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六年 测绘笔记 7月2日—7月14日

01 游园,分配测绘任务

(2006年7月2日,周日,晴)

早晨6点半,小曹老师开车到我们居住的小区楼下,接老王老师和我去北京颐和园的测绘点,另有一些老师随学生乘坐的两辆大巴车同行。

现在我与老王老师住在同一个小区大院中。在系馆,由于以老王老师为首的建筑历史教研室已经迁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平时并不在一个空间里办公,除了偶尔有好玩的事去他家或他的办公室拜访之外,近年一起见面和聊天的机会并不多。

在途中聊起前年夏天(2004年8月)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华夏建筑意匠的传世绝响——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展”,因为当时我在外地出差,回程在首都机场下飞机时才知道展览消息,待赶到“国图”时发现展览已经接近尾声;当时除了看到一些展板外,还看到一些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图纸原件和其他单位收藏的模型“烫样”。在展厅的展板中有老王老师和国内其他受邀嘉宾的身影。

搞建筑历史的人,对于“样式雷”的提法并不陌生,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


清代的皇家建筑,包括北京、承德甚至盛京等,还有园林、宫殿、坛庙、陵寝等工程,通常要成立专门机构来经营,下设样式房,相当于现在的建筑事务所,其中的建筑师叫样子匠。康熙朝以来,管理清朝皇家建筑的内务府营造司就设有样式房,如圆明园样式房。清中期以后,每一个重大的国家工程,比如修一个园林,就要设立一个钦派工程队,简称钦工处,由亲王如醇亲王、恭亲王并另派大学士如李鸿章、翁同龢等组织一个班子,设立样式房,叫钦工处样式房,领头的叫样式房掌案,相当于现在的总建筑师、国家级建筑大师,一般由雷姓后裔承担,所以雷氏在清代皇家建筑中打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在同治、光绪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在全社会,尤其在北京,人们都公认他们是有成就的建筑师。样式房、样子匠加上雷姓,变成美称,就叫“样式雷”或“样子雷”,这实际上是一个家族的代称。

样式雷祖籍江西南康,就是现在的永修县,从康熙中期雷发达来到北京,一直到民国初,前后八代人,长期主持皇家样式房的工作,在皇家建筑营造尤其在设计方面,代代相传,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其亨,《样式雷图档——华夏建筑意匠的传世绝响》,收入张宝章、雷章宝、张威编《建筑世家样式雷》,北京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1版,第152—153页。

2006年测绘时居住的小院。

当谈及这些图档与颐和园的关系时,老王老师介绍:“颐和园在乾隆时叫清漪园,被英法联军毁掉后重修,后来被八国联军毁了又重修,也是由样式雷承担设计。”一谈起样式雷,王老师往往会很激动,嗓门也会随之加大:

“在各国古代建筑师中,有这么多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恐怕找不到像样式雷这样的建筑世家,(其作品)对今天依然还有那么大的影响。”

车子快到颐和园新建宫门时遇到同学乘坐的大巴车,一同抵达东宫门南侧颐和园修缮队(三队)的办公区大院前,同学们开始往车下搬运行李。园方在附近的颐和园小学里为今年的测绘学生新盖了三间铁皮房,据说花了十几万,里面装有空调,第一期来测绘的学生都住在那里。

作者绘三队小院速写。

老师和参加测绘的研究生住在工程处三队的办公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内。

三队办公区的院子中央有一棵大柳树,树下有几块园林用石的残件,有抱鼓石,也有湖石;院子中跑着一些野猫,房檐下还摆着几个供这些生灵吃喝的瓷碗和瓷盘,当是爱猫人的善举。从另个角度看,生活在这里的野猫应该是幸福的,既有如此大的园林可供消遣,还有喜爱它们的人提供食物。


下午由古建专业的一位研究生带队领着师生们去园内看测绘现场,同时分配各个测绘小组的任务。

一行人由隔壁大院中的一个角门进园,进园后即可看到右手的文昌阁建筑。穿过文昌阁下的门洞,即来到颐和园的前山前湖景区。为了躲开园内众多的游人,我们没有在仁寿殿附近停留,而是经过德和园大戏楼东侧的胡同和赤城霞起城关,先转到颐和园东北角的谐趣园宫门和西侧小道,沿后湖岸边走一段平路再上山,这里有万寿山东侧山麓的三个景点:乐农轩、益寿堂和景福阁,尽管以前来过几次颐和园,但多是沿着山下的游览路线游览,这几处景点也未曾来过。

颐和园景区结构图。2006年指导的测绘任务位于以仁寿殿为主的宫廷区。(来源:周维权著《园林·风景·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站在景福阁的平台上往山下观望,因建筑周围的一些树木已经长得十分高大,部分树枝往往会遮挡住眺望山下昆明湖和观看其他建筑的视线,现在只能通过树枝间的空当儿欣赏到十七孔桥一带的景色。而在乾隆时期的清漪园,这里建有五边形的佛殿名为昙花阁,想来周边的树木还没有现在这般高大,站在阁上应该可以欣赏到山下更宽、更远的景色;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时才改成目前的单层厅堂式建筑,作为赏月听雨和招待外宾的场所,想来也应该能很方便地欣赏南面的湖光山色。

古人造园喜欢移植古树、奇石,两者会使新园显得具有古意,在苏州园林中就有因为古树枯死而影响景点的观感,如留园的古木交柯景点,近年就因为原来的古木无存而仅能看到文字说明,游人到此也只能想象当时的景观。从景福阁的现场看,建筑周边古树生长得太繁茂也会影响对其他景点的借景。

从景福阁沿着山路向西,可以到达同样向南展开的福荫轩。它与别处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建筑立面上的曲面处理、折线处理和屋檐上的女儿墙处理。匆匆看过以后,测绘小队继续向北走,翻过高岗后在下坡处找到花承阁遗址:在一块平台上可以看到原来的柱基痕迹和几块残垣断壁,位于院落中的一个石制花池做工甚精,四面都有雕工。此处离西侧的五彩琉璃塔很近,乾隆时期为同一组建筑群。

下山后沿着后湖岸边走到北宫门南侧的松堂遗址,再沿着后山设在须弥灵境遗址中的阶梯往山上爬,同学们正当精力旺盛之际,爬山如同体能之竞赛,大家都爬得很快,到山顶歇息时可以看到同学们头上冒出的热气和被汗水浸湿的T恤衫。

到山顶后发现“众香界”建筑群正在搭架维修,因为被绿色防护网围着而看不清里面的建筑面貌;又沿着北侧木桥绕到山顶西边的山路继续西行,一直到“湖山真意”亭才休息了一会儿。从这里可以看到西面玉泉山的全景,俯视南侧的画中游建筑群,只是亭内游客很多,很难有静下来欣赏风景的心情。

颐和园现状图,2006年的测绘点主要位于前山前湖景区,少量位于半山和后山区。(来源:《中华遗产》总第45期)

大队人马又向西走了一段才沿着山路下山。这次测绘的最远点位于石舫东岸一组叫做寄澜堂的湖边建筑,估计由我们的住处走到这里得半小时以上。

回程沿着长廊由西往东走,因长廊也在修缮,整个建筑都用施工材料包裹起来,隔断了长廊两侧的景观,使得沿湖一线的景色减弱很多。带队老师从石舫开始陆续安排各组的测绘学生,当走到排云殿大门时,几个青年教师带着学生进去看半山上的测绘点。

我和小王老师带的一组学生被安排在离住处较近的地方:测绘颐和园的宫廷区(也称办公区),从东宫门外的四柱七楼的“涵虚”牌楼起,经过东宫门外的红砖影壁,一直到东宫门、仁寿门以及仁寿殿为轴线的建筑群。与小王老师合作已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84年暑期的清西陵测绘。那一年6月刚刚得知已经考上建筑系的研究生,本应该暑假后再来学校报到,但是因为当年系里能带测绘的老师不足,系主任胡老师决定当年的设计专业研究生(男生)都充作测绘老师使用。当时与小王老师带一组学生测绘清西陵的慕陵建筑群,住在陵园大门外的西侧朝房里。我俩和82级的男同学一起打地铺在那里坚持了一个多月。那时的成果是手绘的钢笔图,测量过程和画图都需在测绘现场完成。

这次来的五位测绘男老师(管测量仪器的老师后到)都住在三队办公院里靠近东北角的一间平房内,房间内有三张上下铺的铁架子床,上下可住六人,选了靠东窗的上铺搭蚊帐、铺床位。另外一间南房作为堆放仪器和几个研究生的住地。


隔壁的颐和园食堂明天才正式向我们开放,今天的晚饭只能自己解决。老王老师带着我们几个老师和部分研究生一起去附近找吃饭的地方;绕过东宫门和颐和园东墙外的小路(宫前街),再垂直跨过颐和园路,在骚子营的胡同里找到一家小饭店用餐;据几个研究生讲,他们已经来这里“试吃”过几次,觉得味道和价格都可以接受,最后由老王老师埋单。天津大学近年的颐和园测绘始于2004年,当年为了配合佛香阁的大修,仅来了一些学古建的研究生;去年则来了部分师生测绘了后山区的谐趣园。

在胡同口的小摊上,老王老师买了一双胶底布鞋,说是为了这次测绘爬梯子用。行前的动员会上曾提出要求,测绘工地上不许穿拖鞋和凉鞋,所以学生们大多穿的是旅游鞋。


晚饭后,在院子里办公的颐和园职工都已下班回家,只剩下我们这些“新员工”和跑来跑去的猫群。这些借住在办公区廊下的小猫共有三群,分别由两只白猫和一只黄猫带领,另有两只比较活泼的公猫,一只为花狸条纹,一只为黄白相间的毛色。

在一起玩儿的时间长了,它们也就不怕我了,有时会走过来让我给它们挠痒,只是野猫身上有跳蚤,被咬几次后只好隔段距离去观察、逗弄它们,不敢与它们太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