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与模式研究
- 吴丰林
- 3779字
- 2021-03-27 17:07:06
1.1 研究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1.1 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把产业集聚作为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方式(侯志茹,2007)。
关于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学术界,产业集聚理论成为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普遍热点。对此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他在《经济学原理》中运用“外部经济”的观点对中小企业集聚问题进行探讨;韦伯(Weber)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克鲁格曼(Krugman)则通过集聚贸易理论,从集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角度进行了研究;波特(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和1998年发表的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聚理论。目前,从全球情况看,产业集聚在地域空间上广泛存在,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集聚的内涵不断扩展,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的新概念,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并进一步成为关键的政策工具。各国已开始制订集聚发展计划,积极主动地支持本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以促进经济整体发展。
全球产业集聚发展几乎遍及所有地区、所有产业领域。发达国家的产业集聚出现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市底特律就已形成汽车产业集聚,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加州硅谷高技术产业集聚,更是成为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园发展所模仿的经典模式。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州都有一个或多个产业集聚区。在美国有密歇根的办公家具集聚区、达尔顿的地毯业集聚区、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集聚区和马萨诸塞的制鞋业集聚区等;在法国有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业集聚区、巴黎的服装业集聚区等。19世纪初,德国海德堡附近就出现了印刷机制造产业集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南部与中部形成了大量的产业集聚,如法兰克福的化学制品集聚区,索林根的餐具集聚区,多特蒙德、艾森和杜塞尔多夫的钢铁集聚区,左林根的刀具集聚区,以及雷姆萨伊德的工具车床集聚区等。意大利是产业集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1995年就形成了199个产业集聚区,分布在15个州,有著名的“第三意大利”现象(李平,2006)。产业集聚不仅在发达国家存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秘鲁、巴西、墨西哥、韩国、巴基斯坦、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等,也有大量的产业集聚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与科技作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
1.1.1.2 产业集聚在中国已引起各方关注且发展迅猛
产业集聚广泛存在于各种产业中,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近些年来,产业集聚的趋势已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关注,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聚区。其中,包括政府规划扶持的各种工业园区,如上海1996年规划启动的漕泾化学工业园区。目前,已吸引了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BP公司、拜尔和巴斯夫公司等)前来投资;也有民间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如温州的皮鞋、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等小型群落,形成以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为主,集制造、营销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虽然这些企业单个规模都比较小,但集聚成群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竞争力(厉无畏,王慧敏,2002)。
放眼全国,很多省市都出现了产业集聚现象,最为密集的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在浙江,产业集聚几乎遍布全省。据统计,浙江省2006年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601个,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64%(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2007)。如温州皮鞋、永康五金、宁波家电、海宁皮革、大唐袜子、嵊州领带、台州摩托车及配件等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都较高,这些特色产业集聚区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也是浙江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陈步云,等,2009)。广东省的产业集聚则以专业镇的形式出现。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专业镇占1/4,佛山、中山和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产业,并形成集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广东最具特色与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许德立,2005)。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以“产业集聚”为检索词,共检索到1301条相关信息。归纳这些信息,可以看到从国家宏观角度,我国的产业集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不同行政级别都重视产业集聚发展。从国家到省级,甚至乡镇政府,都有关于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扶持培育等相关的政策措施。
第二,产业集聚涵盖的产业门类广泛。既包括装备制造业等传统工业门类,也包括生物医药、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集聚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不少地方都把产业集聚列入当地发展的重点,予以重点扶持,根据产业基础、资源和区位比较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第四,产业集聚的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链培育、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空间布局协调等专项规划在各地相继开展。
第五,产业集聚的基础研究和学术交流频繁。
可以说,中国的产业经济正围绕集聚发展的模式蓄势待发,必将得到迅猛发展。
1.1.1.3 在国家区域战略相继出台的背景下,产业集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以河南省为例,在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河南省正在实施中原崛起战略,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一系列围绕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规划已经着手实施或正在进行,比如郑-汴产业带发展规划、郑州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这些规划都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2008年,河南省在已有产业集聚的基础上,经规划调整,确定首批175个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以及河南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其功能定位是: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并且要求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各产业集聚区的相关规划。同时,地级和县级城市在搞县域经济大发展战略,对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并把它逐渐纳入政府的产业政策当中。
总之,在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产业集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1.1.1.4 产业集聚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凸显的一系列问题
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一些城市也出现了盲目追风的现象。雷同的产业在很多城市同时发展,雷同的产业集聚区在很多城市同时开工。在区域内,城市之间没有了互补与差异性,没能发挥比较优势,最终并没有使城市经济获得健康和快速的发展,反倒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局面,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进行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时,就城市论城市,仅对比城市的纵向历史,缺少对同区域、同等级城市的横向对比,最终的决策方案也难免有疏漏。
上述问题的解决,亟需加强以下基础研究:对城市产业集聚动力与模式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在横向上,通过与区域内同等级城市的对比来研究城市产业集聚的发展动力与模式。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实证与规范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后(以王缉慈、魏后凯、贺灿飞等为代表),理论体系尚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我国不少理论研究,特别是在早期研究中,实际上是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介绍;而国外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是从发达国家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中得出的,应用于我国产业集聚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国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产业集聚现象比较明显的地区,研究的角度主要围绕区域经济、非正式制度、制度变迁、企业网络和企业家精神展开。河南省地处中原,在国家宏观经济格局中起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典型省份,近年来围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成果相继刊出,但这些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方法和个案研究,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集聚动力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现象尚不多见。本书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以城市为主要研究尺度,以产业集聚动力和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基础理论、方法论等方面有所突破,力求对产业集聚理论有所丰富和完善。
1.1.2.2 实践意义
从宏观背景来看,产业集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并已得到各级政府和学界的认可。河南省于2008年在已有产业集聚的基础上,经规划调整确定了首批175个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从河南省现状来看,目前的产业集聚水平较低,集聚企业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大多处于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产业集聚之间的网络发育不完善。综合上述现状和背景,如何解决低起点和高发展的矛盾;大量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势必耗费大量资金,如何避免产业集聚盲目建设从而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在进行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前需要开展哪些基础性研究,才能使产业集聚有的放矢,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集聚经济的边缘效应;不同城市的资源基础和区位比较优势不同,在产业集聚模式选择上如何体现这种区域差异性,等等。笔者认为,研究产业集聚系统的结构与构成、研究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动力关系、研究在特定的动力下城市应该选择哪种最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研究基于产业集聚动力和模式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等内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也体现了本书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