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农作物种植与环境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栽培。黄河上游区域大多数“土瘠气寒,岁止一熟,青稞、大豆、大麦易种易成,故其为数较多” 注965,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以杂粮作物为主,除小麦外,主要有青稞、黑麦、水稻、莜麦、荞麦、高粱、谷子、糜子,豆类主要有扁豆、豌豆、蚕豆、黄豆、黑豆、绿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烟草等。笔者已经对本区域的传统农作物及其分布做了论述,注966除了传统作物外,明清以来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开始在本区域引种,到民国时期普遍种植,使本区域农作物结构发生了变化。

(一) 玉米的种植

16世纪,玉米和薯类作物开始传入中国。在地方志的记载中,玉米名称不一,有玉麦、玉谷、观音粟、珍珠米、番麦、西天麦等。注967玉米传入甘肃是在明朝时期。明朝嘉靖《平凉府志》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开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注968酒泉地方志记载:“回回大麦,肃州昔无,近来西夷带种,方树之,亦不多。形大而圆,色白而黄,茎穗异于他麦,又名西天麦。”注969据有学者研究,这种“西天麦”就是玉米,被认为是玉米传入我国的较早记录。注970尽管玉米传入酒泉、平凉比较早,但并没有在本区域大面积推广,直到清朝道光以前也只有个别地方种植玉米,隆德、甘谷县、秦安、敦煌等地方志中有玉米种植的记载。注971有学者统计,道光以前本区域有13个州县种植玉米。注972晚清时期,陇西、皋兰、等地也开始了玉米的种植。

玉米的主要长处是能够在贫瘠的山区土地中种植和生长。注973民国时期,玉米得到了普遍认可,因此得以大面积种植。地方志中大量出现关于玉米种植与用途的记载,如高台“玉蜀黍,俗呼包谷,一名玉米,又称珍珠米……多植于园圃中,嫩者蒸而食之,味极甘,亦可磨面充食。张掖产者实大而味劣,仅供饲猪之用”。注974此外,定西、古浪、成县、徽县、天水、清水、民乐、临泽等县地方志中都有关于玉米的记载,宁夏平原也有玉米种植。注975

根据民国初年的统计,甘肃种植玉米106.9万亩,产量68.3万石,平均亩产量0.639石。注9761935年10月的调查说明,玉米种植已经比较普遍。甘肃有36个县种植玉米注977,占总数的50%;甘肃玉米种植占农田总面积的5.73%,其中陇南达到19.7%,注978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已经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宁夏10县之中种植玉米的有6个县,占60%,总面积1.2万亩,占宁夏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0.7%。注979除了青稞春畜牧区不能种植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有种植。

玉米大面积种植和产量的增加,使其成为居民的主要食粮。天水“河流交错,土地肥沃,农作物易于生长,故农产丰富,尤以小麦、玉蜀黍、高粱等为出产大宗”,玉米年产15万石,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6%。注980岷县玉米种植7459亩,占农作物总面积(91594亩)的8.1%;产量55943市石,占总产量(163042市石)的34.3%。注981华亭年种植20万亩,年产量达15万石,向陕西、平凉输出5万石,已经超过了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华亭农民大量种植玉米,主要原因在于“小麦产量不佳,近年收获更少把握,农民为求生活之安定计,多改种杂粮,普通农民食用以玉蜀黍为主”。注982康县玉米成为“第一主要食品,亦能造酒”。注983玉米在青海各县均产,“土人用为食料”。注984总之,民国时期,玉米因其高产在本区域得到了普遍的种植,而且一些地方玉米在农作物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农民的食物来源之一。

(二) 马铃薯的种植

马铃薯与玉米有着同样的特性,适合在贫瘠的旱地里生长。乾隆时期,本区域就有马铃薯种植的记载,如中卫宣和堡试种取得成功,乾隆中卫知县黄恩锡有诗:“山药初栽历几年,培成蔬品味清鲜。从此不必矜淮产,种遍宣和百亩田”。注985康熙岷州方志中蔬菜类里的“芋”也可能是马铃薯。注986马铃薯的大面积引种和推广可能是在嘉庆和道光之际,主要作为蔬菜引种,一些地方志把马铃薯记载在“蔬之类”里。有学者通过考证认为天水很可能在19世纪初期或稍早开始种植马铃薯,始种的地方在天水以东渭河流域的吴砦。注987马铃薯传入陇东南后,逐渐在甘肃各地推广。道光时期金县注988、两当注989等县有马铃薯种植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光时期马铃薯种植还不十分广泛,原因是“吃薯类被认为(是)一桩不得已的事情,只有在饥荒中才肯吃”。注990也许正是这样,经历了同治回民反清斗争和光绪“丁戊奇荒”后,马铃薯扩大了种植。晚清大部分地方志中有关于马铃薯的记载,如《肃州新志》、《洮州厅志》、《陇西分县武阳志》、《金县志》、《甘肃新通志》等都有马铃薯的记载。注991光绪十六年(1890年)陕甘总督杨昌浚在奏折里称:“甘省阶州、文县二处,山内洋芋因雨多霉烂失败”。注992这些均说明晚清时期马铃薯种植区域迅速扩大。

民国时期马铃薯种植已经相当普遍,各地方志均有记载,而且成为主食。如敦煌“洋芋,先年无,今始见”注993;镇番“比户多种,足以佐食”注994;高台马铃薯“可作蔬,亦可代粮”注995;康县“分数种,各地产”注996。河西走廊“马铃薯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与玉米”。注997临夏马铃薯种植面积1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7%。注998据1936年对甘肃32县马铃薯的统计,种植521892亩,产量2986059担,平均亩产量572.2斤。注999马铃薯属于高产作物,既可作为蔬菜,也可作为食品,又可作饲料,因用途多而推广范围大。1942年7月,甘肃农改所对全省50县调查,种植面积为198.3万亩,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2%,仅次于小麦、玉米、小米,平均亩产量5.57市担。并成为甘肃当时增粮的重点,一是省农改所以蛮洋芋作为在洮岷区推广的优良品种,如1943年推广99255亩;二是改良储藏条件,推广窖藏(见第四章)。注1000据20世纪40年代调查,甘肃各县马铃薯不仅种植普遍,而且产量较高。年产量超过10万石的有13县,占19.1%;年产量在5万—10万石(不含)的有9县,占13.2%;年产量在1万—5万石(不含)的有16县,占23.5%。注1001在该项调查中,有些县份虽然没有马铃薯的具体产量,但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中包括了马铃薯。

在清朝以前的青海文献中不见关于马铃薯的记载,民国时期地方志才有关于马铃薯的记载。如《大通县志》中有土芋,“俗名洋芋”;“生山坡地,可作谷食”。注10021930年代,关于青海经济的各种调查中,马铃薯的种植已经比较普遍,如循化年产30余石,门源年产3500余石,互助年产600余石,化隆年产3000余石。注10031934年的调查中,除了都兰外,各县均种植马铃薯。表3—12是青海各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统计表。

表3—12  1930年代青海马铃薯种植、产量统计表
image
资料来源:汤惠荪等:《青海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号,1942年6月,第279、280页。

1930年代青海11个县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13.3万亩,占全省农田面积的5.66%,种植面积仅次于青稞、小麦。其中民和占12.56%,贵德占13.04%,是该地区马铃薯种植最多的县份。全省马铃薯产量45.5万石,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8.9%。注1004

大量资料表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铃薯不仅在各县普遍种植,而且成为居民食品的主要来源。1943年,因河西走廊粮食缺乏,美国农业专家接踵到河西考察,建议大量种植美国品种马铃薯,以补救粮食缺乏的问题。注1005因此,甘肃“全省产粮而外,各县生产洋芋,穷民生活,半赖以维持”。注1006皋兰“马铃薯年产约640000石,帮助食料非浅”;靖远“洋芋年产约15000石,为贫民之辅助食品”;固原“马铃薯年产98000石,可为贫民之补助食料”;静宁马铃薯年产约156.4万斤,“可为人民之辅助食料”;华亭马铃薯年产4万石,“为贫民辅助食料”。注1007岷县年产10万公担,“为食粮中之一大补助物”。注1008《贵德简志》:“洋芋……产量甚大。煮食、炒食均佳,农村以此为主要食品”。注1009这些均说明马铃薯大面积种植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0世纪迅速扩展,与防止发生“可能性的灾难”有很大的关系。注1010

(三) 粮食作物结构的变化

按照粮食地理学的划分,黄河上游区域应该属于黄土高原杂作区,由于气候和土质等条件的限制,粮食作物以小麦、小米和高粱为主,均是抗旱力最强的作物,另外在一些温润的地方有一些玉米种植。注1011近代以来,本区域的粮食作物结构,一方面,传统粮食作物还在延续,而且仍然是主要种植的作物;另一方面,一些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

不同农业区因气候、降水量和海拔等不同,作物布局和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据笔者研究,1930年代,宁夏农作物种植中小麦占26.2%,水稻占12.5%,谷子占12.1%,大麦占8.4%,其次豌豆占5.8%,山药占4.7%。注10121934年调查,小麦占30%,水稻29%,黍稷12%,豆类19%。注1013青海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等为主,种植面积青稞占34.1%,小麦占28.23%,豌豆占8.71%,马铃薯占5.18%,芸苔占4.35%。注1014陇西南区“作物仅小麦、青稞(即稞麦)、燕麦、豌豆、蚕豆、芸苔(即菜籽)及马铃薯(即洋芋)等数种,而以青稞与豌豆栽培最广,盖此二种性耐寒湿,最适环境。”注1015河西种植结构以春小麦、糜谷、青稞为主,“小麦之产量为最多,全境北部为其主要产区。产量武威最多,永登次之,张掖、酒泉更次之,其所占之比例,虽逐年不定,然就普通情形言,全境小麦产量占各种粮食总和七分之三左右。其次产量较多者当推黄米(包括小米在内),其主要产地亦在北部,民勤产量最多,武威、酒泉次之,产量占粮食总量四分之一左右。再次为青稞,生产于南部祁连山麓之丘陵地带,盖其地高寒,麦与黍皆难生长,故有耕地大半种植此种作物。武威盛产较多,张掖、酒泉、民勤次之,产量占粮食总量十分之一左右”。注1016又据蒋德麒1943年调查,本区域各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如表3—13。

表3—13  1940年代黄河上游区域农作物结构统计表
2
资料来源:此表根据蒋德麒:《西北水土保持事业考察报告》有关数据统计制作(载《三年来之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第17页)。

从上述调查来看,陇南区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主,陇东区以小麦、糜子为主,陇中、河西区以春小麦、糜子为主。种植结构对农家经济、农民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青海“农作物以青稞为大宗,藏民日常所食糌粑,即由青稞炒熟所磨成,其次为圆根,亦为藏民主要食品”。注1017这种结构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这里的气候干旱而寒冷,生长季比较短,比较适合耐寒、生长季比较短的作物;另外,即使一些适合种植冬小麦的地方,为了保证收成,冬小麦种植较少,而杂粮种植较多。从作物的种植结构来看,本区域居民的食物以粗粮为主。

因玉米、马铃薯产量较高,受到农家的欢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由此改变了本地农作物结构和居民的食物结构。从地方志的记载来看,玉米、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是在晚清之后,在民国时期成为本区域的主要农作物,一些地方玉米、马铃薯的产量超过了传统农作物。如据20世纪30年代调查,渭源县年产小麦3375石,而年产玉米12000石,马铃薯16900石;西和县年产小麦10500石,而年产玉米达22000石注1018,玉米年产量是小麦的2倍多。抗战时期,张掖县的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8000亩,产量达2000万斤,除了全县自用外,尚输出到外县。注1019因此,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是近代本区域农业史上最大的事情,不仅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也改变了居民的食物结构,玉米、马铃薯成为许多地方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这两种作物之所以大面积种植,一是本区域的大部分地区地理环境适合玉米、马铃薯的种植;二是与传统的小麦和其他杂粮作物相比,玉米、马铃薯属于高产作物,能够满足居民对食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