清刻本。

王符曾评《送田画秀才序》:“欧公此文,情闲致逸。”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甲种本)》卷四,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第249页。

沈德潜评《梅圣俞诗集序》:“一片神行。”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71页。

沈德潜评《新唐书·艺文志论》:“抑扬顿挫,无限风神。”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459页。

李刚己评《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以风致跌宕取胜。”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徐树铮评《新五代史·一行传论》:“慨叹淋漓,风神萧飒。”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29页。

毛庆藩评《新五代史·伶官传论》:“韵致丰神,无一不美。”毛庆藩:《古文学余》卷三十二,光绪戊申刻本。

姚范评《有美堂记》:“风韵溢于行间。”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朱心炯评《岘山亭记》:“篇中每于远处传神。”朱心炯:《古文评注便览》卷七,清乾隆三十四年耐芳居刊本。

唐文治评《送徐无党南归序》:“丰神千古不灭。”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二,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林纾评《丰乐亭记》:“乃愈见风神。”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20页。

林纾评《岘山亭记》:“真神来之笔!”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16页。

陈衍评《丰乐亭记》:“此欧公平生擅长之技,所谓风神也。”陈衍撰、陈步编《陈石遗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第1623页。

 

由上可见,欧阳修散文极富“风神”之美,其文之神采、神情、神境、神韵,受到评论家的广泛称誉,人们在“风致”“风韵”“兴逸”“兴致”“逸调”“韵味”“佳致”等内涵相似或相近的词语中,最终选择了“风神”一词作为定语,来准确概括欧文的主体风格。可以说,“六一风神”是对欧阳修散文(包括一部分文学性鲜明的史传和史论)典型艺术风格的专门称谓。它感慨淋漓、悲慨呜咽,迂回曲折、抑扬跌宕,一唱三叹、韵致悠远,感荡人心、移人性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