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
表2-21和表2-22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列出了历年粗钢和钢材的产能利用率。
表2-21 粗钢产能利用率 单位:万吨
表2-22 钢材产能利用率 单位:万吨
《中国统计年鉴2014》给出的数据如下:
2011年,粗钢产量68528万吨,产能9166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7%。2012年,粗钢产量72388万吨,产能101378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1.4%。2011年,钢材产量88620万吨,产能11831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9%。2012年,钢材产量95578万吨,产能131679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2.6%。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两组数据略有不同。
有些人根据这些数据大声疾呼,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太低,产能严重过剩。可是,如果横向比较一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由于世界各国对产能的定义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比较准确地横向比较各国产能利用率。国际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只能大概地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2009年和2011年的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在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9.2%。这个数字和我国统计部门的数字差不多。同期,亚洲各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7.6%,拉丁美洲各国为72%。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高于亚洲各国和非OECD国家的平均值,基本上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见表2-23)。
表2-23 各地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
2011年,OECD数据库中给出的中国粗钢产量为68390万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68528万吨,两者非常接近。可是,OECD数据库中给出的中国粗钢产能为86330万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91666万吨。国家统计局的产能数据比OECD的多出5336万吨,占总数的6.18%。显然,这已经超出了统计误差允许的范围,可能给出的解释是双方对产能的统计口径不同。一般来说,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差不多。如果把那些需要淘汰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和必要的产能储备都包括进去,产能过剩就不足为奇了。
即使采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4.7%,钢材产能利用率为74.9%,依然与非OECD国家的平均值(75.0%)非常接近。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2013年以来,全球钢铁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在70%—75%波动,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在这个区间之内。为什么别的国家没有像国内某些单位那样大喊产能过剩?
图2-23 世界平均钢铁产业产能利用率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全球65个主要钢铁生产国在2015年4月的粗钢产量为1.354亿吨,同比减产240万吨。中国的粗钢产量从2014年5月的7043.4万吨下降到2015年5月的6995.3万吨,同比减产48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负增长1.7%。全球钢铁产业产能利用率在2015年4月为72.5%,比2014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36毋庸置疑,在钢铁行业遭遇不景气的状况下,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也会相应下跌。
在《人民日报》上有篇文章声称:2011年粗钢产能9.7亿吨,钢材需求7.2亿吨,再加上1.5亿吨在建产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2亿吨。37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值得商榷。
如果不计在建产能,产能利用率为74.2%,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谈不上产能过剩。
文章提到“在建产能”,却没有提及这些在建产能在什么时候投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上升3900万吨,2013年粗钢产量在此基础上又增加10700万吨,库存量始终在合理范围。当在建产能投产的时候,钢材需求也相应增加了。如果要计算产能过剩,就理应使用下期的需求,不能把那些说不清楚在什么时候投产的“在建产能”算进去。由于钢材需求上升很快,产能过剩的状况远远不像某些人声称的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