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执行力(第二版)
- 钟金
- 2809字
- 2020-08-28 02:16:41
不产粮食的流程都要砍掉
在执行工作中,应懂得化繁为简,通过流程优化,让各个环节变得简单朴实,那么任务完成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失误率也会大大降低。
对此,在华为的内部文章中曾有这样的论述:
我们正在强化业务流程重整的力度,用ISO9001来规范每一件事的操作,为后继的开放式网络管理创造条件;用MRPⅡ管理软件,将业务流程程式化,实现管理网络化、数据化,进而强化我们公司在经营计划(预算)、经营统计分析与经营(经济)审计上的综合管理。
为了使工作流程缩短,支持准确度增加,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我们还建立了开放的多层、多级专业管理平台,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迅速展开。每一个平面的责任中心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通过多级责任中心的协调配合,建立起开放的管理平台。无论何时何地,任何级别的员工都能够及时、直接、快捷地得到支持。
可见,流程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正因如此,诸如华为等成功企业都会考虑从理顺流程入手,简化工作,以实现高效的时间管理。
华为一位中层管理者指出:“我现在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图,每一次能去掉一个多余的环节,就少了一个工作延误的可能,这意味着大量时间的节省。这两年来,我去掉的各种冗余工作环节达70个,粗略评估一下,省下的时间高达3000多个小时,也就是120多天啊!”
崔西定律也指出:“任何工作的困难度都与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所以说,高效的管理必然是一条精简的流程。
自2000年华为成立资料开发部以来,资料的制作和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简,从简到精的螺旋式发展。华为资料部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资料开发部最初学习欧洲友商提供的关于技术、安装、操作、维护、运行、验收6本书,文档足有两大箱。反观华为,资料只有一个便携机包。经过努力,在2005年,华为制定出《华为售后文档体系V6.0》,资料也从6本增加到34本。暂时满足了国内客户的需求。但随着华为向海外市场拓展,新的问题又来了,客户反映“资料不完整”。2009年,他们联合服务部、市场部输出了《产品包资料清单V2.0》,将文档增加到113本。经过8年两次资料清单升级,文档数量大大提高。但资料开发部认为,是否完善应由客户说了算,因此资料开发部员工对客户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众多的问题。大客户T说:“操作指南太专业、规模太大,没兴趣看下去。”服务工程师A说:“资料规模太大了,找不到所需要的。”开发项目经理B说:“资料至少要精简50%,查起来太费力。”基层资料PLC说:“要交付的资料太多了,有些资料一线并不需要,工作越来越累,质量难以保障。”
资料开发部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客户希望看到易用的资料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工程师希望快速定位所需资料以降低成本;产品开发人员希望资料精简以减少人力投入;资料部人员则希望从繁重的写作中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怎么办?资料部员工认为必须精简资料。最终,他们确定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方法:一是转变视角,即为客户写资料而不是为产品写资料;二是关注客户体验,即在考虑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体验;三是走近客户,即抓住一切机会去贴近用户,了解用户的需要,然后再写资料。
通过努力,他们做到了“零”资料,“零”并非没资料,而是客户感知不到资料的存在,意味着客户相当满意。
在华为,流程参与者都会有效利用“ECRS分析法则”对工作进行简化,以实现流程精简化。
所谓“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新排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 取消(Eliminate)
如果流程中各个环节结束后未创造出预期的价值,那么流程的执行也就失去了意义,执行流程只会平白地消耗资源。只有删除那些冗余的流程,才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流程中去,在总体上缩短流程周期。
2009年,任正非向华为全体员工发出指示:让一线直接决策!他曾经百般周折地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而如今,在一线上奔忙的员工却渐渐缺少了创业时的激情和敏锐。他发现:企业中设置了过多流程控制点,冗余的环节阻碍了上传下达的流畅性,降低了员工工作效率。
任正非认为,取消流程中的冗余环节,是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步。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 合并(Combine)
合并的作用不仅在于化零为整,更在于能叠加优势、消除劣势。在华为,如果当前的工作环节皆不能被取消,那么管理者就会换个思路,将各个环节适当加以合并。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或环节合为一个。
(1)工序、工具的合并。
在很多情况下,各个环节之间的生产能力不平衡,有的环节人手短缺,有的环节则人浮于事,忙闲不均,将这些环节加以调整和合并,往往能去劣存优,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2)合并上下环节。
将一项任务的多个环节分别交给几位执行者,可以大大加快企业内部物流和信息流的速度。但是,从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的交接过程,也可能是一次发生错误的机会。因此,为避免出现交接时的失误,可将多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交由一位执行者全权负责。
华为通常会指定一位员工负责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从下订单到发货或从服务开始到结束。这些员工在服务业组织中被称为“个案员”或“个案经理”,是客户与企业的单一接触点。
(3)合并相似的环节。
常言道,熟能生巧。对于任务相同或相似的环节,可以将之合并,由一位执行者来完成该环节的操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在人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
2007年,华为在人力资源部的主持下,对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进行重新分析,合并一些任务相同或相似的作业环节,提高单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
◎ 重新排序(Rearrange)
所谓“重新排序”,是将所有作业环节按照合理的逻辑重排顺序,或者改变其他要素顺序后,通过改变各环节的顺序(如前后工序的对换、手的动作改换为脚的动作、生产现场机器设备位置的调整等),使各环节重新组合,使作业更有条理,工作效率更高。
工作流程中可能只有几个环节,也可能有数以百计的作业环节。如果各环节排序不当、不合逻辑,会造成工作秩序的极大混乱,无形中延长了作业时间。
任正非曾在一次市场庆功及科研成果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要求:“员工参加管理,不断地优化从事工作的流程与工作质量……改革一切不合理的流程。”自此,员工们开始着手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变革,对不合理的环节进行重新排序。
◎ 简化(Simplify)
对于一些复杂的环节,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手法予以简化,如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成为一个流程加速的强大工具,如果用于基础扎实的流程,信息技术能够大大增强它的能力。
以数据采集、数据传送为例,华为采用机器代替部分人力数据采集工作,降低了人为差错率;而自动化的数据传送,避免了对已经存在于一个系统里的数据的重复录入,省掉数据不匹配带来的麻烦。这两方面节省了大量时间。
其实,越是复杂的流程,越可以用精简的方法加以改善。借助“ECRS分析法”来设计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可以使得流程由复杂变为简单,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也会因此而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