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
- 黄正林
- 12361字
- 2021-03-31 01:09:30
一、 农村经济的地理基础
(一) 地形
本区域包含了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以及内蒙古高原的边缘部分,从全国地形来看,该区域是我国地形从第一级到第二级的过渡地带。
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其主体部分是以广阔的高原为基础,随着总的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由5000米渐次递降到4000米左右,由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组合而成。青海高原东部的湟中谷地,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川原相间,平均海拔约2000米,是一个农牧皆宜的地区,农业开发较早;南部谷地雨量比较充足,植物茂盛,也适宜农牧;西南部因有科勒尔乌兰达布逊山、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及唐古拉等山脉,平均海拔在5000—6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不化,所谓“夐隆枯脊,不适耕稼”。这样罕见的海拔,起伏剧烈与变化多端的地表形态,垂直与水平变化的生物气候环境,强烈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注156西北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地势最低的地方,海拔在二三千米之间,属于典型的封闭高原盆地,盆地从边缘到中心依次为戈壁—丘陵—平原—沼泽—湖泊,呈带状分布,周围有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环绕。青海湖东北部夐科滩一带,“山岭环抱,河水中流,可辟农田;海北则草湖淤滩,一望无际,为天然之牧场”。注157该盆地以南是青南高原,自然条件较好,雨雪丰富,多湖泊、沼泽和湿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江河源”之称,地势起伏小、坡度平缓,河流切割不显著。青藏高原上的积雪也给山脚下的牧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水源,使这里水草丰茂,成为天然牧场。
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原,注158海拔在1000—3000米,是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青海日月山以东、黄河以北、祁连山东段以南的湟水流域地区,海拔在2000—3000米,河湟谷地地势低平,农牧皆宜。注159甘肃是黄土高原的主体组成部分,西北接新疆高原,西南倚青海高原,南临岷山台地,北拱宁夏平原,海拔1000—2000米。注160在流水、风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形成了塬面、残塬、梁峁、沟坡、沟谷、河川等地貌单元。塬是黄土覆盖较高的平地,在黄河支流泾河与马莲河之间的董志塬面积910km2,注161是黄土高原保持比较完整的塬面,也是主要农业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梁是由沟谷分割成条状的黄土丘陵,顶部平坦而狭长;峁是被沟谷割成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部圆浑,面积较小,其边坡面积较大。梁、峁地貌在本区域分布比较普遍,也比较典型。由于河流切割,在黄土高原上地势最低处,形成了谷地或盆地。
黄土高原西北部边缘地带属于内蒙古高原,因黄河冲击形成的宁夏平原,跨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南北约300里,面积2.8万平方里。因黄河灌溉而农业发达,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南京北京都不收,黄河两岸报春秋”之说。注162黄河两岸除了农田外,分布着大量草场,是宁夏畜牧业的主要产地。
戈壁也是本区域主要地貌形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不赘述。
不同的地貌,都留下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痕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居住、种植、副业乃至生活习性都与这些特殊的地貌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地势的海拔与农业种植有密切的关系,据有关专家研究,就农业生产而言,“土地最有利于人生的高度,是在五百公尺以下,五百公尺至一千公尺间可利用,至一千公尺就不很好了,一千公尺至二三千公尺的高地,能否开发还成问题,三千公尺以上的土地就等于石田。”注163在黄河上游区域,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属于“不很好”的土地。因地域广袤,各地地形、地势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据民国时期农业专家研究,青海西宁向西渐高至2500米以上,无小米种植;海拔2700米以上无糜子、蚕豆、亚麻及马铃薯等种植;2900米以上无小麦、豌豆等种植;至3300米以上为耕种的最高线,此线“边界气候寒冷,变化剧烈,作物生长不可靠”。注164也就是说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方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只能从事畜牧业。本区域有大量的高山草地,地势高于3500米以上,雪线以下的寒冷地带,林木不能生长,农作物难以栽培,只有比较茂盛的杂草,“除畜牧外几无可经营之其他事业。”注165这些地方环境适合畜牧业的生产,也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尤其一些难以在环境优越的草原生存的少数民族迁徙到这里一些高山草原游牧。畜牧经济发达,这里也成为最主要的皮毛和畜产品出产地。
黄河上游区域的农田大概可以分为3类,在高原上称为原田,在斜坡上称为山地(或坡田),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地称为川田。黄土高原是本区域丘陵、河谷地形的主要分布区,“两岭之间例有一小谷,谷地有沟,小则为涧,大则为河,两旁略有平地,而广狭不等,最广之处亦不过十余公里而已”。注166黄河其支流湟水、大通河、大夏河、洮河、祖厉河等,冲积平原之上有显著的台地,高出河谷约40—100米不等,黄河河谷宽度不足10里,注167尽管宽度不大,但是本区域主要的农业区。这些大大小小的河谷,有的地方气候湿润,有的地方利于灌溉,适宜农业生产,是主要的农业区,如皋兰县附近干燥苦瘠,“唯黄河之谷独称膏美,居民构木为翻车,引水灌田,以资深耕”。注168其他河流谷地也是如此,“泾水于泾川,马莲河于庆阳、宁县,葫芦河于秦安及渭河于天水等地每有数十里之沃野平原,田畴栉比,水渠纵横,不惟盛产谷类及各蔬果类,即水稻之田,亦颇不少,一般人多谓稻为南方农产物,以秦岭与淮河为最北界限,实则此区亦能栽稻……本区域地面除峻谷深谿外,率为堆积地形,坡度小,土质肥,《禹贡》所云:‘厥图为黄壤,其田上上’者是也。”注169祖厉河由会宁县城往北流,冲积为一开阔川地,“广阔百余里,土地肥沃,人民富庶。五谷蔬菜之类,种类繁杂,产额丰饶。若雨量充足,则一年之收成,可供数年之用,故有会宁仓房之名”。注170陇东马莲河流域的“谷地底部大多是精耕细作的汉麻、小米的良田,有时也种有荞麦”。注171陇南武都、成县等地“有较大之河谷平原,适耕种,宜于人生。本区域山岳之坡度稍小处,多被利用,开成梯田,农产以玉蜀黍为主,因受北部秦岭之掩护,雨量较多,树林茂密,农产易收,生活较易”。注172渭河“对于农业补益甚大,两岸平川数百里,农业茂盛,气候和暖,物产丰富”。注173大通河谷宽阔,牧地丰美,自门源以下,“河谷开阔,农产风度,亦为森林区之所在地”。注174有的地方干旱少雨,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如洮沙“东南高而北面下,洮河自东南而西北,沿河滩地较肥,东北沿马衔山大脉□地带,平地甚少,不易聚水,农作物甚不易”。“沿河地带经过淤泥成田,故较肥美,山坡地平则差甚,至涧坪一带之白土层地,最不适于农作物,有十种九不收之谚。”注175陇中的部分河谷地区、青海东北部的大通河和湟水流域,具有较好的农业环境条件。这些地方人口较为稠密,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较为充裕而便于引流灌溉。由于农业历史较久,农业技术水平也较高。它们构成了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精耕细作或较为精细的农业技术分布区域。注176
河谷、平原集中了本区域的绝大部分村庄,在平原和较大的平川地带农家村庄星罗棋布。以湟水谷地为例,聚落大部分集中在第三级阶地上,城镇位于小型盆地中部,如民和、乐都、西宁等就是这样。河谷的谷口聚落多在交通线要冲,为物产的集散地,如享堂、下川口、上川口等就是如此。注177而山区居民分散地居住在山坡上或河谷地带,由于战乱人口大量减少,许多山坡地变成荒地。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有的道路“从高原上穿行,绕来绕去,以避开台塬间的裂隙、沟壑以及深沟、峡谷和谷地的沟头”;注178有的道路“会沿着一条沟谷向前延伸”。注179除了集市和庙会,山里人几乎没有与外界交往的机会。这里的居民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如陇南山地生长着许多灌木和草药,砍柴到集市上换钱和采集草药成为农家主要的副业。居住在这里的农家,为了生存,把有限的土地分成若干块,种植不同的作物,如粮食、油料、各种蔬菜和饲料作物,或满足自家的需求,或拿到集市上换取现金,以便缴纳赋税和购买自己不能生产的日用品。
宁夏平原是因黄河灌溉而成为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土地肥美,沟渠数十道,皆引河水以资灌溉,岁用丰穰”。注180也是中国秦岭以北著名产米之区,是本区域灌溉农业最发达的地方。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在河西走廊形成了许多绿洲,被人们称之为沃野,近人将其分为张掖沃野、酒泉沃野、敦煌沃野、武威沃野、山丹沃野、民乐沃野、高台沃野、金塔沃野、鼎新沃野、玉门沃野。注181这些沃野是河西农村经济的精华所在,也是甘肃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故1929年西北大旱,河西地区农业生产未受影响,原因是“河西一带,因雪山之赐,不仅仍为丰收,并能供给其他灾民食粮,实为甘肃之大粮库”。注182足见,河西走廊因绿洲平原而成为甘肃最主要的粮食产区,为历代中原王朝经营西北边疆地区提供了粮食保障。
山地、河谷与高原因纬度、高度、气候等不同,蕴藏着不同的资源,对农村经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各地经济发达与落后、交通方便与否、农民生活贫困与富裕等都与所处的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地方宜农,有的地方宜牧,有的地方宜林,有的地方居民还过着狩猎生活注183。宁夏平原的山坡沙岭中产“发菜”,农家除从事农业生产外,以捡拾发菜为副业;中卫盛产枸杞,占全县利源的大部分。注184宁夏平原、河西绿洲,河湟谷地,灌溉便利,土地肥沃,适宜农业,是本区域的主要农业区。而大多数地方适宜畜牧,如近人所言: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大部分地方农田分布,仅“限于狭谷削壁,非人力所能扩充,此一也;黄土高原分布虽广,而土松地干,不适种植。台地高举,既难灌溉,雨水稀少,恐人力终难旋天,此二也;山区之宽谷角田,素称富庶,惟亦限于水利所及,可耕面积不能任意推广,以全体观之,此类农田面积实亦极小部分,此三也。牧畜则远易于农田,山陬谷角,斜坡低滩,均有牧草,山区沙漠尤宜畜牧,是牧场之面积远过于农田数倍不止也。且牧畜之利,未减于农,就自然所宜,因而倡之,当可有益”。注185正因为这样,造就了数千年来农牧相错的传统经济结构。
(二) 气候
1930年代,气象学家把中国大陆分为满洲、蒙古、华北、华中、华西、华南、西藏、西藏高原东南部等几个类型。本区域地处北纬31°—52°,属于蒙古、华西与西藏类型,注186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但各地因地形地势的不同而气候迥异,青海“因地势崇高,四周又围以山脉,完全为大陆性气候。少暑多寒,且寒暑变迁甚剧,夏日午热而早晚仍寒,冬夏两季多烈风。因冬季寒冷,空气密集,形成最高气压,风势遂烈。春季空气渐疏。至夏季改变低气压,风力绝猛,沙石飞舞,昼晦日冥,即为黑飙。雨量极少,夏季始有,冬季绝无。六月多雨雹。惟因境内地势高低不一,各地气候亦因之而殊异。西宁附近、黄河上流及海东一带气候温和,寒暑适中,雨量亦较多。柴达木一带夏季非常干燥,其热甚于江南秋季,温度较海东为高;严冬始有积雪,十一月方始结冰,来春即释;夏多雨雹,其大如卵,或有黑霜,厚积如毡,草木皆枯。黄河上源及西部一带,四月仍有积雪不消,河流多被冰封,五月始释;秋季空气干燥,七月即雪,时时亦沙砾飞扬,黄尘蔽天;严冬坠指裂肤,即在六月盛暑早晚仍须衣。东南谷及玉树一带,因据横断山脉之北段端,得由滇康引入南海之水气,夏季降雨稍多,惟亦多冰雹。”注187
宁夏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有三:“祁寒盛暑,温度相差极大;风暴频繁,天气变化无常;雨量少,日照长,蒸发量高。然分别言之,本省东部气候,实较温和,且渠洫纵横,借以调节水量及气温,大陆性之大陆度(Continentality)较低,至西部沙漠地带之大陆性自甚为显著”。注188
甘肃各地气候又有所不同,如“六盘山与陇山纵贯于东,叠山与潘家山横亘于南,祁连山与合黎山分踞于河西走廊之南北,均属气候上之障壁,甘肃气候之所以干燥,不仅由于其地位距海之遥远,而尤在于其周围之高山之屏蔽。”注189河西走廊气候与其他地区又有差异,地处沙漠中的民勤“气候变化很剧烈,温度最高时为35℃,最低时为-10℃,全年平均为20℃……雨量平均仅一百余公厘,故异常干燥”。注190酒泉地处沙碛草原之中,“其降水年总量与各月分配为沙碛草原气候之典型。每年总量不及一百五十毫米,百分之八十五降于七、八、九三月……不仅雨量稀少,足以限制人类之经济活动,而丰歉不一,为祸尤烈。一年降雨或甚丰沛,翌年或竟无滴雨。”注191东部庆阳“山高水深,寒暑均形酷烈,惟南部董字原西峰镇、赤城等处,地多平原,其气散缓,寒暑平和;北部二将、白豹、二道等川,岭壑高峻,其气寒烈,多寒少热,不宜种麦,即秋禾亦须早种、早收,盛夏晨曦,必著棉服,天气然也”。注192地势与海拔高度对气温影响巨大,如天水与临潭“所处纬度大致相同,而高度相差甚大,天水海拔仅1170公尺,临潭则达2700公尺。故天水一带,夏日和暖,临潭则‘六月炎暑尚著棉,终年多半是寒天’”。注193
黄土高原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一是雨水,二是温度。下面主要从降水和气温两个方面来看气候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据民国时期测量,本区域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十分不均衡。如表1—1。
资料来源:章元羲《陕甘青等省保水保土及水利视察报告》(1943年11月),油印本,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77/56/(2)。
从表1—1来看,本区域降水量分布从南向北依次减少,南部岷县600多毫米,到渭河流域及泾河流域降雨量在400—500毫米,兰州黄河谷地300—400毫米,河西走廊100毫米左右,敦煌仅39毫米,降水量分布严重不均衡。受地形的影响,六盘山一带多发生地形雨,雨量较多,为泾渭两河提供了水源,也形成了雨养农业。注194本区域大部分地区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如酒泉“平均雨量及蒸发量两相比较,蒸发量大于雨量者十四倍强。”注195从季节上看,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年降水量的2%—5%;春季稍高,约占15%—20%;夏季降水量最多,占55%—65%;秋季比春季略多,占20%左右。每年6—9月为多雨期,往往占全年降水量的约65%—80%。本区域各地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为:肃州为76.4%,安西为68%,敦煌为64.2%,甘州(1913年废甘州府,原州治仍为张掖县治)为79.2%,宁夏为74.9%,兰州为78.9%,西宁为79.8%,都兰为74.2%,天水为74.6%,平凉为65%。注196可以看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期内,对农牧业生产是比较有利的。
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按照气象学规定日降水量≥50毫米时为暴雨,甘肃、宁夏平均每年有0.6天。注197尽管暴雨天气较少,但这里植被稀少,裸露的黄土极易被冲刷,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对于宁夏平原来说,降水量少未必是坏事,如徐珂所言:“甘肃各处,以得雨为利,惟宁夏不惟不望雨,且惧雨,缘地多卤气,雨过日蒸,则卤气上升,弥望如雪,植物皆萎,故终岁不雨绝不为意。然宁夏稻田最多,专恃黄河水灌注”。注198因此,黄河流经宁夏平原,这里虽降水量稀少,并不影响农业生产。
气温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几个主要指标是农业界限温度、无霜期、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温度、年极端最低气温等。本区域大致位于蒙古高原之南,秦岭之北,“冬季因受西伯利亚高气压之影响,故风向多自北来,因此温度乃异常低下”。注199一月平均温度渭河流域的天水和泾河流域的平凉为-3℃,宁夏平原为-9.7℃,河西走廊的肃州、安西分别为-8.8℃和-7.1℃,青藏高原的都兰为-9.3℃;绝对最低温度在-25℃与-14.5℃之间。七月平均温度渭河流域的天水和泾河流域的平凉分别为22.9℃和21.3℃,而宁夏平原为23.3℃,河西走廊的肃州、安西分别为23.7℃和26.3℃,青藏高原的都兰为18.1℃,绝对最高温度在3℃与44℃之间。从绝对最高温度和绝对最低温度来看,年较差可达60—66℃,使本区域气候冬有严寒,夏有酷暑,冷暖变化剧烈。该区域各地气温日较差也很大,一月在12.4—16.6℃之间,七月在12.4—17.6℃之间,年平均差在11.5—16.8℃之间,最大日较差达24—28℃。从地区分布上来看,由东南向西北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愈大,如岷县年较差为11.5℃,河西走廊的敦煌、甘州、安西达到了15℃以上。从季节上看,春季和秋季日较差最大。注2006—9月是多雨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热量最丰富的季节,“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与林草的生长”,注201具备经营农业和牧业最基本的气候条件。
霜是影响农作物生长最有害的天气之一,“凡秋冬第一次见霜,谓之早霜;春季最后一次见霜,谓之晚霜”。注202植物学家以6℃为植物可能生长的开始温度,故平均温度在6℃以上的日数作为植物的生长季长(即生长期)注203。有关研究表明:“无霜期之长短,影响农业甚巨,大致无霜期在200天以上者作物可一年两熟,150—200天者岁止一熟,150天以下者则仅能栽培早熟之青稞。”注204在气候的影响下,本区域冬麦带与春麦带的分界线大致与200天无霜期线相吻合。表1—2是民国时期本区域霜期调查表。
资料来源:[1]汤惠荪、雷男、董涵荣《甘肃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期,1942年6月,第127页;[2]汤惠荪等《青海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期,1942年6月,第269页。
从表1—2来看,本区域的霜期差异很大。甘肃东部的平凉、固原、庆阳、泾川以及陇南的天水、清水、甘谷、渭源、武山各县,霜期平均由9月至次年的3月,农作物的生长期比较长。陇南全年平均有霜期110日左右,无霜期250日左右;注205陇东华家岭以西,陇南鸟鼠山以北,以兰州为中心的地区,地势较高,霜期由9月至次年4月,农作物生长期仅有5个月余注206。又据1933年至1941年测定,兰州的无霜期平均为205天,靖远为194天,临洮为164天。注207青海各地霜期随地势不同而不同,如“都兰之德令哈,约在8月至翌年5月,大通、门源约在7月至翌年4—5月,民和、循化则在9月至翌年5—6月。霜之最可怕者,即本地人所称之黑霜,厚积如毡,草木皆可冻死”。注208甘肃“地处边隅,风高气冷,禾苗生发最迟。至河西一带,地处极边,农功更晚,而降霜又最早”。注209意思是甘肃北部地区因霜期长而生长季比较短。河西除武威、张掖霜期从9月至次年的4月外,其他地区如古浪、永昌、山丹及酒泉地处山口风道上,气候比较寒冷,生长期比较短,如永昌有“七月陨霜”的记载。注210大多数地方霜期长而生长季短,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利用率。一方面,很多地方只能种植耐寒、耐旱的农作物,影响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在这一地区推广缓慢。另一方面,对农作制度的改进影响很大,使大多数地方以一年一耕为主,有的地方甚至三年两耕,只有陇东、陇南一带两年三作,小部分地区一年两作。
气候特点决定了本区域大部分地区全年的降水日数少,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日数在100天以下,少者仅50—60天,故气候晴朗,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相应也高。据观测,高原各地全年日照时数为2100—3100小时,北部在2800小时以上,比同纬度的华北地区多200—300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20—160千卡/厘米2,其中西北部和北部在140千卡/厘米2以上,比同纬度的华北地区也多20—30千卡/厘米2。”注211青海青藏高原“全年日照时数在2300—3600小时之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相对偏多400—7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在140—177千卡/厘米2,仅次于西藏,东南和东北部深谷地带大都在145千卡/厘米2以下,柴达木盆地在165千卡/厘米2以上,其中盆地中部在170千卡/厘米2以上。注212说明本区域光能资源颇为丰富,对形成区域性特色经济是很有利的。
由于本区域广袤,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降水量、不同的生长期和气候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在北部黄土高原,自六盘山以北,“为农作物地理中之一重要过渡区,在此区以北无冬作物之可能,盖可供植物生长之期不及200日,且雨量稀少而不可靠(雨量变率大),故仅在春季施种小米、玉蜀黍等杂粮。此区不仅气候不佳,地形上之缺憾亦甚,剥蚀深切之狭沟深谷甚多,有效率之灌溉难以成功,此部分有耕地之区,不过土地面积之30%,畜牧占农业之大部。”而渭河流域则有所不同,“以气候论,因处半干旱性草原气候之南限,冬季温和而雨量亦尚可观,加以黄土肥沃,故收冬(小麦)夏(杂粮或棉)两作之利。然其气候仍未脱草原之特质,雨水总量甚不可靠(尤以春季为甚),故因亢旱而造成饥荒年屡见不鲜。渭河盆地之农民,以人口尚不甚密,且生活水准甚低,故一年丰收可足供三年之歉收。”注213陇南山地“各地降水量概在600—800公厘之间,无霜期在200天以上,农事无须灌溉,作物年可两熟,稻米栽培普遍,玉米分布亦广,他若竹林、橘树等副热带植物,甘肃仅本区域可以生长。”中部及东部黄土高原沟壑区“雨量概在300—600公厘之间,冬季严寒,无霜期约为150—200天,作物年仅一熟,平均雨量勉可维持作物生长,灌溉十分困难,例如陇东一带,旱农之制盛行,平时为产粮之处,然雨水一有不济,则饥馑立见,为甘肃重要之灾区。”甘肃西南地区“地高气寒,六月亦可飞雪,无霜期不足150天,大部分成为草原,水草佳茂,人民多以牧畜为生,农作仅为副业,作物以青稞为大宗,燕麦豆类次之,小麦则绝少栽培。”河西走廊“雨量均不足100公厘,实为沙漠性区域,农业端赖雪水灌溉,有水之处即为沃野,无水之地便成弃壤,其地冬日严寒,夏日温暖,除西部疏勒河下游谷地外,无霜期概在150—200天之间,作物以小麦、小米为主,大米、青稞、豆类、荞麦次之,大概大麦、小麦、青稞、豆类为夏禾,小米、荞麦则为秋禾。河西虽有夏秋两禾,但每年多止一熟”。注214各种气候条件对农业耕作制度也有较大的影响。种植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地区热量的累积数能否达到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要,而且温度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作物的组成、熟制及种植类型。在热量保证的条件下,“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才可稻麦两熟。”注215从这些不同地域作物的种植结构可以看出,气候对本区域农村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
地形、地势、气候等对农事季节的选择和农民对日常生活的安排有很大的影响。日常的农事活动最紧张和忙碌的时期就是播种与收割,霜期长短不一,播种和收割的季节不一。清朝时期,在甘肃任职的官员多次提到粮食作物播种与收割的时间,如“甘肃地气寒冷,惟平凉、庆阳等属间有播种冬麦之处,其余各属俱于二三月间方得播种”注216;“小麦登场以立秋为期,秋粮布种至夏至始毕”注217;乾隆十九年农历六月初五日(7月21日),陕甘总督福康安进入甘肃沿途察看,所过泾州(今泾川)、平凉时,小麦、大麦、豌豆等“收获者十之七八”,但此时河西小麦、大麦、豌豆才“升浆结籽”。注218这些均反映出气候对农事安排的影响。气候是影响社会经济的长期因素,民国时期这种农事安排仍无改变,如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张心一注219对本区域小麦播种与收割期进行的调查,一是秋季播种,次年夏天收获,主要是在无霜期较长的冬小麦区,如甘肃陇南小麦水稻区、陇东南小麦玉米区和陇东冬小麦小米区,但各地因霜期差异又有区别。如泾河流域、渭河流域播种时间约在9月5日至15日,陇山东南地区约在9月5日至25日之间,嘉陵江流域约在9月15日至25日之间,越向南无霜期越长,播种期越晚。一是春季种植,本区域的春麦区大部分都是春季播种,时间大约在3月15日至4月15日之间,前后相差有一个多月。地势较低气候较暖之地,播种较早;地势较高,气候较寒之地播种较晚。如华家岭以西,乌鞘岭以东谷地,以及河西绿洲平原一些低地,都是在3月15日至25日之间播种。各地收获时间虽不像播种时间那样大的差异,但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小麦为例,冬小麦在本区域内最南的地方如嘉陵江流域收获期约在6月5日至20日之间,泾河、渭河下游在6月15日至25日之间,其上游则在6月25日至7月5日前后;冬麦与春麦混杂的地带约在7月5日至7月15日之间收获;大部分春麦地区在7月15日至25日之间收获,河西大部分地方收获季节在7月25日至8月15日前后。注220小麦收获时间最早在冬麦区,最迟在春麦区,前后相差大致3个多月的时间。
在黄河上游区域,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良气候现象主要是旱灾、水灾、冻灾、风灾、雹灾等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虫灾、鼠害等。如青海每年自11月至次年1月为最冷,“冬末常起大风,每二三日不停,风起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在风季中,草木即次第而生,风止即为夏季。夏末又起风,风止则草木枯,即入冬季,故有‘刮死刮活’之谚”。注221本区域地属内陆,旱灾频发而且严重,如1908年,甘肃春夏季节发生旱灾,秋季到次年春季“亦无雨雪”,兰州、凉州、平番(1928年改为永登县)、安定、巩昌(1913年裁府设陇西县)等数十州县“被灾尤重”。注222此次大旱,导致黄河水位严重下降,“水车不能动,难以灌田”;山沟河流“水小者断流,大者水难接济,田中谷米、烟叶均不能栽种,即秋田亦有失望之象”。注223黄土土质疏松,气候干燥,大风很容易引起沙尘天气,黄河流域是沙尘天气多发区。注224雹灾是常见的灾害,“无年不有”,据统计1932年至1935年,甘肃发生雹灾221次,而且每次雹灾都伴随着水灾发生,形成灾害。如1932年6月,礼县发生雹灾,“平地水深四尺,田苗淹没净尽,房屋毁塌无算,牛羊淹毙一百余只,水磨冲至三十里外,溺死居民数人……降雹二日后尚未融化,灾民麇集,啼饥号寒”。注225霜灾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的灾害性天气,1935年9月11—13日,甘肃金塔(原王子庄州同,1913年改为金塔县)、酒泉、张掖、固原、通渭、华亭、临泽等县,先后见早霜,“秋禾未收,乃被严霜摧残殆尽”。注226可见,本区域是一个灾害性天气多发地区。
灾害性天气对农村经济影响甚大。冯绳武对1647年(顺治四年)到1947年300年间祁连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各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气候现象作了统计,依其性质归纳为以下几类:
1. 以反映“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方志特名“大稔”,“大有”或“岁大熟”)最多,占全资料的18.8%……2. 以干旱为主的饥馑年次之,占全资料的18.2%。如将反映干暖年份的蝗灾、鼠害(占6%)、疫病(占3.2%)与旱灾合并,占全资料的27.4%,则饥荒年又多于丰年(18.8%)。3. 大风占全资料的13.7%。其记载特点是在近三百年间,前一半时间几无大风记录,自18世纪中叶以后,大风开始增多,愈至近代,频率愈高而风力愈强。洪水与冰雹的记载次数与强度,也有类似现象。4. 具有异常气象前兆与后果的地震,占全资料的10%,特点是从十九世纪下半期开始,本区域地震记载的频率与强度,均有增高。5. 此外,占全资料10%以下的依次有冰雹(9.6%)、洪水(7.3%),霜雪严寒与连阴雨(各占3.2%)。6. 还有热异常(例如秋冬果树开花),天空星象(如陨星、彗星)与声光现象(例如“天鼓”、日珥、极光)等,合占全资料的6.4%。注227
从冯绳武的总结来看,就祁连山及周围地区而言因气候原因给农业及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丰年仅有18.8%,其他因气候而引起的天气现象或灾害占到81.2%。灾害频繁也影响农业耕作制度,如冬季温度过低(1月平均温度零下8℃—零下6℃)地区不能种植冬小麦,春夏干旱是影响复种最主要的灾害,难以形成两熟等。注2281771年发生春旱,乾隆皇帝曾在上谕中说:“甘肃土瘠而寒早,岁止一收。”注229霜期比较早,也是影响农业的熟制的因素。即使有的地方具备一年两熟的气候条件,也会在第二季往往因霜降太早而无法收获。各种气候所形成的灾害,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
(三) 水资源
黄河上游区域的地表水系主要分为外流河、内流河两大区域。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构成了本区域的外流河水系。黄河是本区域最主要的河流,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嘎达素齐老峰下,在东经96度稍西,北纬35度上下,海拔4350米。注230黄河上游“自青海中部卡日曲正源经青海的贵德、甘肃兰州、宁夏银川至绥远包头,终止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干流长达3472公里,落差为3846米,黄河上游上、中段多为高山草原,中、下段为峡谷地区和河套及土默川平原,流域面积385966平方公里”。注231据1935—1940年水文记载,黄河最大径流量不及1万立方米每秒(1935年最大径流量12024.87立方米每秒),最小径流量为532.97立方米每秒,含沙量为7.91%。注232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宁夏平原除了灌溉,还给农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但同时水渠常常因泥沙淤积需要挑浚。
黄河上游注入干流的较大支流有7条:①庄浪河,由乌鞘岭向东南经永登,在河口入黄河;②湟水与大通河,湟水源于祁连山南麓,流经湟源县、西宁、乐都,于民和县与浩亹河汇合;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东南流经西宁大通县南,又东南经乐都县东北享堂与湟水汇合,然后注入黄河;③大夏河,发源于西倾山向北流经夏河、临夏,在永靖入黄河;④洮河,发源西倾山东南流入甘肃省境内,经岷县、临潭、康乐、临洮、洮沙,在永靖入黄河;⑤祖历河,有三个源头,一出自定西县东南的南河,一出自会宁县东南的南玉河,一出自会宁县东北的十字川,三条河流汇合后称祖历河,由会宁向北,从靖远入黄河;⑥清水河,由固原经同心,从中卫入黄河;⑦泾河,由流经环县、庆阳的马莲河、镇原的蒲河和平凉、泾川的泾河汇合后,在陕西泾阳入渭水后注入黄河。注233另外渭河虽然不在上游注入黄河,但发源于渭源,是本区域一条比较重要的河流,流经天水地区,在陕西潼关注入黄河。黄河在本区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有学者称:“黄河迁决之频,世为华患,然潼关以上,若绥宁之灌溉,甘青之水车,壶口龙门之水力,皮筏水排之运输,莫不利国利民”。注234在黄河及支流流域,形成了一些平原、谷地,成为本区域的主要灌溉农业区。如宁夏“因有黄河之利,渠道纵横,分布于平原地带各县,密集有如蛛网。灌溉之盛,为华北各省之冠,虽气候如同后套,有全季无春之感,而作物生长,因地制宜,其利之溥,出人意外。事实夏秋两季,均有适宜环境之作物生长。”注235此外,湟水、渭河、泾河等河流的谷地也具备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可可西里盆地和河西走廊地区。在青藏高原,柴达木河、格尔木河、台吉乃尔河、布恰河等,分别发源于昆仑山、祁连山脉,流向内陆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河流短,水量小,大多数消失于荒漠中,个别则流向湖泊(如布恰河流入青海湖)。河西走廊地区的内流河均发源于祁连山脉,主要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四大水系。各河在流出祁连山地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而形成潜流,小部分被利用灌溉绿洲,仅有较大河流下游,汇为内陆终端湖。各河流水源由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流程短(除黑河、疏勒河外,一般长度<150公里),流量小,平均流量最大的黑河为49.9(43.8)m3/秒,一般在10m3/秒,冬季普遍结冰,年径流量稳定,水能蕴藏量大。注236这些河流“所经之地即为人畜生息之所”注237,造就了绿洲牧场和灌溉农业。
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雨雪较多,蒸发量较弱,地面平缓不易排水,形成了许多湖泊、沼泽。据统计,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66个,湖水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从流域区域来分可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其中外流区湖泊128个,流域面积2199.2平方公里;内流区湖泊138个,流域面积10411.3平方公里。从湖水矿化度分类,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水湖,其中淡水湖(矿化度<1克/升)151个,面积0.28万平方公里,占湖泊总面积的22.1%;咸水湖(矿化度1—35克/升)85个,面积0.83万平方公里,占湖泊总面积的66.1%;盐湖(矿化度>35克/升)30个,面积0.15万平方公里,占湖泊总面积的11.8%注238。这些湖泊为发展灌溉农业、渔业和盐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历史上,河西走廊也有一些河流的终端湖,有都野泽、居延海、冥泽、渔泽等。在这些湖泊的周边形成绿洲,是宜农宜牧的地区,但自清代以来随着上游农田的开垦,下游干涸,这些终端湖先后都消失了。注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