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
- 叶朗主编
- 2020-07-09 20:18:47
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一 出版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6年出版传媒产业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出版各类报纸394亿份,各类期刊27亿册,图书86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6.27册(张),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5300亿元。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新闻出版发行服务营业收入绝对额为3061亿元,越来越多的出版物和出版企业走出国门,海外影响力与日俱增。出版传媒产业包含多个细分产业,本文针对报业发行、图书出版、网络文学和数字出版四个产业具体分析,点面结合把握整体产业发展状态和趋势。
一、出版传媒产业发展环境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出版传媒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民阅读、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升级等是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出版传媒产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下,出版传媒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出版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一直都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针对出版传媒产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例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项目中,明确提出“读书看报”;“加快网络文化建设”中,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明确要求“开展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特殊管理股试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用以鼓励扶持出版传媒产业发展:
2016年5月出台《“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为进一步提高精品出版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新闻出版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出国家重点出版物项目,包括图书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两大部分11个子规划,充分发挥国家规划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6月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加强城乡实体书店网点建设,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推动实体书店与网络融合发展,提升实体书店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实体书店的优秀出版物供给,更好发挥实体书店的社会服务功能。
2016年12月出台《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是:各类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民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阅读推广人队伍更加壮大,各类阅读推广机构不断涌现,全民阅读法制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民阅读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群众、兼顾重点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2017年1月出台《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加快版权强国建设,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版权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量化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版权重点工作指标:国家版权局每年组织开展2次全国性的版权执法专项行动,5次全国性的版权执法培训及7次全国性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每年新授予1至2家全国版权示范城市、15家至20家全国版权示范单位、3至5家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
2017年3月出台《“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在新闻出版方面,推动全民阅读,加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益保障。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加强“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双语出版物出版发行、数字化传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创作。
除了指导规划之外,《新闻出版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新修订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分别在3月和6月施行,两部行业规定对于新闻出版许可证的设立、设计、印刷、制作与发放,均进行了具体说明;规定国有发行单位和民营个体发行单位、内资发行单位和外资发行单位在市场准入方面享受完全一致的条件,对发挥市场决定作用、降低准入门槛、打破区域壁垒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高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全年国民总收入74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实际增长7.8%;全国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11.2%。总体来看,经济发展平稳,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为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提供了利好的经济环境。
图1-1-1 2013—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财政部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4.2亿元,推行“市场化配置+重大项目”双驱动,实现三个首次[41]:一是首次大幅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出资15.6亿元完善参股基金等股权出资模式,创新通过重点省级文投集团开展债权投资路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首次取消一般扶持项目,其他28.6亿元全部投入重大项目,聚焦媒体融合、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实体书店等八个方面,着力提高财政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贡献度;三是首次建立牵头部门负责制,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负责加快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推动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继续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和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四个重大项目。
二、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概况
2016年出版传媒产业各主体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两个效益统一,实现出版传媒产业“十三五”良好开局。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加强管理,有效规范发展秩序;出版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产业融合发展成常态,跨界融合显成效;主题出版物畅销长销,精品力作比例大大提升;走向西方主流国家有新进展,“一带一路”获新成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2016年末出版各类报纸394亿份,各类期刊27亿册,图书86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6.27册(张);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新闻出版发行服务营业收入绝对额为3061亿元,较去年增长5%。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了5300亿,较2015年增长20.4%;2016年数字阅读PC用户规模达到2.17亿人,移动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人数据,中国数字化阅读率达到64%,已超过传统纸质图书。
出版传媒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在出版传媒企业的年度营业收入数据中也有所体现。2016年,16家出版传媒产业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06.11亿元,同比增长10.86%,增速较2015年有所放缓;16家出版业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为56.63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5亿多元。16家公司中,长江传媒营业收入达137.89亿元位居榜首。除长江传媒外,2016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公司还有3家,分别是中文传媒127.76亿元、中南传媒111.05亿元、凤凰传媒105.47亿元。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企业是中文在线,同比增长率为54.14%。作为一家以数字出版和在线教育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虽然企业规模与国有控股的大型出版集团不可同日而语,但中文在线代表的新兴业务是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他14家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在10%—16%的有长江传媒、皖新传媒、城市传媒、时代出版、中国科传、新华文轩、大地传媒、中文传媒和中南传媒;南方传媒、出版传媒和凤凰传媒3家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在10%以下。新华传媒和读者传媒则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读者传媒,负增长率为9.01%,其《年报》中称,营收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手机等数码产品贸易额和代理广告收入的减少;二是《读者》杂志、教材销量减少。[42]
图1-1-2 2016年出版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亿元)及变动情况
2016年出版传媒产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要成就。首先是有“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由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此项殊荣。其次主题出版读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以多语种出版发行,受到国际图书市场和国际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截至2016年年底已发行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发行量突破620万册。[43]最后出版机构和出版企业走向国际也取得了新成就。出版机构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成为热点,本土化战略成果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功收购英国ACC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旗下东方出版社东京分社挂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俄罗斯分社——斯维特出版社成立,青岛出版集团完成日本渡边淳一文学馆100%股权的收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智利分社在圣地亚哥揭牌。走出去的出版企业在海外影响力日益提升。《全球出版企业排名报告》显示,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两家公司进入了全球出版企业十强,中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等进入二十强。
三、出版传媒细分产业分析
出版传媒产业作为一个大类,其中包含着许多具体小的门类。研究出版传媒产业,不仅要了解整体大趋势,也要关注细分产业的具体情况,点面结合,才能把握出版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下面将具体分析报纸发行、图书出版、网络文学和数字出版四个细分产业。
阅读报纸曾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我国报纸发行量正处于逐年递减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闻纸总产量291.9万吨,比去年350.2万吨的产量下降58.3万吨,下降幅度为15.6%。[44]
图1-1-3 2013—2015年新闻纸产量(万吨)比较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走向式微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大增快,报社从获取信息到排版印刷再流通到用户手里,报纸上的新闻已经变成了“旧闻”。传统报纸盈利来源是发行量大小以及刊登广告收入。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客户端能够随时随地提供来自全球各地的最新资讯,同时还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这些都是报纸无法满足的,因而选择阅读报纸来获取信息的用户越来越少,报纸的发行量一降再降。随着发行量减少,报纸版面曝光度降低,广告投放自然也随之变少,2016年《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太阳报》等多家报纸宣布休刊。
虽然整个报业市场都十分不景气,但也有例外。2016年深圳晚报全年广告收入比2015年增长12.23%,发行收入也同比上升2.22%。深圳晚报能够逆势上扬,主要归功于融媒体转型升级。深圳晚报先是与移动阅读平台ZAKER合作,推出深圳ZAKER直播,打造深圳最热门的新媒体营销场景,成为新媒体营收利器。截至2016年11月21日,深圳ZAKER直播频道进行了近350场直播,其中近6场直播参与人数达到100万,2场直播参与人数达到1000万,“深晚直播”已形成具备强大市场号召力的互联网品牌,成功实现晚报融媒体转型,分享移动互联网广告红利,新媒体广告营收达600万元,同时带动报纸广告的正增长。[45]《深圳晚报》下一步的目标是同网易合作,改变传统媒体过去对用户把握不准的问题,借用网易的成熟盈利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相关的模型来进行改造,改变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
除了深圳晚报之外,还有许多报社在内容、技术、媒介融合和经营管理方面做了创新尝试。例如《华西都市报》通过对新闻的全面产品化和精准定制化,强调产品导向、原创到底、互动引领,打造一张“大众化高级报纸”。《齐鲁晚报》则进行内容区分,把海量、即时的信息交给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让主流、权威、纯净、有用的新闻回归报纸。《中国日报》实现世界首例人工智能视频采访,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采访真人而制作虚拟视像,可全天候、全方位回答全球受众的提问;《人民日报》融合新技术,全程线上直播“新疆哈密传统刺绣品牌战略网络新闻发布会”。在推进媒介融合进程中,《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文章后面附上二维码,使传统的纸质版面与新媒体进行融通;越来越多的报纸推出移动APP,2016年2月发布的《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显示,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231个。虽然有刊物陆续休刊,但仍有一些报纸瞄准社区报、老人报、经济新区、新兴行业等市场空白逆市进行创刊,开辟新的盈利点。总的来看,虽然报业发行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报纸在内容、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寻找与新媒体融合的着力点,未来报业市场将开辟纸媒之外的新板块。
依据CIP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出版单位共申报出版319147种图书,较2015年同期增加7928种,同比增长2.5%,相比往年增长态势明显放缓。按中图法分类(五级)划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图书565种,哲学类图书8106种,社会科学类图书248355种,自然科学类图书58802种,综合性图书3319种。按中图法分类(一级)统计,9个大类同比增长,13个大类同比下降,与2015年相比,增长大类有所减少。
图1-1-4 2016年图书申报出版种类分类及增减百分比统计
(注:A—Z类依次代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
变动幅度上,受生态环境选题图书拉动,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类)异军突起,增幅居首,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类)和文学(I类)增幅分列第二、第三位;因抗战军事类选题锐减,军事(E类)较去年降低22.2%,降幅最大,语言、文字(H类)和工业技术(T类)位列其后。
从图书种类的增减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图书出版整体受政策影响较大。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军事类图书出版增多,而随着2016年到来,军事类图书出版明显减少。2016年主题出版出现了“一减一增”态势,与主题出版物申报出版量大幅减少相对,重点主题出版选题入选比率成倍上升。这一变化,反映出主题出版减量提质初见成效,契合了“十三五”时期主题出版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图书“走出去”持续发热。CIP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7日,有关出版单位共使用26种语言申报出版2664种本土外文图书,较“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图书年均出版量增加了802种。语种分布上,多语种对照占据榜首,国际通用语言英文稳居第二,日文位列第三,阿拉伯文图书凭借“中国经典阿拉伯语译丛”系列实现了快速增长,位居第四。曹文轩、杨红樱、刘慈欣、张悦然等知名作家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对外出版。[46]
我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图书出版大国,但是还不能称得上图书出版强国。在学术方面,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图书还很少;国际上衡量学术成果的一个主要标准是文献引用率,我国的比例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大众阅读方面,没有出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图书,在世界图书排行中还无法看到中国图书。在教材方面,除了汉语教学的教材,很少有其他教学教材被其他国家普遍使用。[47]图书出版产业下一步应当把提高质量放在首位,从选题和内容方面进行优化,一方面满足国内阅读需求,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积极走向国际,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08亿,较上一年年底增加1085万,占网民总体的43.3%,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81亿,较去年年底增加2209万,占手机网民的42.8%。基于艾瑞咨询对6家网络文学网站平台的监测,截止到2016年10月,累计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超过140万。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也不断增加,以阅文集团为例,2016年集团旗下新增网文作品50万部以上,直逼2015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48]
近几年,网络文学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16年网络文学市场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业生态化和版权正规化。首先,产业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网络文学为核心IP来源的产业生态逐渐形成,不断丰富了自身盈利模式。网络文学作品依靠互联网便捷传播的优势积累了大量用户,这部分用户在网络文学作品向影视剧、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改编过程中成为潜在用户,网络文学作品的用户越多,作品商业价值越大。网络文学产业盈利模式不再是仅仅依靠付费阅读和图书出版,全版权经营开发衍生产品,使盈利来源更加多元化。其次,网络文学市场的版权保护进程得到持续推动。国家版权局、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6”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文学版权秩序,查处网络侵权盗版行政案件514件,罚款294万元,关闭侵权网站391家,涉案金额2亿元,网络版权治理初见成效。[49]国家版权局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增强对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意识、加大侵权处罚力度,督促提供网络文学作品的网络服务商建立健全侵权作品处理机制。咪咕数媒、掌阅科技、阅文集团等3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宣布成立,并制定《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自律公约》鼓励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保护网络文学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规范网络文学服务提供者和网络文学从业者的行为,保障网络文学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文学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文学行业健康、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图1-1-5 2015年12月—2016年6月网络文学/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
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逐渐迈上正轨,产业化化程度不断增强,对版权及版权保护越发重视,陆续有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国外,在海外市场掀起一股“网文热”。未来网络文学产业要继续把优化内容和保护版权放在首位,提升衍生产品质量,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为用户提供更多优秀作品。
根据国外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Statista发布的针对2016年全球数字出版领域的报告,2016年全球数字出版市场规模153亿美元,我国的数字出版市场收入为1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收入9%左右。Statista统计的数字出版市场包括电子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等。从细分领域来看,中国数字出版市场发展最快的领域仍然是电子书,预计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5.5%,数字期刊和报纸相对来说不如电子书受欢迎,增长率将分别为2.5%和2.8%。
图1-1-6 2016年全球数字出版市场规模分布
我国数字消费需求逐年攀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已经成为出版传媒产业中增速最快、最有潜力的领域。2016年数字出版领域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出版单位纷纷布局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实力大大增强,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其次,国家对于新兴业态给予了更多重视。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国家财政用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资金逐年加大,扶持专项日益增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了两批170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为全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最后,数字出版产业环境日趋向好,出版企业参与数字出版的热情和主动性日益增强。传统出版单位逐步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从观念到行动都发生了转变,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主动性越来越强,通过建平台、揽人才、创产品、拓渠道、创模式,着力提高数字出版实力和赢利能力。[50]
根据《新闻出版业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在未来5年中,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将初见成效,并将在人员、理念、模式、市场和服务等更高层面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具体包括:在教育出版领域,实现由教育出版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型;在专业出版领域,实现向知识和专业信息服务商转型;在大众出版领域,加大内容资源IP(知识产权)运营开发力度,实现向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型;在音像电子出版领域,实现向全媒体产品服务商转型。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传媒产业新业态,未来将在提高社会效益、增加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出版传媒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纵观2016年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态势,传统出版媒体与数字新媒体不断跨界融合,原有业态焕发出新的活力,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共同构成出版传媒产业的繁荣。但是出版传媒产业的发展之路并非完美无缺,在内容、数字化、人才和版权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未来想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出版传媒产业还需不断改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出版传媒产业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内容,无论是传统出版物还是数字出版物,都是内容的载体。我国无论是报纸图书还是网络小说和数字出版,在出版数量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质量方面却鲜少精品出现。内容方面良莠不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对传统图书而言,出版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有出版,二是民营出版。国有出版社注重图书品质和社会影响力,但是机制僵化、文化基调沉闷,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民营出版社正好相反,为了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出版种类更加多样,但同时也容易为了经济利益牺牲社会利益。对网络文学而言,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和共享的平台之上,网络文学准入门槛低促使网络文学作品基数庞大,但由于许多网络作家并不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导致网络文学精品不多。网络文学初期收入全部来自用户订阅,作家们为了获得更高关注度,写作题材选择往往都是扎堆当下的热门题材,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想要提高出版物的内容质量首先需要引导作者和出版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取缔传递不良价值观的作品。同时积极开展优秀出版作品和出版单位评选工作,发挥国家出版基金、“五个一工程”奖等扶持项目的积极作用,为出版传媒产业树立榜样标杆。另外要持续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形成知名品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还是流行网络文学小说,都对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有重要作用。
阅读使人智慧,是获取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全民阅读”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均阅读量。
实施全民阅读要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全民覆盖,深入基层。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基层,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要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等各类阅读设施,为群众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扶持实体书店发展,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阅读场所。第二是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需要长久的过程,读书也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家庭阅读、校园阅读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开展与其心理状况相适应的阅读活动,借鉴国外阅读能力测试、分级阅读等科学方法,探索建立中国儿童阶梯阅读体系,加快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阅读水平。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一直稳步前进。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和数字化阅读是出版传媒产业数字化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出版传媒企业加快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技术装备、数据管理工具等方面优化升级,对内容资源精细化加工,实现出版流程再造。另一方面尽快建立配套的行业服务系统,推进数字出版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支持数字化内容生产、传播与服务的标准体系,加强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融合发展在报业体现最为明显,传统报纸媒体需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等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直播等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关注用户需求,精准投放信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除此之外,为配合“全民阅读”规划,数字化阅读也是出版传媒产业接下来发力的重点。数字化阅读内容来源包含传统出版物数字化转化和网络文学两部分。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起全民阅读数字阅读资源平台。政府层面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建设,企业层面引导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扶持网络文学原创精品,改善数字化阅读内容,为公众提供海量且优质的数字化内容。
版权保护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问题,我国的目标是建设版权强国,全面提高版权创作、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2016年版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出版传媒产业版权保护总体环境还是不容乐观。首先,立法和行业规范不够。现行有关版权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版权的法律法规,数字化发展趋势之下,网络版权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应当及时弥补这一部分空白。其次,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我国对于盗版行为处罚主要是行政处罚措施,以警告和罚款为主,相比盗版行为背后巨大的利益,行政处罚无法起到警示作用。而高昂的维权费用、跨度较长的维权周期以及相对较低的经济赔偿,也让维权活动难度增加。最后,公众对于版权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自觉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习惯。以网络文学产业为例,2016年全年,盗版网络文学如果全部按照正版计价,PC端付费阅读收入损失达到29.6亿元,移动端付费阅读收入损失达50.2亿元,合计79.8亿元。[51]
出版传媒产业版权保护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相互协作。政府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诉讼赔偿机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从技术层面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行业则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中国报业协会版权委员会、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等行业协会,要致力于为本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版权服务,坚决抵制侵权盗版行为,必要时建立企业黑白名单。通过政府和行业的规范与宣传,逐渐在全社会普及版权意识,培育公众对版权的认同,自觉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坚决抵制盗版侵权行为,为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