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障碍及破解路径
- 安心
- 9340字
- 2021-03-27 23:24:54
小结
在质量核心价值观统领下,将新世纪高等教育质量观从不同的视角规整为哲学视角下的质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质量观。在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新世纪斑斑斓斓、形形色色的质量观应该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整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整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现在与未来的整合。
伴随着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加强,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呼声高涨,为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诉求,高等教育质量观正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即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异己性。所谓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异己性指的是在质量观之外的,为人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这种服务于“他物”的性质。质量观的异己性根源于高等教育的“社会学转向”,并且其发展受到“技术合理性”的袒护,这也正是马尔库塞所极力批判的“单向度的人”的写照。为此,回归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异己性就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而且肩负着将利益需求主体的期望内化于教育产品中的重任,更为关键的是要拿捏好教育自身和“技术合理性”之间的度,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且忠诚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在上述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自身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高等教育质量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效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质量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透过国内外学者对质量观的研究,探讨在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人们所秉持的质量观的价值取向是题中之义。我们将高等教育的职能演变特别是大学职能的演变作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研究切入点,发现在大学职能不断演进、不断丰富的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呈多元化态势。政府的价值诉求在于竞争力;社会的价值诉求在于贡献力;高校的价值诉求在于发展力;受教育者的价值诉求在于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两大特点: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高等教育的价值理性逐渐弱化。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作为一对概念范畴最早由韦伯提出。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具理性注重对效率的追求,强调外在的功利性、理性化;价值理性注重人类的心灵,强调内在的本真性、人文性。将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圆融是时代的最强音,同时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核。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活动中内外相生、以外促内的“双型”合成体,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是大学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人心的以质量为目标的价值认同和履行质量承诺的行为表征的统一,是大学保证教育质量的技术层面可操作和文化层面可认知的统一,是从大学内部群体一致认同的情境下上升到大学组织的文化层面,在大学内部凝结而成的一种“文化模式”。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呈多元化、多样性和多变性,质量文化之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无可厚非。我们认为,内生型质量文化是外发内生型质量文化的原动力,外发内生型质量文化是内生型质量文化的助产者。
如果说,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文化则是贯穿于这一生命线的“灵魂”和“血脉”。由此,建基于以“文化自觉”为基石、以“文化自信”为灯塔、以“文化自强”为动力的理念,我们认为,只有构建内生型和外发内生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方能触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真正内核,引领高等教育走出“重病”的阴影,迈向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
[1]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 安心、毛慧:《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的回归:对“单向度的人”和“技术合理性”的反思与评判》,《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 转引自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 转引自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5] 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 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9期。
[7] 安心、毛慧:《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的回归:对“单向度的人”和“技术合理性”的反思与评判》,《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8] 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9]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0] 安心、刘亚芳:《新世纪质量观:反思与批判》,《江苏高教》2012年第5期。
[11] 唐晓玲、王正青:《环境变化与大学管理革新:组织适应的理论视角》,《高教探索》2009年第3期。
[12] 翁福元:《学术资本主义与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台湾的经验》,《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13] 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梁骁、黎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14] Sheila Slaughter,et al.,Academic Capitalism and the New Economy:Markets,State,and Higher Education,Baltimore,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4,XI,256,28-29.
[15] 孙冬梅、梅红娟:《从“学者”到“创业者”——论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江苏高教》2010年第2期。
[16] Newman,John Henry Cardinal,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Chicago,Ill.: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p.464.
[17] 陈伯璋:《学术资本主义下台湾教育学门学术评鉴制度的省思》,《新世纪高等教育政策与行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59—588页。
[18] 徐辉、王正青:《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内涵、层次与大学的变革》,《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9] 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上),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2页。
[20] 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黄建如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 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梁骁、黎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22] 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梁骁、黎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23]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 肖海涛:《一种经典的大学理念——洪堡的大学理念考察》,《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5] 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26] 潘懋元:《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27]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28]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29] 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340页。
[30] 邹喜:《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批判性反思》,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1] 黎琳:《高等教育价值观演变与现代大学理念》,《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第2期。
[32]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困惑》,《江苏高教》2003年第4期。
[33]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34]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四元结构理论》,《江苏高教》2003年第1期。
[35] Philip G.Altbaeh,Comparative Higher Edueation:Knowledge,the University,and Development,Hong Kong,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8,p.82.
[36]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7]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38]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39]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40] 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汪利兵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41]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42]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43] 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44]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大学的责任》,《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45] 王连森、王秀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发展的境域转换》,《江苏高教》2006年第6期。
[46] 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47]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视野中大学的责任》,《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48] 金生鈜:《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49]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50]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51]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第281页。
[52]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第32页。
[53] 《中国百科大词典》,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271页。
[54] 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55]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徐小洲、陈军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56] 中国政府网:《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moe.gov.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104/118579.html/2010-02-12。
[57]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58]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7页。
[59] 张炜:《强国战略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嬗变》,《江苏高教》2010年第3期。
[60] 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1页。
[61] Abraham H.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4,p.2.
[62] 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63]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4] 周光迅等:《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6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66] 潘懋元、肖海涛:《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6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68] 马万民:《试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与建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69] 吴鹏:《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市场价值取向合理性及其局限》,《江苏高教》2001年第4期。
[70]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71] 丁亚金:《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中国冶金教育》2007年第5期。
[72] 闫震普:《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8年。
[73] 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74] 安心、刘拴女:《呼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质量观》,《中国教育报》(论衡)2011年8月22日第7版。
[75] 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76] 赵忠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12期。
[77] 杨彩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及展望》,《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第5期。
[78] 王俭:《当前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实践误区的价值取向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79]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及我国的选择》,《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8期。
[80]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从技术到文化》,《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1期。
[81]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82] 黄丹凤:《高等教育变革中质量保障的新路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第十届双年会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3—14期。
[83] 王媛、马佳妮、杜瑞军、白华、张会杰:《质量文化、教师发展、本科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国高教学会评估分会2012学术年会综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年第2期。
[84] 唐华生、叶怀凡:《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85]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86] Berry,G.,“Leadershi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1997,11(2):52-64.
[87] Saraph,J.V.and Sebastian,R.J.,“Developing A Quality Culture,” Quality Progress,1993,9:73-78.
[88] 文静:《质量文化调查:欧洲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强化的新路径》,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1年。
[8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90] 韩映雄、梁亦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文化建设》,《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年第4期。
[91] 唐大光:《高校质量文化及其培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92] 李运庆:《浅析现代大学质量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建设的方法与途径》,《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
[93] 傅大友:《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三个关键词》,《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
[94] 傅根生、唐娥:《高校质量文化研究:问题与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95]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96]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97] 高海生、王森:《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98] 王章豹、王朝兵:《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建设原则探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99] 董立平、孙维胜:《大学质量文化的本质特征与结构剖析》,《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3期。
[100] 王朝兵、王章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初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01] 费振新:《大学质量文化特性探析》,《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0期。
[102] 唐大光:《高校质量文化及其培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03] 顾书明:《论高师院校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及“教育”品质的提升》,《江苏高教》2007年第4期。
[104] 范国睿:《多元与融会: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207页。
[105] 蒋友梅:《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
[106] 傅根生、唐娥:《高校质量文化研究:问题与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107] 刘丹平:《高校质量文化特征及建设策略》,《江苏高教》2010年第6期。
[108] 唐文:《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江苏高教》2009年第6期。
[109]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10] 文静:《质量文化调查:欧洲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强化的新路径》,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1年。
[111] 蒋友梅:《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
[112] 杨良梁:《对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3]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114] 唐华生、叶怀凡:《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115] 张海军:《试论高校质量文化的价值与构建》,《教育探索》2010年第8期。
[116] 曾宪群:《试论成人高校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117] 王朝兵、王章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初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18] 刘邦奇:《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初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19] 刘丹平:《高校质量文化特征及建设策略》,《江苏高教》2010年第6期。
[120]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121]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122] 高海生、王森:《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123] 费振新:《大学质量文化特性探析》,《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0期。
[124] 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125]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26]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从技术到文化》,《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1期。
[127] 刘丹平:《试论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策略评价》,《高教论坛》2011年第10期。
[128]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129] 唐大光:《高校质量文化及其培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30] EUA.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Quality Culture in European Universities,Report on the Quality Culture Project 2002-2003,Brussels:2005,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131] 王保星:《质量文化与学生参与:新世纪十年英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32] 顾书明:《论高师院校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及“教育”品质的提升》,《江苏高教》2007年第4期。
[133]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134] 徐翠霞、樊小东、程纯:《试论合并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第9期。
[135] 何茂勋:《高校质量文化论纲》,《高教论坛》2004年第3期。
[136] Harvey,L.and Knight,P.,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Buckingham:1996,SRHE/Open University Press.
[137] 宋鸿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检查探析》,《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11期。
[138] 卢晓中:《对创建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认识》,《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
[139] 余会春、孙明:《保控制与自主: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方法选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40]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141] Newton,J.,“What Is Quality,” Lucien Bollaert,Sanja Brus,Bruno Curvale,Lee Harvey,Emmi Helle,Henrik Toft Jensen,Janja Komljenovi,Andreas Orphanides and Andre Sursock,Embedding Quality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Brussels:2007,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142] 黄丹凤:《高等教育变革中质量保障的新路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第十届双年会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3—14期。
[14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38页。
[144] 秦海:《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145]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46] 刘学忠、时伟:《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文化基点》,《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6期。
[147] 王朝兵、王章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初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48] 傅根生、唐娥:《高校质量文化研究:问题与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149] 莫甲凤:《大学自治模式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点与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
[150] 金顶兵:《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经验与启示》,《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51] 张珊珊:《英国高校质量文化与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伦敦大学学院(UCL)为例》,《教育与考试》2013年第1期。
[152] 焦磊:《自评估文化: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核》,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1年。
[153] University of Cambridge,“Introduction to Quality Assurance and Enhancement at the University,”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education/intro/2011-11-12.
[154] 王保星:《质量文化与学生参与:新世纪十年英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55] Volodymyr Manakin,“Quality Assurance:Internal Strategies in U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2011-11-12.
[156] 徐丹:《制度与文化的共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之道——与约翰·奥布雷·道格拉斯教授对话》,《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第2期。
[157] 焦磊:《自评估文化: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核》,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1年。
[158] 焦磊:《自评估文化: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核》,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1年。
[159] 唐华生、叶怀凡:《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160] 文静:《质量文化调查:欧洲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强化的新路径》,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1年。
[161] 蒋友梅:《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
[162] 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163] 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164] 蒋友梅:《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
[165] 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166] 李辉:《从文化层面审视大学教学与科研职能的和谐》,《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
[167] 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168] 蒋家东:《质量文化研究》,《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0年第3期。
[169] 彭正霞、朱继洲:《英国高校“质量文化”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4期。
[170]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及我国的选择》,《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8期。
[171] 彭正霞、朱继洲:《英国高校“质量文化”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4期。
[172] 宋鸿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检查探析》,《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11期。
[173] 朱永江:《质量文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灵魂》,《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
[174] 邬智、王德林:《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5] 王能东:《“自反性现代性”理论述评》,《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7期。
[176] 蒋友梅:《转型期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的生成》,《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
[177] University of Cambridge,“Quality Contacts”,http://www.admin.cam.ac.uk/offices/education/roles/,2011-11-12.
[178] 余会春、孙明保:《控制与自主: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方法选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79] 唐松林:《培育质量文化 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管理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4期。
[180] 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181] University of Cambridge,The Guide to Quality Assurance and Enhancement of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ment,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7(9):23.
[182] 顾书明:《论高师院校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及“教育”品质的提升》,《江苏高教》2007年第4期。
[183] 徐小洲、王家平:《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184] 王建华:《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185]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86] 王建华:《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187] 王建华:《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
[188]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38页。
[189]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90] 阿尔玛·哈里斯:《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7页。
[191] 王英杰:《大学校长:伦理的领袖,道德的楷模》,《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192] 爱德华·撒丽斯:《全面质量教育》,何瑞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88页。
[193] 王建华:《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194] 布拉德福德、科恩:《追求卓越的管理》,刘寅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195]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96] 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
[197] 杜云英:《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新进展:质量文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2年3月15日。
[199]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201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