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改革点燃创新驱动之火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这一发展战略部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将以改革点燃创新驱动之火。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

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了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专门文件,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全文约9000字,共分9个部分30条,包括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之9个部分: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二、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四、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

五、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六、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

七、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

八、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九、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进而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意见要求,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意见强调,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话语权,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

意见强调,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

此外,意见还提出,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和职能定位。

清障·重奖·引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见十大看点

破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收益下限可提高至50%,开展股权众酬融资试点,推动转制科研院所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改进和完善GDP核算方法……

通过2015年3月23日新华社播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让我们为您梳理这份重要文件的十大看点。

【看点一:核心位置】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居于什么位置?意见指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意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四个坚持”和一个目标: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为先、遵循规律、全面创新。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看点二:清除障碍】

如何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是关键。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意见明确要求,要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的审查制度”。此外,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之30条:

(一)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三)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四)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五)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六)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话语权;(七)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八)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九)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十)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十一)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十二)拓宽技术创新的间接融资渠道;(十三)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十四)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十五)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十六)优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方式;(十七)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绩效激励力度;(十八)改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十九)深化转制科研院所改革;(二十)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二十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二十二)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二十三)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二十四)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二十五)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二十六)扩大科技计划对外开放;(二十七)加强创新政策的统筹;(二十八)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二十九)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三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看点三:重奖精英】

为了激励成果转化,意见提出要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同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原则上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看点四:天使投资】

为了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相关法规,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同时,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发挥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看点五:企业“话语权”】

如何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的主体?意见提出,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

【看点六:技术移民】

为了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意见提出要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规范和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方面,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看点七:改进GDP核算方法】

在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方面,意见提出,改进和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体现创新的经济价值。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

【看点八:市场导向】

意见明确,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看点九:改革转制】

“集团化”和“市场化”是深化转制科研院所改革的两个重要方向。意见提出,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科研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成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同时,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建设。

新华社评论

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让科技创新在市场的沃土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中国这艘大船才能更有动力,行稳致远。

【看点十:产学研融合】

为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意见提出,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以改革点燃创新驱动之火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这一发展战略部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将以改革点燃创新驱动之火。

唯有改革,才能冲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见明确提出,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这表明政府要管好该管的事,市场的事由市场来决定。政府部门要大力减少和纠正用行政手段包揽、直接介入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上来,发挥好“推手”作用,为科技创新之树“施肥增养”。

唯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碍创新的思想藩篱。意见提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让科技人员在创新中得到合理回报,这无疑是加速创新对接市场的“关键一招”。一直有观点认为,科研人员花费国家的钱出创新成果,收益理应都归于国家。其实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向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倾斜,要算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社会大账”。通过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加速从科技成果到市场产品的转化,将使整个社会机体充满创新活力和动力。

新常态呼唤增长动力的转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当务之急。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归根结底要靠创新驱动。把增长动力真正从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才不会在过分依赖投入、规模扩张的老路上“原地踏步”。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让科技创新在市场的沃土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中国这艘大船才能更有动力,行稳致远。

延伸阅读

创新!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各界热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令广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人士备受鼓舞。

“这‘三步走’战略目标,为构建国家新的发展动力系统提供了方向和路线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窦学诚看来,《纲要》对创新定位的战略高度前所未有。“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有助于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他说。

“《纲要》将指导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首席科技官米磊说,“中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变为创新驱动,需要更多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需要凝聚更多科技人才,释放科技的强大力量。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之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纲要》的实施将解开束缚创新发展的绳索,为创新注入原始动力。”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曹辉说,《纲要》为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必将激发更大的创新热潮。

《纲要》提出,要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北京东方硅谷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源头,科技成果是创新的直接体现,新技术新成果经过转移转化、大规模生产形成新产业,从而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最终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这几个环节层层推进、一脉相承,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纲要》是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作出的重大部署。”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伟志说,《纲要》明确提出具有原始创新竞争力的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激发了企业的原创动力和发展步伐。

“我国经济增长点如何从低端制造业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行业转移,是国家科研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秦峰说。

“总体看,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系统,彻底突破了‘就科技论科技’的初级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说,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日趋密切,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和更重要的职责。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之八大战略任务:

(一)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

(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

(三)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四)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

(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

(六)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

(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八)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纲要》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方向和阶段性任务,部署的八个方面战略任务系统全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真才基表示,《纲要》明确了重点布局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等10大领域,也提出了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等具体举措。大唐电信集团将通过领域对接、体系对接、项目对接,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科院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元合表示,《纲要》提出了双轮驱动即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提法,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瓶颈问题。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易建强认为,《纲要》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将对改革科技布局、推进科技发展、重组科技资源、优化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