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受玄宗爱重。后因蔑视权贵,遭谗去职。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璘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被誉为“诗仙”。诗作多抒发感慨,寄托深远,同情人民疾苦,蔑视权贵,也描绘山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有《李太白集》存世。

醉月频中圣,迷不事君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

红颜:指孟浩然少壮时期。

卧松云:指隐居于青松云海之间。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揖:表示崇敬。

清芬:指高洁的品格。

 

简析

本诗写李白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遇,诗人遗憾地写下此篇,表达对孟的敬仰之情。

首联总领全诗,开篇即点题,“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仰慕之情。“夫子”和“风流”是对孟浩然倜傥旷达生涯的赞誉。“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一联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轩冕”象征着仕途富贵,“松云”象征着隐遁淡泊,孟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一个“卧”字,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雅。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转进到孟的隐居生活。皓月当空,他把酒沉醉,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蕴含作者无限敬爱钦赏之情。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辖》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令人只能向往。

 

背景

本诗约创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其间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名家点评

〔明〕谢榛:太白赠孟浩然诗,前云“红颜弃轩冕”,后云“迷花不事君”,两联意颇相似。刘文房《灵祐上人故居》诗,既云“几日浮生哭故人”,又云“雨花垂泪共沾巾”,此与太白同病。兴到而成,失于检点。意重一联,其势使然。两联意重,法不可从。(《四溟诗话》)

美人如隔云端

长相思

唐·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

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华美的井栏,“阑”通“栏”。

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帷:窗帘。

青冥:青云。

渌水:清澈的水。

关山难:关山难渡。

摧:伤。

 

简析

这首诗以秋声秋景起兴,诉述相思之苦。

诗人起笔直抒胸臆,以“长相思,在长安”表达了自己对爱恋之人的渴望和追求,但天长水远、关山难度,要相见是多么的艰难。“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出深秋凄冷的特点,“簟色寒”则暗示人因寒意而不眠。诗人通过层层渲染环境气氛的手法描绘深秋景象,表现了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灯,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无奈,进而引起“思欲绝”“空长叹”,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后半部分写诗人在浪漫的幻想中,对心中“美人”的追逐,但美人虚无缥缈、杳远难即,上有青冥高天的阻隔,下有渌水波澜关山重叠的障碍。如此高远,即使梦魂也难以抵达,足见思慕的对象实际遥不可及,故而有结句“长相思,摧心肝”,将思之而不可得的痛苦进一步强化。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因此有人认为此诗暗中抒发了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景时所作。

 

名家点评

〔明〕胡震亨:开口即曰“在长安”,其意已见。(《李诗通》)

〔明〕陆时雍:意气咆勃,才大使然。(《唐诗镜》)

〔明〕王夫之: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呜呼!观止矣!(《唐诗评选》)

〔清〕沈德潜:“美人”,指夫君言,怨而不怒。(《重订唐诗别裁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之:往,去。

广陵:扬州的旧名。

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尽:消失。

天际:天边。

 

简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阳春三月,友人孟浩然与诗人挥别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乘棹东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好友即将远行,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扬州,也多少透露了诗人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之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留。”三、四句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而诗人仍望着帆影余波久久伫立,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及其对好友的惜别之情。全诗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气势宏伟壮阔。

 

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30)的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好友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叙谈。孟浩然乘船东下后,李白伫立江岸,望着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写就这篇名作。

 

名家点评

〔南宋〕陆游: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入蜀记》卷五)

〔明〕唐汝询:“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别之情,俱在言外。(《唐诗解》)

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清平调:唐代乐曲曲调名。

想:想象,又可解释为像、似。

槛:栏杆。

露华:带露珠的花。

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瑶台:传说中仙子居住的地方。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杨贵妃美丽容颜的宫廷诗。首句以云霞比衣裳,以花比容貌,把杨贵妃描绘得宛如身着霓裳羽衣的仙子。“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写因受春风露华润泽,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此处暗喻贵妃爱君王的恩泽之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句,诗人的想象更升腾至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看似一种选择,实际上十分肯定,意为如此美艳绝伦的花容,恐怕也只有在仙境才能看到了。诗人不露痕迹,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十分精妙。

 

背景

本诗为《清平调》三首其一。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一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李白奉诏作诗赞美贵妃的容姿,获得了玄宗和贵妃的赞赏。

 

名家点评

〔明〕胡震亨:清平调为三调中之清调平调,古房中遗声也。(《唐音癸签》)

〔清〕沈谦:“云想衣裳花想容”,此是太白佳境。柳屯田“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大畏唐突,尤见温存,又可悟翻旧为新之法。(《填词杂说》)

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左迁:贬职,贬官。

龙标:地名,在今湖南省境内。诗中“龙标”代指前往任职的王昌龄。

子规:即杜鹃鸟,叫声哀婉凄绝。

五溪:地名,在今湖南省西部。

夜郎:地名,在今湖南芷江县西。

 

简析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寄赠友人之作。首句从眼前景色起兴,“杨花落尽子规啼”,暮春时节的杨絮飘飞殆尽,子规鸟声声哀鸣,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漂泊之感。“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好友被贬,心中忧愁思虑与杨花鸟啼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片“愁”意。五溪一带当时尚属荒蛮之地,而“过五溪”则更加突出了好友贬所的艰难境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但诗人身居扬州,无法与好友相见送别,只好将对友人的关心与慰问托付明月。明月仿佛邮驿一般,可以寄送诗人的情感,同时月随人走,将一路伴随好友前行。风与月都不再只是眼前之景,而已成为情感传输的通道,传达着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因此,全诗带给读者的感受也不再局限于对谪宦生涯的同情,更多是友谊的光辉散发出的温暖慰藉。

 

背景

此诗为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后,身处扬州无法相送,从而遥想寄送之作,表达了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心。

 

名家点评

〔清〕毛先舒:太白“杨花落尽”与元微之“残灯无焰”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诗辩坻》)

〔清〕沈德潜: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唐诗别裁》)

〔清〕黄叔灿:“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唐诗笺注》)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释

宣城:郡名,今属安徽省。

蜀国:指四川。

子规鸟:杜鹃鸟的别称,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此处指春季。

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置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合称三巴。在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地区。

 

简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乡思袭来时无比悲切伤痛的心情。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首句感物而起兴,由宣城所见杜鹃花联想到家乡子规鸟,进而引起思乡之情。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因每年春末杜鹃鸟啼鸣时盛开,故名。子规鸟即杜鹃,蜀中最多,此鸟春暮而鸣,鸣声凄切,其谐音为“不如归去”。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的杜鹃花,这杜鹃好像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后两句“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子规鸟的俗名也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仿佛因此断成一寸寸了。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无法踏上回乡的旅途。漂泊一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按照裴斐《李白年谱简编》的说法,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春,时李白在宣城郡。而薛天纬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

 

名家点评

〔明〕杨慎:此太白寓宣州怀西蜀故乡之作也。(《升庵诗话》)

〔清〕爱新觉罗·弘历:如谣如谚,却是绝句本色。效之,则痴矣。(《唐宋诗醇》)

〔近代〕近藤元粹:严沧浪曰:“出太白,如此犹不恶。”(《李太白诗醇》)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

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

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更:再。

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

 

简析

这首诗写重阳登高,借菊花联想诗人自己遭遇谗言而流放夜郎的不幸。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诗人联想到自身遭遇,借酒消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故而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诗人立意新颖,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别样的诗意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咏菊花,而感慨自己被谗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当涂(今安徽当涂)龙山登高之作,时在唐代宗宝应元年(762)秋重阳节后一日。李白此时已62岁,并抱病在身,前一日登过一次龙山,并作《九日龙山饮》,这是作者第二次登龙山宴赏。

 

名家点评

〔清〕王琦:菊以两遇宴饮,两遭采掇,故有太苦之言。(《李太白文集》)

〔南宋〕严羽:摘苍耳何其趣,苦菊花何其颓,岂仙官之典亦为逐败耶。(《李太白诗集》)

〔现代〕郭沫若:诗的格调情趣完全相同,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李白与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