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手术室护理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手术室
这种手术室装备了先进的手术导航系统、视讯传输系统、医学影像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出血少、创伤小地完成手术。
1.医学影像系统病历资料及时查
手术台边各有一个显示器,无论是主刀医生还是助手,都可以看到手术的全貌。通过这个显示器,医生还可以随时调取患者此前病历数据、X光等影像资料。
2.视讯传输系统术中进行远程会诊
手术室的所有房间内,都安装了视频信号传输系统,随时都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手术过程中,如果主刀医生遇到了特殊问题,需要请教其他科室医生时,可以直接通过视讯系统把患者的情况传出去,这样,即使其他医生不在场,也能看到、听到手术台上的情况,快速做出应答,还不会耽误手术进程。
奥运会期间,无论运动员来自哪个国家,只要当地也有视讯条件,就可随时进行跨国医疗视讯会议或是手术转播。如果运动员受伤了,需要本国专家进行会诊,都可以在手术室中实现。
3.导航系统指路误差小到0.2mm
导航系统是通过基于定位技术的现代影像引导手术。它的主机、摄像机被固定在手术室中,天花板上的摄像吊臂运动范围扩大,可在手术台的左右、前后自由运动,还可旋180°,手术视野全部覆盖,手术误差只有0.2mm。术前,患者CT影像扫描后传入影像系统,追踪器被固定在身上。术中,系统的红外线摄像头可追踪到需要治疗的位置,医生通过高解像度显示屏分析手术方位、角度、深度,最大限度地避开危险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
目前,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数字化手术室,在奥运定点医疗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投入使用。
二、空气质量感应控制系统
这是作为手术室护士的一个设想,希望有一天,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控制,每个手术间只需要通过感应器来进行动态调节。
三、手术室CNS
有资料探讨:对临床护理专家(CNS)在我国的入选条件、名称、培训方式、资格认证、管理等问题,收集了国内24个省市护理学会、8所院校和57所医院的95位护理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名称。赞成用“临床护理专家"和“高级专科护理师”命名的分别为47%和43%。
(2)入选条件。99%的专家认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参加CNS培训的基本资格;赞成必须具备大专学力的占46%,本科学力的占48%;91%的专家认为入选培训者至少应有3~5年专科工作经验;英文水平达四级以上或能顺利阅读并翻译专业资料(76%);应具有撰写论文的能力(100%)。
(3)培训机构与方式。99%的专家认为CNS培训机构应该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以保证CNS的培训质量;赞成研究生水平教育的占36%;赞成培训1年的占40%;6个月的占23%。
(4)资格认证。98%专家认为CNS必须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和定期再认证;认为申请CNS认证的最低学力要求应该是研究生、学士和大专的分别占9%、40%和47%,应具有中级职称的占61%。
(5)管理。赞成由护理部管理占89%;对获得CNS认证者,48%的认为应给予主管护师职称;31%认为应给予副主任护师职称。
结论:在中国发展CNS的大多数问题上已形成共识,但在名称、入选培训者的学力、培训机构与方式等问题上还有分歧,值得进一步探讨。
四、麻醉护理
“两室”的建立有利于专科护理技术发展,麻醉准备室与术后恢复室(PACU)是目前各大医院不断完善的一个新课题。国外的各类医院都设有麻醉准备室和PACU,目的是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我国同类医院仅有医院设有PACU,并无专用麻醉准备室,还处在落后的局面。麻醉准备室是设在手术室外的固定房间,将患者放在可移动的手术床上,由麻醉护士负责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和实施麻醉,然后将患者送到手术间手术,减少感染机会,加快手术台周转。PACU是在术后恢复早期,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这对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麻术后患者在PACU统一监护管理,可及早发现手术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及时进行监护及抢救。因此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设有这两个室,并有专科护士作此项工作,以便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地服务。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与国际手术室护理不断的交流,我国手术室护理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