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现状综述

“认同”(identity)一词出现在当代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社会认同”不仅是日常争论中的常用语,而且身影布满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到史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堪称“20世纪90年代知识论战的统一架构”〔英〕Richard Jenkins: 《社会认同》,王志弘、许妍飞译,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10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

通常所说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源于欧洲,与欧洲一体化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适应,是由欧洲社会心理学领袖式学者泰费尔(Taifel, 1919-1982)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但实际上,“既有的讨论社会认同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文献,可以回溯到本世纪初以前。……它们在社会学对认同的建构和理解上,以及对社会理论而言,依然非常重要。”〔英〕Richard Jenkins: 《社会认同》,王志弘、许妍飞译,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12页。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可以大致归结为:

1.“认同问题”是国际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热衷探讨的重要论题

国外对“认同”的关注历史久远。哲学中早有认同的相关论述,如:洛克1694年出版的《人类理解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第二版中,就包含了“同一与歧异”(Identity and Diversity)一章。〔英〕Richard Jenkins: 《社会认同》,王志弘、许妍飞译,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12页。自20世纪中期以来,当代认同成了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加拿大当代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他的名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Source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1989)里对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观念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对现代认同的构成作出深入思考;又如,美国学者约翰·佩里在科学哲学和逻辑学的视野中对人格认同进行前沿探索。

心理学中,认同被译为“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2页。。简言之,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埃里克森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不仅解释和阐述了认同,把同一性或认同看作“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Erik H. Erikson, Identity and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1959, p.118.,而且将同一性划分成“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两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击,作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在认同过程中,由于个体满意地确定了自己与所认同的个人或团体之间的关系,因而采取了一种与他人相同的行动。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第47页。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作出界定: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政治学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则在感慨“‘认同’这一概念既不明确,又不能不用,它具有多重意义,难以界定,无法用通常的尺度来衡量它的同时,认为‘identity’的意识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美〕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程克雄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第20~21页。但政治学主要还是在宏观层面上探讨“认同”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认同分化趋势给民族国家带来的挑战进行理论回应。如:欧洲认同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视野;从政治伦理学的角度对认同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理论家阿克塞尔·霍耐特等。英国学者戴维·莫利也在“差异构成了认同”的前提下指出:“界定种族集团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成了该集团相对其他集团而言的社会边界……而不是边界线内的文化现实”。〔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61页。总之,政治学侧重于分析纵向的民族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分裂,以及民族认同内部的分裂,目前认同问题的研究已然成为公民社会理论研究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此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认同”在国际民族学、人类学界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2.社会认同理论是当今世界社会心理学的主流研究之一

Theodorson在《现代社会学字典》中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Theodroson, G. A. , and Theodroson, A. G. , 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New York, 1969, Vol.85.转引自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给认同所下的定义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即认同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虽然这还不是但已经接近自己的态度。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第46页。

概而观之,自泰费尔开启社会认同研究新思维以来,该理论先后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得到充分重视和大量研究。

首先,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社会认同理论因其有别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美国认知社会心理学,注重的是集体而非个体层面,所以被广泛用于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民族、宗教、语言等的心理认同问题,对于欧共体以及欧洲各国制定政策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交流、宗教、组织行为、民族等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因此成为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战后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世界社会心理学作出的最有意义的理论贡献。

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认同研究在美国生根发芽、发展迅速。据统计,有关社会认同理论的西文论文和专著在70年代大约57篇/部,到80年代大约317篇/部,而到90年代大约1343篇/部,其中1998年和1999年两年就有914篇/部公开出版或发表,使该理论获得了重要地位。杨宜音:《“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仅仅历经十数年的时间,美国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认同研究的重镇所在,社会认同理论也相应发展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之一。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化,实证研究不胜枚举

近年来,国外关于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化,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相关论著,主要如:密尔顿·M.戈登的《在美国的同化:理论与现实》、曼纽尔·卡斯特的《认同的力量》、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乔森纳·弗里德曼的《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哈罗德·伊罗生的《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阿兰·图海纳的《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等等。

与社会认同理论的强劲发展势头相适应,以之为指导的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更是不胜枚举。比如,集体行为是社会认同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关注不同群体的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影响是该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该理论自其诞生之日起,国外研究普遍反映出对于种族中心主义、种族歧视等群体间冲突的多方关注,由于“社会认同在自我概念中处于中心位置,它会提醒他们——他们不是谁”涂薇、余嘉元、夏春:《分离中的社会认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因此社会认同在种族问题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idanius等人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中有种族倾向的学生群体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种族群体成员的身份提高了他们的种族认同感,从而也增加了种族之间的偏见以及对种族群体间矛盾的知觉。Sidanius J. , Laar C. V. , Levin S. , Sinclair S. Ethnic Enclaves an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dentity on the College Campu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1): 96-110.转引自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第14卷。

此外,国外的社会认同研究还注重集体、群体认同的发展过程。比如,研究企业组织情境中的社会认同问题。因为组织中的社会认同有利于组织成员遵守群体内的相关规则,从而获得群体内他人的尊重和喜爱,所以有助于保持组织群体内人际关系的和谐。Ashforth和Mael、Scott和Lane的研究认为,来自组织的吸引力不仅对其雇员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潜在的求职者也能产生类似作用:人们供职于知名公司企业所能获得的心理优势就在于该企业已经成为雇员社会认同的一部分。涂薇、余嘉元、夏春:《分离中的社会认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Identity一词有“认同”“身份”“属性”等不同的译法。我们选取国内学界最经常使用的“认同”一词,其意义可由“认”和“同”复合而成。“认”可理解为认识、认为、认可、认定等,具有主动性;“同”可理解为同一、同样、同类、整体等,具有归属感。其实汉语中的“认同”,表达的通常是identification和identity两个词的联合意义,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282页。也被译成同一性、统一性或身份。学者江宜桦认为认同有“同一、等同”、“确认、归属”以及“赞同、同意”这三层意思。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认同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第1067页。《辞海》对认同的解释是,“认同一译‘认定’,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认为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产生内心的默契。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433页。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对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

1.对社会认同的研究比较分散,但已呈现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态势

国内目前对社会认同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散见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中。

哲学是国内较早关注认同的学科,在理论研究中越来越热衷于讨论当代认同问题,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在“当代认同”概念意义的界定上获得突破。比如,韩震眼里的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 《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北京师范大学王成兵博士认为王成兵:《对当代认同概念的一种理解》, 《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当代认同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塑造成的、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它围绕着各种差异轴(譬如性别、年龄、阶级、种族和国家等)展开,其中每一个差异轴都有一个力量的向度,人们通过彼此间的力量差异而获得自我的社会差异,从而对自我身份进行识别”。但是,当代认同问题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或更直接地说,所谓身份感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认同。因此,当代认同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意义感。而就实践层面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反映着核心价值观的当代认同又必将具体化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淑梅指出:意识形态的运行离不开日常社会意识的认同,要真正达到对意识形态具体的、准确的把握,就要揭示意识形态与人们日常意识和普遍心理的内在联系,亦即要探讨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问题。李淑梅:《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认同》,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政治学领域有众多文献从不同视角讨论了政治认同,特别是欧洲认同的形成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路径。李素华认为,认同是在与他者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有认识同化之义,对某一现象承认、认可,并且自愿地按其规范行事。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承认、认可和赞同;二是自觉地以所认可的对象的规范要求自己,按所认可对象的规范行事。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 《当代亚太》2005年第12期。还有学者基于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探讨了制度因素在认同建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范勇鹏:《欧洲认同的形成:功利选择与制度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社会学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在香港,如:林瑞芳、赵志裕等人(1998, 2003, 2004)关于香港青少年社会身份认同、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方文(2005)对北京基督新教的分析研究,则被认为是内地应用社会认同观点进行研究的开端。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我国社会学学者对认同的解释主要有: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费穗宇、张潘仕主编《社会心理学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页。具体而言,就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张春兴编:《张氏心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第122页。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别人被自己同化,还是自己被别人同化,都可以称之为认同。也有学者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指出:“认同,即认为自我具有从属于某个群体的身份。无论是对具有情感的个人,还是对作为文化载体的群体来说,正是这种对身份的确认(认同)将‘我者’与‘他者’区别开来”。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6页。

人类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族群认同研究的论文越来越多,也有相关的专著出版。如:李远龙、黄淑聘、纳日碧力格、王明珂、张茂桂、马戎、张海洋和祁进玉等研究者的论著。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黄淑聘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纳日碧力格:《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张茂桂:《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胡启勇认为,认同作为人类学和文化学范畴,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方式和结果。胡启勇:《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文化认同建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可见,国内社会科学界对认同与社会认同问题日益关注,尽管不同学科的视角不一,但也使社会认同问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呈现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多元化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民族认同和社会心理学领域

在我国,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基于此,社会认同理论能够在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象和民族偏见关系等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如:王亚鹏、万明钢对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进行的研究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秦向荣、高晓波、佐斌对中国11岁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进行的研究等秦向荣、高晓波、佐斌:《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第2期。

社会认同理论源于社会心理学,2005年5月17日至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心理学室主办了“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与会学者致力于通过研究本土的社会认同现象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无疑推动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杨宜音:《“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流动中的社会融入、弱势群体社会地位的获得、在特殊文化背景下考察群体认同对群体态度和行为的中介作用等问题,都是社会认同理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学者们特别注重抓住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热点群体,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进行研究。如:张爱淑、袁迎菊的《高校女性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张娟,金娜的《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尹书强、马润生的《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孟祥斐、华学成的《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等张爱淑、袁迎菊:《高校女性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 《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张娟,金娜:《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 《理论观察》2007年第2期;尹书强、马润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 《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第1期;孟祥斐、华学成:《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 《学海》2008年第2期。

3.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日渐关注社会认同问题

新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日渐关注起认同和社会认同问题的研究,如:李冰的《试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李冰:《试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周婷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必要支撑》周婷:《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必要支撑》, 《求实》2008年第10期。等。通过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进行“社会认同”的搜索统计显示,按学科类别分组的搜索结果中: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73)、社会学及统计学(68)、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36)以及高等教育(29)这些领域最为关注社会认同的研究(括号中分别是该学科类别里的文献数目),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有16篇文献,分别来自报纸(1)、会议(1)硕士论文(1)以及期刊。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结果较为一致。搜索的时间为2009年3月初,现在应有所增加。

(三)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毋庸置疑,国内外所作的大量研究取得不少积极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

1.社会认同研究的时代背景和价值意义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阐述

国内外不少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探讨区域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乃至于认同和国家安全的关系问题,“认同危机”的冲击备受关注。如:国内的韩震、潘一禾、俞楠、孔德永和吴永红等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 《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潘一禾:《多元认同方式与国际社会认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俞楠:《“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战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吴永红:《分化与整合: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认同》, 《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还有学者基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价值认同分化的时代背景进行探讨,如:赵金山、张书站,史炳军、马朝琦和张昭国等人的研究赵金山、张书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机制》, 《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史炳军、马朝琦:《危机与回应: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张昭国:《论和谐社会的话语宣传与社会认同》,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社会认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注重基础理论的梳理与深化。如:王沛、刘峰的《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张莹瑞、佐斌的《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周晓虹的《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方文的专著《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等。上海大学的李友梅老师围绕“转型期社会认同的重塑”这个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重塑社会认同与探索社会自我调适系统》等,还以美、德、日三国为例,出版了《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一书(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该书认为: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因此作者“希望提出一个观察和治理基础社会认同失序的新的路径”李友梅:《重塑社会认同与探索社会自我调适系统》, 《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并试图借鉴不同民族国家构造社会认同的一些经验性启示,探索中国社会认同建设的新思路。

国外社会认同理论本身的拓展,表现为对社会认同界定的进一步概念化和测量。包括利用社会认同概念中认知、情感、评价性这三个维度,检验群体规模、群体地位等群体特性的不同影响程度(Naomi Ellemers、Paulien Kortekaas等);对三种社会结构变量——可渗透性、群体地位合理性、稳定性与刻板印象关系进行研究(Maykel Verkuyten等);对社会认同的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变动意向和工作卷入程度的关系进行考察(Rolf Van Dick);详细比较群体认同的认知表征和个体身份认同的具体内容,证明价值观、情绪和人际关系概念等在更多情况下都是属于群体认同表征的主要内容(B. Ann Bettencourt等)。涂薇、余嘉元、夏春:《分离中的社会认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社会认同的研究出现新转向,研究视角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

近10年来,欧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逐渐走向融合,凸显了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的新转向。如: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转向认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方面和认同的表现方式差异方面;对社会认同动机的研究也逐渐从自我激励转移到检验人们减少不确定性的动机以及寻找群体成员的资格意义;更加关注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研究;侧重于对社会认同内隐过程的分析;等等。由于社会认同理论早期关注研究的领域主要落在群体偏见和冲突方面,其解释分析也侧重于消极层面,因此,当前的社会认同研究重在应用社会认同的原理,发现阐释消除群体偏见或冲突的策略,比如通过群体接触和重新分类以消除群体偏见或冲突。这个新近的研究转向有利于消除社会对公务员群体的误解和仇视情绪无疑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视角看,结构主义突出了认同形成的社会条件和限制,主要将认同看作相对固定、“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范畴,或者是以此作为分类基础的主观定位,是在既定社会结构影响之下“去个人化”的过程,将自我视为典型的“群体内”成员的过程。从创立伊始,经典的社会认同理论就以内、外群体的二元结构对立为核心,尽管在这一理论传统的发展过程中,认同的多元性、复杂性逐渐受到关注,后来的派生理论依然是在坚持群体结构对立的基础上,来关注与研究社会认同的。直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在各社会科学领域的兴盛,社会认同研究中结构观的主导地位才逐渐让位于建构观。建构主义是将认同看作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个体与外界互动而发展出来的多元、动态的身份定位及其过程。认同既不是社会结构的附属品,也不是个人内在意图的产物。主要代表人物如Gumperz、Bourdieu和Giddens(吉登斯)等高一虹、李玉霞、边永卫:《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注重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关注不同群体、情境中的社会认同问题及其影响,这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但是,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缺乏明确而相对统一的概念界定

由于研究视角不一,对“社会认同”要么停留在日常生活层面的理解上,缺乏学理高度;要么侧重从自身学科背景、研究情境出发,各自定义,对什么是社会认同莫衷一是,使社会认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被泛化和模糊化。程丽香、孙秀艳:《社会认同:新农村文化建设之基石》, 《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

2.缺乏跨学科的系统分析与综合把握

社会认同是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民族学、哲学等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学科联合、科际整合的论文较少,专著就更为鲜见。不同学科研究的切入点都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更为薄弱,主要集中于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认同。李笃武:《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2006);李芬香《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思考》(2008);高惠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认同》(2007);陶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调查》(2008);肖浩《论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2008);邱仁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论纲》(2008);谢松明《论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2008)等。笔者也曾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学结合的视角探讨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动员》(2008)。

3.缺乏宏观和微观、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融会贯通

目前的社会认同研究,或是宏大的理论叙述从而陷入泛泛而论,或是局限于特定群体,微观实证有余而宏观研究不足。对社会认同的变迁、支撑和建构的研究缺乏沟通宏观和微观的中介层次,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辅相成亟待推进。

4.缺乏对社会精英阶层(包括公务员群体)的关注与研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益主导趋势凸显,民众阶层位距拉开,思想价值认同分化。国内学者如:李春玲、张娟和金娜、沈晖、郭金山和车文博、邓治文和卿定文、方文、王春光、王毅杰和倪云鸽、王彦斌等人对社会急剧转型中的特定群体展开诸多的实证研究。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张娟、金娜:《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 《理论观察》2007年第2期;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1期;邓治文,卿定文:《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某高校为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王毅杰、倪云鸽:《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王彦斌:《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一项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特点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 《天府新论》2005年第2期;程丽香、孙秀艳:《社会认同:新农村文化建设之基石》, 《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如:中等收入阶层(中间阶层)和大学生、基督徒、女性以及弱势群体(流动农民、下岗工人)等的社会认同,但是学者们较少以社会精英阶层作为社会认同的研究对象,几乎没有涉及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务员群体的社会认同问题。由于不少学者把研究对象界定在范围更为宽泛的干部群体,故国内研究文献中直接以“青年公务员”为名的不过20几篇截至2009年9月,通过CNKI中国知网检索,文献名中有“青年公务员”的仅8篇;通过维普资讯网检索,约有26篇左右。,更缺乏以社会认同理论对青年公务员群体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对公务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务员制度的建构完善和公务员素质能力的建设两大方面,前者包括了公务员管理机制、制度创新、国内外具体制度机制的比较借鉴等姜海如:《中国公务员管理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李和中:《中国加入WTO与公务员制度的创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施康:《我国公务员录用、管理与退出机制的关系及整合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邓岩:《英国公务员培训制度评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管理观察》2009年3月;娜琳:《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等等。;后者包括了公务员广义上的素质能力建设,祁光华:《美国高级公务员的能力架构及对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 《探索》2005年第3期;时美英、朱晓峰:《我国公务员素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以南京市公务员素质现状调查为例》, 《前沿》2006年第9期;李明斐:《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李和中、裘铮:《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的制度选择——以武汉市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为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李静:《公务员能力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李和中、钱道赓:《中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等等。也包括了具体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形象塑造等参见何颖《试论公务员形象的树立》, 《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2期;郑洪利、于霞:《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霍团英:《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4期;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发展研究》2005年年第1期;卫琳、焦妍、赵定涛、梁樑:《我国不同级别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 《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4期;卫琳:《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启航:《青年公务员的压力管理》, 《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第5期;毛秀娟:《公务员心理状况及其调适分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压力调查》, 《领导文萃》2008年第4期;王洁:《试论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塑造》,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等等。。近年来,公务员职业化、职业地位、角色定位景亭:《中国公务员职业化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沈传亮、王伟:《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地位分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谢桂花:《论我国公务员的角色定位》,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等等。,以及公务员的思想状况、需要特征、职业道德、人格塑造、公务员精神和价值观建设等主观精神层面的问题,也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谭建光、黄宇青:《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 《中国人才》2007年第4期;阳东辰、李苑凌:《青年公务员需要特征及激励对策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万师:《谈公务员精神的文化传统底蕴》, 《江东论坛》2006年第4期;胡献忠:《论〈公务员法〉对青年公务员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 《天中学刊》2008年第4期;严世雄:《当代中国公务员的价值观及其建设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是笔者的深入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