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用指南
- 张双凤等
- 943字
- 2020-06-24 18:55:32
××PF01-19 实验室内务管理程序
1 目的
加强中心办公场所特别是实验室的内务管理,使实验室符合检测质量要求及有关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要求,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办公场所及实验室的卫生和环保等内务工作管理。
3 职责
3.1 中心主任负责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及对人员、设备设施和样品的各项安全措施,并逐一落实。
3.2 各部门领导负责建立本部门的内务管理措施,并贯彻执行。部门负责人应负责对本部门的环保与卫生实施监督检查。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实验室内务管理进行检查和监督。
4 程序
4.1 卫生管理
4.1.1 中心爱国卫生小组负责建立本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各部门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对实验室内务卫生管理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和监督。
4.1.2 部门负责人应做好本部门所辖范围内的卫生管理。
4.1.3 本单位禁止一切与检测无关的物品进入检验区使用、摆放和储存。
4.2 内务档案管理
4.2.1 建立各种样品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暂无国家标准的应收集地方标准等进行归档。
4.2.2 做好检样的登记、编号。
4.2.3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原始记录,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及时填写检验报告(底稿)并归档。
4.2.4 实验室所有影响检测和校准的仪器的使用、保管,应定期校准,检修情况应归档。
4.3 人员健康防护
4.3.1 技术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废液、废物、废气等有可能构成环境污染或影响员工健康、安全的因素实施排放控制。
4.3.2 检测人员在从事检测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4.3.3 在有可能危及检测人员人身安全及健康的作业场所,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隔离区和紧急处理设备、急救药品等,并保证这些设施处于正常有效状态。
4.4 环保要求
4.4.1 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不得在实验室内进食、抽烟、会客;试剂要有清晰的标签,写明配制日期、有效日期、名称、配制人等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
4.4.2 检测部门产生的“三废”按××PF01-17《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执行。
4.4.3 实验完毕后,及时清洗器皿,整理实验室。所有微生物标本、培养物及污染玻璃器皿均应高压灭菌,煮沸消毒或消毒液浸泡后方能清洗,严防污染环境。
4.5 安全管理
按××PF01-18《安全作业管理程序》执行。
4.6 检测差错和检测事故的分析报告
按××PF01-37《检测差错和检测事故分析报告程序》执行。
5 相关文件
5.1 ××PF01-17《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5.2 ××PF01-18《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5.3 ××PF01-37《检测差错和检测事故分析报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