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孩子是需要保护的幼苗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倘若非要让西瓜地里长芝麻,桃树上结李子,戕害自己的狗、马和奴隶,破坏所有事物的本来面貌,讨厌一切自然生长的东西,那么对人也会如此:训练人就如训练马场里的马;非得像对待花园里的树木一样,把人弄成自己喜欢的扭曲模样。

要是不这么做,结果可能更糟。人类总是不愿意接受不完整的教育。今后,一个没有人教的孩子,可能不会有什么出息。偏见、威严、索求、经验和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抹杀他的本性,不会再增添任何东西。孩子的本性就如一棵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小树,被路人来回冲撞,扭扭折折,很快就会奄奄一息。

我请求你,仁慈而富有远见的母亲,不要把小树放到大路上,而要用心呵护这棵正在生长的小树,让它免受人类各种言论的影响!要好好地培养这棵小树,常常浇水,让它免于死亡。有一天,当它结出果实,你会欣喜若狂。尽早给孩子的灵魂修筑围墙,别人可以只画出围墙的范围,而你应该亲手安上围栏。

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

教育的本质

我们栽种草木,让它长成自己的样子;我们教育孩子,让他拥有自己的才华。如果一个人天生高大威猛,在没有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体力时,这些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危险,因为别人一看到他的体格和力量,就不会再想帮助他。最后,他孤独一人,还没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凄惨地死去。我们总是怜惜小小的婴儿,然而我们不太懂得,如果人类不是从婴儿开始的话,可能很早之前就灭绝了。

教育会给我们刚出生时没有但长大后会需要的东西。这种教育,我们或者从自然中获得,或者从他人身上学到,抑或是从事物中得到。我们的才华和各个器官的发育,都是自然的教育;如何使用这种才华和发育,就是他人的教育;从影响我们的事物上得到的经验,便是事物的教育。

因此,我们人类都是由上述这三个老师培育起来的。一个孩子,倘若这三个老师的教育在他身上互相矛盾,他所受的教育肯定不会好,并且生活总不能契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孩子,倘若这三个老师的教育目的一样,相辅相成,他就会实现目标,生活会契合他的心意。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我们不能控制自然的教育,只能部分决定事物的教育,真正能完全控制的教育就是他人的教育。虽然如此,我们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试想怎么能把一个孩子周围所有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控制起来呢?

要使这三种教育互相配合,我们就得使其他两种教育与无法控制的自然的教育相协调。可能“自然”这个词过于笼统,所以我要先明确它的含义。

有的人说,自然就是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总有一些即便养成习惯也难以磨灭的天性吗?打个比方说,有一些被我们阻止笔直生长的植物,它们就有这样的天性。自由自在生长的植物,尽管被人类阻挠它向自然的方向发育,但是它们的本质还是朝向原有的方向,所以一旦障碍消失,这种植物就会继续笔直地向上生长了。人的天性也是这样。当人类处于不变的环境时,他能保持自己养成的习惯,即便这些习惯不大自然;可是,只要环境一有变化,习惯就会消失,天性就会显露出来。说到底,教育也不过是一种习惯罢了。不是有一些人总是忘记了他们接受的教育,而另一些人则保留了他们所受的教育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要是“自然”这个词只适用于习惯,那我就可以不多费口舌了。

人类生来是有感觉的,所以我们自从出生后,就以各种方式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这么说吧,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感觉时,便会产生或追求或逃避这些感觉的想法。我们会先判断这些感觉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然后会看它们对我们是否方便适合,最后再看它们是否符合理智带给我们的幸福圆满的定义。当我们的感觉愈发清晰,视野愈发开阔,我们事先就愈会进行判断。不过,由于受到不同习惯的干扰,这些判断会随着我们想法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变化发生之前,这些判断就是我所谓的人类内在的自然。

所以,一切教育的基础都始于人类原始的判断。倘若我们接受的上述三种教育只是来源不一样,这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三种教育相互矛盾,这时候我们再培养一个人,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别人,那又该如何处理呢?此时再说三种教育要互相配合,就不可能了。

两种教育制度

我们终将会同自然或社会制度做斗争,所以一定要做出选择,是把孩子先培养成一个人还是一个公民,因为我们不可能同时培养这两种人。

一个人可以为自己而活,这时他是数的单位,是完全的个体,只跟自己和家人发生联系。而公民是一个分数的单位,依赖分母而存在,他的价值是和整体即社会的联系。

因此,总想在社会关系中把自然的感情排在第一位的人,是不清楚自己的需要的。假如常常处于自我冲突的环境下,难以选择自己的需求和应尽的责任,那么他是不会成为一个人的,也不会成为一个公民。对自己、对别人,他都一无是处。

要取得成就,要变成独立自主、持之以恒的人,就一定要言而有信,坚持自己的想法,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下去,并身体力行地进行下去。

公民与人是有区别的,因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公众的和共同的,一种是个人的和家庭的。

公众教育

要想了解公众教育,请去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并不是一本只凭对书名的判断就可以认定是讲政治的书,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最好的教育论著,从来没有人写过像这样的论著。

谈到那些好笑的、学院式的教育机构,我并没有把它们当成一种公众的教育而加以研究。我也没把现在普通人所受的教育当成公众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既没有将孩子教育成人,也没有教育成公民。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阴险狡诈的小人,这些人总假装为别人着想,结果受益的却是他自己。不过,大家都这么假装,到头来谁也骗不了谁,只是白费心思罢了。

我们自身感受到的矛盾,就产生于这些矛盾之中。因为被自然和社会放到了相反的道路上,在这些不同的助力间总会形成各种分歧,于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会使我们达不到任何一个目的。在整个人生中,我们总是这样迟疑,还没有完成我们的意愿,还没来得及帮助自己和别人,生命就已然结束了。

家庭教育

现在我们谈一谈家庭教育或者说自然教育。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而接受教育,那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想要达到的两种目的变成一种简单的目的,因为消除了矛盾,他就跨过了通往幸福生活的一个阻碍。要对这个人下结论,就得看他长大后的样子——得在观察他的倾向、他的发展以及他要走的道路之后,才能做出判断。我确信,当人们看完本书后,在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会有所收获。

要如何培养出一位出类拔萃的人呢?毫无疑问,需要做的工作肯定有很多,但千万别无所作为,因为那只会一无所成。

在自然的体系中,人人生来平等,他们共同的天性便是获得人品。无论是谁,只要在此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少了跟他相配的品性。别人让我的学生当士兵、牧师或者律师,我没有任何意见。在继承父母的职业之前,他自然已经明白了什么是人生。我要教他的技能,就是生活本身。我门下的学生,我知道既不会是文官,也不会是武将,更不会是僧侣;首先他得是一个人。他清楚如何做人,在危急时刻,对所有人他都能尽到做人的责任。

我们需要好好研究的是人的自然本质。我们之中,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幸福和挫折的人,我认为是接受了最好教育的人。可以由此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口头的训导,而是实际的行为。从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位老师便是照顾我们的人。“教育”一词,在古时候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养育”,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再用这个意思了。瓦罗[注:瓦罗(前116-前27),罗马政治家、学者。著有《论农业》《梅尼普斯讽刺集》等书。]曾说过:“助产士接生,乳母哺育,塾师启蒙,教师教育。”因而,哺育、启蒙和教育是三件事,其目的也像保姆、塾师和教师一样,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是不应该只跟随一个导师的。

因此,我们需要笼统地观察问题,把我们的孩子看成抽象的人,看成总是被人生偶然事件干扰的人。倘若一个人生来就被圈养在一个地方,倘若那里四季没有变化,倘若每一个人都听从命运的安排,并且永远都不改变,那么从某些方面来讲,现在的教育方式还不错。一个孩子为了取得他的地位而接受教育,如果他不脱离自己的地位,可能永远也不会遇上其他地位的烦恼。然而,人生在世变化莫测,还有什么比把孩子圈养在家里、每每出门就有人贴身跟随这种方式更荒唐的吗?这个可怜的孩子走出保护圈一步,一旦遇上挫折,他便会被毁灭。倒不是说要让他去经历一些痛苦,只是说要让他知道有这些痛苦。

人们只是想如何保护孩子,这远远不够。还应该教会他长大后如何保护自己,教会他怎样承受挫折,教会他不要把繁华和贫穷看在眼里,教会他在冰岛天寒地冻的雪地里,或者在马耳他烈日炎炎的岩石上,都能生活下去。你费尽心思想让他避开死亡,这是不可能的,人终归要一死。那个时候,尽管他的死亡并不是因为你的照料而造成的,可是你费心让他锻炼身体,却可能会引发他人的误解。因此,问题不在于如何教他避免死亡,而是教他如何去生活。

遵循自然法则,磨炼孩子

遵循自然法则,跟随它指示的路前进。它会不断地磨炼孩子,用形形色色的考验来打磨他们的品性,教会孩子从小跟烦恼和痛苦相处的方式。当孩子出牙时,他就会发热;肠腹绞痛时,身体就会痉挛;剧烈咳嗽时,就会喘不过来气;肠虫经常作怪;败血症毁坏他们的血液;不同的酵素在他们血液中发酵,引发危险的斑疹。他们从小就在跟疾病和各种危险做斗争。通过这些关卡,孩子获得了力量。当他们可以掌握命运时,生命的本质就更加厚重。

为什么要违背自然的法则呢?你想改变它,结果却把孩子毁了,阻碍了自然给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带来的功效。这么说,你还不明白吗?在室外,孩子接受了自然的磨炼,你认为这是危险的,可恰恰相反,这是在降低危险、分散危险。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娇弱的孩子死亡率比其他的孩子都高。只要让他们力所能及地使用自身的能力,就比因爱惜他们的能力而不让他们去使用的危害小得多。为了让他们将来禁得起打击,就要训练他们,磨炼他们的体格,让他们能够忍受残酷的季节、天气和风暴,能够耐住疲惫和饥渴。在孩子没养成习惯之前,你可以随意让他们养成你喜欢的习惯;然而,当他们养成了固定的习惯时,你再做任何改变,就会有危险。因为孩子的性情柔软可塑,他们可以忍受我们大人不能承受的变化,无须花费气力就能变成我们给他们塑造的样子;反观大人,性格都比较固执,只有用粗暴的方式才能做出改变。所以,在能够保证孩子的生命和健康的条件下,我们能够把他们培养得非常健硕,即便遇上什么危险,也不必担心。人生总会遇到一些危险,为什么不在一生中危险伤害最轻时扼杀它们呢?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愈发宝贵。因为除了他自己的价值,还有别人为了抚养他而花去的精力;除了失去他的生命,还有我们因他死亡产生的悲伤。所以,在用心呵护他的同时,我们还得考虑他的未来。要想对抗长大后的灾祸,就必须在遇上灾祸前为孩子做好准备,因为在他能够支配自己的人生之前,生命的价值是一直在增加的。假如年少时为他避免了一些灾祸,却使他长大后遇到了更多的痛苦,这样做是不是太愚蠢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教育吗?

刚出生时,婴儿都会啼哭。孩子的整个婴儿时期就是在苦恼中度过的:有的时候,大人为了安抚他,会轻轻摇一摇,夸奖几句;有的时候,大人为了让他安静,会吓唬他、打他;再或者,孩子喜欢怎么样我们就随他;抑或我们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摆布他。总之,要么我们乖乖地屈服于孩子的奇怪想法,要么我们就强迫他屈服于我们的奇怪想法——没有中庸之道,不是他战胜我们,就是我们战胜他。因此,他最开始接触的行为,就是权威和压迫。在不会说话前,他就开始支配别人了;在不会走路前,他就听别人的摆布了;有的时候,大人惩罚他,可他认识不到自己犯下的错,准确地说,他还没有犯错的能力。就这样,在他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把这些错误的行为灌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到了后来却推说那是天性。花了很大力气却把孩子教坏了,还抱怨他怎么变成那样。

一个孩子要这样跟大人生活六七年,然后就变成和大人一样任性乖张的牺牲品。我们用各种方式“教育”他,在他脑子里植入一些他听不懂的话或者无益他成长的事,用我们的诸多情绪扼杀他的天性,之后就把这样一个虚伪的人交给老师,继续发展他已经养成的人为的病态。老师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他,就是没教给他认识自我,没教给他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教给他如何生活以及追求自己的幸福。当这个集暴君和奴隶于一身的孩子,这个学识渊博但缺乏理性、身心脆弱的孩子走上社会,暴露出自己愚蠢、傲慢等种种陋习后,大家会对人类的痛苦和邪恶感到悲恸。这个孩子是我们根据自己奇怪的想法养大的,我们肯定做错了,因为自然生长的人不会是这样的。

无拘无束地成长

初生的婴儿需要舒展四肢,活动活动,好让它们不再麻木,因为它们已经蜷缩了许久许久。是的,人们让婴儿的四肢舒展开,可是却不让它们自由活动,还用头巾包起他的脑袋,仿佛人们害怕看到他活力四射的样子。

如此这般,孩子身体发育时产生的动力,每每在孩子运动时被束缚起来。孩子持续不断地挣扎着,慢慢耗尽了体力,延缓了发育。他被包在襁褓里感觉束缚、痛苦和不安——他活在人世还有什么意思。

没有将婴儿包裹住的地方,人人都长得高大魁梧、身材健硕。倒是用襁褓裹着孩子的地方,满目皆是驼背、瘸腿、膝盖弯曲之人,还有得佝偻病、脊骨炎和形形色色畸形症的人。人们害怕自由活动会让身体畸形,最后却逼着孩子长成畸形。为了避免孩子成为残疾人,人们却情愿让孩子的关节僵硬。

如此残酷的束缚,怎么能不影响孩子的品格和脾气呢?他们最初的感觉就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他们觉察到每次想自由活动时都会受到阻挠,他们比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人还悲惨。他们白白地挣扎着,他们气愤,号啕大哭。大家想想,他们最开始发出的声音不就是哭声吗?我觉得之所以是哭声,是因为一生下来他们的行动就被阻止了。你们给他们最初的礼物便是枷锁,他们得到的最初的礼遇就是苦刑。除了声音外,什么都不自由,他们怎么会不用声音来表达他们所受的苦难呢?他们痛诉你们带来的痛苦;如果你们也被这样束缚着,没准哭得比他们更厉害。

这种荒唐的主张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一种异于常规的习惯。母亲忽视自己的首要责任,不愿意抚养自己的孩子,把孩子交给雇来的保姆。而这些保姆觉得自己是在当别人孩子的母亲,从天性上就不亲近,于是就想办法减少麻烦。无拘无束的婴儿需要人守在身边,但是把他们包裹在襁褓里,就可以随便放到角落,任由他们大声哭喊了。只要保姆不露出冷漠的真面目,只要吃奶的孩子没有摔坏胳膊或大腿,就算他们夭折,或者此后变成一个体弱多病的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们顾全了孩子的四肢,却残害了他们的身体。况且,这种情况下无论出了什么事,都跟保姆没关系。

也许有的人认为,如果放任孩子无拘无束,他们会形成一些不好的姿态,阻碍四肢美好形态的生长。这种观点是我们错误的知识推理出来的结论之一,而这个结论从未得到过任何实证。在那些比我们文明通达的民族中,孩子都生长在自由自在的环境里,也没见哪一个受伤和残疾的。他们不会做剧烈活动让自己发生危险,即便采用高难度的姿势,痛苦的感觉也会告知他们需要改变姿势。

人类怎么没想过把小狗小猫包裹在襁褓里,也不曾看见,一旦没有了这种关心,它们就遇到了困难?我赞同,婴儿有点儿力量,不过他们也比较软弱。他们刚有活动的能力,怎么会弄伤自己呢?如果你让他们平躺着,他们可能就这样死去,就像乌龟一样,无论如何都翻不过身来。

母亲的责任

母亲的责任无可置疑,但是她们忽视了这种责任,反而狡辩说,孩子吮吸谁的乳汁都一样。这个问题应该由医生来判断,不过现在,我认为它已经依照女人们的愿望解决了。我是觉得,与其担心孩子从他生母的血液中感染什么毛病,倒不如吃身体健康的保姆的乳汁,别吃自己娇滴滴的母亲的乳汁。

然而,能否只从体质角度来看待哺乳这个问题呢?一个孩子更需要母亲的关心,而不是母亲的乳汁。其他的女人,甚至是动物,也能给孩子吃他母亲不愿意付出的乳汁,但她们肯定不会像母亲一样关心孩子。把乳汁给非自己的孩子吃的人,想来也不是什么好母亲,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好的保姆呢?也许她们能成为好的保姆,这需要时间慢慢转变。因此,在保姆对孩子产生爱之前,这个没得到好好照顾的孩子也许已经经历了上百次的磨难。

另外,吃保姆的乳汁会产生一种害处,这么一说,所有重感情的母亲便不再敢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来哺育。这种害处就是母亲将自己的权利分给别人,或者说得更准确些,转嫁给别人。她将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像爱她一样爱另外一个女人,或者比爱她还多一些。她将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那种恭敬只是出于礼仪,对乳母的恭敬则出于一种感情。因为在乳母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操心劳神,难道她不应该接受一个孩子的依恋之情吗?

有些母亲命令孩子蔑视他们的保姆,让他们视她为真正的仆人,以此来消除这种害处。而当保姆停止喂奶后,她们就让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或者把保姆辞退。当保姆过来探望孩子时,她们就表现得极其冷漠,甚至拒绝保姆的探视。等过了几年,孩子见不到保姆,自然就不记得了。她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代替保姆,以为如此冷酷地对待保姆,就可以补偿自己的过错,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天性已被改变,她们怎么也不能把他们变成孝顺的孩子,反而让他们学会了忘恩负义。她们教孩子瞧不起用乳汁哺育他们的保姆,日后孩子也会瞧不起自己的亲生母亲。

假如母亲都能用心呵护自己的孩子,亲自哺乳,社会风气就会好转,发自内心的情感让每个人都精神焕发,国家的人口将会大大增加。仅是母亲亲自哺育这一点就可以让万物和谐相处。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不良社会风气的最佳方法。原来很讨厌孩子吵吵闹闹的人,现在也会觉得有些意思了;父亲和母亲感到更需要彼此了,比之前更相亲相爱了,夫妻关系也更为密切了。丈夫最喜闻乐见的是,家庭充满生机和温馨,家务活成为妇女最可贵的工作。一旦纠正了这个不良的风气,其他恶习自然而然就会全部消失,不久之后就会恢复正常。只有妇女负担起做母亲的责任,男人才能担负起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母亲不像话,自然孩子也不像话。他们之间的责任是相互的,假如有一方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另一方也不会好好地尽责的。孩子在知道应该爱他的母亲后,才会爱她。血肉之情一旦没有被培养成习惯,孩子没有得到母亲的用心照顾,母子间的感情在最开始的几年就会消散。可以这么说,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孩子的心就已经死了。

如果一个母亲给予孩子过多的关心,也会使孩子脱离自然本性。这种情况下,她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偶像,不想让孩子察觉到自己的柔弱,却把孩子培养得愈发柔弱。不希望孩子遭遇任何危害,想方设法让他远离各种痛苦,却没想到孩子少了一时之苦,避免不了将来的诸多灾害和积累的危险。这种小心翼翼的做法异常残酷,它让孩子从小适应了温床,长大后禁受不住诸多的磨难。

父亲的责任

假如你希望孩子保持本真,就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做起。他一出生,你就把他放在自己的手心里,什么时候他长大了,你什么时候才可以放手。只有这样做,你才能成功。其实,母亲是孩子真正的保姆,而父亲是孩子真正的老师。夫妻间应该在教育孩子的做法上达成一致。由通情达理却心胸狭窄的父亲教育,也好过不负责任的老师,因为爱心弥补才能远比才能弥补爱心要好。

人们总是最后才考虑为人之父的责任!我们也不必惊讶,如果一个人的妻子不愿意抚养他们爱情的结晶,他也不会想承担养育的责任。没有任何画面能够比得上家庭这个画面更打动人,但要是这个画面少了一笔,整个画面就没法看了。要是母亲的身体不好,无法哺育孩子,父亲也会忙于工作,不去教育孩子。孩子早早地离开家,住到寄宿学校,或者教会女校,或者公立学校,把家庭之爱带去了另外的地方,或者说,他们把谁都不爱的习惯带回了家里。兄弟姐妹互不相识。当他们聚在一起时,表现得非常客气,把彼此当成外人来看。如果父母之间没有亲密的关系,一家人的聚会没有让人感觉生活的美好,败坏的道德必然会填补这些空缺。难道真的有人看不出这种连锁反应吗?

对一个父亲来说,生养孩子只不过是他责任的三分之一。对人类,他有传宗接代的责任;对社会,他有培养人才的责任;对国家,他有培育公民的责任。三者都完成不了,他就是有罪的,但只完成一半,也许罪恶更大。一个男人不能以贫穷、工作或自尊为由,逃避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亲爱的读者们,请你们相信吧,一个从始至终都宅心仁厚的人,一旦忽视了这些神圣的责任,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他早晚会为这个错误而痛哭流涕的,而且永远不能释怀。

有钱人家,父亲忙于工作,不得已放任孩子不管。他会怎么做呢?无非就是用钱雇别人来替他承担责任。爱财如命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再给孩子找个父亲吗?不要这么无知了,你雇来的那个人,连老师都称不上,也就是个奴隶。他过几年就会把你的孩子也培养成奴隶。

爱弥儿

我假定有一个想象中的孩子,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都十分理想,我能够教育他获得知识和所有才能。并且,从他一出生我就一直教他,直到他长大不再需要别人的指导。这个孩子就是爱弥儿。

即便遇到各种困难,我也要努力做这件事。为了不让本书因过多的旁枝末节而增加篇幅,我直接把大家能感知正确与否的原理写出来。关于那些需要验证才能确认的原则,我就用在我的爱弥儿身上,通过细节来告诉大家我提出的方法是能够实行的。至于最后我的方法能否获得成功,也得由大家去判断了。

开始时我不太提到爱弥儿,是因为我在教育上的首要原则虽然跟大家公认的原则相悖,却是非常清晰的,明理之人都会赞成。但当我继续写下去的时候,我的孩子与一般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不同,是特殊的,所以得对采取的特别方法进行表述。因此,之后,他就会频频露面了。到最后,我时时刻刻都能见到他,他说任何话,也不需要我代替了。

爱弥儿是个孤儿,没有父母,这没什么关系。我担负起对他的教育责任,当然也拥有对他管教的权力。他应该尊敬父母,但是他只听我的话。这是我的第一个条件,说准确点儿,是我唯一的条件。

对上面的条件,我还得再说一点,这点也是上面条件的扩充,即除非我们两人都同意,绝不能把我们分开。这是最关键的一条,我甚至希望所有父母和孩子都是这样,也认为彼此不能分离,把他们一生的命运当成一家人共同的目标。如果他们察觉到以后是要分离的,如果他们想到以后会成为陌生人,那他们已经是陌生人了;各自为政,一家人都想着分开的时刻,所以只能凑凑合合地相处下去。孩子把父母当成孩提时的灾祸,父母把孩子当成累赘,暗暗希望早日卸下负担。他们心里都盼望着分开的时刻,因为他们对彼此从来都没有恋恋不舍的真心实意,因此,一边是漫不经心,一边是桀骜不驯。

如果亲子间能够一直生活在一起,彼此尊重,他们就能彼此爱护,关系变得十分亲近。若是孩提时就一起生活,长大时还能从长辈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孩子也会觉得幸运;如果父母也用心教育,等待果实成熟之时,他们教给孩子的种种品德,便是他成年后可以享用的资本。

咱们再做一个这样的假设,母亲分娩很顺利,孩子健康可爱又活泼。做父亲的,没有办法选择上帝赐予他的家庭,更不应该偏心,所有的孩子都是他的孩子,他要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照顾。无论孩子的身体是不是健康,体格是不是强壮,都可以看成一个“寄存品”,做父亲的应该考虑自己手中的这个“寄存品”。婚姻不仅是夫妻之间订立的契约,同时也是他们同自然订立的契约。

另外,凡是承担了并非自然赋予的任务时,一个人应该先搞清楚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否则以后他要是完成不了,也是要承担责任的。照顾孱弱儿童的人,是把自己的教育职责转变成护士的职责。这个人的时间本应该用来增加生命的厚度,而他却浪费在照顾一个没有作为的生命上。总有一天,孩子的母亲会悲痛欲绝地责怪他没有教育好孩子,事实上他已经为她的孩子拖延了很长时间的性命。

因此,身体必须充满旺盛的精力,才能听从思想的指挥。我明白,放纵可以刺激欲望,但慢慢地它就戕害了身体;而绝食和少食,也可能因为相反的原因产生同样的后果。身体越娇弱,欲望越强烈;身体越结实,越能服从思想的指挥。一切感官的欲望都存在于孱弱的身体之中;它不但满足不了那些欲望,反而激发了那些欲望。

无须花费力气去证明体力劳动和锻炼身体对打磨品性和促进健康的作用,这是毫无争议的。在那些喜欢锻炼、耐得住磨炼和热爱劳动的人中间,常常能找到长寿的例子。我也不会花费力气去说明我采取何种照顾的方式,来达到使孩子身体健康的目的。今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实践中,我的方法是如何众望所归,只要讲一下它们的精髓,就不用再赘言了。

认识我们的孩子

照顾婴儿

生命一诞生,就有了需求。初生的婴儿需要保姆。假如母亲愿意尽职尽责,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可以写点儿东西指点她们,但这样也有不好的方面,它让其他人和孩子疏远了。不过,出于对孩子的利益考虑,也出于母亲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尊重,母亲会重视其他人的想法。要是一个母亲愿意照顾婴儿,她会比谁做得都好。但假如必须得找个保姆的话,就一定要好好地加以选择。

挑选保姆,可没有什么诀窍,大家都知道基本原则,不过我不太清楚对乳母的年龄和乳汁的质量有没有更多的要求。初乳是十分稀薄的,用来清洗婴儿肚子里的残留胎便,就像是一种轻泻剂。慢慢地,乳汁就会变得浓郁,把丰富的营养过渡给婴儿,此时的婴儿已经健壮得能够消化乳汁了。由此可见,在各种雌性动物中,大自然会按照吃奶小动物的年龄来调整乳汁的浓稠度,这不是毫无原因的。

所以,初生的婴儿需要一个才生过孩子不久的保姆。我知道,这样的保姆肯定有自己的困难,但是一旦跳出自然的秩序,为了生存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只不过通常人们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事情弄得更糟。

保姆应该是一个身心健康之人:情感的放浪,就像品性的暴躁一样,会影响乳汁的质量;或者,单单只有一副健硕的身体,那也只能事倍功半,可能乳汁好而品格不好。良好的体格和良好的品性,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找一个道德败坏的乳母,我不敢说她的乳汁也沾染了不好的品性,但我可以说将来孩子会因此而吃苦头的。她用乳汁哺育着他,难道不该温柔、体贴、耐心地看护他吗?难道不该把他弄得整整齐齐的吗?假如她既好吃懒做又形骸放浪,很快她的乳汁就会被破坏;假如她粗枝大叶,或者脾气火暴,那个还没有能力自保、又不会哭诉的可怜孩子,在她的照顾下,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无论何种事,邪恶的人都不能胜任。

保姆的生活必须舒适,饮食上也必须丰富,不过她没必要完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突然全盘改变,即便是从坏变好,对健康来说也是有危险的。况且,她惯用的生活方式已经给了她健硕的身体,所以为什么要她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我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乳母平日里的饮食习惯,只要食物丰富点儿,挑好一点儿的就行了。另外,你们也得改善一下烹饪的方法,别把食物烤焦了,也别用油炸;别煎炒牛油、盐和乳制品;水煮的蔬菜一定要冒着热气端上桌之后再放调料。素食不会使乳母便秘,反而会催生丰富而优质的乳汁。

环境的选择

对于孩子来说,空气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生命的初期更为明显。空气侵入细嫩皮肤上的所有毛孔,带给那些成长中的身体巨大的影响,给它们留下不朽的印迹。因此,与其把一个农村的妇女从乡下叫到城里,关到房间里给孩子喂奶,还不如让孩子去乡下呼吸新鲜的空气,不要在城里呼吸肮脏的空气。他会过上一种全新的生活,住在乡下的房子里,父母也跟着他到乡下去。

人类繁衍的理由,可不是为了挤在一起虚度人生,而是要踏遍他所耕种的土地。人类聚集得越密,就会越腐化。过多的聚集只会让身体残疾,让心灵残缺。在所有动物中,人类是最不适宜群居的生物。要是人类像羊群一样挤在一起,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死亡。对同类来说,人的呼吸是最致命的危险,无论从现实或从笼统的角度来说,这一点都是对的。

生完孩子后,人们就会用温水给小孩洗澡,还在温水里加入一点儿酒。我认为,没有必要在水里加酒。因为自然没有生产任何酵素,我不相信人工酿造的酒对被自然创造出来的人类有什么益处。

一旦养成洗澡的习惯,就不应该中间停止,应该一直持续下去。我非常重视这个习惯,不单是为了干净和身体的健康,而是把它视为增强体质的方法,它能让肌肉纤维更加柔软,这样在经历酷暑严寒时,肌肉就不会感觉吃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因而,我希望孩子能养成洗澡的习惯:偶尔洗个热水澡,并且经常在冷水中沐浴。因为水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液体,我们受影响的部位比较多,作用也很大,所以只要能习惯各种温度的水,就能习惯空气的各种温度。

学习的能力

当婴儿脱离母体自己开始呼吸时,就不要把他裹在比子宫还紧的襁褓里了。别给他戴什么帽子,系什么带子,更不要包在襁褓里;就给他穿上宽松的衣服,让他四肢得到自由,不至于影响他的活动,也不会妨碍他感觉空气的流动。把他放进一个铺好的摇篮里,让他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当他茁壮成长时,就让他在屋子里随便爬行,让他自己玩,活动活动自己的四肢。慢慢地,你会看到他一天比一天强壮。你的孩子跟那些用襁褓裹得紧紧的同年龄的孩子相比,你会惊讶于他们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

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能力,只是出生时懵懵懂懂,稀里糊涂。我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还没完善和成熟的器官里,就连它本身的存在也感觉不出来。刚出生的婴儿的行为和哭闹,完全出于机械,多半是出于身体的本能反应。

要是一个婴儿刚生下来就拥有大人的身体,他刚一出生就发育完毕不再成长,那么这个小大人会是一个彻底的傻瓜,一个机器人,一尊从不动弹也没有知觉的塑像。这样的孩子什么都看不到,也听不到,不认识任何人,更不知道转动眼球去看他想看的东西。他不仅看不到身体以外的任何东西,也感觉不到感官让他看的东西;眼睛不能分辨颜色,耳朵不能分辨声音,接触到任何东西也没有知觉,他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身体;手接触到什么,脑子里才会反应有什么;一切知觉都集中在一点上,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的想法,他的所有知觉都符合这个想法。这个想法,说得更准确些,这种感觉可能就是他比一般的孩子多拥有的唯一的东西。

他因为一下就长大了,也不会用两只脚站立,所以他需要努力学习如何站得平稳。可能他连怎么试着站起来都不会,你们会看到,这个高大健硕的身体只会待着不动,就像一块石头,或者只会像小狗一样到处爬行。

身体的需要让他感到痛苦,可他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想不到如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不知道胃和手臂之间的联系,所以即便四周堆满食物,他也完全不知道向前迈步或伸手去够。因为他的身体已经长成,四肢已经发达,不再像个婴儿一样好动,没准在他踏出脚步寻找食物之前,他就已经饿死。只要稍微回忆一下我们获得知识的步骤和顺序,我们就无法否认,在没有获取自己的经验和学会别人的经验之前,一个人天生的无知和愚蠢的原始状态就是这样。

学习的起点

大家都知道,或者说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从最开始做起,慢慢才能学会一切。可是,有谁知道终点在哪里呢?每一个人能进步多少,取决于他的天赋、兴趣、需求、才能、激情和他能抓住的机会。没有一个哲学家会大胆地预言:“一个人只能到此为止了,再也不会进步了。”我们可能不知道天性会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没有人测量过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人的灵魂低贱到无法激起这样的思想,有的时候竟然不敢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已经远远超过界限了!我还能攀上更高的山峰!为什么让跟我一样的人比我走得更远呢?”

再重申一次:人的教育在他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在他能够说话和听懂别人说话之前,他已经在接受教育了。经验出现在教育之前,在他认识自己的乳母时,他就已经获得了许多的经验。假如我们回想一下,粗俗的人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我们就会惊奇于他也有着渊博的常识。要是我们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共有的常识,另一类是学者拥有的知识。跟前一类相比,后一类就显得过于渺小了。不过,我们不太重视自己获得的常识,因为这是我们在没到成熟的年龄前悄无声息就获得了的;而学问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们都很特殊,就好像代数方程式里的分子一样。

孩子最开始的感觉完全是感性的,他们只能感觉出高兴和痛苦。因为他们既不会走路,也不会拿东西,他们需要很久才可能触景生情;当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时不时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感性会屈从于他们养成的习惯。我们看到,他们的眼睛一直追着阳光,假如阳光是从旁边射进来的,他们会不自觉地把眼睛转到旁边,所以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的脸背对阳光,免得他们养成斜视或侧视的习惯。他们应该尽早地适应黑暗,要不然一看到黑暗他们就会哭泣。过于严厉地规定饮食和睡眠时间,会让他们觉得每隔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得进食或者睡觉,久而久之,他们想吃饭和睡觉,并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因为形成惯性。或者这么说,惯性让他们除了身体的需要外又增加了新的需求,这必须提前预防。

孩子不要形成任何惯性:不要用固定的一只胳膊抱他们;不要让他们惯于伸某只手,或者只用某只手;不要固定某个时间让他们吃饭、睡觉和活动;不要不留给他们独自发呆的时间。让他们尽可能早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和自由,让他们养成顺其自然的习惯,让他们能自己约束自己,只要他们想做什么,就应该随他们去。

用手感知世界

在生命的初期,由于记忆力和想象力处于静止的状态,孩子只能留意影响他们感官感受的东西。他们的知觉是知识的来源,所以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让他们产生知觉,这就需要培养记忆力。记忆力可以在今后的某天复制同样的东西给他们;但是,小孩子只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这个时候只要指出这些感觉和产生这些感觉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了。孩子想摸一摸所有的东西,碰一碰奇怪的东西。他们动来动去的时候,你不要出声阻止,他们是在进行必要的学习。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学会使用观察、触摸和倾听的方法,特别是把观察和触摸做一个比较,以及用眼睛来测量、用手指来触摸——学会用这些方法来了解物体的轻重、冷热和软硬,以此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能够感知的各种性状。

只有通过动手,我们才知道物体是否跟我们的性质相同;只有通过动手,我们才能感知远近。孩子没有远近的观念,所以不管物体是在身边还是在远处,他们都会伸手去够。他们会费力地伸手出来,看上去就像在指挥你,命令你把东西拿到他们身边,或者拿到他们那里。其实不然,这只是因为一开始只在他们脑子里的东西突然出现在眼前,所以他们认为这东西就在手边;他们只能想象出自己伸手触到的距离。所以,应该带他们多多走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让他们感觉到地方的变化,从而让他们学会如何判断距离。当他们能够分得清远近时,需要改变方法,不要再随便带他们去哪里了,也不要由着他们的喜好去哪里,因为此时他们的行动都带有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是值得注意的,需要家长进行一番探究。

表达的欲望

孩子习惯于在别人的帮助下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孩子就用一种信号表达出来。他们啼哭正是出于此;他们啼哭的时候很多,这是必然的。他们的感觉是感性的,因此他们舒服的时候,会悄无声息地享受;痛苦的时候,他们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醒别人帮助他们结束痛苦。只要他们还清醒,就分分秒秒都有感觉;除非他们睡过去,否则一直都有感觉。

我们的一切语言都是艺术。许多年以来,人类就在探索是否有一种人类共通的自然语言。这是肯定的,这样的语言就是婴儿没说话之前的语言。这种语言不是清晰地发出音节,而是嘹亮的抑扬顿挫,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使用大人的语言,忽视婴儿的语言,甚至把这种语言都忘掉了。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我们也能重新学会这种语言。乳母就是教这种语言的老师。她理解自己哺育的婴儿所说的话,她还能做出回答,孩子与她互相都能知道对方的意思。虽然她说一些话,但这些话是完全没用的。婴儿能明白的,并不是话的意思,而是她说话时的声调。

除了语言,还有身势语,后者达到的效果并不比前者差。然而,身势语并不体现在孩子的手上,而是他们的脸上。这些还稚嫩的小脸有各种表情,这是让人诧异的:他们的脸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你可以从中看到微笑、欲望和恐惧,如闪电般出现,又如闪电般消失。这让你恍惚地觉得,你看到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人。他们面部的肌肉比大人还灵活。不过,他们的眼睛非常迟钝,没什么表情。在年纪尚小且有需要时,他们就这样表达:感觉表达在脸上,感情则表达在眼神里。

哭泣的意义

人类最开始的时候是处于艰难无助的困境中,所以婴儿都是伴随啼哭和悲伤降生的。当有所需求,可自己又满足不了时,他就会大声啼哭,求得别人的帮助;当饥渴时,他也啼哭;当太热或者太冷时,他也会啼哭;当他想活动活动,而大人非要他休息时,他也会啼哭;当他想睡觉,可大人不让他睡时,他还是啼哭。他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常常要求大人帮助他控制。他只有一种语言,究其原因,还是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他还不能分辨各个器官的不同感受,当事情不尽如他意时,他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大人不关心孩子的哭声,从中就产生了人和他身边的环境的第一个关系。这也是构成社会秩序的长锁链的第一环。

孩子哭泣时,他觉得很不舒服,不能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此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他到底需要什么,找出他的需求点并满足他。如果我们看不出他需要什么,或者没有满足他,他就会一直哭泣,让我们感到厌烦。然后,我们就去哄他,企图让他安静一些,或者摇一摇他,或者唱首儿歌让他入睡。他继续哭的话,我们就失去了耐心,开始吓唬他,粗鲁的保姆甚至还会打他。在他开始生活的时候,他所受的教育就是这么奇怪。

在那些讨厌的不断哭泣的孩子中,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就见过一个因为哭泣而被保姆打的。被打后,那个孩子立马就停止了哭泣,我觉得他是被吓住了。我心里想,他将来可能是一个软弱的人,只要一严厉对他,他就屈服了。可是我想错了,这个挨了打的孩子,满腔怒火,连呼吸也停止了。我看见他的脸都变青了。不一会儿,他就又哭了,而且比刚才声音还大。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一感到愤怒、委屈和失望,就会用高亢的哭声来表达。我真怕他哭得晕死过去。如果说,我曾经怀疑人类是不是天生就有正义感或非正义感,这一个例子就足够消除我的怀疑了。我暗自想,如果有一块烧得正红的炭掉到这孩子手上,可能都比不上别人侮辱性的轻打一下痛呢。必须小心地对待孩子这种容易激动和愤怒的性格。波尔哈维[注:波尔哈维(1668-1738),荷兰医学家。]认为,小孩子的病多半都是痉挛性的,因为从比例上来说,他们的头比大人的重,神经系统比大人更敏感纤细,而神经质的人最容易受刺激了。如果孩子只是在物质上受到阻碍,而不是意志上,他们不会表示愤怒和反抗,且能保持身体健康。这就是自由的孩子与时时刻刻被操控的孩子相比,不仅不虚弱反而更加结实的原因所在。但是,必须一直留心,因为顺从他们的意志和反对他们的意志,会有天壤之别。

最开始,孩子的哭是一种请求,如果你不加以提防,哭就会变成一种命令。可以说,他们的哭泣,是以请求别人帮助开始的,以命令别人结束的。因为他们本身的娇弱,他们最开始想依赖别人,然后才是控制和命令别人。不过,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不是因为他们的需求,而是因为我们的服侍。从中我慢慢发现,孩子的这种转变并非是受天性产生的道德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孩子出生后的头一年就要分辨他们每个表情、每声啼哭产生的原因。

当孩子不说话使劲伸手时,多半由于他不能估测他和想要的东西之间的距离,他以为自己能够着。他当然想错了。可是,如果他边哭边闹还同时伸手时,这就不是他估计错了距离,而是命令东西过来,或者命令你去拿那个东西。在第一种情况下,你可以慢慢地抱着他接近那个东西;若是第二种情况,你就得假装没听到,他越哭,你越不理他。必须尽早养成他不对人发号施令的习惯,因为别人不是他的奴仆。也要让他知道不能命令东西,因为东西不听他的命令。因此,当一个孩子想要某个东西时,应该把他抱到东西那里,而不是把东西拿过来给他。这样做,他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这种方法适用于他的年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方法能让他明白这一点。

父母的引导

自然地控制孩子的欲望

只有理智才能教我们分辨善恶。虽说我们的良心爱憎分明,不依存于理智,但没有理智,也就没有良心的成长。在没有生出理智之前,我们并不清楚善恶的区别。那时在我们的行为里,没有善恶之分,虽然有时候在感情上能区分别人对待我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小孩子总是调皮捣蛋,拿到什么东西,就会摔个粉碎;捏只小鸟就像捏块石头,捏死之后,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呢。

大自然把生命的活力赋予孩子,同时又小心让他们使用活力,免得造成伤害。可是,如果他们把周围的人看成工具,他们就会凡事依赖身边的人,利用这些人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弥补自己的缺点。就因为这样,他们才变得讨人厌、飞扬跋扈、傲慢自大、捣蛋和不服管教。发展成这样,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有命令人的心理,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只是张嘴命令别人,就可以移动万物,是多么的舒服。

长大后,获得了力量,他们不需要大声叫嚷、来回动弹,就可以自控了。精神和肉体取得了平衡,而且大自然要求我们的也只是保持自身所需的能量。但是,命令他人的欲望并没有因为力量的增强而消失。控制他人的心理会激发和助长一个人扭曲的自尊心,再加上过去的不良习惯加剧了这种自尊心,此时,我们会因为需求而产生不恰当的行为。从此,我们的偏见和个人的观念就扎下了根。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能看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偏离了自然的道路。我们得观察一下,坚持走自然的路应该怎么去做。

孩子没有过剩的力量,他的力量还不足以满足自然对他们的要求,所以必须得让他们利用自然给予的所有力量,而且不能滥用这些力量。这是第一个原则。

孩子身体的需要,不管是在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必须满足,弥补他们的劣势。这是第二个原则。

在帮助孩子的时候,必须明确只有在他们真正需要时才施以援手,绝对不能理会他们乱七八糟的想法和无缘无故的欲望。因为乱七八糟的想法不是出于自然的,即便不实现它,孩子也不会感到难过。这是第三个原则。

好好研究孩子的语言和动作,在他们还不知道假装时,我们能区分他们的欲望是出于自然还是心里所想。这是第四个原则。

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不让他们养成命令别人的习惯,多让他们动手,少越俎代庖,才是这些原则的灵魂所在。要趁早让孩子养成习惯,把他们的欲望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他们就不会因过多的欲望而吃苦头了。

在这儿,又有一个重要的新生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要想让孩子没有摔倒的危险,不让他们摸到危险的东西,我们就应该给他们的身体和四肢绝对的自由。

身体和四肢都自由的孩子,会比裹在襁褓里的孩子少哭一些。婴儿仅仅知道身体的需求,他只有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才啼哭。这样非常好,因为我们由此可以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如果可以,应马上帮助他。假如你不能解除他的痛苦,就应该使他冷静下来,千万别想方设法让他停止哭泣。你的溺爱不能医好他的肚子疼,反而让他明白怎么得到你的宠爱。如果他知道你可以任他摆布,他就变成你的主人,这下就糟糕了。

孩子在活动中受到的阻力越小,哭的时候越少。要是你不反感孩子的哭声,你就不会为了让他不哭而自寻烦恼。你不去吓唬他或者溺爱他,他就不会那么的胆小和固执,也就可以更好地保持自然的状态。就是因为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不想让他哭,所以一听到哭声我们就去抚慰他,可却使得他哭声更大、更持久了。我的观点是:没人管的孩子,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爱哭。但我也不赞成放任不管,应该提前预知他想要什么,不要等他哭起来才理会他想要做什么。可是,我也不愿意被他误解这种关心。如果他知道啼哭是那么管用时,以后为什么不采取哭的方法呢?他了解,你要他不哭,必须得付出代价,这个时候,他不会随便要一点点东西就完了。发展到最后,他要得越来越多,你根本无力支付。这个时候,他哭一阵子达不到目的,就会使劲哭闹,直到筋疲力尽,哭死过去。

孩子哭个没完没了的原因,不是受到了限制,也不是生病或者缺了什么东西,而是出于习惯或固执的脾气。那么,这不是大自然造成的,而是保姆弄的,她不知道要对孩子的哭哭啼啼有些耐心,结果就延长了他啼哭的时间。她没想到,今天虽然让他停止啼哭了,到了明天他可能哭得更凶了。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任凭他哭闹,你不理睬。不会有人喜欢做白费力气的事,孩子也一样。他一开始尝试的时候,非常顽强,如果你坚持住了,比他更倔强,他就会打消念头,不再来这一套了。这样,你才能让他少哭几次,让他养成习惯,只有在疼得不得了的时候,才会大声哭泣。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能够让他因胡闹或固执而哭泣时停止,即用一个漂亮、吸引人的东西让他分心,让他忘了哭。多数保姆都知道这个方法,假如做得好,还是非常有用的。不过,最重要的是,别让孩子发现你在分散他的注意力,别让他感觉到你在注意他。

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我们习惯了奢华,就连给孩子的玩具都很奢侈。金、银和珊瑚的铃铛,各种水晶片和五花八门的玩具,都是毫无用处、害处多多的东西!完全用不着这样的东西。不要什么铃铛或什么玩具,只要几段有叶子和果实的树枝、一只能够听到沙沙声音的果壳、一点儿能让他咀嚼的干草,这些就像那些漂亮的玩具一样,足够让他玩得开心了,而且也不会让他养成奢侈的习惯。

教会孩子表达自己

孩子出生时就能听到我们说话,在他们还听不懂的时候,在他们还没学会发声之前,我们都在跟他们讲话。他们那发育迟缓的发声器官,会一点一点地学习我们教的发音,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敢肯定这些音节是不是清楚地传到他们耳朵里,就像传到自己耳朵里一样。我同意保姆给孩子唱歌,或者用多变的音调逗孩子玩,我反对保姆没完没了地对他们讲废话,这会让他们头晕耳鸣,因为孩子只听得懂音调,听不懂那么多废话。我们应该少说几个简单的词,发音清晰,反复地说给他们听,而且这些词代表的物体最好是我们常给孩子看、他们又看得清的东西。糟糕的是,我们容易听信我们不懂的话,这种情况很早就开始了,比我们想象得都早。上课的小学生认真地听着老师的废话,就好像他们在襁褓里听保姆胡说八道一样。我认为,让他们不听废话,便是对他们进行有益身心的教育了。

当我们研究孩子的语言形式和初始的字句时,心中会产生很多想法。无论我们如何做,他们学会说话的方法都一样。

孩子的语法都适用于他们的年龄,这种语法比我们的语法简单多了。假如你仔细观察,便会惊奇于他们模仿某些类同语的准确程度。这些类同语,也许在你看来是有问题的,但它们非常有规律,听上去不舒服的原因只在于它们说起来非常生硬,或者没有这样的惯用法。刚才我还听到一个可怜的孩子被父亲骂了一顿,就因为他说了一句:“爸爸,我到那里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模仿类同语,胜于文法学家。我们老跟孩子说“到那里去”,所以孩子就想当然地说:“我到那里去?”句子里的指示副词“那里”,我们知道指的是“哪里”,但由于我们从未跟孩子这么说过,所以我们能把这样的错误推到孩子身上吗?非要纠正孩子这些不合习惯的小错误,这是多么不能忍受的旧式做法和过多的担心,他们慢慢长大,就会自行纠正过来。用正确的语法和用词跟孩子讲话,他们就会觉得跟你说话非常开心。要相信,他们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使用成人的语言,所以完全不用费心纠正。

在教孩子说话这件事上,我们总是操之过急,就好像担心他们学不会说话一样,这是另外一个不容易预防的重大弊病。操之过急会达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孩子可能说话更晚,说得更糟。过于留心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就会忽视他们的发音。他们懒得把嘴张大,造成的后果就是终身发音都有问题,说话也没有次序,没法让别人明白他们的意思。

慢慢长大后,孩子上了学,这个缺点就会被改正了。而后,他们会比一直在家里学习的孩子发音更清楚。不过,由于他们在学说话时也养成了口吃、发音不准和随便发音的毛病,所以上学后在背诵课文时,他们的表现会非常糟糕。他们要花费许多力气才能想起要背诵的词句,因此只能拖长音节。当记不清楚时,人说话多少都有些口吃。如此这般,他们就养成了发音上的毛病。以后大家可以看到,爱弥儿绝不会有这样的毛病,或者不会因为上面的原因就出现这些毛病。

我们唯恐孩子出现这样的发音问题,其实这无所谓,非常容易就可以预防和纠正。但假如由于你的存在使他们在说话时感到慌张、羞怯和嘶哑,你还一直批评他们的声调,指责他们的用词,因这样而出现的毛病是根本无法改正的。

在自由自在的乡间长大的孩子,都会有一副嘹亮的嗓音,绝不会有城里孩子口吃的毛病,还不会学到错误的用词和语调。即便已经学会了,也非常好纠正,只要父母一直同他一起生活,每天都让他用自己正确的语言来表达就可以消除那些不良的影响。以后,爱弥儿讲的法语就像我讲的法语一样纯粹,甚至比我讲得更清晰,发音更准确。

对正在学说话的孩子,我们应该只说他能听得懂的话,讲他能清晰发音的字眼。他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个音节,直到把它说清楚。假如孩子咿咿呀呀讲不清楚时,也不必费心去猜他说了什么。试图让别人听他说的话,也是控制别人的表现,孩子不应该产生这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想法,只需要留心满足他的需求就可以了。应该让他自己努力讲清楚你没听懂的话。我们不要勉强他说这说那,等他体会到说话的好处时,自己就会好好学说话了。

也许有人会说,说话特别晚的孩子,绝对不会比别人说话清楚。然而,这不是因为他们说话晚,他们的发声器官受到了阻碍。正相反,这是因为他们的发声器官有障碍,所以他们讲话才会晚。假如不是这样,他们为什么说话比别人晚呢?是因为他们说话的机会少,缺乏大人的鼓励吗?不,当然不是,大人一发现他们说话晚,就惶恐不安,于是花费心力教他们说话。比那些很早就能说清楚话的孩子,家长要花费百倍的心血在这些说话晚的孩子身上。这种焦躁不已的做法,会使孩子说话没有次序。我们不要那么着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会说得非常完美的。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如果你勉强他们说这说那,会使他们没有时间来好好地学习发音,也没有时间好好琢磨你教给他们的话。如果能由着他们自己去学习,他们会先开始练习简单的发音,然后慢慢加入手势向你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会跟你说他们的话,而不是你说的话。这样就能教你弄懂他们的话,而后他们才可能学会你说的话。他们不慌不忙地使用你教给他们的话,并想想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有在他们理解了你的意思后,他们才会说你说的话。

在孩子还没到说话的年龄,大人就着急地教他们说话,这样做最大的害处,不是因为他们完全不明白最初你教的话和他们自己说的话的意思,而是因为他们的理解有偏差,但我们察觉不出这种偏差。所以,乍一看上去,他们回答正确了,实际上他们不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也不明白他们的意思。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误会孩子所说的话,多半都是由这些模糊不清的话引起的,我们觉得他们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他们是那个意思。我认为,正是因为我们没有仔细考虑说的话传到孩子耳朵里是什么意思,才出现了这样的误差。

胆量的培养

当孩子对事物有自己的辨别力以后,他就应该对我们给他的东西做出选择。开始,他对所有的东西都有兴趣。他觉得自己是那么娇弱,一看到不认识的东西,会觉得害怕。养成看见新鲜的事物却不受其影响的习惯,就可以瓦解这种害怕。在干净得没有蜘蛛的房间里长大的孩子,会害怕蜘蛛,等他成年了还有这种害怕的心理。相反,我们没见过在农村生活的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小孩,有害怕蜘蛛的。

如果只凭我们选择给孩子看的东西,就有可能让孩子胆怯或者勇敢,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他学会说话和听懂话之前就教育他呢?我希望人们让他养成看新事物的习惯,多看看丑陋和讨厌的动物,多看看千奇百怪的事物,先让他在远处观察,慢慢地让他习惯这些东西,然后看到别人碰触这些东西,自己也敢伸手去碰触。一个在小时候不怕蟾蜍、蛇和大海虾的孩子,长大后无论看到什么动物都不会害怕;一个人每天都接触恐怖的东西,他不会觉得它们有多可怕。

孩子们看到面具都会害怕。一开始,我拿一个可爱的面具给爱弥儿看,然后找一个人站在他跟前戴上面具,我就开始大笑,所有的人都大笑,爱弥儿也跟着笑了起来。紧接着我慢慢让他看一些丑陋的面具,最后看恐怖的面具,要是能好好安排这几个阶段,到最后时,爱弥儿不会害怕,反而会像看见第一个面具一样大笑起来。之后,我就不再担心别人用面具吓唬他了。

据我之前的观察,孩子是不害怕打雷的,只有雷声特别大的时候,或者当他们知道打雷会伤害和打死人时,他们才会害怕。一旦他们理智上能感知恐惧时,我们就得用过往的经验来让他们振作起来。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就能让孩子什么都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