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插花起源及发展
1.中国插花的起源
关于插花起源,花艺界与考古界有不同说法。前者认为插花起源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后者则认为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两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于对插花概念的不同理解。狭义上说用器皿储水插花,是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有了佛前供花后才开始发展普及的。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公元五世纪《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上说:“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古代的花叫“华”,由此可见有文字可查的插花活动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广义上说,将花卉采摘下来,簪在头上或佩在身上装饰人体,盛在盘里(不放水)美化环境的插花形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用花装饰环境的记述,说明插花活动在当时已经存在。西汉洛阳八里台出土的彩绘人物砖上有簪花仕女;成都羊子山西汉墓中出土的陶俑的发髻正中插着大菊花,周边一环小花作为饰物。这些出土实物既是当时生活习俗的写照,也是现代花艺中人体饰花的滥觞。唐代时插花活动有了重大突破,摆脱了佛前清供的形式,进入艺术欣赏的领域,诗人杜牧在《杏园》中说“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在《九日齐山登高》中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古代社会插花、簪花风气之盛。
2.中国传统插花的发展
回顾中国插花,在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与积淀。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插花活动处于黄金时代,上自宫廷,下至平民百姓,插花拜佛、用花祈福已成风俗。如寺庙的祭坛供花、宫廷的大堂插花、宴会插花,一时非常流行。花器品种繁多,瓶、盆、篮、缸、筒用得很普遍,并对各种花卉赋以人的思想使其人格化。五代时的“锦洞天”是南唐后主李煜每年春季在宫廷举办的盛大插花展,影响极大。五代时期郭江洲的“占景盘”是插花固定工具的一大发明,是剑山最早的雏形。
宋代是插花艺术的鼎盛时期,宫廷插花气魄非凡,以结构严谨的“院体花”为代表;寺院与民间插花也十分普及,文人插花独树一帜,出现“理念”花这类讲究意境、具有中国特色的插花类型。
元代,插花活动处于低潮,只有文人的“心象花”勉强延续。
明代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复兴与成熟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插花书籍,如高濂的《瓶花三说》、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等,不仅对我国插花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有重大指导作用,同时也对日本插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朝,初期受宋、明文化影响,宫廷插花甚是兴旺,后期外扰内乱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插花活动曾一蹶不振,只有文人阶层自娱自乐。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述碗花的固定方法(剑山的原型),李渔对瓶插发明“撒”的固定方法,插花活动这两大发明是东方插花固定工具史上的重大改革。如今日本的剑山、“撒”的固定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插花在断层一百多年后得到重生与发展,目前更是发展得轰轰烈烈。
那么传统插花都有哪些形式?现以图1-1~图1-11为例,让我们对其不同插花类型的风格、用材有个初步了解。
图1-1 宫廷插花
图1-2 宫廷室花
图1-3 厅堂花
图1-4 碗花
图1-5 文人花1
图1-6 筒插
图1-7 斋花
图1-8 文人花2
图1-9 文人花3
图1-10 文人花4
图1-11 文人花5
3.中国现代插花简介
按时间段划分,中国插花应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型。插花作品是家庭环境中的软装潢,传统派与现代派风格不一样,也可选择不同类型作品作点缀。比如喜欢中式风格的客厅可用体量大、花材品种多的隆盛理念花,书房可用寥寥数枝文人插花;喜欢现代派的可用欧式插花或现代花艺,休闲桌面可用小品花增添情趣。
现代插花是传统插花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在发扬光大传统插花艺术精华和优美本质的同时,注重花材、花器、固定介质等方面的不断更新,表现手法和操作技巧日趋优化,并带有现代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在花材运用上,现在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跨季节种植植物和剪切花材,有些花材还可进行工艺加工和干化处理,达到新鲜花材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近几年我国还培植了不少新品种,并进口国外的时令花材,丰富了现代插花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用多种现代手法对花材进行变形加工,使简单花材出现多种变化,如图1-12、图1-13所示。
图1-12 现代插花1
图1-13 现代插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