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称质的研究、质化研究或定性研究。尽管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出版了很多“质性研究”方面的书籍,但由于其复杂性,目前学术界对这种研究方法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即使是自称从事质性研究的人,他们的实际操作过程也可能大相径庭。一般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与量性研究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它不依赖量性的资料和方法,而是对现象的性质直接进行描述和分析。

Denzin和Lincoln(1994)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观察、交流、体验、理解与解释的过程。Fetterman和Pitman(1986)指出,质性研究是对多重现实的探究和建构,因此研究者要将自己置身于实地发生的各种事件之中,寻找和探究“局内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Strauss和Corbin(1997)认为,质性研究的目的不是验证或推论,而是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的意义,其研究过程重视研究对象的参与及观点的融入,其研究结果不强调数学与统计分析,而是通过各种资料分析方式,完整而全面地收集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我国学者陈向明(2000)对“质性研究”做如下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潘淑满(2003)认为,社会世界是由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组成的,为了对这种不确定的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研究者必须融入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深入体会研究对象的感受与知觉,并从研究对象的立场与观点出发,诠释这些经验与现象的意义。但也有学者认为,没有所谓的质性研究,只有质性资料。

确实,与量性研究一样,质性研究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专门的研究方法,而是由多种多样的范式、理论、方法等组成的松散集合。质性研究的定义非常宽泛,很多事物可以放到这个集合里。加拿大学者Maanen等(1982)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质性研究像一把大伞”,许多研究均可以归到这一类型之下。就如支撑大伞的伞骨一样,质性研究有许多不同的派别。质性研究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是因为它不是来自一种哲学、一个社会理论或一类研究传统。它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学科,也受到很多不同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虽然社会科学界对“质性研究”这一术语的明确定义尚存在分歧,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已经就质性研究的主要特征达成了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而非人工情境中进行的。质性研究者认为,人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不能分开。要了解个人或社会组织,必须将其置于丰富、复杂、变化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在质性研究过程中,保持所研究对象的原有情境对观察和理解事实非常重要,研究者应该有意识地尽可能不干扰或不改变研究情境。以民族志为例,为了深刻了解某种文化的面貌,研究者必须尽可能地不改变原有的氛围来进行观察及访谈。但是,陌生人的到来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当地人的生活,对此,民族志研究者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较长时间地生活在将要研究的群体中,与他们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尽量淡化研究对象对陌生人的感觉,同时耐心地进行观察、访谈,或以其他方式收集资料。

(二)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质性研究者认为,任何事件都不能脱离其语境而被理解。因此,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研究者不仅要了解该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该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质性研究者相信,收集的资料只有还原到社会、文化及历史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才能被深入理解。因此,质性研究不仅仅截取现实的某一个片断,而是具有整体性与全局性,如此才能深入探索事物的内涵和实质。

(三)研究过程较为灵活

质性研究是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的探究和构建。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研究者常常是社会现实的“拼贴者”,即将某特定时空下发生的事件进行排列组合,拼凑成一幅图画展示给大众。由此,他们更多采取的是“即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固定方案行事。研究者的即时决策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时,研究的问题和焦点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逐渐形成、明晰。质性研究的设计因此具有灵活性,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例如,研究内科住院患者的出院计划执行情况,可首先在医院进行,之后随患者回到家庭和社区进行。

(四)将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研究者将自身作为研究工具,意味着要深入“田野”(field),通过长期的实地体验、观察、访谈等,以了解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本人既是资料的收集者,也是生活的体验者和事实的解释者。作为主体,研究者不可避免会存在主观偏差。承认研究者的个人认知、工作习惯等会影响研究对象这一事实,是开展质性研究的前提。在此意义上,质性资料实际上来自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而非机械地“收集”。研究者应系统地反思自己的角色、身份、思想倾向、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等因素对研究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质性研究者必须具备反思性、批判性,以提升研究的质量。

(五)主要采用归纳法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讲究自下而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归纳法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往往同步、连续进行,以确定下一步的研究策略。由于采用归纳法,因此质性研究的结论只针对特定的研究情境和条件,而不能随意推论到样本以外的范围。

(六)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待问题

多数质性研究者假设:为了理解人们的行为,必须深入理解行为者对行为赋予的意义和解释。因此,质性研究特别提倡从研究对象的立场、角度去看待问题,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等。研究应着眼于研究对象,而非研究者的观点。为此,质性研究的报告资料应穿插较多的研究对象的原始陈述。

(七)发现“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研究对象针对个人经验的“解释性理解”。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往往会主观地描述自身或周边人群所经历的事件并尝试作出解释。为此,研究者需谨慎地对待所有的“个人色彩”或“先入之见”,比较不同受访者对于同一事实的解释和理解,再综合归纳特定群体的经验。

三、质性研究的用途

质性研究试图增加人们对“人类世界怎么样”“为什么如此”以及“人们为什么这么做”的理解,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复杂的现象和过程,理解人类行为的独特性、动态性和整体性。质性研究可以用于探讨某些量性研究难以处理的主题。这些研究主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性研究、意义诠释和挖掘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结构。

(一)探索性研究

当人们对某一现象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时,通常需要采用质性研究来探究该现象到底是什么;在对研究对象缺乏基本了解时,如果贸然收集量性资料,那么极有可能误导研究,并得出错误的结果。质性研究能引导研究者认识、理解陌生的现象,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得出整体性的认识。此外,当原来熟悉的现象发生改变时,也可以用质性研究去重新探讨这一现象。

(二)意义诠释

对生活经验赋予意义和解释是人类社会的中心议题。为了理解人的行为,人们必须理解个体对行为的解释。质性研究将意义解读放在研究的核心位置,帮助人们理解行动者对行动所赋予的主观意义。进一步来说,质性研究常用于探讨那些无法轻易定义、测量或量化的现象(如价值观、信仰、感受体验、社会过程等),或不太适宜量化的现象,如心理过程等。

(三)挖掘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结构

因为质性研究不受制于“去脉络化”的数量化倾向,所以研究者可以对研究对象的结构性特征进行较好的描述。批判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借由指出这些深层的结构特征来对社会的不合理现状提出批评,以寻求人类的解放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