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误导家长

大家经常看到一些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宣传,说让孩子进入他们的学校就等于进入了离成功最近的起跑线,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了。这些宣传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是可以理解的。但实质上是这些民办学校或者收费高昂的“贵族学校”,他们往往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宣传。这些宣传对于教育不是很懂的学生家长来说很有可能产生误导,极有可能把他们引导到认识的误区中去。

孩子的教育是终身的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增加速度是空前的,孩子只有学会学习,才终身受用,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要学会学习,掌握自己搜寻知识的本领。这样小学不是起跑线,中学不是起跑线,大学也不是起跑线,关键是孩子的心智成长到了自己知道要努力学习、自己已经学会学习,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在知识爆炸时代要“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为这个时代所抛弃。现在有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工作不久就下了岗,就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进入社会以后,也没有进一步学习,知识功底不够,就遭到淘汰。

教育是存在差异的 进了某些学校就能“赢”在起跑线上了吗?人的一生成长有许多客观因素在制约着,孩子就读的学校仅仅是一个因素,而其他的许多因素都是不能够忽略的。比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重点学校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也有三、六、九等的成绩,再好的班级,都有为数不少的后进生。因为只要有教育,就肯定存在差异,这是不容怀疑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把孩子硬逼着,把他们推上那个起跑线,孩子在心理上是有很大的压力的。

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是千差万别的 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的起跑线。在小学和初中,女孩子一般比男孩子“跑”得快一些,因为她们在这个阶段比男孩子懂事多一些,自律能力比男孩子强一些,学习的主动性也好一些,学习成绩往往比男孩子好一点,做学生干部,得到老师表扬的也往往是女孩子。但是到了高中,随着男孩子心智的成熟,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律能力,当中的一部分人学习成绩马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有的孩子在小学成绩好,有的孩子在初中高人一筹,有的人到了高中才崭露头角,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人来领跑是很正常的现象。

“赢在起跑线上”,坑了家长 家长常常是为了孩子,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往往是工作中拼死累活,生活中是省吃俭用,千方百计也要把孩子送进据说能“赢”的、有很“前”的“起跑线”(实际是很要钱的)的学校。他们也许不知道孩子将来成长的路还很长,这个高额费用他们要掏到哪一天?

“赢在起跑线上”,苦了学生 老师为了提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往往各自给孩子加压,孩子可就苦不堪言了。长期的压抑和高度紧张,容易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和逆反心理。在这些同学中,一般都是些家庭背景很硬和经济条件好的,容易给孩子造成互相攀比的风气,学生容易养成贪玩懒学、放荡不羁、任性傲慢、投机取巧等不良习惯,这严重影响了孩子品行的健康成长。

“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大家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或开始领跑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也可能赶了晚集。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只有区区十几、二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假如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人生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这是一个马拉松比赛起跑的场面,起跑在前的一定就能得冠军吗?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反而往往会产生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则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其中的神童宁铂,两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后来顺利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9岁那年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然而他以后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学业不顺,婚姻失败,最终出家为僧。就说全国高考状元吧,应该说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吧,又能怎么样呢?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曾对他们做过研究,公布了状元职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并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结论是“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自然会后劲不足,最终败北。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其实一个人的人生路程有非常多的变数,有的人起跑很快,但是没有后劲;有的人起跑平常,后来居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掉人生。事实上,孩子的双腿在起跑线上就被捆得发麻了,能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