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落实新发展理念重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的快速改善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个要点,就是强调要不断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3页。什么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日子呢?概括地说,其实就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根据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结果,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排在前几位的一直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同上书,第9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新的要求,对美好生活也不断产生新的期盼。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2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同上。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的最大成就就是人均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提高到45.7%,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与我国20多年前这一指标不足10%相比,已经发生惊人的快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6页。我国正在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用教育改变无数贫穷家庭孩子们的命运和前程。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46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在世界各国,就业和失业状况,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政府政绩的最重要指标和人心向背的风向标。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多数大国失业率高企,我国也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利润下滑、去产能任务艰巨等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够保持就业基本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实属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6页。我国政府精准施策,努力解决好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去产能产业的就业和职工安置问题等,稳定了就业形势。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数年快于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持续下降,中等收入群体已形成数亿人的庞大规模。早在1990年邓小平同志就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它今天已经成为中心课题。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要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47页。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起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大社会保障支柱。我国正在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的并轨改革,正在探索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正在形成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和供给体系。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要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同上。

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8页。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同上书,第47页。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后不久,就赶赴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参见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他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时再次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1月19日),载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著《“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7页。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期间提出全国脱贫的新目标,要“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2017年年底,按照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计算,我国农村还有3046万贫困人口。这意味着到2020年每年要减贫一千多万人,任务非常繁重。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1页。。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当然,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即便是到2020年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宏伟目标,那也只是基本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极端贫困,处在平均收入线50%以下的相对贫困人口还将长期存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漫长的过程。

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底线思维出发,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使社会政策起到托底的作用。一是要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二是要托住特殊困难人群的底,对他们进行特殊救助和扶持,“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三是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群众度过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难关。“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8页。这是总书记的嘱托和告诫。“社会政策要托底”实际蕴含着对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规律的认识,那就是一个好的社会政策必须要做到能够实现普惠、持久、有效。所谓“普惠”,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个人,有利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守住生活的底线。由于每个人社会禀赋不同,能力有大小,业绩有高低,机遇也有差异,因而获得的报酬、生活的水平也是有差别的,但社会应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既是基于满足资本需求的原则,也是基于保障生存权发展权的原则。所谓“持久”,就是社会福利的供给水平要与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长治久安。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要有长治久安的打算。现在一些人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是我们一种比较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是对我国国情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不能像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党那样,为了取悦民众、取票于民而不切实际地做社会福利的高承诺,一定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和福利持续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要吸取一些国家的教训,避免走上债台高筑、财政危机、失信于民的道路。比如,我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深刻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代际养老机制受到挑战。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障体制;另一方面,也要有保障能力能够持久地精算。所谓“有效”,就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提供,要有利于建立鼓励“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的机制。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大锅饭”,更不能罚勤奖懒,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一个社会要充满活力,就要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纵向流动的机制,让每个人都有凭借辛勤工作、诚实经营和聪明才智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鼓励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创造和维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的机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变化,总的来说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对我们既有的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形成挑战。如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核心议题。创新社会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调研时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参见《习近平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 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人民日报》2016年4月29日第1版。要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保一方平安历来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3页。。要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善于用法治的方式解决好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要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医疗的安全”;要保护好生活的环境,让群众喝上清洁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要依法治网,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不能允许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在网络空间泛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要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的治理合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要特别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要善于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做好新社会阶层、新社会群体的工作,要关注舆情、倾听民意,使约8亿网民、近2亿信教民众都成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家园,共同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