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封建制度

遭受三个方向的夹攻,欧洲中部变成了大兵营,职业士兵和行政人员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正因为他们,欧洲才没有消亡

公元1000年,处在欧洲的大多数人们都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相信世界末日的预言,争先恐后地逃到了修道院,虔诚修行,想以侍奉上帝的状态迎接审判日的到来。

日耳曼部落离开亚洲老家,一路西迁,来到欧洲,具体的时间我们并不清楚。凭借人数众多,他们冲进了罗马帝国,摧毁了伟大的西罗马帝国,而东罗马帝国由于不在这次大迁徙的路线上,侥幸逃脱,勉强继续着罗马昔日辉煌的传统。

后来就是混乱的局面,(也就是公元6世纪和7世纪,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黑暗世纪”),这些日耳曼部落接受了基督教,承认罗马主教为教皇,也就是世界的精神领袖。到了9世纪,查理曼大帝才能卓越,重振罗马帝国,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凝聚在一起,成为了统一的国家。到了公元10世纪,这个王国分崩离析。西部成为了独立的王国,法兰西。东部成了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个联邦国家的统治者自称继承了凯撒和奥古斯都的大统。

不幸的是,法兰西国王的势力不过是在皇宫的护城河之内,而神圣罗马帝国中有权势的臣子更是随心所欲,见利忘义地公然挑战皇帝的权威。

更让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是,西欧这个三角地带一直都暴露在三方面的夹攻之中。南面是一直虎视眈眈的穆斯林。西面海岸遭受北欧人的掠夺。东面边境除了一小段喀尔巴阡山脉的天然屏障之外,就无人防御,匈奴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和鞑靼人随心所欲,想来就来。

罗马的和平成了遥远的过去,成了梦境中“过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变成了“要么作战、要么死去”,人们自然是选择了作战。形势所迫,欧洲变成了武装大军营,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国王和皇帝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边境上的人(公元1000年,大部分欧洲地区都是边境)必须自助。国王派出代表管理边境地区,只要这些代表能够保护他们,不受敌人进攻,边境上的居民自是乐意服从他们。

很快,欧洲中部就布满了小小的封邑,封邑的统治者或是公爵、或是伯爵、或是男爵、或是主教,他们组织成了一个个的作战单位。国王赐给公爵、伯爵和男爵以“封地(feudum)”(所以有了封建制度的(feudal)的说法),这些贵族则要发誓效忠国王,尽职为国王服务,并且缴纳一定的税额。在当时,交通不便,交流极为不畅,这些皇室派出的管理者因此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在各自的省份里,他们占有了实际上属于国王的大部分权力。

你觉得11世纪的人们反对这种政府形式?那你就错了。封建制度在当时非常实用,而且很有必要,受到了大家的支持。他们的主人和领主住在大石头房子里,这些房子要么建在高高的岩石之上,要么周围就有护城河的保护,但都在他的子民看得见的地方。危险来临时,子民就到这些宏伟的要塞中避难。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人们都选择住在离城堡尽可能近的地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欧洲城市都是围绕封建时期的堡垒发展而来的。

可在中世纪早期,骑士不仅仅是职业士兵。他是当时的公务员,是所在社区的法官,是警察的头儿。他逮捕强盗、保护走乡串户的小贩,这些小贩就是11世纪的商人。骑士负责照看堤坝,保护乡村地区免受洪水之灾(就像4000年前,尼罗河流域法老的所作所为)。他鼓励游吟诗人讲述大迁徙战争中古代英雄的故事。他还要保护管辖范围内的教堂和修道院。虽然骑士不识字(在当时看来,识文断字是缺少男子汉气概),他雇佣了数位神父为他记账,做结婚、出生和死亡登记。

到了15世纪,国王重新变得强大起来,重新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上帝赐予”的权力。这些封建骑士就失去了往日的独立王国,沦为乡绅,没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很快就成了百无一用的阶层。但是,如果没有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欧洲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正如今天我们社会上有坏人,当时也有遭人痛恨的骑士。但总的来说,12世纪和13世纪的这些硬拳头的男爵们都是辛勤工作的管理者,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习和艺术这一高贵的火炬曾点亮了埃及、希腊和罗马的世界,但在封建时期,这把火炬的光芒非常暗淡。如果没有骑士和修道士,文明的火焰有可能彻底熄灭,而人类有可能不得不再次从洞穴时期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