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医生会改变药物剂量?每个孩子的药量是否相同?
药物剂量的调定要以药物的说明书为基础,通过医生的判断,遵循个体化原则。也就是说用药前需要医生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药物的起始剂量,但前提是这一切都要遵照具体药物的说明书而定。一般来说药物的起始剂量不会太大,考虑到用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而部分副作用的消除需要持续服药一段时间,因此药物会一点点加量。在这期间需要患儿、家长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做好药物的疗效评估以及副作用监测,并以此来指导药物的增减。
对于药物的预期剂量,医生很难在治疗开始前就进行准确的判断。有研究发现体重无法预测中枢兴奋剂的最佳剂量,有时年龄较小,体重较轻的孩子会需要较高剂量的药物或更频繁的服药来维持最佳的治疗效果,而另一些体重大的儿童可能使用很小的剂量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药物的加量都是一边观察,一边完成的,大约每1~2周进行一次症状评估,并逐渐增加药物的剂量或频次,直到满意为止。
另一项涉及剂量调定的情况是,在患儿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出现了明显副作用,这时需要将药物进行减量。通常减量也是缓慢的,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验证观察到的副作用是否的确是由药物引起的,如果药物减量后副作用得到缓解,那么就可以确信这一点。二是药物一旦减量,其正性的治疗作用也被削弱,我们也需要观察是否患儿在一个低剂量用药水平上,仍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如果减量后副作用消失,而症状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就可以继续目前的治疗;如果减量后副作用仍坚持存在,那么就应该考虑更换药物,并在必要时对副作用进行处理;如果减量后副作用消失,治疗作用也减弱时,可以考虑换药,或是考虑辅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