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例
- 王双群
- 51089字
- 2021-03-25 18:48:35
第一章 “培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厘清“培育”的意思指向,也就需要回答“什么叫培育、培育的本质要求有哪些、培育效果如何判定”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这是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的重要工作。本章通过分析“培育”的理论依据、本质要求和检验标准,力求从理论层面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基本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培育”的基本内涵
对于“培育”这个问题,当前的学界进行了带有一定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的解读,本节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并且从这些解读中,归纳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一 “培育”的一般看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开展、推进和强化,关于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全面展开,这其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围绕着“培育”的内容、对象和策略展开探讨。
1.对“培育”内容的看法
现有的研究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世界观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培育。特别是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方面,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总体目标,为此,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如下几个方面的理念: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相统一的理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层次性与体系性相协调的理念、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时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协调的理念、大学生价值观中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相协调的理念,同时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协同等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强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
2.对“培育”对象的看法
针对大学生这一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定对象,目前的研究又将其细化为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如体育专业学生和公安院校学生等、大学生中的学生党员等群体[2],这种细化促使“培育”研究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具有针对性,是研究全面走向深入的标志。有学者提出,对于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要十分注重在“培育”时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培育效果,需要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文本建设;也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带动作用,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三方面,做好舆论的强势熏陶、文化的潜移默化、意识的实践养成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党员的群体意识并进而对普通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引导。
3.对“培育”策略的看法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实现培育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切实有效的策略与方法。现有的成果主要涉及宏观原则性策略和具体操作性策略[3]。关于宏观原则性策略,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规范的培育策略;二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出既要坚持立德树人,又要体现人文关怀;既要一元主导,又要包容多样;既要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发挥其他渠道的育人功能,通过建立领导机制、渗透机制、引导机制、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关于具体操作性策略,则是提出了“培育”的具体途径和载体,主要集中于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教材的解析与转化、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等方面,同时也涉及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师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二 对“培育”认识的不足
虽然当前关于“培育”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对实践也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按照构建科学理论体系、推动培育工作深入开展的要求来看,可以说,仍然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1.关于“培育”的本质
所谓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是那些隐蔽在事物之中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事物的本质决定了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它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印象去认识,而只能透过现象去深入挖掘才能够加以掌握。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的思考,当下的研究还做得不够深入也不成体系,但这个问题又是研究“培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以回答。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机制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从而真正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思想意识并且外显为具体的行为方式。正是因为如此,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受众对于教育内容的接受机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机制包括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载体等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虽然现有的研究如心理学、教育学等对于接受机制十分重视并且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研究,在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亟待补充。
3.关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价值观内容体系的建构
如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诚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的要求,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实是大学生都必须逐步树立起的理念,但是,这种总体目标如何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更好地尊重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个体差异性;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这些具体的观念的过程中,何者相对为先、何者相对为后,也就是说教育的轻重缓急问题;二十四个字的价值观中,每一个观念如何经由有针对性的细化而真正转化为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内容体系等,诸如此类的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现实问题,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
4.关于“培育”的实现路径
科学有效的实现路径是决定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取得较为有效的培育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培育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路径是一个具体的工作体系,它包括培育的目标、培育的原则、培育的理念、培育的途径、培育的载体和培育的方法等一系列的内容。当前,有关培育的实现路径研究是学界讨论的重点所在,也在整体性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但是,单就实现路径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项性的系统研究还不太令人满意,这是需要进一步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 什么是“培育”
“培育”的字面含义,是指“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5]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向社会成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扎根萌芽,发育成长,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甚至升华为个人信仰,成为个体行为的价值导向,从而最终让社会主义价值观变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共识。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断加以强化,促使大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愿意将其作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行为实践的价值引导。
四 “培育”的理论依据
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国民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举措,其直接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掌握理论”,终极目的则在于实现“理论掌握学生”。这两个目标的达成,需要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支撑来加以保障,这其中,关于“培育”的理论依据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它在“培育”的过程中起着宏观上的、纲领性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育需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也需要借鉴其他有益的思想资源——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被称为意识形态专家,其政治哲学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和主体建构等许多理论和观点应该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一)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
首先需要清晰地把握“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内涵。通常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6],它既是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共同认识的基础,又是社会关系中的人通过理解甚至想象去认识事物的方法。“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肇始于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他的“意识形态”等同于“观念学”,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其后的许多思想家大多数同德·特拉西一样,把意识形态看作观念科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7]所以,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指在某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心理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和表述体系”[8],意识形态因此也被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成为阶级分析的工具。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被誉为“意识形态专家”,他继承了马克思的观点并加以发展,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9]。
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一般的意识形态(也可称为:意识形态一般)至少具有阶级性和实践性两个特点: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特定阶级认同和推崇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特定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阶级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甚至是阶级统治,一定需要具备为本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也一定需要十分坚定地维护本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意识形态“以理论形态表明了人们从事某种政治活动的企图,反映了某一社会集团的人们为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明确信念,因而它是为维护某一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宗旨,有特定的实践目的”[10],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对于具体的意识形态而言,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又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是虚伪性,其认识论功能在于以歪曲或虚假的方式解释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从而使人产生对真实世界的虚假认识,其社会功能则在于,通过人所产生的虚假认识获得认同与拥护,从而维护或掩盖社会矛盾以利于自己的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其根本特点是真实性,它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使人产生对真实世界的真切体验,这种体验带来的是对共同利益需要的真实把握。
在当下诸多影响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因素中,社会思潮是必须加以十分重视和仔细研究的因素。所谓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11]。不同的社会思潮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精神信念、思想观念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关涉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社会意识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思潮的潮起潮落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的波澜起伏就更为活跃。现时代开放的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改进、文化体制改革、就业和分配体制转变正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多种社会思潮的激荡和碰撞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纵观当今之中国社会,不难发现,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消费主义思潮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思潮,并且这些思潮相互交织着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侵蚀作用,研究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就必须分析和了解清楚这些思潮的实质和影响。
1.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的源头应该是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保障公民权利,也主张以代议制民主限制国家权力并实行法治与分权,其基本政治立场是,期望社会发展进步,赞同改革以反对保守主义,更反对激进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较之于古典自由主义就更进了一步,它既是一种经济思潮,又是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新自由主义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观点,主张极端的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新自由主义继承古典经济学家抽象人性论的历史观,坚持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前并没有为社会普遍接受,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加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和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增强,新自由主义扶摇直上,由一种理论思想和学术思潮一跃而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国家意识形态,并进而成为一股国际性的思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在这种背景下,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地传播和讨论,并且由学术探讨逐步演变成为意识形态之争。虽然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观点中,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和可以借鉴的成分,如“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批评,关于一般市场机制的研究,关于减少政府干预、压缩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的观点……关于加强法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观点等等”[12],但新自由主义主张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和彻底的私有化、坚持的自由至上和有限政府论、推崇的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却在我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甚至有人还提出了诸如“取消公有制、推选私有化,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推行自由化、限制共产党,反对马克思主义、推进意识形态多元化”等严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严重干扰了改革的理论和政策、扰乱了社会思想,在某些方面造成了严重危害。
2.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最早由伯恩斯坦于1899年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提出,1951年6月成立的社会党国际在其原则宣言《民主社会主义的任务与目标》中将“民主社会主义”明确为自己的奋斗纲领,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这就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源头。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接受了抽象的人道主义和宗教原则,也号称不拒绝马克思主义,实质是一种否认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由诸多实用主义观点所组成的大杂烩,根本特点在于放弃了统一的世界观而宣扬多元性;在政治上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从而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主张多党制和联合专政,即工人阶级通过议会的选票而掌握国家权力,建立起所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方面都民主的社会;在经济上反对消灭私有制,希望通过合作制和私有制、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相结合的形式建立所谓的混合经济,通过国家干预和计划化的方式逐步扩大国有化;在分配上鼓吹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福利国家,主张通过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以扩大公民经济权利和社会福利,实现经济平等;在社会变革方式上则机械地认为依赖社会改良和科技革命,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就会自动地转变为民主社会主义。
“从意识形态来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潮”[13],但由于其“社会主义”的幌子在表象上有着很大的迷惑性,所以,民主社会主义在国内也受到一些人(这其中既有别有用心者,也有政治幼稚者)的追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主社会主义开始在党内和国内蔓延,甚至有一些重要的报刊也开始对其有了宣传。有些人通过运用民主社会主义对许多理论问题进行所谓新的阐释以挑战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两个必然而主张资社调和的“混合经济”,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而主张和平过渡,反对党的领导而主张所谓的“宪政民主”,反对阶级斗争学说而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而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反对公有制而主张私有为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的论调虽是缺乏逻辑的观点拼凑,但它们却有着一个相同点——借宣扬那种部分类似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社会主义,以反对中国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民主社会主义的迷惑性和负面影响,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必须予以重视并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关于民族主义思潮
所谓民族主义,应该指向的是“建立在民族情感上的思想观念,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与理想”[14]。作为一种为打破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民族认同运动,民族主义肇始于18世纪的欧洲,在其发展史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是公认的里程碑,19世纪的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觉醒运动宣示了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而20世纪世界性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更是使得民族主义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多样化发展格局。民族主义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甚至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它可以和社会运动结合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就其主体而言,民族主义既可能是以祖国为主体的民族主义,也可能是某个单一民族的民族主义,前者与爱国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契合,而后者则表现为地方民族主义甚至民族分裂主义;就其激进程度而言,民族主义既可能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也可能是一种相对极端的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和行为;而如果考察其社会作用,民族主义就像硬币的两面,它既可以积极地唤醒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意识,也可能引发罪恶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优越主义,甚至诱发侵略战争。
中国的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应对外敌入侵的本能反应,发轫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图存的进程之中,其后的100多年一直到1949年,再从1949年至今,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为根本内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直是我国主流民族主义所期望实现的目标。这种主流的民族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并且与社会主义相统一,是一种理性的民族主义,除此以外,在当代中国事实上还存在着一些非主流的民族主义思潮——一是具有片面倾向的民族主义,如具有民族自大情结的民族保守主义和主张淡化民族特性的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具有极端色彩的民族主义,如对内主张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对外主张军事扩张的大国沙文主义——虽然它们仅仅是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但有着极大的危害。
4.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是作为同‘全盘西化’论相呼应而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15],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提出努力寻找彻底西化的途径,这种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相左的思潮在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在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发扬的浪潮中,受到抵制和批判,没有成太大的气候。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进入到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国门的打开,也伴随着国内思想观念的多元,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形式,又开始沉渣泛起。一些人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以反思历史的名义,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变质为否定社会主义;从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变质为否定毛泽东思想;从诋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发展为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到全面否定近代中国的一切革命运动;从放大中国人的落后发展到否定中华文明。作为一种有悖历史史实、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除了否认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外,最主要的否定重点是20世纪以后中国的革命史,其根本目标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反对人民民主专政、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以适应西方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为政治需要的反社会主义思潮,其许多论调在当今中国由于某些拥护者的学术影响较大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但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影响——通过民族虚无而湮灭历史、通过崇洋媚外而全盘西化,必然会消解文化认同、消融民族精神、瓦解理想信念;通过歪曲党史而否定党的领导、通过抹杀成就而否定社会主义,必然会歪曲理论、搞乱思想,误导群众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诱使人民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从而动摇党的领导地位、危及社会主义政权的根基。
5.关于消费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指向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中的人从未面对过他自身的需要,“而是沉浸到对不断增多的物品/符号的凝视中去,沉浸到社会地位能指秩序中去”[16],消费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而非为了满足实际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在消费主义看来,减少消费会导致社会的衰退;消费社会虽然会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但人类能够承担得起这些后果;消费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特别是精神上的需要,会给人们带来幸福,而且是消费越多就越幸福。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它把追求所谓体面的消费、崇尚过度的物质占用、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并且付诸实践,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等社会问题。从消费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来看,这个目的虽然是达到了,但却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相当的破坏,也极大地影响到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兴起于以美国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迅速传入中国并且蔓延开来,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年轻人那里拥有很大的市场,这种状况既直接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又间接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把金钱至上作为价值目标、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把消费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就使得功利主义、投机主义、享乐主义逐步盛行,基本控制了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所有世俗性需要,从而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消解作用——消费主义制造出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既侵占了人们业余文化活动空间,又剥蚀了马克思主义赖以传播的文化载体;消费主义极端强调物质享受和财富占有,既在日常生活领域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又颠覆了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先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边缘化,然后再破坏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套路,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除了如上所述的几种思潮外,保守主义思潮、殖民文化思潮、利己主义思潮以及普世价值论等形式各异的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思想侵蚀的负面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社会思潮并不是用正确的观点和完整的理论来吸引受众,而是以新奇性博人眼球,受众也并不是用理性方式系统把握社会思潮,而是以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感性地理解社会思潮,同时,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渗透、相互杂糅使得迷惑性和影响力不断加强,加之受众从整体上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这就使得对受众进行教育引导,特别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时,工作的难度较之以往更大。
对于如上所述的多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中共中央在2013年下发的《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中,明确指出了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它们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根本目的:宣扬西方宪政民主的目的,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宣扬“普世价值”的目的,是企图动摇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宣扬公民社会的目的,是企图瓦解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宣扬新自由主义的目的,是企图改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宣扬西方新闻观的目的,是为了挑战我党管理媒体的原则和新闻出版管理制度;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是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质疑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
中共中央在通报中同时指出,“上述错误思潮和主张,在境外媒体和反动出版物中大量存在,并通过互联网和地下管道向境内渗透;在境内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上也有一定传播;在报告会、研讨会、高校课堂、论坛讲座、民间读书会、个别出版物中也时有出现。如果任其蔓延,就会干扰人们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共识,干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可以说,应对错误思潮的直接和间接挑战,以实现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不受侵害,主流意识形态能得以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17],是当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首要任务。
(二)意识形态反作用与意识形态安全
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在进行统治时,不但要使用具体的统治工具,如通过制度和机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运用观念、看法性的工具,如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民,同化阶级意识,从而达到延续其统治的目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精辟地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8]无疑,精神的力量必须也只能用精神力量去克服。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9]列宁主张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自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1]执政党是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代言人,也是整个社会精神力量的化身。假如缺少精神力量支持,主导价值迷失,那么国家就失去了定国安邦的脊梁骨,社会就丧失了凝聚人心的精神。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国家在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键问题上从未放松过。虽然披着自由主义外衣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实质,这也凸显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其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主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做出的选择。在意识形态领域,明争暗斗一直是异常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内外局势纷繁复杂,各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体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等涌入国门。而且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攻也向深层次、多领域发展。他们不再甘于仅仅传播西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逐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生活价值观,更变本加厉地向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念发起冲击。布热津斯基的“大简化理论”、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诋毁。这些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蛊惑性,它们有着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看似客观的历史事实,较容易获取人们的相信和认同,以至于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背弃,从而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而新兴的网络意识形态所特有的强大的渗透性,加上西方发达的网络媒体技术和不断加强的文化输出也对我国意识形态的防御功能构成极大的挑战。某种程度上削减了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弱化。因此,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身的说服力和解释力,这是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高地的主要力量。
为此,应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研究,不断根据新情况,着手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办法;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象化,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产和生活,以增加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社会思潮越是多样、多变,价值观越是多元,越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文明变迁的需求。所以,意识形态强大的反作用理论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抵制错误思潮的腐蚀,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所决定,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把代表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上升为自己所统治的国家意识形态,这种国家意识形态既代表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在国内打压其他阶级的意识形态,体现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强势,又代表有着特定阶级属性的国家的国家利益到国外打压有着其他阶级属性的国家的意识形态,希冀着在更大范围内(甚至是在全世界内)实现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因此,不同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间的对立与冲突不仅在特定的国家内,而且在不同的国家间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不同阶级属性的国家间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反渗透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也就是说,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
关于意识形态安全,国内学界对其定义尚无统一的界定,目前可以见到的论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将意识形态安全指认为一种状态或者能力;二是依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对其进行界定;三是依包含的具体内容来解释或界定意识形态的内涵。在综合各种论述的基础上,本书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特定的“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体系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免遭危害,能够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有序和谐的状态”[22],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道德秩序的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安全等内容。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它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维护自己所依赖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关系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有着极端的重要性。
1.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政党和政权的安危
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党和意识形态在维护特定阶级的阶级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意识形态把政党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任何政党的产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前提……政党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即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获得力量的根本所在”[23],是否拥有作为自我利益的自我意识形态、是否能够纯熟地运用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团结同志和争取群众、是否能够持久地保持自己的意识形态不受侵蚀与颠覆,是一个政党成熟与否的标志,因此,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到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对于国家政权而言,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灵魂,它在保证社会价值导向、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肩负了一个政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价值理念和精神依托,摧毁了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意味着打垮了这个政权,所以,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生死存亡的大事。
2.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的成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自然也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它同时也会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因为意识形态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诸如经济思想、管理理念、社会观念和文化习惯在内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学的意识形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亦然。
3.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文化的安全
意识形态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意识形态则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外在表象,有何种意识形态就有何种文化,在一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就决定了受其决定的文化必然占据主导地位,保证意识形态的安全就能保证文化的阶级性,从而保证文化的安全。
4.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
在特定社会中,对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认同有助于政治认同感的形成,从而保证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成熟与稳定,这样就能在社会活动的价值导向、生活方式的规范生成、社会心理的调适升华等方面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以整合社会力量、排除外来干扰、形成社会合力的形式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因此,维护特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就是在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持续谩骂和排斥,而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自1949年开始就一直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攻击和打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虽然经济实力的大幅增强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成了当前资本主义阵营首要的敌对目标,他们依“经济全球化—文化同质化—政治民主化”的路数,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文化交融加剧的契机,凭借优势的科学和经济地位,以输出的商品为载体,以信息网络为工具,进行信息垄断、思想渗透和敌对宣传,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传播资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手段主要包括:以宣扬普世价值为由头,进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以期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以大众文化为包装,进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宣传,以期侵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母体之上,由于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滞后性,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殖民主义的奴化意识等落后思想并没有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完全消亡,这些落后的意识形态一有时机还时常沉渣再起;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由于多种原因,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实用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和主体意识缺失。以上简要的分析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革,当今中国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挑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灌输理论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看,灌输指的是特定的社会群体运用宣传、教育、鼓动等方法使其他社会成员接受和认同具有特定阶级属性的思想信念、政治观念和道德理念,并最终形成与一定阶级、一定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灌输,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宣传、鼓动手段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武装其头脑、启发其觉悟,使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1.“灌输论”的内容
“灌输”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实践:当“灌输”作为理论时,它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反映了教育过程的本质;当“灌输”作为方法时,它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途径,表现了教育内容的刚性;当“灌输”作为一种实践时,它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保证了教育功能的实现。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必须进行灌输,这是灌输的必要性
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状况和文化条件所限,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并产生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更不可能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理论对于工人阶级而言就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而且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24],“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25]。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灌输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灌输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作用非常关键,“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26],自发的工人运动只有在革命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也唯有如此才能持续地抵御不良思想和敌对思想的侵蚀,从而保证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正确方向。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给群众的理论必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从而保证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样就能使群众更加清楚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更加了解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3)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是灌输的主体,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是灌输的客体
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的政党才会有意识地向群众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只有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才能有能力向群众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所以灌输的主体只能是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而在灌输的客体选择上,则要相对广泛得多,列宁认为,灌输的对象仅限于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内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而在现阶段的中国,灌输的对象不仅包括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也包括其他新生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这是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要求。
(4)运用媒体的载体作用和理论联系实际是灌输的手段和方法
列宁指出,报纸是“巨大的鼓风机的一部分,这个鼓风机能够使阶级斗争和人民义愤的每一点星星之火,燃成熊熊大火。那时在这个本身还很平常,还很细微,但是经常进行的真正的共同的事业周围,就会有系统地挑选和训练出一支由久经考验的战士组成的常备军”[27],所以,载体的作用在灌输中非常重要。在信息手段异常发达的今天,不仅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传媒在灌输中的载体作用也必须受到充分的重视。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则更是灌输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被人民群众真正掌握,才能产生摧毁旧世界的巨大力量。
2.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充分运用灌输理论
依如上所述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进行类推,可以清楚地得出一个结论:在高等学校面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主体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党的知识分子的教师,主要内容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成果。而在完成这个任务的系统工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为直接的阵地,因此,需要充分运用灌输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增强培育的效果。
(1)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这一灌输主体的自身素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教师必须政治信仰坚定,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治鉴别能力——只有对自己宣传的意识形态坚信不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教育者,才能真正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教师必须理论修养较高,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广阔的知识面——只有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做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科学、深刻地把握的教育者,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教育和宣传,合理地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深入学生以情感人,善于把深刻理论转化为浅显道理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者,才能以最大的诚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递给学生,真正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
(2)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提升学生这一灌输客体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确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客体,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教师作为灌输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同时也是教育的客体——在信息获得渠道多样的今天,灌输活动中并不存在单纯的主体和单纯的客体,主客体之间呈互动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灌输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过程,灌输主体只有成为灌输的完成式,才能在灌输的进行时针对客体充分地发挥出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强调灌输,强调的是教育过程的本质,而不是在强调一种僵化的教育手段,更不意味着填鸭式的简单生硬做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不是照本宣科、坐而论道,更不是脱离实际、强加于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科学地设计计划、安排内容、有的放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避免强压式灌输。
(3)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增强灌输内容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不是“反复地咀嚼一些大家早已知道的东西就够了”[28],而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需要的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具体经验持续推进理论创新,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状所赋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内涵,要努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效用,这个过程就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性和时代性的过程,只有把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才能真正起到统一思想、激励斗志、约束行为的作用。
(4)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提高灌输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政治教育的灌输环境和主客体状况较之以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必须面对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有效灌输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29],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交互性、情感性和实践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做到:坚持外部灌输与自我灌输的统一,既保证灌输主体的主导性,又尊重灌输客体的主动性作用,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灌输的统一,既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变为乏味的教条,又保证针对实践而精心设计出的灌输方式不因单纯追求生动而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坚持思想灌输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既保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灌输能够强化受教育者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又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内容和方法能够解决受教育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坚持传统灌输方法与现代灌输方法的统一,在保证口头灌输、文字灌输、文化灌输等传统手段的基本效果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影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发挥其新颖快捷、覆盖广泛的特点,克服其难以管控的缺点,有效利用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的灌输空间和渠道,把丰富的灌输内容寓于其中,生动而直观地作用于学生,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效果。
(四)主体建构理论的借鉴
路易·阿尔都塞(1918—1990年)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在西方,阿尔都塞被誉为意识形态专家,其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其生前生后的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时,可以也有必要借鉴阿尔都塞所创造的意识形态理论——具体说来,就是基于意识形态理论的主体建构理论。
1.主体建构理论的主要思想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他通过考察具体的意识形态(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构建起“意识形态一般”理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界的镜像影映——镜像结构是意识形态的一般结构,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界的镜像影映,这其中的镜像之镜就是生活在意识形态中的人的大脑,而这个镜像则是“某种客观存在于特定社会生活中的有内在结构和运行规律的意识再现体系”[30];意识形态是没有历史的永存——镜像结构是意识形态的一般结构,意识形态与意识因此就有了密切的关联,而且意识形态最终会表现为受意识形态遮蔽的人的无意识,既然无意识是永恒的,那么意识形态也是永恒的,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拥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在整个历史范围内具有永远不变的形式”[31];意识形态是具有物质性的存在——意识形态虽然是一种想象,但这种想象必须有物质实体的支撑,意识形态因此就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存在,这里的物质性特指一种力量,意识形态的物质性也是在特指这种力量所产生的效能,因此,阿尔都塞所讲的意识形态是物质性的存在,并不是指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本身,而是指将它用于实践时所产生的效果。
阿尔都塞紧紧抓住意识形态的表象性,通过对由表象性而生的体验性进行属性确认来阐明意识形态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功用:“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关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在无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所有人根据自己的利益体验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赖关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32]也就是说,因意识形态表象性而生的体验性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虚假的体验。这是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特征,虚幻的体验带来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就是这样,它以歪曲或虚假的方式解释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通过掩盖社会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二是本真的体验。这是无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特征,本真的体验带来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共产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这样,它通过认识与现实的一致性以帮助人们真实把握人类共同的利益需要。
在分析意识形态现实的社会功能时,阿尔都塞提出了著名的概念——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这样一些现实,它们以一些各具特点、专门化机构的形式呈现在临近的观察者面前……可以把以下机构看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宗教的AIE(由不同的教会构成的制度),教育的AIE(由不同公立和私立‘学校’构成的制度),家庭的AIE,法律的AIE,政治的AIE(包括政治制度,包括不同党派),工会的AIE,传播的AIE(出版、广播、电视等等),文化的AIE(文学、艺术、体育等等)。”[33]阿尔都塞的这个界定,把在此之前看似与意识形态相去甚远的体育比赛、文学艺术、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等社会活动和社会机构都纳入意识形态的范畴,更加凸显出意识形态的无时无处不在。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是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得以发挥的机制保障,它直接保证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关于劳动力的再生产,阿尔都塞的基本观点是:简单地维持劳动力的繁衍和生存并不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全部,还应当包括劳动技能的培训;劳动技能按照社会分工划分为知识技法(生产中的知识性本领)和行为规范(生产中的秩序和规则)两个部分,技能的划分既是社会生产技术上的保证,又是社会分工体制上的维护;劳动技能的培训在一些特殊的社会机构和社会活动中完成,这些机构和活动多数属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正是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下,“劳动力再生产不仅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的技能,同时还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对现存秩序的各种规范的服从,即一方面为工人们再生产出对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服从,另一方面为从事剥削和镇压的当事人再生产出正确运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能力,以便他们也能‘用词句’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准备”[34]。关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不直接完成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而是再生产出相应的政治法律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再把这些关系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条件作用到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中,间接地完成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主体建构理论。
主体建构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意识形态通过把人询唤为主体,使劳动力具有符合特定阶级利益需要的主体性,从而实现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阿尔都塞指出,主体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之所以是这样,“只是因为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种功能定义了意识形态本身)就在于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在这双重构成的交互作用中存在着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意识形态无非就是承担这种功能的物质存在形式所发挥的功能”[35]。也就是说,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以及维护这种利益要求的各种原则、规范等观念性的东西,凝结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中,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按照这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要求,主要以询唤的方式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处在无所不在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围之中的个体(劳动力),在意识形态的承认功能作用下,通过意识形态承认的物质化的仪式性实践,被强化训练成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个体,这个过程就是询唤;询唤的过程是个体作为客体对意识形态这个大写主体的主体性的分有过程,分有了主体性后的个体才是符合特定阶级利益需要的小写主体。
主体建构理论,揭示的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经过外部介入的意识形态的强化,在内部进行并完成的自我形象的确认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环节:“(1)把‘个人’传唤为主体;(2)他们对主体的臣服;(3)主体与主体的相互承认,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以及主体最终的自我承认;(4)绝对保证一切都确实是这样,只要主体承认自己的身份并做出相应的行为,一切都会顺利。”[36]阿尔都塞描述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把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其一,个体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社会化的完成过程。阿尔都塞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时并不是社会结构的主体,而只是一个人形的小动物,它只有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也就是经过意识形态按照社会结构的功能的要求对其进行培养和塑造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结构功能的承担者而作为主体出现;其二,主体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社会化的强化过程。成为主体的个体在意识形态不断反复的言说中,主体自身的意识不知不觉地被意识形态所填充,他按照自己在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功能的要求,完成自己主体身份的确认,并且把意识形态所提示的这种身份的状况当作现实的状况,成为自己甚至在无意识中都认同的状况,然后依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此时的主体是被意识形态占据了头脑并完全依附结构的主体,只是结构的一个构件,是确保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一个元素。
2.主体建构理论对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主体建构理论明确地阐释了社会主体的生成机理,应该可以用来作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实践,其直接目的在于使学生分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性,而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主体,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能够在方法论原则、路径选择、方案设计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甚至是指导作用。必须着重指出的是,按照阿尔都塞的理论,被建构出的实践主体会有两种可能:一方面,个体接受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询唤而成为现存的社会结构的主体,这种可能是现存社会结构维持时期绝大多数被询唤出来的主体的普遍现象,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所希望的情形;另一方面,个体不接受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询唤,或者在接受了询唤之后又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自觉,从而摆脱了旧的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现存社会结构的破坏者,甚至进而成为新的社会结构的创建者。这两种可能对我们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十分注意培育学生的两种意识形态自觉,一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这是一种认识论上的自觉,这个自觉在当前的关键在于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能够清晰认识自己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摒弃自己头脑中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其他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思维方式;二是改革和发展的自觉,这是一种实践观上的自觉,这个自觉在当前的关键在于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而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作为新的实践主体的历史使命,自觉推进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自觉推进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
五 “培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于如上所述的行为特征和认知现状,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又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多种层次的有规律可循的过程,而要把握其中的规律,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其中的原则至少应该包括内化原则、渗透原则和柔性原则等三个方面。
1.内化原则
内化其实就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是指把客观的、外在的东西通过主体的自我建构转化为主体自身所具备的东西的过程。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意识形态要求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受教育者内化的内容从结构上讲,可分为知识性的内容、思想性的内容和道德性的内容,也就是说,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内化,可以分为知识内化、思想内化和道德内化三个方面。知识内化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体系、基本要点和准则要求,也包括其深厚的历史基础和鲜活的现实背景;思想内化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等等;道德内化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和道德理想等等。这三个方面内容的内化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和任务,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替代,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仅要使大学生得到知识上的传授,也要使大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还要使大学生达到政治上的共识,更要使大学生做到道德上的提升,要通过教育教学使大学生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逻辑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思想和道德的共同提高和稳定发展。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感知并整合、反思并内省、调控并驱动、固化并实践是这个过程中必经的四个阶段:感知并整合指的是大学生基于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思想基础和道德水平,在自身主观世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感知理解和判断整合,这是内化的初级阶段;反思并内省指的是大学生根据自己业已形成的价值标准,把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主观世界,自主地进行反观内省,这是内化的第二个阶段;调控并驱动指的是大学生完成感知并整合、反思并内省阶段内化的基础上,反复进行自我调控与自我激励,驱动着自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这是内化的第三个阶段;固化并实践指的是在大学生个体那里已经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信念、准则等思想性的东西自觉地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外显为具体的实践行为,这是内化的高级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阶段共同组合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高级阶段并不代表着内化的终结,而只是新的初级阶段的开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量与质不断转变的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之中。
内化原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促进受众接受并保证认同的首要原则,而大学生“作为最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具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内在价值尺度、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以及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37],所以,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提高他们内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实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
2.渗透原则
渗透是对一种势力逐渐扩散并进入其他势力方面的最形象的比喻,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渗透原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于大学生自身价值标准的方方面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三个层次体现出渗透原则:第一个层次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大学生接受的过程中,首先会对外界传递给自己的信息进行感性的认知,然后再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和选择以形成特有的思想和认识,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必须采用不同的渠道和途径、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持续、渐进地促进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在学生意识中形成;第二个层次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进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因多种原因,先期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并不稳定和持久,有可能会发生波动和反复,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形成科学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并且帮助学生将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价值标准融合起来,以使其在日后面对各种外界信息时能够自主的反应和评判;第三个层次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进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及内再由内及外的反复过程和渐进过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最终又体现在受众的实践行为上,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使大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真正帮助大学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接受性转变,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有必要采用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多种方式,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自觉性、信念的坚定性和践行的持续性,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3.柔性原则
柔性是与刚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柔性并不意味着放弃刚性的意识形态要求,它仅仅只是指方式方法上的柔性,也就是说,创造出一种柔性的条件,使大学生在心情愉悦、积极性高涨的情形下自觉自愿地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接受。柔性原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在与大学生发生认知关系和交互关系的许多教育要素之中,贯穿于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要求的全过程,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柔性原则体现在对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特点的尊重上。一般而言,大学生有着较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一旦独立性得不到尊重,学生便会对其失去信心和兴趣,也就谈不上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与认同;如果主动性未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保护,学生便会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如果创造性不能得以发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就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复制层面,这并不是真正的接受认同,也更谈不上由此而外付诸行动,这就失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柔性原则体现在为大学生营造优良的接受氛围上。良好的氛围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有着导向、评价、督促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效应,可以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和规范人,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当前多元思想文化并存、多种价值观念交互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应当在一种充满了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中进行,这种外界环境的刺激与强化一旦与学生内在的需求和期待结合起来,就更能够使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产生更为强烈的意愿,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实现从‘真理判断’向‘价值性体验’过渡,并最终实现‘愉悦性感受’的‘三级递进式’接受”[38]。另外,柔性原则体现在为大学生创设合适的载体和恰当的方式上。恰当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学生容易接受,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充满了关爱、平等和尊重的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合适的教育方式能够为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光要注重传统载体的运用,更要充分发掘出诸如网络、DV、短信等现代载体和特色载体的作用,并且构建起一个结构合理、各有侧重、层次分明、运行有序的载体组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真心的接受和最大化的认同。
第二节 “培育”的本质要求
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梳理了当前学界对于“培育”的一般看法,列举了研究“培育”时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讨论了“培育”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培育”是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最终达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教育受体——学生的内心、思想和灵魂的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求:一是在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培育”的根本前提,解决的是“培育”的理念性问题;二是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是“培育”的基本要求,解决的是“培育”的知识性问题;三是在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是“培育”的必要延伸,解决的是“培育”的实践性问题。
一 在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任何一项实践活动而言,指导思想的确立都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与之相关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制定和确立,影响着具体工作的实施、监控与评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要在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保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实现。笔者认为,在方向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方法上以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为转换,是在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讲,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9]道路问题的核心在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这是关系中国未来走什么道路的关键所在。彭真同志也曾经指出:“从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没有,从社会主义退回资本主义的国家很多”,这更是说明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培养什么人”上面,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40]。所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教学,牢牢掌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课堂中的指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更需要坚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党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认清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清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牢牢把握共同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41],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它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指引着中国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奋斗目标,昭示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已经成为凝聚全社会力量、激励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新问题也不断出现,一方面,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导致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国门的打开使得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也进一步使得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更加复杂,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于思想活跃而理性分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容易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可以让学生既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自觉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并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中国的主旋律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42]。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始终的主旋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他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构建起有利于创新精神涌流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尽快成为能够紧跟时代、勇于开拓、敢于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坐标,努力夯实基础的言行规范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到人们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正确、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来引领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提供了重要保障”[43]。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必须认同和具备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必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风向标,注重发挥大学生身边典型的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自立、爱岗敬业等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上,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加入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到知行合一,培养起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般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体系五个相互关联的体系所构成,这五个体系中,前四个体系所承载的功能和应该产生的效用,最终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体系发挥和展现出来。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之后,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体系,由若干个小的环节所构成,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而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合力,这些环节至少应该包括“课堂教学的物质准备环节、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环节、课堂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课堂教学的考试考核环节”四个环节,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加强这四个环节的培育[44]。
1.课堂教学的物质准备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一样,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支持,如教室、黑板、课桌椅、多媒体、图书资料等等。这些硬件支持属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范畴,是校园文化固化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固化实体一起共同构成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和氛围。这些物质性的条件看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太相关,但是,细微之处见精神,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些小的细节上下一些功夫,就可能会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和良好影响——当教室、黑板、课桌椅、多媒体、图书资料等物质性条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与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出现在学生的周围时,就是在营造一种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这种氛围长久的浸润,对于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物质准备环节,营造出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可以尝试着做如下一些工作:在教室四周、黑板周围设置适量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宣传景物,在图书馆的显著位置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资料专区,设计出包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PPT母版并要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统一使用等,通过在物质支持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教室、黑板、课桌椅、多媒体、图书资料等能够“说话”、能够“示义”、能够“导向”,而且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话、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义、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向,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物质支持条件的渗透,营造出培育的最佳氛围环境。
2.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环节
在课堂教学体系中,教案设计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一份好的教案就是一份创造性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设计蓝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固定的教材的讲授方法却是灵活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案设计环节做足功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内容、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创造性地将自己的教育思想、科研心得、教学经验、授课艺术、个性风格和人格魅力体现到教案之中去,切实地做到在每一章节、每一原理、每一概念中都能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和提供良好前提。
在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环节所融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性元素,也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密切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这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大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才能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是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另一方面是精神性元素,也就是对于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联系起来的部分,要在教案的准备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这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工作,这其实是在引导大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项内容,有利于大学生正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性,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作为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
为保证如上所述教育教学效果的充分实现,在教案的准备环节,除了知识性的内容必须全面和准确外,还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下足功夫:一方面,要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性内容,准备适当的案例内容——案例相当于知识讲授的论据与强化,主要包括事例、数据、公式定理、名人名言等内容,用雄辩的事实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远比一味干瘪地说教要来得生动和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根据所讲授的知识性内容,准备适量的音像材料——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音像材料有着文字材料所不可替代的显著效用,在课堂讲授的适当时间节点,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的信息量和说服力可能胜过千言万语,同时,好的音像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生动性,能够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巨大冲击力,起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这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相对死的内容活了起来,效果会更好。
3.课堂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
课堂讲授是“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并突出自身主导地位的重要体现”[4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教师要按照“精讲”、“管用”的原则,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概貌,也能够初步掌握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统率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内容的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授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
关键之一:在学生出现困惑和遇到问题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相继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与此相应的针对性理论研究又相对滞后,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便是理论教学与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学生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不能在理论的教与学中得到直接的有力回答,这直接影响了理论的说服力,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种现状,教师必须直面相对,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自主思考,对诸如“体制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及未来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与道德行为失范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与现实中资本主义国家的腐而不朽的矛盾”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能够做出有理有据有力的清晰应答,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合理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现实性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导向性。
关键之二:要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逻辑主线,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内容,许多内容会比较抽象,如果再对抽象的理论用枯燥的语言进行讲解,其结果必然是讲授的效果不佳,也就更谈不上理论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需要教师将抽象的理性认识用感性形式表达出来,在讲授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通俗的形式使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调动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的热情,最终实现理解、掌握和接受理论,为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打下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关键之三:要在课堂讲授中设置合适的兴奋点,结合讲授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4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若要在课堂上感化学生,就必须成为一个能够鼓舞和推动学生前进的人,就必须在课堂讲授中设置合适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这就是课堂讲授的兴奋点——兴奋点应以逻辑性和哲理性的内容为主,必须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且是健康向上的——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注意针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情感激发,也就是通过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喜、怒、哀、乐、爱、恨等多种情感,因为,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这样传授给学生的理论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4.课堂教学的考试考核环节
在课堂中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后,有必要通过考核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检验,查看培育效果也可以借助考核进一步巩固培育效果——由于考核本身具有导向、鉴定、激励和反馈等功能,因此,教学之后的考核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更好的理论基础,又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把握,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考试考核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设计出既契合教学大纲,又注重过程考查和能力评价,还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的新型考核方式。新型考核方式的基本设计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立足现实三个方面——以人为本,是指以学生为本,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整齐划一的考试考核方式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地发挥创造性;知行合一,是指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思想观念中的内化,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日常行为中的外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立足现实,指的是考试考核方式的设计必须切合课程设置的普遍要求,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同时结合各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考试改革。
三 在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47]作为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自然也不能偏离这个原则。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也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中,专门为实践教学设置了一部分的课时,这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专门的实践教育平台,又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实践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现实意义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从而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需要明确实践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现实意义,以加强思想重视。其一,实践教学能够教会学生将理论导入实践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现实实践的互动中深化理论学习、升华现实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实践教学可以让身处象牙塔与社会和现实隔离的学生们获得一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参与社会实践,并且逐渐掌握运用所学理论观察社会与现实的本领,从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实践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具有一定主动性的研究者,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如何把握实践教学的几个环节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从而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需要对实践教学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运用和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并不单是特指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到社会中去参与实践活动,而应当是以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广泛参与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结合现实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讨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课堂与社会相补充、学习与研究相配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以实现教育目标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否则,将实践教学的内涵仅仅局限于完全脱离课堂、学校的社会实践而排除其他教育方式和教学途径,会导致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教学实践的实施和拓展。因此,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实践教学应当包括教学过程实践、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三个方面。下面我们以《基础》课为例,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所谓教学过程实践,是指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来看待,在教学中运用实践性的材料、形式组织课堂,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性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具体章节相关的音像资料,这种间接性的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现实视野——在讲授与道德相关的章节时,可以选择《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的视频按“助人为乐”、“舍己救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专题剪辑后进行播放,而且是在讲授到相关内容时适时播放,同时还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讨论,如“袁隆平怎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轮椅天使董明的事迹让我们感悟到青年人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武秀君的经历如何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重要的信用资本”等等——这种依托真实事例的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所谓课内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上采用具有鲜明情境性、过程性和群体性的方式组织教学,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案例分析、实景模拟、学生讲授等,其目的在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在讲授“人生价值”时可以设计主题为“大学生应当设定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怎样去实现它”的小组课堂讨论、在讲授“社会公德”时可以设计主题为“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我们应当批评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小组课堂讨论;在讲授“爱国主义”时,可以选取“爱国主义的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与全球化”、“民族精神的内涵”、“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时代精神的内涵”等多个知识点请学生进行课堂讲授——这种课内实践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引导学生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获取知识,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所谓课外实践教学,是指以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以充分调动起来的学生自我教育的热情为前提,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与自己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调研、综合性考察和导向性研讨等实践活动——在讲授“道德”时,可以交给学生以“大学生占座”等校园现象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任务,学生分小组进行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调查报告;在讲授“理想和信念”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诸如“农民运动讲习所”、“八七会议会址”等教育基地,让学生感受到理想信念给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内生力量——通过诸如以思想教育为主、以体验为主、以服务社会为主、以培养能力为主等价值诉求各不相同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向相结合的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高尚品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实践教学时,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针对性原则——所选择的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一定是能够切合学生思想实际、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的内容,同时必须紧密联系大纲,力戒形式主义;时效性原则——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应该充分反映社会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实效性原则——组织实践教学时,必须始终围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来开展各种活动,以实效性为标准检验实践教学效果。
第三节 “培育”的检验标准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验标准就是实效性。实效性主要通过受教育者即学生个体的信仰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以及由此外化出的人生准则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进而会直接影响个人的社会实践并且经由个人的实践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换句话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实效。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始终应该是最主要的着眼点和最根本的落脚点。因此,实效性的获得可以作为检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对实效性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清楚把握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明了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而找到提高实效性的正确方法和措施。
一 实效性的含义
“实效性”是与“实效”密切相关的概念——单从定义上看,“实效”指向的是一种有效的结果或者成果,但如果细致分析“实效”中的“效”[48]这个因子,就可以发现,“实效”的考察一定包含着某个目的或目标,符合这个目的、达成这个目标则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所以,实效也是一种达到目的、达成目标的过程——所谓“实效”,应该是指围绕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考察某一事物或者行为时,对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的评价,是特定目的、实现过程和最终效果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有机体中,特定目的既是终极追求又是评价标准,它是实现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前提和条件,不同的目的产生不同的效果,没有目的就没有效果;实现过程是目的达成的中心环节,是特定目的与最终效果的中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靠一定的手段和媒介,符合目的预期的效果(特指正效果)得以产生;最终效果是特定目的与实现过程的产物,是特定目的的终极体现,效果与目的相契合则为正效果,实效得以实现,反之则为负效果,也就是没有产生实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实效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基于现实的动态过程,现实中特定问题的有效解决就是特定事物或行为的目的,当特定问题得以解决时,目的达成则实效产生,但某一实效产生并不意味着实效问题消除,当新的问题出现时,新的实效问题又得以出现,这表明,实效问题伴随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始终。
基于对“实效”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实效性”的含义——“实效性”是由“实效”和“性”两个词语所构成的复合名词,“性”是事物所具有的物质[49],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质”的外在表现,由此可见,“实效性”应该是指向实效所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概念,代表着人们在实践中对“实效”的认识和把握——“实效性”(“实效”固有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是实施某一行为的可行性,其二是此行为实施效果的目的性,这里的可行性指的是“能否”达成特定目的,而目的性则是指“是否”达成特定目的。“能否”和“是否”这两个评判,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目的”(也就是实效的评判标准),而这个标准最终也是来源于实践的需要,不同的实践需要(也就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就会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实效性,人们所要获得的实效性也就各不相同,这表明,实效性需要有“针对性”作保障,具有了针对性,过程中的可行性和结果中的目的性就有了根本的保障。除了“针对性”以外,实效性还需要“时效性”作保障,这是因为,“目的”通常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之后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在这个实现过程中,各种影响要素也在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相同的手段或方法在不同时间节点或阶段的效果也就会大相径庭。
具体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当从可行性和目的性两个维度来考察其实效性的内涵:从可行性来看,包括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要点和理论特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统率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信仰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从目的性来看,除知识的掌握和观念的形成外,最根本的要求在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将内化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外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和行为习惯,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够在个人的社会实践中发挥导向作用,并且通过每一个个体的这种具体表现,在当下社会的整体层面发挥出主导作用。
可行性和目的性这两方面的内涵,内在地包含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层次的实效性,一个层次是教学的实效性,另一个层次是教育的实效性——这是两个联系紧密又有所区别的实效性,但又都是在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育的有效性时必须厘清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达到教育目的,就必须完成诸多相应的任务,这其中的大部分通过教学来实现,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体系又不完全等同,教学体系包含在内容体系之中、内容体系决定着教学体系,因此,教学的实效性从属于教育的实效性,而教育的实效性则需要包括教学的实效性在内多个方面的实效性加以保证,也就是说,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各教学因素的作用,通过优化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之目的”[50],保证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的教学实效,为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政治素养、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供国民教育层面的强大支撑,同时,再通过其他教育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强化教学层面的实效性,同时扩展其他层面的实效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 实效性的类型
如果依不同的标准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相对应的类型:其一,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可以划分为显性实效性和隐性实效性,通过教育教学,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论运用等方面能力的明确提高即为显性实效性的表现。而教育教学的效果以潜在方式存在,其后会在特定的时段或环境中显现的效果,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跨学科运用、学生人生道路关键节点的方向确定等,即为隐性实效性的表现;其二,从实效性存在的状态来看,可以划分为静态实效性和动态实效性,当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相结合且相对比较稳定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它的作用,多为静态实效性的表现,反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产生的导向和影响,则多为动态实效性的表现;其三,从实效性存在的时效来看,可以划分为短期实效性和长期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效果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反馈的效果,如学生接受到理论知识或者实际经验传授后的感同身受并立刻自觉实践的行为等,即为短期实效性的表现,短期实效性有时稳定有时也不稳定,但它是长期实效性的基础,与之相对的是,经过长期积累慢慢呈现出来并发挥长远作用的是长期实效性,如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政治素质的提升,理论的实践运用等,这些在学生上课甚至上学期间不会表露出来的效果,是学生未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旦表现出来,就会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其四,从实效性体现的环节来看,可以划分为直接实效性和间接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在学生身上不经过任何环节直接得以体现,如学生正确信仰的确立和强化、精神状态的正向改变等,是为直接实效性,而经由学生体现出来的实效,如大批经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等等,则为间接实效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获得,就是显性实效性和隐性实效性、静态实效性和动态实效性、短期实效性和长期实效性、直接实效性和间接实效性这四组实效性对子的综合性获得,显性的、静态的、短期的和直接的实效性是直接目标,隐性的、动态的、长期的和间接的实效性则是终极追求。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在于,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入心、入脑”,使学生接受和认同当下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为自己认同的社会理想和行为准则,真正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自觉践行,从而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 影响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一个运动着的系统——所谓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51]——构成这个系统的诸如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教育内容等各个要素,按一定的层次有机地组合和排列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使得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取得最大的实效。系统论认为,组成系统整体的各部分或各要素,在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与系统内的其他部分或要素相互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一定是构成系统整体的各部分或各要素在改变了自己独立存在时的形态后才能在相互之间发生的联系。按照系统论的这一整体性原理去分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系统,不难发现,该系统内的各个要素的具体状况、功能发挥和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特别是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诸如观念、环境、素质、制度、方法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关于“观念”
“观念”在《辞海》中的释义为“看法、思想;思维活动中的结果”[52],按照这个释义,此处讨论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应该是指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希望或者能够获得最佳实效的理性认识,或者也可以看作一种理想的价值追求和教育范式,是可以统率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本章讨论的实效性,其实就是一种观念,而且是一种具有统率性意义的观念。对于实效性,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从可行性和目的性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过内生性价值分析,以求明了其内涵,在此,有必要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角度对实效性进行简要的理性价值分析,以求进一步明确实效性观念的确立对于目的性效果取得的重要影响。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把人类活动的理性划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类型,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53],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人的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并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行动者只考虑行动的效果最大化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价值理性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54],追求价值理性的人相信一定的行为具有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用纯正的动机和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结果如何不用去考虑。由此可见,工具理性的功能是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着眼点在于理性的技术化、功利化和实用化,而价值理性的功能是反思和批判现实,指向的是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这两种理性的有机结合。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使得我们必须追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控制的工具性需要,以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有序运行,还是出于对学生尊严和意义的尊重的价值性需要,以保证每一个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第二个关键点在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第三个关键点是前两个关键点的交集,对于这三个关键点,可以作如下简要的分析。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
毫无疑问,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有坚决维护和全力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品质,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属于科学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保证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应对各种文化思潮挑战、解决诸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极的价值追求,就是马克思主义坚持的人民至上的人本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阶级立场。
2.关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
作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象的学生一定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现实的人,对其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观念、方法和目的对学生个人需要的满足构成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性价值,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构成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具性价值。
3.关于前两个关键点的交集
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所决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切合了其理想诉求和发展要求,对个体的主体性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体现了对学生的尊严与价值的尊重;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途径,保证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有助于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有序运行。于是,答案很清楚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保证其实效性,把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学生既当成手段又当成目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作为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手段,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既符合了工具理性的要求,又符合了价值理性的要求,是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的有机统一。
通过对实效性的理性价值的简要分析可以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观念的确立十分关键,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则是“人本理念”,即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具体说来,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55],以创新的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充分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开放性和激励性、民主性和责任性、全局性和差异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并进而提高行为的切合度。
(二)关于“环境”
环境是构成系统的外部条件,是系统得以运行的客观基础。教育总是与环境紧密联系并形成互动,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原则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厘定、教育方法的选定和教育效果的固定。在当下中国,社会环境对学生主观世界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复杂,讨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对其外部环境作简要的梳理和分析。当前,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环境,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变化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56]。
对于经济全球化,可以从运行机制和根本特征两个方面去把握其内在本质。从运行机制上看,一方面,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动因——资本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其外在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资本扩张的本性却始终如一,当国内市场不足以支撑资本无限增值时,其走向世界市场就成为必然。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其现代化大生产的特性能够很容易地放大到全球,这就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也推进了资本主义认同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全球化意识也在觉醒和壮大,同时,在资本主义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阵营也随之出现,于是,包括社会主义阵营在内的几乎所有地球人都逐步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这既使得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也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特征上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从经济实体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既包含一体化的趋势,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的所有制而言,既有多样化的倾向,又有单一化的要求;从组织方式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的管理模式而言,既有集中化的要求,又有分散化诉求;从根本利益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而言,既是国际化的进程,又是本土化的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秩序及其全球性扩展。它被视为全球化整体社会运动的基础和动力,其核心是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和整体互动”[57]。
经济全球化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这种影响其实就是一种挑战。第一,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教育受到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强势地位,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物质条件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差距,加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全球化为途径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演变,这就使得少数人基于此而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某种归向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则相对失落,少数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甚至否定,对资本主义的羡慕甚至崇拜的态度,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危害。第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受到严峻挑战。经济上的一体化交往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整个世界似乎正在变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之各种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概念在经济全球化中似乎有淡化的趋势。同时,文化上的开放性交流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平等状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凭借着其事实存在的话语霸权和成果霸权,使得大众对其产生出好奇感、亲近感甚至是认同感,从而对本国文化产生了认同危机。基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似乎具有的这种超国家、超民族的特点,如果不认真加以解释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将使民族国家的时代结束”之类的错误观点势必会大行其道,从而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极具杀伤力的冲击。第三,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受到严峻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生的是信息全球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等信息通道中的强势地位,极力倾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人们特别是青年人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不容小觑,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的难度事实上正在加大。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以灌输引导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复杂局势和严峻态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对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变“外铄”为“渗透”,通过实践体验和环境熏陶等隐性教育方式,首先获取受教育者情感上的认可,再确立理性上的认同,借以增强教育的实效。
2.科技现代化
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当今世界,人们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新的科学技术浪潮的推动与冲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并迅速地进入到生产领域之中,所形成的高科技产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知识生产率也大有取代劳动生产率而成为衡量经济发展重要标准的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这种非物质存在成为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产生着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社会因此而进入到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研发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决定因素。不仅如此,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广泛进入到社会生产各个环节的形式影响着生产关系,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力量,特别是在当下,伴随着科技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因科技现代化而改变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一方面以物质文明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意识;另一方面以科学思想和精神、科学理念和方法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意识——甚至有的思想家直接把科学技术归于意识形态范畴之中,讨论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
马克斯·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1895—1973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任何一种掩盖社会真实本性的人类行为方式,即使是建立在相互争执的基础上,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58],在霍克海默看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作为一种生产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控制人和自然的力量,同时,它还因为“保留着一种阻碍它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59],所以迎合了社会统治的需要而成为统治的合理性手段,因此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与霍克海默齐名的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年)也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虽然帮助人类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但它同时也让人屈从于科学技术,使得人的不自由合理化了,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技术和产品输出的形式进行着经济技术调节,借此实现其所希望的极权主义,技术和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向人们无声和有形地传达着一种生活方式,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使人们变成屈从于现存社会制度的“单向度的人”,因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事实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其后的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也认为,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当今社会占支配地位且变得更加透明的意识形态,“比起老式的意识形态来说,显得更难以抗拒和更为宽泛,因为它不仅通过掩蔽实际问题的方式,为既定阶级的局部统治利益做辩护,压制另一个阶级的局部的解放的需求,而且遏制其寻求解放的种族利益”[60]。
即使不讨论科学技术是否是一种意识形态,我们也必须清楚科技现代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带来的影响:第一,科技现代化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科学化,从而推动了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并进而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利的认知条件。第二,科技现代化影响着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因而影响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科学层面的现实支撑。第三,科技现代化影响到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影响在于相信科学,负面的影响则在于迷信技术,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第四,科技现代化使社会伦理特别是技术伦理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这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从而使人们在科技现代化的进程中,既向着自然科学的真善美靠近,又不得不面临和设法解决技术进步带来的现实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3.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
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在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同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健康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悄然出现——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重新滋长,殖民主义的奴化意识死灰复燃,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涌入——中国在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情境和多方面的挑战。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着复杂的经济交往与交锋,也交织着价值观的对抗与较量,更包含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反渗透;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中国主动进行自我革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同时也由于原有相对公平的同一而匀质的社会逐渐被多样而异质的社会所取代,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整体层面的物质追求、精神诉求也相应地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再加上在社会公平的保障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人们在经济主体意识极大增强的同时,在政治主体意识、文化主体意识、道德主体意识等方面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中国主动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而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逐利性和自发性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人们基于物欲膨胀而导致的对物质利益的片面和过度追求,淡化甚至失去了精神层面的追求,等价交换标准异化、丛林法则观念盛行,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理念成为一些人的价值追求,信仰迷茫、理想模糊、精神彷徨、道德滑坡等问题大有泛化的趋势。
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国内环境要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影响作用最为直接,也最为明显。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处于相对变化的环境之中,开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不面对全球性的挑战,而市场经济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改革开放以及与之相伴相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实行,作为特定的时代背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又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第一,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这就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经济方面的保障。第二,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平台。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发展了的生产关系、变化着的思想观念再加上提高的经济能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起一个大有可为的教育平台。第三,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推进提出严峻的现实挑战。如前所述,我国当前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承受着国内和国际两个方向的冲击,这对于本质是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确实是一个严峻挑战。第四,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推进提出诸多的全新课题。由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所引发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亟待纠偏性的教育和引导,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是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内聚力的必要措施,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各个方面回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其提出的时代课题。
4.多样化的社会思潮[61]
开放使得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到国外各种优秀文化成果,也经由开放受到了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诸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的思潮接踵而至,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国人,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化,威胁着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我们的对外开放加紧进行和平演变,他们打着文化软实力的牌,喊着“淡化意识形态”的口号,行强化意识形态渗透之实,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
综合如上所述的环境因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今中国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社会的思想环境、生活方式、组织形式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新的矛盾、冲突和困惑正在不断地产生。大学生成长于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之中,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他们面对多元价值观念而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抉择时,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灌输和“询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主阵地,但它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却受到了不可控的多元信息流的强烈冲击,大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在课堂外却受到社会现状的负面影响,甚至在网络中受到反动思潮的逐渐侵蚀,新的网络环境导致大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鉴别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退化。环境的变化导致理想、信念、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获得更好的实效,关键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看清是非、利弊、得失、善恶等价值观念变化背后的实质,引导他们在心中激荡起正确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以追求真理、坚守正义为恒久的动力,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抵制功利至上、拒斥道德失范,坚守自己的心灵阵地、保持应有的高尚品格,行应弘扬和倡导之事、拒应鞭挞和抛弃之物,最终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价值理想、政治信念、道德追求和行为标准。
(三)关于“素质”
我们这里讲的“素质”,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双方的素质,即教育者的素质和受教育者的素质。在教育这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人这个要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学养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等诸多方面),将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本书在第二章对学生和教师的分析中,对这个问题会作比较细致的讨论,在此也不作过多赘述,而仅仅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方面作一些补充。在这里“主体意识”是指意识所指向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这也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更多地可能划分到能力素质的范畴之中,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来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哲学(这种哲学,持异化史观并以人本学本体论为出发点,把预设的人类本质作为人最终的发展目的)为基础,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主客之分,受教育者更多地被划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而进行讨论,虽然也承认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并且“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2],但事实上,这种分析方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把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降到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层面,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仍然重视不够;在社会化大生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人类的交往日益密切、人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有必要借助本书介绍过的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参考阿尔都塞的理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着眼于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真正的“主体”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主体性而被建构成符合要求的公民——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这样就能够更加顺畅地讨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主体意识这项素质对于教育的实效性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学生具有了主体意识,就会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拥有自主的理想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就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主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接受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也就能够自觉地参与、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这是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所在,试想一下,任何高水平的教育,如果面对一个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没有任何自主意识)的学生,能够起到何种效果?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务必将自己与学生都等同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在一种尊重与对等的氛围中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的主体意识。
(四)关于“制度”和“方法”
所谓“制度”,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63],其基本功能是通过能够共同遵守的规程以抑制活动或交往中可能出现的随意行为和投机行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确保其有序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克服随意性、片面性和局限性,就需要符合环境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合理、健全、有序的制度体系作为保证。这个问题将在本书的第五章进行详细论述,此处不作过多的论述。而关于“方法”,则是本书需要重点讨论的内容——此处所涉及的“方法”,应该包括教育方法和教学方法两类,本书将在第四章对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这里也不再重复论述;而对于教育方法,由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更加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更加强调潜移默化的认知与实践,这种以人的思想为作用对象和作用结果的实践活动更要求方法的适应性,可能某一方法对对象甲有用,但对对象乙却适得其反,可能某一方法在地域甲效果颇佳,但在地域乙却成效甚微,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中,务必十分注重方法的探索与总结,既追求普适性又不迷信普适性,在普适性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差异性,以富有弹性成体系的教育方法来保证实效性的获得[64]。
[1]具体内容参见如下文章,徐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徐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刘秀伦、侯治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26期。
[2]具体内容参见如下文章,贾友军、赵爽:《新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以新疆高校为例》,《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李雅兴、陈建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林培源、张友国:《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钟发亮:《高校党员学生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查与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贾迅:《大力培育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月刊》2011年第2期。
[3]具体内容参见如下文章,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7期;霍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王芳、刑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陈宝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59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8][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见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9]Louis.Althusser,For Marx,Translated by Ben Brewster,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1969,p.231.
[10]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11]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12]梅荣政、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5页。
[13]梅荣政、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5页。
[14]秦宣:《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人民论坛》2012年第3期。
[15]梅荣政、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析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3页。
[16][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17]唐文彰、姜红明:《当代中国国家安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9]同上书,第15—16页。
[20]《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22]石云霞:《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23]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2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25]同上书,第327页。
[26]《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页。
[27]《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28]《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257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30]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31][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见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3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2—233页。
[33][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见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34]同上书,第325页。
[35][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见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页。
[36]同上书,第371页。
[37]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38]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39]《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40]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126页。
[41]《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4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43]习近平:《习近平谈荣辱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人民日报》2006年6月1日。
[44]关于该问题的讨论,此处只作总括性的一般分析,联系各门课程具体教学的细节分析,将在本书的第四部分详细展开。
[45]李腊生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4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5日。
[48]“效”的释义为“效果、效用”,而“效果”则释义为“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成果”,“效用”则释义为“物质或劳务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或有用性”。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68页。由此释义可见,“效”的成立,既需要“行为”,又需要“目的”(符合“目的”即为“有用性”)。
[49]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866页。
[50]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6期。
[51]赵树智编:《系统科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5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93页。
[5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54]同上。
[55]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见姜华宣等主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6)(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页。
[56]《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2日第3版。
[57]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8][德]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59]同上。
[60]Habermas:J.Technik und Wissenschaft als“Ideologie”,Suhrkamp Verlag,1970,p.89.
[61]关于这个问题,本书在第一章第一点有比较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6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6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64]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本书将在第五部分中进行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