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陵
  • 段清波
  • 1109字
  • 2021-04-09 21:25:11

设计与实际高度

《汉书·楚元王传》中刘向在诉说封土高度之后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他说:“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这里的骊山之作,指的就是秦始皇陵,未成,即是说秦陵并没有完工!

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竟然没有修完?这简直不可思议!让我们看看《史记》是怎么记载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是说下葬完秦始皇后,关闭墓道上的中门、外门,将还在地宫里工作的人全部活埋在里边。紧接着,司马迁又写道:“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文献上说,下葬完秦始皇之后的来年四月,秦二世东巡归来,认为阿房宫不能无限度地停工,不然显得先皇决定建造阿房宫是不科学的,现在陵园的事情大致差不多了,于是决定从秦陵工地抽调人力,重新开始建造阿房宫。

这两条文献很清楚地提到了“大事毕”“郦山事大毕”,就是说秦陵最主要的工程基本完成了!那为什么《史记》《汉书》会出现稍有不同的说法呢?

帝王陵墓自有封土后,一般来说,封土是陵墓建设的最后一步,即是文献中所提到的“复土郦山”。复土,就是回填墓室后,修建封土。秦汉文献能见到“复土将军”“复土校尉”之类的官职,他们都是皇帝或者皇后死后才任命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棺椁下葬后地面封土的建造。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去世之后,有70余万人还在陵园内外忙碌着,而到了来年四月,除其中一部分劳工去修筑阿房宫之外,仍有一半左右的人继续陵墓封土的建设。这时,突发的一件大事,彻底影响了陵墓的修建进程,这就是秦末农民起义。

当时,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打到了距陵园只有几里的戏水,也就是今天西安临潼新丰镇附近。惊慌失措的秦二世来不及抽调军队迎战,赶紧让负责陵墓建设的少府章邯,将封土工程的参建者武装起来,匆匆迎战,最终导致封土建设彻底停工。也正是《汉书》中所说的:“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由此来看,文献记载的“五十余丈”,只是当年的设计高度,它和实际高度存在巨大差异,是因为秦末战争爆发致使持续多年的工程戛然而止。封土堆还没有彻底完工,修陵的劳工就被迫拿起武器走向战场,其中投降项羽的20万人,后来被坑杀在河南新安,其他的劳工除了战死、逃亡,就是归顺了其他起义队伍,但最终肯定没有一个回到骊山去继续完成这项伟大而又残酷的工程。时至今日,站在封土北侧地平观测,并未完工的封土现高51.4米。留给后人的秦始皇陵“骊山”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或者叫“烂尾陵”。所以,我认为《汉书》记载的“五十余丈”其实是当年的设计高度,而我们现在所测量的高度应该是接近于当时的建造高度的。