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6年初,我忽然做了一个决定,要把对社会阅读问题的研究重点转移到阅读力研究上来。而在此之前的十年里,我只是在提高国民阅读率、改善国民阅读状况方面做些事情,为此写下过数十万字的东西,结集成《舍不得读完的书》出版。
现在,促使我把注意力转移到阅读力研究上来,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媒体上获知中美大学生阅读状况的比较现状后,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2016年初,媒体披露,有专业机构对中美两国著名大学学生做了2015年全年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的调查,公布出来的调查情况是: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的图书馆学生借阅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尼科罗·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国排名前十的大学的图书馆学生借阅量最高的依次是《平凡的世界》《三体》《盗墓笔记》《天龙八部》《明朝那些事儿》。我感觉到这一调查结果颇具意味,于是在多次演讲中加以引用,而且,每次引用都会引发现场笑声,甚至,在大学生中演讲,同样引发笑声。事后我就寻思,原本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让我们的读者们特别是大学生读者们感到汗颜,感到耻辱,然后知耻而后勇,奋起阅读那些更为厚重的人文著作。可是,效果并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那些笑声内涵其实还是有些复杂的。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我们只用一种高蹈的欧美学术标准来衡量我们的阅读实践,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一个民族的阅读文化,自然还会有民族的阅读性格、审美特点和思维方式需要予以理解。但是,无论如何,这当中还是存在着阅读力高下强弱的问题。这也就是阅读界专业人士经常提出的“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是阅读学永恒的问题,有如哲学上“你是谁”“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永远追问。其实,阅读力问题应当被看成是人类阅读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我既然有兴趣涉足于阅读学,那么,就应当在阅读力问题的研究上多下一些功夫。
2016年初,还有一件关于阅读的事情触动我转向阅读力研究。当时我在南方一所“211”大学与大学生们座谈读书生活。在提问阶段,一位女同学提问道:“我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我很想读哲学书,可总是读不懂,请问老师怎么办?”我告诉她,阅读要循序渐进,要弄懂一些基本概念,要找这方面的老师请教,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一两本哲学入门书籍。接着,我又说,提高阅读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提高阅读力需要更多的阅读。我的回答没有引起同学们的掌声。会场上比较静寂,尴尬的静寂。我意识到我的回答很难令大家特别是那位女同学满意。而当时我的回答只能是这个水平,因为那时我在阅读问题上的兴趣还停留在鼓动更多的人来读书上,而这位同学和在场的更多同学却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提高阅读力。
了解到大学生们对于提高阅读力的强烈需求,我启动了阅读力的研究之旅。
我国大学生如此急迫地提出阅读力问题,可见他们已经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按说,一个人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应当具备了比较好的阅读能力。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大学生在成为大学生之前,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淖,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又严重地脱离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他们到了大学之后才开始关注阅读力的养成。我们知道,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早就比较普遍地提倡“席明纳”(Seminar,即“研讨班”)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起源于德国并广泛应用于欧美学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在大学教学中广泛运用。采用“席明纳”教学方法,往往是以学生大量的阅读为基础。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正好并不以学生的阅读作为基础,而似乎是以知识点的掌握和应试能力作为基础。这就是说,我们的中小学生,从一开始上学起,就基本上要告别大量的自主的阅读。近些年来,在国家开展全民阅读的形势下,校园阅读也渐次开展起来,可是,在教学与阅读脱节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校园阅读也不会迅速得到很大改观。美国有一位对中小学生阅读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到华东某省考察,指出我们的小学生阅读明显滞后,其中突出的例证是,一年级中国儿童每年的阅读量大概是4900字,还不到美国儿童阅读量的六分之一;许多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主要在阅读动漫书、绘本书,而这应当是三年级以前学生的主要读物。其实,何止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要在阅读动漫,现在就是中学生、大学生也都在轻轻松松地读动漫。很显然,这就是阅读力弱化的问题。
事实上,关于阅读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是在提倡阅读的背景下,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2016年,我以《如何提高阅读力》为题全年发表过十多场演讲,我发现,较之于过去演讲关于阅读的其他问题,听众明显注意力更为集中。我明白,这是因为许多人急于想掌握提高阅读力的方法。就像平常我们见到过的那种实务性演讲,有需求者总是特别关注,因为大凡属于方法一类的知识,必须切实学习才行。然而,提高阅读力,却不只是传授一些方法就可以做到的。不可想象,一个过去不爱读书、较少读书或者读书较少有心得的人,只要把一些方法传授给他,就能使得他迅速成长为有志于进行终身阅读的饱读之士?一个阅读者,对于阅读的历史、阅读的内涵及其文化意义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又能掌握阅读的科学方法,其阅读力才可能得到较大提高。阅读力,其实就是教育力、文化力、思想力的一部分,一个人是如此,一个社会更是如此。为此,本书主题虽然是谈阅读力,却要从人类阅读的历史讲起。人类阅读历史的变迁,无疑也是人类阅读力发展变化的重要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