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与政治:20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女子越剧
- 姜进
- 728字
- 2024-11-03 01:32:36
她们的故事
近年来出版的一系列有关上海的社会史和文化史专题研究为本书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依托。本书的主人公们大多住在卢汉超所描写的霓虹灯背后狭窄拥挤的石窟门弄堂里。与贺萧和安可强(Chris tian Henriot)书中所描述的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被打入另类的妓女姐妹比起来,女演员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合法身份和认同,成为现代社会的平等成员,她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曼素恩关于上海的宁波移民中流行的家庭主妇文化和韩启澜(Emily Honig)关于上海纺织女工的研究都有助于我们了解越剧的观众群;而顾德曼(Bryna Goodman)和韩启澜关于上海同乡会及移民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方言政治和大众娱乐的关系;魏克曼(Frederic Wakeman)关于上海警察的调查有助于我们理解越剧女演员与地头蛇、帮会等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李欧梵和安得鲁·琼斯(Andrew Jones)所勾画的男性艺术家和消费者支配下的上海大众文化及爵士乐的世界则为我们研究女子越剧的美学和社会性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而裴宜理(Elizabeth Perry)所描述的上海工人阶级的政治也为我们研究女子越剧的政治提供了有用的对比。
本书的前五章追寻女子越剧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一章追溯越剧19世纪后半期在嵊县乡村的起源到1930年代女班在上海逐渐站稳脚跟的过程,讨论了越剧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两个关键转型。第二章到第四章探讨20世纪中期女性文化在上海公共空间的兴起,各章分别探讨女演员的境遇以及她们面临挑战时的改革举措,女戏迷、女观众和她们对越剧的赞助和支持,以及女演员在大众媒体中从低贱的女戏子到有身份的艺人和公众偶像的历史性重塑。第五章跟随越剧和女演员走进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分析她们与中国革命和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第六章是专题研究,探讨越剧经典作品中所体现的、对于现代中国一般民众的爱情和性别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独特的女性审美和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