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作者
在这里,我先对“主人公思考”这一点稍作解释。当主人公思考时,身为作者的你应该也在思考。如何行动?忍到什么程度?选择哪种方法?作者必须与主人公感同身受,一同思考,因为这关系到主人公的性格和角色刻画。
然而,没必要让“主人公=作者”。主人公的性格不等同于作者的性格,不然我非得死过一万次不可(笑)。作者必须先决定,主人公是被打一拳就立刻还手的人,还是会在被打第二拳时再还手,或者被打十拳他仍会忍耐。被打十拳仍不还手的人做主人公也是有的,但作者需要解释主人公为何能忍耐到这种程度,要提供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恰当理由。
例如,主人公以前是拳击手,曾在赛台上打死过人,现在则放弃拳击,当了上班族。这样的一个男人,有一次在街头被地痞纠缠,挨了好多拳,却毫不还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曾用拳头打死过人,所以只能忍。但在周围的人及读者看来,他是因为怯懦而甘愿挨打。当读者得知主人公的过去,理解主人公只能忍耐时,主人公在读者眼里就会变得与先前的印象截然不同。这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似坏实好”一样,角色塑造也需要让人物形象有一定程度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