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奇绝精拔的发现

以风格论陶诗,向来脱离不了平淡自然这一由来已久的模式思维。陆时庸《诗镜总论》说:“读陶诗,如所云‘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想此老悠然之致。”这似乎可作“平淡自然”说的代表。这不过是外在的,所以陆氏还说:“素而绚,卑而未始不高者,渊明也。”见《历代诗话续编》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6、1405页。“素绚”与“卑高”原本是矛盾的融化,这应是内在的。陶诗的语言亦复存着内外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外截然不同上,且二者融化得难于分辨。如果就其外在矛盾的一面来看,陶诗的语言确实“平淡”得朴素,“自然”得如从胸中流出。其实就其所写内容,这种“平淡自然”未尝不是一种最为新鲜的语言,它和流行的玄言诗的平淡麻木相较,就实在不那么“平淡”,也不那么自然,反而具有奇绝的个性,卓尔不群的艺术魅力。何况它还有奇绝精拔的一面呢!

最早发现陶诗语言奇绝一面的,倒是崇尚质朴的北朝人。整编过陶集的北齐阳休之,在《陶集序录》中说:“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见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卷首“诸本序录”,《四部备要》本。他在崇尚质朴的环境,没有看重“平淡自然”的一面,颇为赏识的却是其中的“奇绝异语”。最早赏识其精拔一面的,却是比阳休之更早而崇尚清丽的萧统,他搜求陶作,编葺陶集,序而传之,并撰陶传,是苏轼之前最为热衷的崇陶者。其《陶渊明集序》有云:“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见《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全面认同陶诗语言“奇绝精拔”的特色,大概要属王安石了:


王荆公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诗者。且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见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前集卷一引,明弘治十年刻本,并见吴文治《宋诗话全编》第九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658页。


转述者是陈正敏,为王安石同时人,他在《遁斋闲览》中所记的这段话,出于耳闻目睹,当为可信,不过王安石的话全然是以上两家的呼应与重申,但他在陶渊明最有名而且最为“平淡自然”的采菊东篱诗中,却敏锐地看出“奇绝”与“精拔”来。对陶诗宣扬备至的苏轼,也看出其中的“奇句”来:


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霭霭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之悟,而俗人亦谓之佳。见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条,《津逮秘书》本。苏轼所举首例为江淹《杂体三十首·陶征君田居》。


所谓“初看”与“熟看”,正可看出陶诗内在与外在的矛盾,这种矛盾造成初看时内外不够统一的错觉,所以“初看”与“熟看”就滋生出横岭侧峰的不同审美感受,这在陶诗接受史上所形成的“二次接受”误差,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应以专文讨论。苏轼从鉴赏论与创作论的两层角度,较早地发现这种“不协调”,这和他以为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评韩柳诗”条,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或者“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子由书》,《苏轼文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12页。,如出一辙。他也从此采菊东篱、远村墟烟、鸡犬相鸣的田园诗中,看出陶诗“造语精到”的“奇句”。

自兹以后,陶诗奇绝的语言个性特色,得到不少的回响。明人焦竑说:“若夫微衷雅抱,触而成言,或因拙而得工,或发奇而似易,譬若岭玉渊珠,光采自露,先生不知也。其与华疏彩会,无美胸襟者,当异日读矣。”《陶靖节先生集序》,明万历癸卯焦竑影刻本。指出陶诗语言的精工与奇绝,包含在拙朴与平易中,外与内有绝大差异而又融合。把陶渊明视作绝对的政治诗人的黄文焕,在《陶诗析义·自序》中断然说道:


古今尊陶,统归平淡;以平淡概陶,陶不得见也。析之以炼字炼章,字字奇奥,分合隐现,险峭多端,斯陶之手眼出矣。钟嵘品陶,徒曰隐逸之宗;以隐逸蔽陶,陶又不得见也。析之以忧时念乱,思扶晋衰,思抗晋禅,经济热肠,语藏本末,涌若海立,屹若剑飞,斯陶之心胆出矣。


以陶诗炼字为“奇奥险峭”,以陶诗语藏“经济本末”为“海立剑飞”,并非空穴来风,我们看陶之咏史咏怀诗,未尝不符,然以此囊括陶诗全部,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认为陶诗有三种特色,除“萧散冲淡”与“气格兼胜”外,首列者即“快心自得而有奇趣”。由萧统至此,以上诸家均以“奇”或“精拔”来论陶诗。

与奇绝精拔之论相近者,钟嵘谓之“又协左思风力”;朱熹则看出“豪放”,只是“豪放得来不觉耳”,并言“陶却有力,但语健而意闲”《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25、3327页。;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三〇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说他也有“酷似卧龙豪”的一面;晚清延军寿看出其中的“斩钉截铁,劲气勃发”,或者“沉着有力量”,“劲直之气”,“安能不偶然流露于楮墨之间”《老生常谈》,清刻本。;谭嗣同“以为陶公慷慨悲歌之士”,其诗“真可以泣鬼神,裂金石”《致刘淞芙书二》,《谭嗣同全集》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页。。鲁迅先生认为除了“平和”,还有并非静穆的一面,如果说这是对前人“奇绝”说的总结,那么,以下论断就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见解:


除了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现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鲁迅:《“题未定”草(六)》,《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71~172页。


这是就风格论而言,就语言亦当作如是观。既然看到“奇绝精拔”的一面,还要看到最易感知的“平淡自然”,以及与前者的关系。至于是否还有其他个性特色,这就更须进一步的思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