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出了大量的辛勤工作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学生实现了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稳步提高。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出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早在2004年3月,胡锦涛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出重要指示,突出强调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研究探讨教学问题,要在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并提出力争几年内使教学情况明显改善的目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研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为此,中央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座谈会,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中宣部、教育部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加强、加强什么和怎么加强提出明确要求。各地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指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1]此次大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2]十七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强调,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对作为国家栋梁的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将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思潮的变迁。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3]明确提出了在国民教育全过程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系统、最稳定的教育渠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如何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巩固这项工作已取得的实效,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采取的旨在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软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认同感,使之转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基本道德规范”[4],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5]这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6]。这是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党和国家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7]以文育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状况、未来走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观念性、鲜明性特色,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

由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课题。

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到地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优势,发挥其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总体态势积极、健康、向上,说明党中央加强对这条战线的领导和建设是完全正确的,也说明了继续加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正当其时。

1.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持续排斥和诋毁,而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自1949年开始就一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攻击和打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虽然经济实力的大幅增强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却成了当前资本主义阵营首要的敌对目标,他们依“经济全球化—文化同质化—政治民主化”的步骤,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文化交融加剧的契机,凭借优势的科学和经济地位,以输出的商品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工具,进行信息垄断、思想渗透和敌对宣传,对我国人民群众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传播资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内外局势纷繁复杂,各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体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等涌入国门。而且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攻也向深层次、多领域发展。他们不再甘于仅仅传播西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生活价值观,更变本加厉地向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念发起冲击。布热津斯基的“大简化理论”、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诋毁。这些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蛊惑性,有着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看似客观的历史事实,较容易获取人民群众的相信和认同,以至于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背弃,从而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而新兴的网络意识形态所特有的强大渗透性,加上西方发达的网络媒体技术和不断加强的文化输出也对我国意识形态的防御功能构成极大的挑战。某种程度上削减了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弱化。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政权的更迭——苏联主动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取消马克思主义课程,放松了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结果导致了政权的丧失、国家的解体,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深刻教训。因此,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8]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是当前高等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时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在这一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第一阵地,又是最后防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个阵地和防线构筑的最重要的工事。在当前,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9]。这就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要工作。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当下“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国内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的社会主义中国尤显迫切和必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教育,而意识形态教育又是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所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为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支撑、环境影响、方法创新和实效增强,必然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认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任务的确立,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要求;这个任务的完成,却需要社会物质生产力和全体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精神文化素质、道德品德素质的同步提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10],是当下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工作,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切合了时代的要求。

2.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适应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举措,“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担负起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这一职责的完成,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价值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为增强培育的实效性而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教育理念、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也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身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研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从客观上讲也符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中央的态度十分鲜明:“必须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12],这也就意味着,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必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包括教学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加以重视和落实。这是因为:其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占据重要地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其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其三,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3]。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这种特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更因为将“通过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动态发展,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提供新信息、新思路,完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德育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14]。作为自身的教学宗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

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宣传导向、教育引导、凝聚激励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课堂上要对广大学生普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广泛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提升大学生思想认知、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增强大学生道德修养,这就是宣传导向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教育功能,也具有引导功效,其最终目的是促使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然后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教育引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教育教学效果,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大学生内心,从而把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道德理想等内容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之中,使他们在目标一致、利益一致和诉求一致的基础上,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凝聚激励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理论体系,实践性是本质属性。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引导大学生认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进大学生的价值实践,使他们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就是实践创新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实践工程,既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要理论的反思,以便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螺旋式的往返中,追寻其本质、掌握其规律、优化其方法、增强其实效。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牵涉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效。要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教育的质量,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课程本身的研究。这就必须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内在逻辑、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交集和相互支撑等相关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将在本书进行讨论和研究,可以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人才越来越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担负着民族的希望,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把这个群体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与成长环境较之以往更为复杂,敌我势力、新旧思想、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争夺大学生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国际上,资本主义阵营采用各种西化、分化伎俩,对我国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不可小觑;在国内,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逐渐扩大,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受到巨大冲击,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失、价值观念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就必须全面和持续地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切实把这一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国民教育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由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升华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则在于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个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能否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精神信仰,既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人成才,又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致力于解决这样一个长期的、紧迫的课题:如何切实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困惑,真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全面成才。现实的要求激励和推动着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以确保大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思想基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人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始终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持续高效地加强和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精神旗帜,在世界性文化融合加速、意识形态对抗激烈的今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文化阵地、主导意识形态已是当务之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先进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一级学科,其整体的全面发展依赖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的均衡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范畴。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切入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的综合运用,又涉及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支撑,类似主题的研究越广泛、越系统、越深入,就越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完善与发展。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有利于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而要尽好这个责,就必须对教育教学的规律、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以不断地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中需要我们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域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考察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现实及其未来发展战略。从整体上看,我国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本身就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分别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有所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没有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视域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的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关键,显而易见。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却还存在一些问题。故这样一种重要性与现实性的差距就为本书将要展开的工作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需要我们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育、改进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加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改进现存的不足,切实增强培育效果。本书所要做的工作,正是着眼于整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着眼于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沿着“什么是培育—为什么要培育—怎么样培育”的基本逻辑思路作全面系统的学理分析、前提分析、过程分析、实效分析和价值分析,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寻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其实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引导,涉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建设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书对研究现状的梳理,既有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操作层面的内容,也有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这一理论层面的内容。

一 国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视,特别是自20世纪初期以来,意识形态及其教育问题更是为西方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所长期关注和争论,一大批有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成果相继面世,这就为本书所做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有一些甚至可以作为理论支撑而为我所用。

(一)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思想家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并且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许多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影响巨大。已经译成中文的著作主要有: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柯乐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和《列宁与哲学》(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等,而尚未译成中文著作的,如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导论》、《意识形态》等,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以外的西方学界,同样十分关注意识形态这个论题。德国的卡尔·曼海姆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意识形态,其代表作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东西方冷战的出现,西方学界加强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出版了一批影响甚广的著作,如:雷蒙·阿隆的《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李普塞特的《政治人:政治社会的基础》、希尔斯的《意识形态终结了吗?》、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从而在西方学界掀起了一股“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潮。

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外学者开始高度关注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一股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热潮,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迈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纽约自由出版社1986年版)、马克·布莱彻的《中国:一个反对偶像崇拜和历行革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莱恩·林纲出版公司1986年版)、皮沃瓦罗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卡普拉·密拉的《从后毛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衰落》(纽约,1998年)、加布瑞尔的《中国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想》(伦敦,2006年)等。

上述著作中与本书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论述;二是系统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三是意识形态终结论;四是普世价值论;五是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意识形态方面原因的分析;六是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原因的分析。

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以及其后的阿尔都塞、齐泽克等理论家都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们认为,虽然意识形态有虚假和歪曲的一面,但它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有重大影响的精神力量,是社会经济结构平衡运转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只有首先掌握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才能逐步掌握政治社会的领导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主体建构理论。阿尔都塞被称为意识形态专家,他指出,意识形态总是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表现出来,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把人询唤为符合该意识形态需要的主体,从而确保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意识形态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中的法兰克福学派更是把意识形态批判作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方法。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首创性地把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对科学技术的批判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具有意识形态的职能,甚至已经变成意识形态。尽管他们所提出的虚伪性是一切意识形态的普遍特性,“意识形态不真实,是虚假意识,是谎言”[15],意识形态具有掩盖社会的对抗并用和谐的幻想取代理解这些对抗的功能的观点有失偏颇,但他们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欺骗性和迷惑性的揭示,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

意识形态终结论最早由卡尔·曼海姆提出,其演变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雷蒙·阿隆和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者,为了适应西方冷战的政治需要,力图掩盖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的事实,断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正在日益趋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福山和亨廷顿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者,基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问题上所取得的“胜利”,反复论证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永恒性和西方价值观的普适性。尽管这前后两个阶段的形式各异,但实质却相同,他们所要“终结”的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普世价值论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一贯论调,他们向来把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说成是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虽然迄今为止尚无系统论述普世价值的著作问世,但普世价值论的理念却充斥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之中。从本质上看,普世价值论不过是假借“普世”之名行兜售西方价值之实。

国外许多学者分析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背后的意识形态原因。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和根本缺陷是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研究指出,苏联长期忽视意识形态建设,最终导致了政治合法性危机;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所谓民主性、公开性彻底摧毁了原有的意识形态,在人们思想上引发了极度混乱;至于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以福山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站在西方意识形态的立场上认为,苏联解体表明共产主义的最后一幕已经演完,而以约翰斯通为代表的学者们则在客观的分析后认为,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这只是苏联背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国外学者还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原因。现有的研究一般都承认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取得的,比较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创性,认为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但是,由于国外学者并不能清晰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关系,故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非正统性,并把这种所谓的非正统性理解为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如此,在国外学者看来,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识形态原因不是缘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而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通过如上简要的梳理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基本上继承并且在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而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以外的西方学者则大多站在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立场上,为西方意识形态做代言人和摇旗呐喊者。

(二)关于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实践理论等问题的研究上。

关于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影响较大的著作包括: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梅和哈特肖恩的《品格教育研究》、路易斯·拉斯思和梅里尔·哈明的《价值与教学》、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劳伦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麦克菲尔的《起始线》和《生命线》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社会学习德育理论、道德体谅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等,这些理论的观点可以归纳为: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的培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最敏感的神经、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反对灌输式培育强调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德育课程形态从单一走向综合、德育课程研究中的学科化和学科化倾向。此外,加拿大教育学家克里夫·贝尔认为,价值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实践中把偶发性课程、整合课程、单独价值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关于德育实践教育的研究,美国的杜威、瑞士的皮亚杰、苏联的马卡连柯都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强调道德认知能力发展与道德行为表现的统一性。纵观他们的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观最具代表性,他强调的活动和实践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影响深远,而杜威的理论由于过分重视个人的实际经验,不太适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尤其是他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无法解决人的认知问题而受到批判,以至于他的一些理论不被看好。“二战”后,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派认为道德判断是发动道德行为的关键,以麦克菲尔为代表的道德体谅流派强调情感是发动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以纽曼为代表的社会行动德育理论则倾向于在参与公民行动中培养道德行动。在众家之言中,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实践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该理论批判地融入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等理论,阐明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提出观察、模仿、认同、体验、自我评价、强化等多种道德发展途径和形式,指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和个人的交互关系来维持的,主张引导受教育者把获得的道德认识付诸道德行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等,其思想对实践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国外关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虽然从主要特征、基本类型、思维方式、经验总结等方面对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的培育作了一定程度的概括和总结,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目前所形成的成果仍然比较片面,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且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认同和肯定,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漠视和否定。西方学者鼓吹所谓的自由民主思想,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声称西方自由民主理论的普世合法性,并将其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精神整合的价值源泉。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利用强势的文化产业源源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尽管如此,国外对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教育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成果,如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国外学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如比较分析法、数量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却对国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肯定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分析和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总体性、实践性、阶级性等重要特征;(2)考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历程、列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等;(3)对当代西方的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并对意识形态终结论和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4)着眼于社会生活,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现实作用,提出了意识形态若要发挥出对于社会的黏合剂和混凝土作用,就必须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5)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主体定位和内容定位。现有的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需求,目的在于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这些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准确的逻辑出发点和最为基础的理论支撑。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成果数以万计,表现形式有论文、专著、调研报告等等。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界定、战略地位、实质、功能、内在结构以及同各方面思想体系的关系。将现有成果在研究内容上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16]

现有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内容,可以概括成“灵魂”、“主题”、“精髓”、“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从理念、理论、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全面的推动作用。以此为基础,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近大众、实现大众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必要性,现有的研究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发展的双向需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可能性,现有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彻底性、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群众性品格,是其融入高等教育的根本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与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思想基础;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文化根基。

2.关于在国民教育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验总结[17]

现有的研究认为,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教育不仅应传递社会主流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要呈现多元文化间的差异,传递尊重文化差异和价值多元的民主价值观,使公民能够具备跨文化的适应能力;不鼓励将多元价值观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必须强调国家对公民的教育责任、强调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提倡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树立国家利益优先的理念,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国家以强制的方式对公民实施特定的价值观教育。现有的研究总结了国外推进主流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做法:控制主流意识形态是主流价值观建设的根本前提,大众传播媒介是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交融会合是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基本策略,制度安排是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可靠保障。另外,现有的研究还充分考察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深刻总结了在国民教育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经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解决困扰学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方法手段,完善课程体系,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既促进学理支撑,又注重人才保证;坚持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路径和方法研究[18]

当前的研究首先从课堂教学、教师队伍、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新媒体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课堂教学而言,存在着教材版本陈旧、教材内容重复、缺乏时代感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材中所选取的材料和事例很多与现实脱节,课程间存在着较多的重复内容;同时,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以讲授式为主,相对比较单一和呆板,缺乏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就教师队伍建设而言,相对于其他学科整体滞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不甚合理,教师多有明显的职业倦怠情绪;同时,由于许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脱节,致使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没有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的教师又不能担任研究生导师,科研和教学不能相互促进;就实践教学而言,存在着制度建设缺失、专项经费不足、教学基地缺乏、后勤保障不力、专任教师较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就校园文化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过于重视现代文化的培养而轻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人为本理念、和谐发展理念落实不足,对精神文化的长期培育和深度挖掘不够,和谐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强,等等。就新媒体应用而言,由于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特点研究不够,加之不能及时跟踪网络的发展新动态,应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的理论滞后于现实,没有挖掘出新媒体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巨大潜能,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网络建设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主要集中于方法和途径方面,并且多是沿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框架,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

基于对问题的分析,现有的研究从体制保障、实现机制、载体创新、认知实践、教材体系创新和教育教学路径革新等方面,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进学生头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9]。关于体制保障,现有的研究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具备制度保障、社会赏罚保障和社会氛围保障等一系列的保障条件,而制度保障又包括经济制度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等。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现机制,目前的研究指出,应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主要包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我发展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融入机制、社会思潮监控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解读辨析的舆论引导机制、消极甚至敌对思潮的监控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沟通交流的对话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发展的规约机制等。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创新,目前的研究认为,必须重视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途径创新,创新必须坚持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分重视各种新兴网络传媒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网络传播的管理需要依赖健全的法律法规、合格的网络管理者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只有三者并进,才能建设方向正确的网络文化,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问题,当前的研究指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需要通过理论教育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需要尊重差异并包容多样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需要注重实践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经由以下路径实现: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加大教育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三是加大研究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创新力;四是加大实践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践行力;五是加大保障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持续力。此外,现有的研究还探讨了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和方法创新的现实境遇,主要包括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国内多样化社会思潮对话语权的争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的新要求等内容。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研究,指向明确、成果丰富,既有历史演进的考证,又有现实境遇的分析;既有理论层面的研究,又有实现路径的探究;既有多重视角的综合研究,又有集中分析的深入探讨,许多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学理支撑和现实参考。综观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所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及内容十分广泛,成果比较丰硕。但涉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不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是分散研究多,集中研究少;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三是具体研究多,整合研究少。这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从总体上概括性地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的较多,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多项途径整合研究的较少,特别是着眼于社会实践和网络环境的研究更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总结性的研究较多,对现有经验进行理论凝练、理论抽象和学理研究的较少;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的衔接的具体研究还不够,还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实际效果;还没有真正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去研究如何多方联动,形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缺少可操作性的建设思路,研究的内容、视野和方法有待拓展和加强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

一 逻辑结构

本书的研究工作,沿着“什么是培育”—“为什么要培育”—“怎么样培育”的基本逻辑思路来进行。

在“什么是培育”环节,笔者将讨论的主题确定为“关于‘培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意在厘清“培育”的相关理论问题,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培育、培育的本质要求有哪些、培育的效果如何判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本书通过分析“培育”的理论依据、根本内涵和检验标准,力求从内在机理探求培育机制。

在“为什么要培育”环节,笔者将讨论的主题确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研究,尝试着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系统分析数据后,总结归纳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形成原因。从微观层面来提出和回答研究的必要性问题。通过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用真实可靠的数据反映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在“怎么样培育”环节,笔者将讨论的主题分为三部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部环境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多个方面任务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想取得整体和持久的实效,要在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内在特征、基本功能,进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实现路径。包括既需要在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教师责任等方面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也需要借助校园文化等载体进一步强化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实效;还需要以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契机,加强党委领导、注重社会协同、设立评估机制,逐步形成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外部合力。这些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二 研究方法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性与党性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及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全面、系统、深入分析总结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根据时代、实践、理论新发展进行路径、方法的创新。

在研究中,本书运用了多种方法,简述如下:

1.文献研究法

系统地研究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相关文献,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相关理论,还特别关注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文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众多,对这些基本文献和前沿资料,笔者在认真研读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的观点和方法加以比较分析和系统整合,既开阔学术视野,又拓展研究思路。

2.实证研究法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这就要求本书的研究必须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笔者以深入不同层次的高校、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形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谈研究,为深入研究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集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原始实证资料,同时,选择湖北省内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进行了系统、周密的数据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走访了解了大学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见与建议、想法与需求。由此总结出高校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出问题及原因,进而展开讨论,探寻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策略。使得本书具有真实的数据支撑,进而能够全面地发掘问题,探索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

3.系统研究法与分层研究法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鉴于此,本书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论题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既在宏观层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又从微观层面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法,从而在理论依据、面临挑战、存在问题、教学内容、基本方法、理性价值等方面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4.演绎分析法和归纳比较法相结合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四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特定的教学方法,鉴于此,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出发,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主题,既对每一门课程作特定分析,又从整体上对四门课程作比较研究,还从其中找出具有共性的东西,使由不同课程、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得出的结果同理论分析的结论相映照,力求做到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实现具体与抽象的有机统一。

5.整体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相结合

在书文中运用整体研究法主要是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路径、方法进行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主要是对在某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对宏观一般路径、方法和微观特殊路径、方法的创新研究,从而实现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点

本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大学生自觉地认知、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这个特殊途径,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本书最大的创新之处。围绕这个目标,本书研究的重点问题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

1.总体框架建构的创新

本书的研究力图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问题深入探讨,沿着“什么是培育”—“为什么要培育”—“怎样培育”的思路来展开研究。从内在机理的探求到外在机制的综合分析,坚持把历史考察、理论分析、现实反思和对策探寻结合起来,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起来,力求在理论、现状、问题等诸方面的逐渐揭示中展开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创新问题研究。在探索培育路径的问题上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师队伍”等方面开展培育的办法、途径,此外还探索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部环境强化培育的路径,包括“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健全制度保证”、“注重社会协同”等方面。这种总体框架是以往同类研究中鲜见的,虽然它有着显而易见的理论难度,但它是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复杂内涵和多重理论维度相适应的,从而有利于对这一课题作全方位的透视和整体性的把握,有利于取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成果。

2.运用实证法分析的创新

在高校的不同专业本专科生、硕博研究生中进行大量问卷调查,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之一。为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精心设计,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大量走访谈心,力图通过调查访问、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为分析总结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发现问题,探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做好全面的资料积累。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程度的缺失和学生主体的抗拒等诸多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和方法,促使大学生自觉践行,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本书研究的难点。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具体对策,探寻培育路径,无疑是我们研究的创新之处。

3.教学内容研究视角的创新

对于本书的主题,国内现有的研究多是从单独的某一门课程出发进行研究,本文则综合性地从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国内现有的研究多是从独立的大学阶段着眼进行分析,本书则是涉及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国内现有的研究多是从功能性分析的角度谈实效,本书则在实效性问题时涉及价值分析。此外,还将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分析,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整合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把优化中学大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也纳入了研究范围之中。以体现从横向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整合,到纵向各级学校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把握,切实实现从“进教材”到“进学生头脑”的目的。如上所述,这些方面均是相对较新的研究视角。

本书的研究,力图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入脑入心,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和方法的参考。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12年第22期,第15页。

[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4年2月12日。

[7]《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日。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9]《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10]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1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5日。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5日。

[14]陈连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6月25日。

[15][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16]具体内容参见下列文章:张秉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陶德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光明日报》2007年3月20日;黄蓉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5期;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等。

[17]具体内容参见下列文章:陈力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臧乃康:《国外推进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及其借鉴》,《理论导刊》2007年第9期;陈静、郝一峰:《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的经验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等。

[18]具体内容参见下列文章:王虹、丛婷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及思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管银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3期;侯捷:《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29期等;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1期;李春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5期;李长水:《试论高校和谐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等。

[19]具体内容参见下列著作和文章:吕振宇、李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肖浩:《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王子蕲:《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播方式创新》,《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23期;韩振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羊许益:《价值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析》,《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