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研究
- 欧阳文风
- 6115字
- 2021-03-25 18:47:31
四 感悟诗学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感悟诗学的命题是由杨义先生率先提出并反复倡导的。早在2002年,杨义在一篇题为《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44]的论文中,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并简要阐述了中国诗学是一种感悟诗学。2005年,杨义在《感悟通论》[45]这篇长文中,从历时性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诗学独有的感悟这一思维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梳理。2005年杨义又在《中国文化研究》发起了一组关于“感悟诗学”的笔谈,所收的四篇论文对感悟诗学这一命题的内涵、建构现代感悟诗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证[46]。2005年年底,杨义节选了《感悟通论》中的部分章节以《感悟诗学的现代性转型》为题发表,着重阐述了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问题[47]。2004年年底,笔者师从杨义先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开始关注感悟诗学这一问题,几年来,先后撰写和发表了《论中国诗学的生命精神》[48]、《“用诗的眼光读诗”——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49]、《感悟诗学:21世纪中国原创诗学的一种设想》[50]、《立足文本:当前文学研究创新的着力点》[51]、《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可能性及其意义——以王国维、宗白华的诗学探索为例》[52]、《王国维“系统圆照”方法对现代诗学研究的启示》[53]、《一种准现代感悟诗学——论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54]、《王国维“系统圆照”的文学研究方法》[55]、《原创诗学缘何起步》[56]、《如何建构中国原创诗学》[57]、《从实践到方法论:中西诗学思维方式的会通》[58]、《王国维“隔”与“不隔”理论的感悟特质》[59]、《感悟:建立中国原创诗学的着力点》[60]、《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象征主义的醇化》[61]、《以史为据:朱自清文学批评方法及其意义》[62]、《感悟学: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学》[63]、《王国维对现代感悟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以〈人间词话〉为考察对象》[64]等一系列论文,探讨了感悟作为华夏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对建构当下原创性诗学的重要意义及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可能性以及感悟的一些具体方法问题。
综观既往的这些研究,主要是侧重在感悟思维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诗学的感悟特性、感悟方法论、感悟对建立中国原创诗学的意义以及感悟诗学这一概念的可行性等几方面,对现代感悟诗学也即传统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这一课题目前虽然已经作为问题提出来了,但尚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我们通过研究后发现,这个问题恰恰是感悟诗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到了现代以后,虽然感悟这种传统的东西从表面上看在渐次流失,但实际上,感悟作为中华民族沉淀了数千年的思维方式,依然是中国现代诗学的一种潜思维抑或一种类本能,传统的感悟思维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悄然实现自身的转换,我们所谓的现代感悟诗学,也就是在传统感悟诗学与西方近现代诗学理论的交融博弈中逐渐转化生成的。那么,其转型的具体过程怎样?感悟诗学是如何在坚守民族品格的同时,又进行自身的现代转化的?感悟诗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如何?感悟诗学现代转型对当下诗学建构又有何价值?这些问题都是与感悟诗学现代转型紧密相关的。若能以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作为切入点,立足于历史关怀与现实价值的双重追求,就不但能够对当下诗学研究中的一些敏感问题作出一种比较清楚的阐释,而且还能为中国未来诗学的原创性生成提供一种新的建构思路。
本书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感悟诗学现代转型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首先,对“感悟”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理论辨析。主要是从文字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厘定感悟的内涵及其演变,指出感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诗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并对诗悟与禅悟、感悟与直觉、感悟与心学、感悟与玄学、感悟与分析哲学等几组相关的概念作出辨析。其次,对中国古代诗学的感悟特性及其实现现代转型的文化语境进行概括性的阐述。然后,我们以代表性的理论家作为考察重点,把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大致分为“发生——展开——理论建构与方法实践”三个阶段来进行论述:20世纪初,王国维开启了感悟诗学现代转型的发生,他破天荒地在诗学阐述和批评实践中引进西方逻辑思维,初步实现了中西思维的会通,并以《人间词话》为中心,搭建起了一个以“境界”为核心的现代感悟诗学间架,还对感悟诗学的方法进行了现代拓展。而朱光潜、梁宗岱、宗白华等后起的理论家则推动了感悟诗学现代转型的深入展开,朱光潜和梁宗岱主要是着手对西方感悟观念的醇化,他们立足中国诗学发展的实际,把西方的“直觉说”、“距离说”、“移情说”以及“象征主义”、“纯诗论”借鉴过来,对之进行了中国化的阐释,使之和中国传统的感悟诗学思想融会贯通;宗白华注重对传统感悟资源的创造性转换,他在一种世界性视野中,借助于西方思维和哲学理论把传统的意境理论与气韵理论激活,融通各种艺术理论,使传统感悟诗学向现代感悟艺术学延展。更晚出的钱锺书则是充分利用自己学贯中西的学养,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感悟诗学思想。朱自清、闻一多主要是通过文学批评实践,从方法论层面对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进行探索。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亦是对感悟诗学现代转型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其批评文本是感悟批评的经典文本。当然,经过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晰的发生、发展、高潮、完成的完整过程,而是呈现出一种错综演进、众声喧哗的局面,因此,如果完全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势必会削弱各理论家诗学思想的研究力度和深度,容易流于简单的理论史的梳理;如果完全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各理论家的思想之间将缺乏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承接关系,因此,我们综合了上述两种研究方法,重点对代表性理论家的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和重新阐释,同时也根据理论事实,建构了一个感悟诗学“发生——展开”的大致历史线索,力争做到纵横结合,既有对具体感悟理论的深刻揭示,又有对感悟诗学现代转型过程的总体认识。当然,感悟诗学现代转型至今都尚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当下诗学研究怎样有意识地把传统的感悟和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融合起来,进一步全面推进感悟诗学的现代转型,建立一种充满现代性的感悟诗学,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1]“诗学”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诗学”是指文学理论,狭义的“诗学”概念则指有关文学的一种类型——“诗”的理论研究。西方“诗学”概念的形成与亚里士多德《诗学》一书写作相关,主要是广义的,内涵与“文学理论”相近,而非关于狭义的“诗”的学问和研究。中国古代“诗学”概念的使用,与西方大体相似。它大致包含三种含义:第一,“诗学”原是《诗经》之学,是经学的一个分支,这一含义起源于汉代,在唐宋还被人们广泛沿用。第二,指关于“诗”的理论,这相当于西方狭义的“诗学”概念,主要指作为抒情文体存在的“诗”的理论研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之学意义上的“诗学”,这一意义上的“诗学”概念的出现,大概在晚唐五代之际。第三,是广义的“诗学”概念,也就是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家、诗学家很少在理论文献中明确这一“诗学”概念,但由于“诗”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据的中心地位,中国古代文论的普遍概念和规范主要是在对“诗”这一文体的讨论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中国古代的“诗学”常常成为文学理论的代名词。我们这里的“诗学”概念,是就其广义而言的,也就是黄药眠、童庆炳先生在其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前言”中所说的:“诗学并非仅仅指有关狭义的‘诗’的学问,而是广义包括诗、小说、散文等各种文学的学问或理论的通称。诗学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或简称文论。”
[2]曹顺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辑。
[3]董学文:《中国化:泥泞的坦途——试论中国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关系》,《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陈传才:《文艺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318页。
[5]李春青:《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对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5页。
[7]郭英德:《论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8]尹奇岭:《伪命题: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3期。
[9]参见欧阳文风《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论中国古代文论的衍生功能》,见蒋述卓主编《批评的文化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10]陈传才:《文艺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4页。
[11]王林、姚朝文:《文化诗学批评与批评生长》,《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2]王世诚、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
[13]王泽庆:《文化诗学理论批评》,《东方论坛》2010年第3期。
[14][德]沃尔夫刚•伊瑟尔:《在虚构与想象中越界——沃尔夫刚•伊瑟尔访谈录》,金惠敏译,《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5][美]J.希利斯•米勒:《永远的修辞性阅读——关于解构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访谈》,金惠敏译,《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16][英]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罗钢、刘象愚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18]也有学者称之为直觉思维、悟性思维、悟觉思维或象思维。
[19]应该说明的是,西方诗学也有感悟体验,中国传统诗学亦有分析推理,我们如此言说,只是就其主要表征而言,并不是绝对的。
[20]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论述,虽然用的不一定是“感悟”这个词,有的用“悟性”,有的用“直觉”,有的用“体验”,等等,但概念内涵所指是基本相同的。其中以杨义先生论述最为精到,杨义说,假如我们对中国数千年间久蕴厚蓄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审视的话,就会发现,“感悟,就是这感悟,乃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它在本能和认知、情感和理智、知识和哲学等诸多层面,给中国智慧提供了奇妙的融贯和升华的通道”。“数千年的思维实践,使中国感悟式的思维经验和智慧异常发达,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各个领域,沉积为中国精神文化最具神采、又极其丰厚的资源”(《感悟通论》);“感悟思维作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思维方式,较之意境、意象、神韵一类词语具有更深刻的关键性,或者说,意境、意象、神韵都是感悟思维导致的审美状态和审美结果”(《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在《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中,杨义更是明确地提出中国诗学是一种感悟诗学,他说:“中国的诗学又是一种感悟的诗学。……中国的诗学从心讲到诗言志讲到诗缘情,它既有生命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又有感悟作为贯穿它的方法。”
[21]关于感悟的内涵及中国传统诗学的感悟特性,本书将辟专章论述,此不赘言。
[22]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23]人们自觉地提出要变革传统思维方式,是19世纪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参见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页。
[24]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25]赖力行:《体验:中国文学批评古今贯通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6]杨义:《感悟通论》,《新国学》2005年第2期。
[27]杨义:《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28]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29]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12页。
[30]杨义:《感悟通论》,《新国学》2005年第2期。
[3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8页。
[3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4页。
[33]笔者曾在《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对宗白华的诗学思想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提出美学家宗白华亦是一位冥合中西的诗学家。
[34]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3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36]邹士方、王德胜:《朱光潜宗白华论•蒋孔阳序》,(香港)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3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8页。
[38]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
[39]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10页。
[40]之所以说“扬弃”,而不是“抛弃”,是因为宗白华对“气韵生动”的阐释其实也借取了西方生命哲学的某些思想资源。有论者也指出了这一点,参见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41]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2]鲁枢元:《略论文艺学的跨学科研究》,《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
[43]杨义:《感悟通论》,《新国学》2005年第2期。
[44]杨义:《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45]杨义:《感悟通论》,《新国学》2005年第2期。2008年9月,杨义将此长篇论文与其众弟子撰写的8篇相关论文结集以《感悟通论》为题在人民出版社出版。
[46]四篇论文为:邵宁宁《作为生命诗学基础的感悟》、袁盛勇《“感悟”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论基础》、黄科安《中国智慧与文体创造——谈感悟思维与随笔创作之关系》、彭金山《感悟:呼唤垦殖的古老田园》,参见《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47]欧阳文风:《感悟诗学的现代性转型》,《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48]杨义:《论中国诗学的生命精神》,《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
[49]欧阳文风:《“用诗的眼光读诗”——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船山学刊》2005年第1期。
[50]欧阳文风:《感悟诗学:21世纪中国原创诗学的一种设想》,《人文前沿》2006年第2辑。
[51]欧阳文风:《立足文本:当前文学研究创新的着力点》,《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2]欧阳文风、周秋良:《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可能性及其意义——以王国维、宗白华的诗学探索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3]欧阳文风:《王国维“系统圆照”方法对现代诗学研究的启示》,《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4]欧阳文风:《一种准现代感悟诗学——论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55]周秋良、欧阳文风:《王国维“系统圆照”的文学研究方法》,《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56]欧阳文风:《原创诗学缘何起步》,《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10日。
[57]欧阳文风:《如何建构中国原创诗学》,《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8]周秋良、欧阳文风:《从实践到方法论:中西诗学思维方式的会通》,《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3期。
[59]欧阳文风:《王国维“隔”与“不隔”理论的感悟特质》,收入钱中文主编《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60]欧阳文风:《感悟:建立中国原创诗学的着力点》,《学术论坛》2009年第10期。同时收入杨义《感悟通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78页。
[61]欧阳文风:《通向感悟:梁宗岱对西方象征主义的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2期。
[62]欧阳文风:《以史为据:朱自清文学批评方法及其意义》,《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63]欧阳文风:《感悟学: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学》,《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64]欧阳文风:《王国维对现代感悟诗学体系的初步建构——以〈人间词话〉为考察对象》,《学术论坛》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