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进行广泛协商,以增强合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政府在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时,必须回应社会需求,重视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政策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在公共政策议程中,公民参与有助于发现政策问题、推动政策制定者关注政策问题并将其提上政策议程;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公民参与可以扮演“智囊团”角色,在协商共治下推进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在公共政策实施阶段,公民对政策的认同有助于推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并发挥着监督公共政策进程和效果的作用;在公共政策评估阶段,公民是重要的评估主体,可以为政策修订或重新制定提供意见与建议。提高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效率和效果,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也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公民可以通过智库、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组织参与政策过程,但是不论哪种形式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复杂的现代国家治理环境下,必须依靠具有专门知识和才能的专家,但是专家参与的“符号化”“空洞化”“污名化”等现象时有发生。智库有助于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纳入政策视野,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独立、客观、有价值的咨询建议,但是目前我国智库所处的政策环境并不完善,发展基础和能力比较薄弱。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助于发挥不同利益博弈主体的作用,更好地维护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还存在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独立性较差等问题。因此,要更好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需要政府、专家、智库、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社会也进入了以网络社会为表征的新常态。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民生问题,有可能通过网络舆情的发酵,形成网络动员。先形成“网络围观”和“网络评论”,甚至有可能激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并进入政府公共决策的视野。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位公众都是一个话语发声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表达对公共政策体系的态度和评价。公共政策过程不仅仅是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度运行,更是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议题的设置、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执行过程等都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就要求政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公民的合理诉求,这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紧迫的、不容回避的话题。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通过“当代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与公民参与”“专家、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互联网背景下的公民参与”四个专题,全景式地展现了公共政策过程不同阶段公民参与的方式、特征等内容,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政策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思路。此外,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传统公共政策教材中理论过多、枯燥晦涩的不足,在每章的前面配有引入案例,每章最后配有案例分析,力图提供实际公共政策分析的真实场景,通过学生对案例不同视角的讨论,拓展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案例的选择,坚持时间上的贴近性、内容上的契合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尽量使案例的设置与理论的内容相辅相成。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讲授《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通识课程及从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硕士生刘琼参与了编写的大量工作,在案例资料收集、初稿写作及修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本书的合作者。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政策相关课程的教材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等相关单位的培训书目,以及对此主题感兴趣的其他人员的参考读物。

本书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上海交大出版社提文静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仍处在不断探索、发展的阶段,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郭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