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实践教学指导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实践是教师在医院传染科、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以及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学教学的实践环境中,采取各种实践教学指导方式,使学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实践能力的过程。学员通过教学实践,树立“医防结合”的理念,巩固传染病基础理论,强化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专业知识,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问题的处置能力。

一、基本概念

1.传染病 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传染病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获得免疫等基本特点。

2.传染病预防 是指在未出现疫情之前,针对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或者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依附物品、媒介昆虫与动物等,采取改善卫生条件、健康教育、免疫预防、消毒、国境卫生检疫等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传染病控制 是指在传染病发生后及时采取防疫措施,消除各种传染因素,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保护易感人群,使疫情不再蔓延。包括传染病报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等措施。

二、实践教学方法

(一)教师基本要求

对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教学,教师要熟悉传染病预防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备常见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与临床诊治经验;掌握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措施等相关知识;熟悉病例报告、现场调查处置、防治知识宣传及咨询服务方式;熟悉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传染病监测、调查、管理方法;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鉴别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适宜技术等。

(二)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指导教师可采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实践中涉及的各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示范操作、技能操练等。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教学,尽量不要刻板地按照教材来讲授。同时,教师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实践指导,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临场应变和听、说及反馈等教学技能;在学习环境中及时与学员沟通交流,营造参与、平等、信任和开放的培训学习气氛。

三、教学目标

学员通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知识和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员进入实践环境之前应已完成传染病防治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学员仅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将所学的传染病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验证,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案例讨论、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等教学实践,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及案例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以进一步更新完善传染病防控知识体系。通过教学,应进一步掌握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传染病分类和数量、流行特征;熟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影响;熟悉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预防控制技术方法;熟悉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

(二)技能目标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实践技能需要在实践环境中通过练习、学习、模拟训练逐步提高。学员通过相关技能训练应达到以下目标:①进一步掌握传染病预防控制原理方法、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②了解传染病基本诊疗操作技能,掌握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模式、日常性预防措施、传染源和疫点管理、消毒杀虫、健康教育、现场调查、传染病监测和特异性免疫预防技术以及消毒隔离技术及采样方法;③具备自我防护能力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基本能力;④具备一定的医患沟通、人际沟通和媒体应对能力。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师在熟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实践带教的整体教学设计。应根据学员的专业与教育背景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确定教学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方法。课前要编写教案并确定具体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要准备教学幻灯片、教学讲义、参考文献等资料,同时确定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做好培训测试题等教学评价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如下:

(一)课前介绍

正式上课前,教师和学员可进行自我介绍,重点了解学员的医学背景,通过教师讲解教学目标、解答学员提问促进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二)理论小讲课

小讲课适用于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基础知识讲授,讲授内容和知识点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实践指导教师可根据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讲课内容。对全科医师教学背景的学员应重点讲授常见传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对于预防保健背景专业人员应重点介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控制相关程序与方法。每次小讲课应围绕一个主题或病例进行讲解,时间宜控制在45~90分钟左右,小讲课结束前应安排10分钟的互动时间。若学员不提问,教师应指定某个学员来复述本次小讲课的主要内容,并解决一个实际小案例或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学员复述和解答时不能看讲义材料,以加深理解。学员复述和解答的好坏是教师讲课质量的一个评价指标,可以此了解学员对本次课程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设计提问

在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提问有利于发挥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口头表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员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指导教师可根据案例事前设计好一系列问题,问题可分为开放式、封闭式两种类型。对于与病例相关的基本知识以及背景资料可以设计“为何……”“为什么……”“如何考虑……”等开放式问题,主要鼓励学员充分发表个人见解,以避免产生先入为主;对于传染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措施等重要知识点,可用“是”“否”封闭式提问,以控制问题的回答。

对于案例分析可采用患者处理问题(patient management problem, PMP)的方式设计模拟案例场景和系列提问,需要按照提问提供进一步信息,各提问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答案在规定框架内,学员通过对多选答案的选择来回答提问。案例分析中也可以准备少量发散型问题,拓宽学员应对复杂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案例讨论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指导教师对案例的熟悉程度、讨论过程的引导和讨论技巧的把握。其中,指导教师对于整体讨论过程的掌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学员的专业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以及案例的难易程度也是案例讨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案例资料,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选择典型和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案例进行分析,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乙脑、麻疹、水痘、人感染禽流感、肺结核等。教师可在课前将材料分次发给学员。案例讨论期间,让学员充分发表见解,也可以相互商榷,学员自己完成答案或经讨论得出结论后,引出下一步的案例分析情景。案例讨论结束后,学员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意见,解释和分析问题,形成最终结论,并对整个案例分析过程进行小结。

(五)操作演示

传染病防治过程涉及许多操作技能,如体格检查、个案调查、采样、个人防护、消杀设备使用、传染病报告填写、流行病现场调查、沟通技巧等。这些操作技巧性的训练可采用示范操作与模仿训练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并演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边演示边强调要领和重点,必要时进行重复演示,然后由学员复述,在确保其已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让学员重复教师的演示过程。学员在练习中可互相借鉴和指正,教师最后给以评议,并指出错误。

五、教学效果评估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师是否具备岗位所必需的实践技能,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是把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实践环节结束前,各相关实践科室应根据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的实践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对学员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以此检验实践教学质量,了解教师带教能力。实践教学效果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场工作能力测评

可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等方式测试学员对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治疗能力,以及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研究能力评价

可采取传染病案例分析考试等形式,以测试学员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实施过程中的现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流行病调查技术和控制措施落实评价能力。

(三)职业态度评价

可通过360度观察评价、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学员的工作责任心、科学精神、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劳动纪律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实践教学评价的关注点

1.多维度的目标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中要注重测试学员在实践环境中,综合使用医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要求在专业知识领域要拥有完善的认知能力外,在实践技能方面也要具备基本技术的操作技巧、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群体预防和社会问题的处理、信息管理技术、各类危险因素的处理、疾病防治质量控制与管理、行政管理和协调等多方面实践技能。

2.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对实践技能进行评价时要注重依据医学评价的分层结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注重标准化规范运作。如对每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的描述;使用范围、心理测量标准、实际使用的可行性等的界定;对于能力的测试标准要有严格而规范的操作;对评价方式、过程、试题的结构框架、考试病例的选取来源、测试目标分类、评分标准等有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减少因考试方法本身带来的系统误差。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中,要注重根据医学教育的目标分类和学习的心理特征选择实践评价工具。对于认知领域一般采用客观多选题的测试方法,对于精神运动领域的动作和智慧技能采用客观结构化评价方法,对于情感领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采用观察评价方法,以综合评估学员的医学知识运用、推理决策、操作技能、人际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六、教学指导重点

(一)传染病流行特征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1.传染源 即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染病的病程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各期传染源的意义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以及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频率。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期长短有所不同,传染期一般依据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它是制定传染病隔离期的重要依据。为了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应在传染期结束后终止。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即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媒介和非生物媒介物才能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我们把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为传播因素或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实质上就是传播因素的集合体,每种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传播途径传播。传播途径包括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土壤以及医源性、围产期传播等传播形式。实际上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为主取决于病原体所处环境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自身的流行病学特征。

3.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叫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该人群对该病抗体水平情况而定。

4.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等,对传染病流行过程产生影响,其中气候和地理因素是最主要因素。

5.社会因素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宗教信仰、社会动荡等。近年来,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城市化和人口爆炸、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社会因素是导致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二)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管理要采取政府领导、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完善专业机构建设、多部门合作综合治理等管理策略。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公共卫生机构要对辖区内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传染病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核实、检査与指导。

1.传染病诊疗记录登记管理 医疗机构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影像检查科室检查(包括X线室、B超室等)和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

(1)门诊日志登记:应包括就诊日期、姓名(14周岁以下儿童填写家长姓名)、性别、年龄(小于1周岁的填写到月或天)、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及班级)、联系电话、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基本内容。

(2)出入院登记: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联系电话、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内容。

(3)检验科室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和医生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

(4)影像科室(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和医生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结果、检查日期等内容。

2.传染病报告管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能为各级政府及时提供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信息;是各级政府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以及《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等法律法规而建立的。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后,需按规定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需指定专(兼)职防保人员负责收集、报告、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并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1)报告人及其职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为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内从事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工作的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必须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疫情逐级上报过程详见图1-1。

图1-1 疫情报告程序

(2)疫情报告:需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传染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三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目前有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3种;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并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纳入的其他传染病也建议按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进行报告。

当发现以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①局部范围内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暴发或流行的可能;②发生本地罕见或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传染病;③短期内发生急性传染病多病例死亡;④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在动物间流行并对人群构成严重威胁;⑤短期内就诊多例不明原因疾病;⑥食源性、水源性疾病暴发;⑦人群中发生急性发热伴出血综合征、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急性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综合征、急性黄疸综合征等群体性疾病;⑧重大群体性医院感染。

(3)报告时限和方式: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也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等最快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发现其他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以及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时,应在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也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传真等最快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负责传染病报告的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对重卡进行剔除。各医疗单位要定时进行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自查记录。对自查中发现的漏报传染病病例及时进行补报。

(4)报告订正: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报告订正,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应选择订正项,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并向患者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结核病、艾滋病等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需要订正时,应通知疾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进行订正。

(5)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流程(图1-2)。

图1-2 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三)传染病预防措施

在疫情出现之前,针对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或者可能存在的传染病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改善卫生条件、消毒杀虫、健康教育、免疫预防、国境卫生检疫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1.加强健康教育 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许多传染病流行的根本原因,健康教育是一种低投资、高效益的预防控制传染病策略。具体可采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传播工具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在学校和幼儿园普及健康知识,在医院、社区采用宣传栏、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健康教育方式向公众讲解传染病防治知识,培养居民讲究卫生、预防疾病、自觉遵守公共卫生的社会风尚。

2.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传染病预防涉及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公共卫生事业。改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等卫生条件,消除外环境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因素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采取改善城乡卫生面貌、保持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实施粪便和污物无害化处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以及消除媒介昆虫及其孳生地,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和医院内感染等措施均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3.预防接种 通过预防接种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可达到有效控制或消灭针对性传染病的目的。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流行前实行应急预防接种,也是一种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4.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准、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等情况。

(2)监测传染病在人间、时间、空间的动态分布,包括传染病漏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

(3)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4)监测传染病宿主、昆虫媒介及传染来源。

(5)监测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耐药情况。

(6)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

(7)开展病因学和流行规律的研究。

(8)对传染病流行进行预测。

传染病监测的方法主要有:①病例个案调查;②现场调查;③人口及环境学调查;④发病率的监测与调查;⑤病死率的监测与调查;⑥死亡率监测与调查;⑦病原体的实验室监测;⑧防治措施的调查等。

传染病监测信息的报告与反馈涵盖从报告到行动的整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信息从医院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上报至公共卫生机构,经分析和解释后形成防病决策信息,同时反馈给相关单位,指导开展卫生干预行动(见图1-3)。

图1-3 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与反馈流程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传染病控制措施应从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患者的管理: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者管理是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的主要措施。一旦被确定为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的患者,则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病种,对患者(带菌者)进行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必须立即实施严格隔离。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可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对居家隔离治疗的患者要定期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病种而定,主要包括测量体温、了解治疗用药、病情转归等情况,指导病家消毒隔离,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等。按要求做好随访记录,并将随访结果及时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访时间自患者开始居家隔离之日起至隔离期结束。防保医生或责任医生对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制水人员、幼托儿童和学生等重点人群中患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传染病的患者要开展定期访视,对患者与家庭给予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指导。重点人群传染病患者痊愈后,应采集相应标本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细菌培养、肝功能等)检查,符合解除隔离标准后,方可准予复工、复学或返园(所)。

(2)病原携带者管理:应对其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随访,经2~3次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时方可解除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与预防性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要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调换工作。

(3)传染病接触者管理:是指对曾接触过传染源并有可能感染者进行管理,可考虑采取下列措施:①追踪: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各病种的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确定和登记密切接触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掌握其去向。②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确定专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定期随访了解健康状况,按要求采集相应的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在随访观察期间如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或出现阳性检测结果,及时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不同病种的管理要求,转送定点医院或就地实施隔离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种来确定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时限和要求,观察期限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对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接触者实施隔离或留验管理,严格加以隔离,在指定地点进行诊察、检验或治疗;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对其进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处理。③措施: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处理等情况及健康状况实施报告;对有特殊防治药物的传染病接触者,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但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谨慎使用;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接种。

(4)染疫动物的管理与处理: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应予以捕杀、并进行消毒。此外,还应做好家畜及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疫情发生后,应该尽快明确疫源地的范围和传播途径。医疗机构要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按照传染病疫情,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场所采取不同防疫措施,协助做好疫点的消毒、杀虫、灭鼠等工作。

甲类传染病应立即采取相关控制措施,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尽快进行疫点处理,落实包括患者隔离治疗、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饮水和饮食无害化处理、灭蚊蝇、灭鼠、宣传教育等防病措施。在控制期内,每天用电话向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发展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应重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和垃圾污物的处理,确保供水安全。当发生经饮水途径引起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挨家挨户做好饮水消毒宣传,发放消毒剂,指导居民正确使用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并对居民饮水消毒情况进行随访抽查(对集中式供水要重点放在源头)。

3.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1)应急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特异性预防措施,也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的最经济、有效措施之一。除上述提到的计划免疫外,还有人工被动免疫,是指在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个月即失去作用。

(2)预防服药:对某些传染病可给予特效防治药物进行预防。

(3)个人防护措施:传染病流行期间,对易感者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避免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可起到个人防护作用。

4.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紧急措施 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经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可采取限制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等紧急措施。与此同时,政府卫生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学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各相关部门应紧急开展传染病暴发调查,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疫情,并进行患者救治。

(五)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辖区常见传染病散发病例的个案调查工作。各种法定传染病原则上均需进行个案调查。个案调查通常采用相应病种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通过收集与病情有关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疫情的调查处置和疾病监测提供基本资料。个案调查表的填写要内容真实、填写完整、无逻辑错误。调查员事先要进行培训以熟悉调查内容。应设有专人进行审核,如有错应立即进行纠正和补充。

流行病学个案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病例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②临床特征:发病日期、症状(首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进展和转归等;③流行病学资料:预防接种史、接触史、可能感染的日期和地点等;④控制措施: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

七、思考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是从何时正式施行的( )

A.2004年8月28日

B.1989年9月1日

C.2003年12月1日

D.2004年12月1日

2.《传染病防治法》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几种( )

A.2种

B.4种

C.6种

D.5种

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共有几种( )

A.25种

B.22种

C.26种

D.24种

4.下列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肺结核

D.黑热病

5.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

A.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B.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C.2小时

D.24小时

6.目前手足口病的报告时限是( )

A.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B.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C.2小时

D.24小时

7.下列不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

B.流行性感冒

C.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D.黑热病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保存( )年

A.10年

B.15年

C.5年

D.3年

9.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 )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A.手足口病

B.甲型H1N1流感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0.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以上都是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各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报告方式。

2.请简述传染病个案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3.请简述传染病监测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4.请简述传染病的主要控制措施有哪些?

(三)思考题

1.辖区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应如何协助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工作?

2.发现散发的霍乱病例时,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