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疼痛医学的发展

(一)20世纪疼痛医学的快速发展

1930年,法国外科医生Leriche首次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并发现了灼热痛及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1943年,Livingston根据某些特异神经机制试图解释疼痛的累加现象。1955年,Weddell和Sinchlair在Nafe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模型理论,他们认为所有的神经末梢都是相似的,只是支配毛囊的神经细胞不同,痛觉是由非特异性感受器接受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1965年,由Melzack和Wall提出的疼痛“闸门”理论,开创了疼痛医学发展的新时期,该理论几经修订,至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9世纪60年代末,与慢性疼痛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Merskey和Spear的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尤其是歇斯底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高,而反应性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疼痛发生率较低。Merskey和Spear以及后来的Sternbach提出重要观点——精神性疼痛与那些由躯体疾病所致的疼痛一样真实。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个性、文化、认知、心理、情感、动机、环境等因素对疼痛和疼痛行为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疼痛医学的发展。

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麻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止痛。Woodbridge、Ruth、Mandie、Rovenstine及其他麻醉学者在控制疼痛中推广了诊断性及治疗性神经阻滞技术。1936年,美国麻醉学教授Rovenstine EA在纽约大学Belevue医学中心创办了专门诊断及治疗疼痛的诊疗机构“Pain Clinic”,并在此后联合其他学科医师建立了多学科的疼痛治疗中心。随后世界各国都相继设立了疼痛门诊,开展疼痛治疗和教学科研工作,疼痛医学逐渐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伦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有关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新型镇痛药物被不断开发与研制,影像学和微创介入技术不断发展,一门专门研究疼痛的病因、机制、特征、诊断、治疗的新兴学科——疼痛医学——蓬勃发展起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疼痛治疗工作逐渐得到普及。据美国疼痛学会(American Pain Society, APS)1991年的调查可知,全美共有299所疼痛治疗机构,41所多学科疼痛治疗中心;至1992年,日本82所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只有3所未设立疼痛治疗门诊。

为促进疼痛医学的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1975年,第一届IASP年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IASP把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联合起来,向疼痛发起“进攻”。IASP并于该年创刊出版了Pain杂志。此后,IASP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会议。1984年,在荷兰鹿特丹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疼痛治疗会议,出版了Pain Clinic 杂志。同年,在日内瓦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召开了癌症疼痛综合治疗会议,在此期间及以后,大多数国家成立了疼痛学会并召开学术会议。在我国,1989年召开了第一届东西方疼痛会议,成立了中华疼痛研究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CASP),1992年正式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1995年,CASP创刊了《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对我国疼痛医学医疗和科研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21世纪疼痛医学的腾飞

21世纪以来,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计算机辅助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中枢神经网络理论的发展,使得疼痛诊断从主要依靠患者主诉、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经验模式转变为根据客观、数量化的检查结果进行客观、精准诊断的精准模式;射频神经调制和外周神经、脊髓和脑神经电刺激正逐渐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主流技术;射频(含等离子射频)、激光、臭氧、胶原酶、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和椎间盘相关疾病的诊治,使得相关疾病的治疗有了巨大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WHO将慢性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定义为一种疾病。2001年,在亚太地区疼痛论坛上,提出了“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2004年,IASP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 CASP将镇痛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2004年10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出版发行,为疼痛治疗规范化操作提供了依据。2007年1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出版发行,为疼痛诊疗提供了规范依据;同年,我国卫生部发文建议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疼痛诊疗服务。2008年,我国开始进行疼痛医师资格考试。2011年,卫生部出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并在全国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

(田素明、王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