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燕都草木历苍茫

北京是一座可以供我们好好驻足品味的城市。它拥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可谓是星罗棋布。其中有不少楹联和匾额历经沧桑流传到了今天,可以说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些楹联匾额也是北京名园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上所烙刻的历史印记是北京城真正的魅力所在。要想将它们理解透彻,就必须对北京城以及这些名园的历史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北京城的历史沿革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就将召公封在现在北京及附近地区,称为燕国;后又封尧的后人于蓟,在今天北京西南。后来燕国灭蓟国,统称为燕都或燕京。从此之后北京就成为中国版图中边疆驻防的要塞之地。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辖范围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北京成为全中国都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灭亡后的金朝,金人的统治中心本在松花江边上的会宁府,宋偏居南隅之后,金人就南下将都城建立在了燕京,称为“中都城”。“中都城”选址比较靠近现在北京城的西南部(今莲花池附近)。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城里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现在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元朝建立后,原来的中都城皇宫已遭废毁。天文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依据其师刘秉忠的设计与规划,在原址的东北郊地带依附水量更为充沛的高梁河水系安营扎寨,依照《周礼·考工记》中理想帝王之都的理念新建了元大都。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都城的形状、城门的排布、道路的铺设等方面均依儒家文化而设置安排。大汗之都的雄伟气象我们今天在北三环附近的元大都遗址公园还能依稀觅得。元朝的皇宫大内之城依中轴线而建,也是城市的几何中心,可惜在明朝建立时因统治者要斩灭前朝气象而被焚烧殆尽。

明朝初年定都南京,燕王朱棣夺取政权之后,为维护统治移都北京。永乐年间是百废待兴之时,营造北京城的任务持续了十五年之久,才在元大都内宫的旧址上新建了紫禁城。这座设计精良、耗资巨大的宫殿有幸在历史的风烟当中幸存了下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故宫。明朝还修缮了北京的城墙,并将九个城门重新命名(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安定门、德胜门),这些城门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已经变为市民生活出行中的交通枢纽。

清人入关后,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宫殿和城墙,在内城做的改动不算太多。故宫中的一些匾额正反两面便是明清两代的字迹。不过统治者并不安于旧朝留下的这座宫殿,而是将目光移向西北郊的湖光山色之中。从康熙开始,到乾隆、慈禧均投入了巨大财力劳力营建西北郊的皇家行宫,也即我们常说到的“三山五园”,即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以及万寿山的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这些皇家园林多数见证了清朝末年国力渐衰、被列强欺凌的历史。其中只有颐和园的保存相对来说比较完整。

以元大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明清北京城在西方建筑师的眼里也是设计精良的建筑典范,曾主持费城城市规划的美国著名建筑学家贝肯在其《城市设计》一书中写道:“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这个中国城市是作为封建帝王的住所而设计的。企图表示出这里乃是宇宙的中心。整个城市深深浸沉在仪礼规范和宗教意识之中,现在这些都和我们无关了。虽然如此,它的(平面)设计是如此之杰出,这就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转引自侯仁之,《北京城的起源和变迁》,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北京旧城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但仍然留下了许多历史印记。比方说不少城门名现在演变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名,不少楹联匾额的字句用来命名新建的居民小区。语言文字的力量有时候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阻隔的,但这种力量需要我们主动地去挖掘和保护。

•北京名园的建造始末

宫廷是庄严的、气派的,是政治权威的象征。而园林则是舒适的、放松的,是令人身心愉悦的所在。在建造华美宫廷的同时开山辟湖、栽花植草,也就成为历代帝王大兴土木的传统。皇家园林的历史颇为悠久,据《周礼》和《诗经》中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就建有“灵囿”,供自己打猎游乐所用。从此以后,历代帝王均会兴建园林,不过大多数已经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化为尘土,只有在诗歌散文当中能一窥它们的奢华壮丽了。

辽金时期帝王统治政权转移至北京,统治者便开始疏通水源、开辟荒地,一点点拼接出今天北京城的大致轮廓。金代统治者定都燕京之后,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还修建离宫禁苑,其中规模建制最大的是万宁宫,就在今天的北海公园的所在地段。还在郊外建造了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附近的金章宗弹雀处以及玉渊潭、钓鱼台等。著名的“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元朝时修整了太液池,也就是今天北海和中海的总和。明代将太液池向南扩,贯通了北海、中海、南海三片水域,在岸边及中心岛屿上新建殿宇,扩大了原来西苑的范围。在故宫之内建有御花园。近郊建有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除此之外,明代还大建祭坛园林,如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有不少保留至今。

潭柘寺·观音殿乾隆真迹

清朝皇家园林的建造是中国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旗人本就生长在草原之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诉求也就更为强烈。清朝统治者在皇宫的建造上直接承袭前朝,改动很小,但在北京西北郊的园林建造则十分积极。

清代皇家园林的建造趋于成熟,其选址一般集中在北京西北郊,这也是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致。这一区域对应到今天的行政区域就是“海淀区”,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这里旧日的地理特征。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考证,距今七千多年之前,这里都是永定河的流经范围。到距今约四千到五千年时,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永定河的水流转至东南方向。河流改道加上泥沙淤积,使得原来的河道逐渐变为了一片低地,湖波溪流也散布其中。“淀”字就表示浅的湖泊的意思,可见“海淀”这一地名的由来还是很符合当时地貌特点的。在明代这里就建造有清华园(与今天的清华园同名异实)和勺园。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大规模地建造皇家园林。康熙先在清华园的旧址上修建了畅春园,在其北新建了圆明园,在这一带又修建了长春园、绮春园。皇家园林的修建同清朝的国运一道走向了鼎盛时期。

乾隆时期则加大了对瓮山一带的湖泊开浚。一方面是为了供应北京城内的生活用水,另一方面也为园林的进一步建造创造更多的水源。经历开凿改造之后的瓮山一带颇有江南的湖光山色。皇帝将山名改为万寿山,湖命名为昆明湖。园内的总体规划可以说囊括了各地美景。园内的三个小岛南湖岛、治镜阁(俗称团城岛)和藻鉴堂比附的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山:蓬莱、方丈和瀛洲。昆明湖的总体规划是以杭州西湖为本的,同时也效仿了不少江南园林以及名胜古迹,如景明楼仿的是岳阳楼、后湖街道仿的是苏州水街等。其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这一带园林规模大致落成,总称为清漪园。慈禧年间改名为颐和园,一直沿用至今。颐和园是我国现在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在慈禧当政时期,颐和园与诸多政治事件密切相关。光绪年间的维新变法,颐和园是顽固派密谋镇压的大本营,后来慈禧还将光绪帝囚禁在南海的瀛台和园内的玉澜堂里。颐和园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受到了严重损毁。民国时期战火纷飞,这座园林也失去其原本的魅力,变得破败不堪。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修葺,颐和园才重焕新姿。

另一座北京名园便是与颐和园相毗邻的圆明园,它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在乾隆年间它的修建达到了全盛时期。咸丰帝继位后,即便太平天国的战火燃烧了半个中国,可咸丰帝仍不忘在其中大兴土木。在同治年间和光绪年间,虽然国库严重空虚,可统治者仍然千方百计筹款重修圆明园。可见清朝历代帝王对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圆明园在园林艺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同时也借鉴了西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乾隆年间在中国朝廷供职的传教士也参与其中,仿建了中国第一座巴洛克式风格的欧式园林——圆明园西洋楼。可惜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只能在老照片中一睹真容了。圆明园的遭遇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在咸丰年间和光绪年间两次被外国侵略者所洗劫。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流落他乡,成了其他国家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侵略者还大肆焚烧了园中的精美建筑,凝聚了万千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园林艺术精品付之一炬,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圆明园还遭受了土匪抢掠和村民偷盗,使得这些苦心经营的园林胜景,变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

•清代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

在元明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就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有清一代,园林建造的特点尤为明显。在这一阶段,私家园林的建造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江南地区,工商业繁荣、文化更盛、河道纵横,气候温和湿润,花草树木繁茂,这些均是江南园林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均有不少名园。康熙、乾隆南巡期间,均曾在江南的寄畅园中停留。康熙皇帝就很欣赏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后来聘请了江南文士叶洮和江南造园家张然参与畅春园的规划和建造。其他的北京皇家园林在建造布局之时,也参考了江南私家园林中的不少景致。给宏阔伟岸的皇家园林增添了不少柔美精致的韵味。

清代虽然在总体上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还是有不少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康熙皇帝主张开海贸易,也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在康熙乾隆年间有一批有学识的传教士在朝廷供职,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据说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欧洲人工喷泉的制作图样,便对此极感兴趣。于是就命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负责喷泉的设计,命郎世宁、王致诚等传教士负责欧式宫苑的设计。圆明园这座汇集东西方人智慧的巴洛克风格的宫殿群在乾隆二十四年竣工。观察圆明园的标志性景观“残石柱”,中西方文明的完美结合可见一斑。

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至高精品,其中自然也有不少承袭前代园林精华的地方。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特别讲究“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自然当中的山、水、花、草是美景的必备要素,那么园林之中也就特别讲究筑山理水,将自然的景色经过加工、精选、组合然后融为一体。中国园林艺术受到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建筑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契机。皇家宫殿中的建筑严格遵照阴阳之数,对称严谨。亭台楼阁依山就水,高低错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当中对中国园林建筑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有很精彩的论述:“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这种欣赏美景的方式类似于我们常讲的框景法、借景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虽然在建筑物内,欣赏美景的眼睛却不会被局限,总是随时随刻临眺、俯瞰、远望。这也是古人世界观、审美观的一种自然流露。

从总体上看,清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可谓融合南北、沟通东西。从江南的士人园林和欧洲的西方建筑当中均有学习和借鉴。当然,皇家园林的底色还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样式,依山傍水、融合自然是其坚实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