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创新的方向

本书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尝试,以期推进《格萨尔》研究的学科建设:

第一,从《格萨尔》所反映的山湖灵魂寄存观念的研究入手,切实深入地了解古代藏族自然崇拜的文化内涵。

第二,通过对格萨尔的寄魂山、寄魂湖的研究入手,认知藏民族的山水崇拜习俗,探讨《格萨尔》所反映的古代藏族的自然观,了解藏民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在21世纪的新发展。

第三,通过对《格萨尔》所反映的自然观的研究,发掘引发出对灵魂寄存观与自然观二者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论证二者之间相协调、相统一的关系。


[1] 黄河源头,按现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包括青海省的果洛、玉树以及甘肃省的甘南三个藏族自治州,历史上藏语称为“玛域”(rma-yul)。在本书中,仅涉及果洛地区的民俗事象。

[2] [法]石泰安著,耿昇译:《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美]洛克(J.F.Rock):《罗马东方丛书》第12辑,1956年版。

[4] [奥地利]勒纳·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 降边嘉措:《〈格萨尔〉初探》,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6] 降边嘉措:《格萨尔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7] 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版。

[8] 刘立千:《从〈格萨尔史诗〉看古代青藏高原上部落社会》,《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6月版。

[9]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西藏研究》1991年第2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11]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1998年第2期。

[12]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3] 中国《格萨(斯)尔》学会主办:《中国〈格萨尔〉》创刊号,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4] 《格萨尔》,在过去的翻译稿中多以《格萨尔王传》出现,部分译稿还翻译成《格萨尔传奇》或《格萨尔王的故事》,为便于理解,我们在本书中均统一为《格萨尔》。众所周知,藏族史诗《格萨尔》其不同的版本有上百部之多,翻译本也有几十部之多,有些译本前还要加《格萨尔王传》,有些直呼其名,如《天界篇》、《诞生篇》、《赛马篇》、《降魔篇》、《降霍篇》、《降姜篇》、《降门篇》、《地狱篇》以及《安定三界》等等,为便于统一,在本书中均采用后者,页下注引用的图书名也直呼书名副标题,特此说明。

[15]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