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文献综述与本书构架

1977年,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发表了《迈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一文,大胆质疑了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普遍性,她最先将种族的因素引入女性主义议题中,成为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奠基之作。贝尔·胡克斯则进一步提出性别、种族和阶级三者的连锁本质,它们共同决定女性尤其是边缘群体女性的命运。到目前为止,胡克斯有两本著作被译介到中国,分别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激情的政治:人人都能读懂的女权主义》(沈睿译,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本书从批判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中的种族中心主义入手,针对女权运动、权力、暴力等方面提出与传统女性主义不同的观点,第二本书则勾勒出女权主义理论的整体关注议题,即“什么是女权主义?”“怎样实践女权主义?”对每个议题包括女性的工作、婚姻及伴侣关系、为人父母的方式等进行探讨。此外,《后殖民批评》(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节选了胡克斯的《革命的黑人女性:自己争取成为主体》一文,《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节选了胡克斯的《语言,斗争之场》一文,《与学校对簿公堂:校园官司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节选了胡克斯的《欲望与抵抗:消费他者》一文。除了前面我们在研究现状中所提到的论及胡克斯的专著和专门研究她的期刊文章外,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的《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在第七章“多元文化与全球女性主义”中也对贝尔·胡克斯的思想作了简要的叙述。就胡克斯本人的著作而言,除了上述译介到中国的两本外,还包括她所写的第一本著作《我不是一个女人吗:黑人女性与女权主义》(1981),胡克斯在该书中向历史和现实中的女权主义运动以及黑人解放运动中所持的黑人女性的位置的观点发起了挑战,该书在经历了很多波折后,最终由南端出版社出版。此后,胡克斯以此为基点,笔耕不辍,相继创作了《话语回击:思考女性主义,思考黑色》(1989),以亲身经历讲述怎样通过写作、通过话语发现自己的声音。《渴望:种族,性别与文化政策》(1990),从后现代理论、文化批评理论以及性别和种族的政治的角度探讨大众文化以及文学、电影中对黑人形象的再现。

在《阻断的生计:黑人起义者的智力生活》(1991)中,胡克斯和黑人男性知识分子科奈尔·维斯特就黑人知识分子在美国社会的位置和作用展开对话。《黑色外表:种族和再现》(1992),通过对文学和电影的解读对黑人形象做了很具体的分析。《吃甜薯的姐妹们:黑人女性与自我发现》(1993),胡克斯检验黑人女性的感情是怎样被日常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伤害的,从工作、美容、上瘾、性欲望等方面,探讨当代文化与黑人女性的关系,提出发现自我的方法,包括如何与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和消费性的资本主义作斗争。另外,还包括《不可接受的文化:抵抗再现》(1994),《教导逾越边界:教育作为自由的实践》(1994),《屠杀战争狂:种族主义的终结》(1995),《我心中的艺术:视觉的政治》(1995),《胶片与真实:电影中的种族、性别和阶级》(1996),《黑色骨骼:少女时代的回忆》(1996),《情感的创伤:一个写作的生命》(1997),《全神贯注地思考:作家在工作中》(1999),《快乐的娜比》(1999),《我们站在哪里:阶级问题》(2000),《关于爱的一切:新视野》(2000),《救赎:黑人和爱》(2001),《社区教育:希望的教育方式方法》(2003),《震撼我的灵魂:黑人和自尊》(2003),《改变的意志:男人,男性气质和爱》(2003),《我们真酷:黑人男性和男性气质》(2004),《灵魂的姐妹:女性、友谊和实现的满足》(2005)等。胡克斯对美国社会的批评是多重的,作为一个写作者,她坚持自己的边缘立场,向既存的理论进行挑战,既检验理论意义和针对性,也帮助修正和提高这些理论。她从性别、种族、民族、阶级、边缘、全球与地方等角度出发,分析美国社会与文化,像一个勇士与多重敌人作战,她把自己描述为“黑人女性知识分子,革命活动者”,这种自我描绘的革命立场虽然在美国知识分子中比较罕见,但却真实地表达了胡克斯的身份和价值。

本书对国外最新资料进行了文本调查,综合历史分析、文本阐发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广泛参考胡克斯及其他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专著的基础上,将胡克斯置于整个黑人女性批评发展的历程中,与其他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如柯林斯、艾丽丝·沃克、芭芭拉·史密斯等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并与主流女性主义批评进行比较,以突出胡克斯在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中的贡献尤其在黑人女性主义发展中的独特性。绪论之外,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介绍贝尔·胡克斯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历程,主要讲述她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对她日后成为一位集种族、性别和阶级三位于一体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的影响;第二节讲述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描述了黑人历史中种族主义的渊源,以及奴隶制时期黑人女性所经受的双重压迫,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范畴。第二章“胡克斯黑人女性写作观”分两节,第一节评述胡克斯写作的政治性策略,主要包括她对黑人女性主义话语与主流女性主义话语关系的态度,以及她通过写作凸显黑人女性主义政治性的要义,并对胡克斯的“对话体批评”产生的历史和理论渊源以及影响进行了探讨;第二节介绍胡克斯对黑人女性写作中误区的批判。第三章“胡克斯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建构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胡克斯指出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在历史上缺席的原因,正如她所言,由于主流的审查制度、评论界、媒体等因素的合力,另外,还包括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如出版界和市场的导向作用、经济援助的缺乏、黑人男性学者的排斥和敌意等,最根本的则在于受到白人主流文学批评标准的操纵,使得黑人女性文学传统不清晰;第二部分讲述胡克斯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策略,胡克斯认为,这既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的努力息息相关,也离不开黑人女作家的成就,批评家艾丽丝·沃克恢复赫斯顿在美国文学史中应得的地位,就是具有启示性的举措,另外还有女剧作家洛林·汉斯伯里,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哈丽特·威尔森、哈丽特·雅格布等一系列黑人女性,都对文学传统的建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胡克斯从文化角度入手,将黑人的卷发、富有南方黑人特色的小屋、爵士乐以及百纳被都纳入传统的形式中,特别对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重要形式——自传进行了探究。第四章“胡克斯黑人女性形象批评观”分为两个大问题,第一节,通过梳理胡克斯所揭示的黑人女性刻板形象,指出其中所包含的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建构策略;第二节,讲述胡克斯建构黑人女性消极形象的策略,包括建立黑人女性“主体性”、争取自我定义权等。第五章“胡克斯的‘姐妹情谊’观”分两节,第一节,探讨胡克斯所提出姐妹情谊的建构语境,分别从黑人女性与男性尤其是黑人男性之间的关系、与白人女性的关系以及黑人女性群体内部的关系等方面入手;第二节探讨了胡克斯所提出的姐妹情谊的建构策略,主要包括把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压迫结合起来考虑,强调“支持”在姐妹情谊建构中的意义以及接受差异性。第六章“胡克斯论黑人两性关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谈胡克斯基于实际观察发现的影响黑人两性关系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胡克斯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的应对策略。第七章概述贝尔·胡克斯女性主义批评的特色、启示和局限,特色主要包括性别视角的本土化和批评方法的通俗化,以及关注现实的强烈意识;启示包括如何确立女性主体身份,如何建构和谐的性别关系以及写作中女性主义意识的重要;就局限而言,胡克斯以黑人女性主义视角介入批评,女性主义的视角是切入理论和文本研究的一个点,但不是全部,当仅以本族群的女性视点切入问题领域时,无形中缩小了视界。此外,胡克斯在对主流女性主义霸权进行批判的同时,又不主张和其分离;她在批判本质主义对身份建构、坚持身份的多样性和黑人经历多样性的同时,又坚持要建构黑人女性的主体性,认为这是摆脱黑人女性刻板形象的重要途径。事实上,这些矛盾不仅是胡克斯一人难以解决的困惑,也是整个黑人女性主义批评难以解决的困惑。


[1] 贝尔·胡克斯:《激情的政治》,沈睿译,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2] Paul Hansom,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Cultural Theorists,Detroit:Gale Group,2001,pp.219-229.

[3] 蓓尔·赫珂丝:《革命的黑人女性:自己争取成为主体》,毛荣运译,杨乃乔校,见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4] 贝尔·胡克斯:《激情的政治》,沈睿译,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5] Lucindy A.Willis,Voices UnboundThe Lives and Works of Twelve Women Intellectuals,SR Books,2002,p.176.

[6] James Winchester,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Vol.57.No.3(Summer,1999).pp.388-391.

[7] Jessica Poznik,“Reactions to Hooks’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http://www.gwu.edu/~medusa/2001/hooks1.html.

[8] David Alan Sapp,“Everything we do in life is rooted in theory”,http:// reconstruction. eserver.org /BReviews/ reFeminism.htm.

[9] Jacqueline Jones,Labor of LoveLabor of SorrowBlack womenWork and the Family from Slavery to the Present,New York:Vintage Books,1986,p.320.

[10] Bell Hooks,“Feminist-It's a Black Thang”,Essence,Jul,92,Vol. 23,Issue3,pp.124,1,1bw.

[11] 《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在土地改革准备时期加强妇女工作的指示》,载《新中国妇女》1950年第14期。

[12] Darryl Lorenzo Wellington,“The Importance of Self-Esteem for African Americans”,The Journal of Blacks in Higher Education,No. 39(Spring,2003),pp.128-129.

[13] Nell Irvin Painter,“A Black Intellectual at War With the Establishment”,The Journal of Blacks in Higher Education,No. 11(Spring,1996),p.125.

[14] Sandra Adell,African American Review,Vol. 29,No. 3(Autumn,1995),pp.529-530.

[15] Melba Wilson,Feminist Review,No.33(Autumn,1989),p.96.

[16] Joyce Pettis,Signs,Vol. 11,No. 4(Summer,1986),pp.788-789.

[17] Patricia Bell-Scott,“The Centrality of Marginality”,The Women's Review of Books,Vol. 2,No.5(Feb.,1985),p.3.

[18] James Winchester,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Vol.54,No.4(Autumn,1996),pp.389-390.

[19] James Winchester,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Vol.57,No.3(Summer,1999),pp.388-389.

[20] Michele Wallace,“ Art for Whose Sake?”,The Women's Review of Books,Vol. 13,No. 1(Oct.,1995),p.8.

[21] Tracey Skelton,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Vol. 21,No.3(1996),p.590.

[22] Steve Light,“Autobiographical Desire”,Callaloo,Vol. 22,No. 1(Winter,1999),p.240.

[23]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56、62页。

[24] 同上书,第64页。

[25] 同上书,第85页。

[26] 同上书,第117—118页。

[27] 同上书,第177页。

[28] 同上书,第184页。

[29] 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30] 同上书,第11页。

[31] 李克:《语言斗争之场——读女性主义理论家贝尔·胡克斯的〈语言,斗争之场〉》,《博览群书》2001年第5期,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